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20%—25%,到 1801 年增加到33%。 19世纪晚期,英国70%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中。1801年英国共有59座城市人口在万人以上,到了1901年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了 437座。这反映了英国( )
A.城市化促进工业的发展 B.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C.城市的发展具有自发性 D.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随
2.据考古发掘,在下图所示的河南开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中,发现了不同时期的遗迹遗存:北宋堤岸承压着明代桥体,明代道路之上有清代车辙。开封“城摞城”奇观,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 B.建筑风格的演变历程
C.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D.城市文明的演进历程
3.1945年,英国考古学家莫蒂默 惠勒爵士在印度半岛南部沿海发掘出一个迥异于印度建筑、贸易货栈式的渔村,里面有大厅、露台、蓄水池、防御工事以及在公元前30年至公元35年间产于意大利的陶器。这个村落有可能是( )
A.铁器时代印度文明的城邦国 B.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地
C.印度人存储罗马货物的地方 D.外国人在当地的贸易站
4.《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东角楼街巷是一个图书交易场所,“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此外,潘楼东十字大街、相国寺东门大街也多有书籍与其他物品出售。这说明北宋( )
A.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 B.草市经济已相当发达
C.政府放松对经济控制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5.2007年1月,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夫人在77国集团会议上发出警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增长最快的社区是贫民窟,贫民窟是日益增长的犯罪和暴力的中心。”由此可知,当代的城市发展
A.导致失业率大为提高 B.存在着社会危机隐患
C.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 D.制约了市民生活改善
6.下表是1860—1900年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人口统计表,对此解析正确的是( )
年份 总人口 原住民 外来移民
1860 109260 54636 54624
1880 503185 298326 204859
1900 1698675 1111463 587212
——《美国国家人口普查局公布数据》
A.外来移民的增加以华工主 B.人口大量集聚源于大量纺织工厂的成立
C.侧面反映美国城市化的发展 D.海陆空交通建设的完善吸引了人口聚集
7.皖南古村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其中,宏村以为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处为
A.敬爱堂 B.履福堂 C.乐叙堂 D.承志堂
8.如图为唐代安史之乱前后长安城内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这表明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 )
A.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B.城市政治职能下降
C.市坊时空界限打破 D.商业经营种类增加
9.据统计,1949年底我国设市的城市增加到136个,到1957年,市建制增加到177个。建国初期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6%高到15.4%。这些变化有利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0.在1786年,人们在曼彻斯特仅看到一个烟囱矗立在屋上,15年后,这里已经约有50个纱场……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这说明( )
A.英国城乡差距比较明显 B.工业发展导致了污染
C.英国已完成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11.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洛杉矶的传统中心城区活力衰退;城市功能区分布向西扩展到圣贝纳迪诺沙漠地带,新城区沿(太平洋)海岸线由北向南一直延伸至100多英里外的圣迭戈,容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市民,被称为“更好的城市”。洛杉矶城区的变化得益于( )
A.交通条件的进步 B.政府的统一规划
C.海外贸易的刺激 D.老城区的空心化
12.《西洋史》中写道:“十八世纪末年时,欧洲大多数的人民,已因这个革命之故,抛弃乡村生活而成为城市的居民。这些做工的男子与许多妇孺,成日如牛马一般的在那污秽狭窄的厂中工作,晚上则睡于同样的厂旁小屋之内……所以当十九世纪初年时,一般工人的生活情形,是极不卫生,极不合理,极多使人堕落的机会的。”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③工厂环境易滋生道德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剧社会阶级对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 7000~前5800 年,位于伊拉克北部,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由数个小间组成,地面铺芦苇后敷泥,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并制作陶器和陶像,陶像以女性为主。据此,不能得出耶莫原始聚落( )
耶莫遗址中的房屋示意图
A.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显著 B.原始农耕文明有所发展
C.自然环境影响民居建筑 D.尚且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14.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井田制
15.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时期. 1946~ 1980年 1965 ~ 1994年 1950~ 1976年 1955 ~ 1976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瑞典 荷兰
新城数量(个) 32 9 11 15
城市 伦敦 巴黎 斯德哥尔摩 兰斯塔德地区
新城数量(个) 11 5 6 13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 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16.一份地方志档案中记载了某地机构设置的变迁:1960年5月,成立田家庵城市公社泉山公社分社;1963年5月,撤销泉山公社分社,改设泉山街道;2020年6月,泉山街道辖3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泉山路100号。该记载可以用于研究当地( )
A.人民公社化的发展进程 B.所有制结构的逐渐调整
C.城市化发展演进的状况 D.城乡间差距的不断缩小
二、材料分析题
17.读图回答问题:
思考:为什么人们喜欢去城市生活?
