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考古发现,商代以“人虎”这一特殊纹饰为主题的青铜器物,广泛分布于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这可以说明当时( )
A.文化认同的增强 B.冶铸技术的传播
C.审美水平的提升 D.等级观念的强化
2.《孟子》记载:“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句话在当下被用来形容那些踏踏实实办实事,给百姓排忧解难、不给百姓添堵的好干部。这体现了( )
A.战国是中华文化奠基时期 B.孟子的民本和民主思想
C.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D.儒家思想崇尚厚德载物
3.某学者认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将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镶嵌在他所构建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虽显得杂糅、生硬,但也体现了康有为试图以今文经学为契机来实现儒学现代化转换的努力”。该学者在此强调康有为( )
A.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 B.变法思想具有落后性
C.变法的目的是复兴传统儒学 D.借助皇帝变法不现实
4.古埃及是最早使用石柱的民族,古埃及人在柱子身上用象形文字、植物、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处理,同时对柱头用纸莎草、莲花、棕榈叶等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这种设计风格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这体现了( )
A.古埃及建筑技术高超 B.早期文明间的交流
C.亚非统治形态的共性 D.波斯人的审美观念
5.君士坦丁堡高等学府创立于425年,设有法律、哲学、医学、音乐、修辞等学科,共计
31个教职,教授古希腊知识,但教授的内容也仅限于世俗学科。该学府的成立( )
A.体现了共和制对文化的激励作用 B.促进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促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正教中心 D.传承了古典人文主义文化
6.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与社会结构都高度发达,但由于没有文字,我们要了解他们,就需要借助西班牙人的记录。从这些记录以及遗留下来的文物中,我们得知印加文明的建立是世界史上最大的成就之一。采用这一研究方式主要是因为( )
A.安第斯山区国家盛行拉丁文 B.西班牙人最早开辟了新航路
C.西班牙殖民者对印加的征服 D.印加文明借鉴西班牙成果
7.魏晋时期,内迁的匈奴人被统称为“屠各(或休屠)”,后其姓氏多改为刘、王、金、张、董、梁等汉姓;南北朝之后,“屠各”之名很少再见于史籍。这一现象说明( )
A.匈奴人已经远徙他处 B.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民族平等得到了落实 D.战争磨灭了民族痕迹
8.19世纪中叶,英国流放到澳洲的犯人达到16.8万人。这些犯人在澳洲开垦了810公顷的土地,使得他们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并且从小麦和羊毛的生产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向澳洲的移民( )
A.推动了澳洲的殖民开发 B.优化了澳洲的族群结构
C.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 D.加速了英国的圈地运动
9.下表所示为新中国几次重大的移民活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现代中国( )
A.移民活动均由政府主导 B.移民活动服务国家建设
C.中部地区是主要移民区 D.经济交流助推移民搬迁
10.据史书记载,8~9世纪的阿拉伯商人从巴士拉(今属伊拉克)出发,通过印度洋,经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群岛到达中国。在伊朗的尼沙普尔、赖依,伊拉克的萨马腊城,埃及的福斯塔特城遗址,均发掘出大批8~9世纪的中国青白瓷器。材料可用来研究( )
A.汉朝与罗马帝国的经济交往 B.古代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贸易
C.奥斯曼帝国经济崛起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对朝贡贸易的作用
11.新航路开辟以后,茶叶在欧洲市场上逐渐增多。18世纪以后,英国家庭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都有饮茶的习惯。饮茶不仅仅是上层社会的雅好,也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需要。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淡化了阶层差异 B.圈地运动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C.中国茶叶市场竞争力较强 D.贸易活动伴随着文化的传播
12.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而国王亚历山大在波斯穿波斯服饰,推广波斯礼仪;同时又以马其顿方式训练波斯士兵,鼓励马其顿人与波斯人通婚。可见,“希腊化”的实质是( )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B.本土文化的消除
C.帝国领土疆域扩大 D.希腊文化的传播
13.有学者认为:“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不是要换一个好沙皇,而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建立一个能使国家进步、人民自由的新俄国。这个新俄国,是一个比封建农奴制俄国进步的资本主义的新俄国”。该学者在此强调,十二月党人起义( )
