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56—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3.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B.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4.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
A.鹰厦铁路 B.宝成铁路 C.川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
6.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如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 ④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表是1952年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造成1952年比1949年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品种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产 比历史最高年增产
粮食 1.6亿吨 42% 11.3%
棉花 130万吨 143% 58%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万隆会议的鼓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改革开放的实施
8.从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大跃进”改变经济落后状况
C.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巨大
9.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面这些人物属于( )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12.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3.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4.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5.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 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综合题
16.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首75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不免令我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之初立】
材料一 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1)简述1949—1956年中国通过哪些途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答出两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洋务派主张建立内阁制或总统制。(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张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
【国之初建】
材料二
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42 1.3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1
(3)材料二中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有何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国之失误】
材料三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4)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什么失误?
【经验总结】
(5)从以上共和国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某中学举办了关于“改革开放及伟大成就”的展览活动,假如你有幸参观展览,请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篇】
材料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农村。在城市也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由点到面,先试点后推广。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成为”;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展开。( )
B.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 ( )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力解放,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2)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与城市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开放篇】
材料二:中国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 事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A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B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2年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随后几年 陆续开放内陆市县。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表格A、B处正确的内容,并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成就篇】
(4)请据图指出1978至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5)综上,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认识。
三、论述题
18.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新中国的农村经济政策”进行探讨,下表为该小组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农村经济政策(部分)一览表。
时间 政策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3年 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定》
1958年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请结合该历史学习小组整理的表格,任选两个事例,自拟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新中国的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A错误,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不符合题意;1956-197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C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D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ABC不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B
【详解】根据题干中“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分析选项可知,B项中“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对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这一历史现象的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评价,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都属于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没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不属于历史评价,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B
【详解】依据图中结合课本所学: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三节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图中事件得出标题: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项符合题意,A排除;从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C排除;抗美援朝没有体现民族团结,D排除。故选择B。
5.D
【详解】据题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故D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桥,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例如,飞机、拖拉机等;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五四年宪法,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制定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团结;币面正反映了这些主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③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7.A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52年农产品产量比1949年大幅度增长,其主要原因是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产品产量提高。A项正确;万隆会议的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会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决策之后农村开始的改革,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改革开放从18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中数据的变化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A项;“大跃进”改变经济落后状况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题干还有“资本主义经济”等,不只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的十年(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绩,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好战士雷锋。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与图片人物信息不符,排除A项;图片英雄模范人物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C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与图片人物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事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BCD和中共八大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1.B
【详解】依据题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B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A排除;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了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排除;2012年中共十八大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D排除。故选B。
12.B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分析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邓小平。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农民、邓小平为深圳题词”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推广安徽小岗村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0年,政府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发展迅速,为我国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因此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C符合题意;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D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的产物;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社会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D项正确;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生与各种票证出现之前,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时代发生于各种票证出现之前,排除B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是使用票证的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1)途径:通过土地改革、一五计划的开展、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等途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A.错误。
B.正确。
(3)变化: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原因:一五计划的完成。
(4)失误:图1是大跃进;图2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图3是文化大革命。
(5)经验教训: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
【详解】(1)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6年中国通过土地改革、一五计划的开展、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等途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内阁制或总统制,故题干错误。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张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和高岗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故题干正确。
(3)变化:根据材料二图表1952年和1957年粮食、棉花、煤、钢的数据可知,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完成。
(4)失误:根据材料三“图1肥猪赛大象”可知反映的是大跃进;根据材料三“图2人民公社大食堂”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根据材料三“图3狂热的红卫兵”可知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
(5)经验教训:根据上述材料涉及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和曲折可知,我们得到经验和教训主要有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
17.(1)A:错误;B:未涉及;C:正确。
(2)关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内容:A:深圳;B:海南。特点:先沿海,后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4)趋势:快速增长。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
(5)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根据“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可知,改革先在农村开始,然后是城市,故“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展开”的说法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故填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的信息,故填未涉及;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力解放,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故填正确。
(2)依据材料一“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与城市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试办A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被划为经济特区;依据材料二“中国开放大事年表(部分)”概括可知,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先沿海,后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4)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至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是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推动。
(5)综上所述,可知,改革开放符合我国国情,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实现民族振兴和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
18.例如选: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观点:正确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论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78年小岗村包田到户,在中央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颁布的农业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综上可知,正确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可选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影响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影响可确定观点为:正确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然后围绕观点结合这两个具体事例进行解读。论述:根据U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78年小岗村包田到户,在中央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颁布的农业政策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综上可知,正确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