18.城市治理反映了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0年,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续增条约》的规定,天津成为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天津开埠后,吸引了一批外国商人,他们“希望这个港口能在重要性上压倒上海或其他敌手,或者至少把这些地区的商业吸引过来”。此后,每年都有大批洋货通过天津输往华北各地,除一部分分销直隶各地外,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中级市场或初级市场的进口商品都是通过天津转运过去的。如果说开埠使天津在经济上逐渐摆脱了对北京的依附,那么20世纪初年以天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则使天津在经济上逐渐摆脱了对上海的依附。随着天津对外贸易特别是直接贸易的增长,为其后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城市和全国第二大城市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何一民《开埠通商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及早期现代化的启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天津城市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累计实到外资2400多亿美元。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7家、外资研发中心44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
——摘编自国新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促进因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资料② 以棉纺工业中心的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的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多达66家。1853年时,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数为108家,达到了顶峰。除了厂房,城市中还有其他大量生产性建筑。
资料③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东一排西一排的房屋或连成一片迷阵式街道,像一些小村庄一样,乱七八糟地散布在寸草不生的光秃秃的粘土地上。”
资料④ 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
资料⑤ 1848年起,英国政府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
资料⑥ 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据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等
(1)如果以“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为题撰写一篇研究论文,请列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提纲并说明其研究价值。
(2)根据研究主题对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并说明各组资料的史料价值。
(3)假如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 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 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 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 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 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 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所知,英国的城市化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正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工业革命,促进了大量乡村人口来到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因此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农村和城市发展进行对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料并未说明英国的城市是外部还是城市自发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北宋堤岸承压着明代桥体,明代道路之上有清代车辙。开封‘城摞城’奇观”可得出后代的城市发展建立在前代的基础之上,反映出城市文明的演进历程,D项正确;仅从材料的内容看不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建筑风格,排除B项;通过桥并不能反映交通工具的演变,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中“印度半岛南部沿海发掘出一个迥异于印度建筑、贸易货栈式的渔村”可知,当时的印度和意大利地区存在贸易往来,因此这个村落有可能是外国人在当地的贸易站,D项正确;铁器时代的印度文明的城邦主要集中在恒河流域,排除A项;印度种姓制度的诞生地在恒河流域,排除B项;这个村落出土公元前30年至公元35年间产于意大利的陶器,并不能证明这个村落就是印度人存储罗马货物的地方,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宋的都城开封。根据材料“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可知,北宋开封的部分街道成为图书、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这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表明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城乡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信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所在地,草市指的是乡村集市,排除B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增长最快的社区是贫民窟,贫民窟是日益增长的犯罪和暴力的中心”可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存在着社会危机隐患,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贫富差距加大,不是失业率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而非城市化形成的原因,排除C项;城市化发展是有利于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860—1900美国。据材料可知,1860年至1900年芝加哥人口呈现上升趋势,外来移民也呈现增加趋势,据题干时间信息可以推知,这是当时芝加哥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C项正确;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增加的外来移民主要是华工,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人口大量集聚源于大量纺织工厂的成立的认识,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1860—1900年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人口统计情况,没有关于芝加哥市海陆空交通建设的信息,无法得出海陆空交通建设的完善吸引了人口聚集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皖南古村落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聚居的古村落,其中宏村是以乐叙堂为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故C符合题意;敬爱堂和履福堂在西递,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长安城中娱乐饮食以及零食服务业的布局空间在扩大,打破了原来的空间范围,这说明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的社会经济活力增强,A项正确;长安城市政治中心,其政治职能并未下降,排除B项;从范围来看,依然处在坊市制度之下,排除C项;通过材料图例看,并未看出商业经营种类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1949年底我国设市的城市增加到136个,到1957年,市建制增加到177个”体现的是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这主要和一五计划的推行有关,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5年,排除B项;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6年的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更多的工厂建立起来,城市中心修建了新的道路,这些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反映城乡差距,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污染问题,排除B项;到1851年,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根据材料“城市功能区分布向西扩展到圣贝纳迪诺沙漠地带,新城区沿(太平洋)海岸线由北向南一直延伸至100多英里外的圣迭戈,容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市民,被称为‘更好的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交通条件的进步推动了市区面积的扩大,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辐射扩展,A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美国主要流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海外贸易的刺激并不是洛杉矶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老城区的空心化是洛杉矶城区变化的表现之一,并非影响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材料“ 抛弃乡村生活而成为城市的居民”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极多使人堕落的机会的”反映了工业环境易滋生道德问题;“ 成日如牛马一般的在那污秽狭窄的厂中工作,晚上则睡于同样的厂旁小屋之内”说明工业革命加剧工人阶级对立,故①③④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男女同工同酬,实现了男女平等,排除②。综上所述,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 B。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两河流域)。据材料“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由数个小间组成”“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农业有所发展,但是,材料中没有关于私有制出现的信息,也没有贫富分化的任何表现,因而社会阶层分化较为显著是没有的,B项正确;两河流域少树木,多芦苇,“地面铺芦苇后敷泥”,这说明当地的民居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排除C项;由“陶像以女性为主”可知当时聚落尚且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略
15.B
【详解】根据“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开发了一些新城,新城数量的增多使人口不必集中在少数城市中,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B项正确;新城数量的增多说明城市化发展,排除A项;仅从城市数量的增加无法说明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排除C项;新城数量的增加不能说明人们居住环境是否得到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60年至202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田家庵城市公社泉山公社分社”“改设泉山街道”“泉山街道辖3个社区”可知,该地区由公社体制逐渐变成了街道社区建制,说明此地已经由农村转变为城市建制,这可以用于研究城市化进程的状况,C项正确;1982年以后我国撤销了人民公社体制。材料反映不出人民公社的发展进程,排除A项;农村、城市建制的改变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比城乡经济发展的情况,无法得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7.更安全的秩序;更便利的交通;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详解】原因:从材料中的“城墙、兵营”可归纳出更安全的秩序;从材料中的“密集发达的道路”可归纳出更便利的交通;从材料中的“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可归纳出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从材料中的“市场、神殿、斗兽场等”可归纳出更多的商机、更多的宗教场所、更多的公共设施。
【点睛】
18.(1)成为通商口岸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形成水陆交通运输网络;宽松的政策环境;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外国商人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等。
(2)表现: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跨国公司和外贸研发中心聚集。
因素: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浦东的开发开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天津。晚清天津城市发展的原因:根据“天津成为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天津开埠后,吸引了一批外国商人”可知,成为通商口岸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根据“20世纪初年以天津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则使天津在经济上逐渐摆脱了对上海的依附”可知,地理位置优越,形成水陆交通运输网络;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同时外国商人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等。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的表现:根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数据”可知,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根据“上海累计实到外资2400多亿美元。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7家、外资研发中心44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可知,跨国公司和外贸研发中心聚集。促进其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其次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后根据“‘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可知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19.(1)主要内容提纲: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问题的背景;城市环境治理的措施与过程;城市环境治理的效果与经验总结。
价值:通过研究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与治理的过程,为今天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经验。
(2)资料分类:资料①②③④,主要展示了19世纪英国在工业城市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用于研究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论证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资料⑤,用于研究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过程;资料⑥,用于说明环境改造的效果。
(3)搜集资料:为了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改造前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情况等方面的资料。
【详解】(1)主要内容提纲: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可将主要内容提纲拟定为,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问题的背景。根据材料“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可将主要内容提纲拟定为,城市环境治理的措施与过程。根据材料“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可将主要内容提纲拟定为,城市环境治理的效果与经验总结。
价值: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研究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与治理的过程,为今天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经验。
(2)资料分类: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 “除了厂房,城市中还有其他大量生产性建筑。”“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可知资料①②③④,主要展示了19世纪英国在工业城市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用于研究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论证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根据材料“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可知资料⑤,用于研究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过程。根据材料“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可知资料⑥,用于说明环境改造的效果。
(3)搜集资料: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1853年时,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数为108家,达到了顶峰。”“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改造前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情况等方面的资料。
20.示例历史现象:商行文化中的“买办”“十里洋场”“影院”等流行语汇,反映了新商业类型的兴起;饮食习惯中的“番菜、洋餐、自来水”等流行语汇,反映了西方饮食和生活方式已影响到上海百姓生活;服饰中的“爱斯头”“香水、一字襟坎肩”等流行语汇,反映了人们服饰的西式化、个性化;用品用具中的“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等流行语汇,反映了交通、通信走向便捷化和近代化;娱乐活动中的“马戏、影戏、赛车、赛马”等流行语汇,反映了人们娱乐活动日益西方化、多样化。
结论:这些社会流行语汇描述了近代上海在商业、饮食、服饰、用品用具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上海社会生活的转型,社会生活日益西方化、多元化和开放。
【详解】
本题属于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为:近代中国(上海)。首先,针对表格中的社会流行语汇,分别从商业、饮食、服饰、用品用具和娱乐活动等方面分析这种社会现象;接下来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文明传入反映的历史现象、传入对中国的影响等角度,说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日益走向开明、开放;最后总结,这些社会流行语汇描述了近代上海在商业、饮食、服饰、用品用具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上海社会生活的转型,社会生活日益西方化、多元化和开放。要注意结论明确、文字严谨、阐述充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