A.政治纲领忽视了俄国的国情 B.在俄国广泛传播了启蒙思想
C.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D.旨在推动俄国社会的近代化
14.学者金重远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步文化和反动文化之间的一场大搏斗。·····因为战争会给文化造成破坏;然而正是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得以净化和升华,进入一个新境界。”该学者意在强调现代战争( )
A.给文化带来割裂与冲击 B.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刃剑
C.导致世界文化发展中断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15.19世纪以前,牛津大学以塑造教会与国家的统治精英为办学目标,主要招收贵族和教士子弟。但到了19世纪下半期,工商业与职业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牛津大学学生总数的比例从1870年的30%增加至1891年的54%。这反映出( )
A.旧贵族的教育特权开始被打破 B.平民化教育理念成为时代趋势
C.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教育进步 D.工业资产阶级垄断了教育资源
16.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埃及阿布辛贝神殿和菲莱神殿等古迹,共耗资8000万美元,其中有4000万美元是由以美国为首的五十多个国家集资的。这说明,文化遗产的保护( )
A.应减少行动所需经济成本 B.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法律支持
C.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 D.强调“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原则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藏书楼的选址也受到了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明清时期浙江的藏书家有很多,但大多“重藏轻用”,秘不示人。明代义乌人虞守愚的藏书楼建在背山临水之处,引水为池,以小舟为渡;清代藏书楼之一的西涧草堂位于浙江海盐南北湖万苍山麓,便于文人游学访客、修学讲道;嘉业藏书楼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西南郊鹧鸪溪畔。许棐的梅屋,以及朱彝尊的潜采堂和曝书亭,都建在湖溪山川之间。如果没有水源,一些藏书楼还通过开凿水池、水渠的方式予以实现通水。
材料二:1840年以后,中国近代新式图书馆建筑逐渐区别于传统藏书楼的“闭门锁阁”,开始面向民众,指向阅读。1909年,孙毓修提出现代图书馆应“以便人观借为主,其地最忌奥僻,宜于都市之中,四达之区”的观点;1945年,负责图书馆事业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提出“因为公共图书馆是为当地全体居民提供服务,所以选址应该靠近市区或城区的中心”。
----摘编自罗木华、洪芳林《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设计研究:要素、驱动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浙江藏书楼的选址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与古代藏书楼相比,指出近代新式图书馆的选址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公立图书馆出现与发展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06年7月,西德、南德16个邦国的代表在巴黎签署了议定书,承认拿破仑为其保护人。作为“保护人”,拿破仑直接废除了这些占领区的封建领主制度,取缔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和各种封建贡赋;在法律上领主丧失了对他们的农民的一切合法管辖权,农民变成了国家属下的人民,获得活动、迁移和结婚的自由;这些地区采用法国的度量衡,实行贸易自由。拿破仑对他的统治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兄弟哲罗姆说:“人民一旦尝到了一个明智而开明政府的好处后,谁还会希望恢复普鲁士的专制制度呢?”1804年后,随着《拿破仑法典》的全面推广,这里成为法国革命原则渗透的地区,一些新的司法概念,如陪审制度、公开审讯等也开始进入当地居民的新生活。
——据《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的影响研究综述》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统治德意志占领区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战争对德意志占领区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事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战事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连续性的文明。五千年文明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中华文明的这种连续性之所以可能,中华民族自觉的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是一个重要原因。自觉地继承、传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条件。孔子注重“述而不作”,述是复述,也是传承,述是早期古代文化积累发展的主要方式。没有“述”,文化的成果就不能保留和传承。孔子以后,儒家对六经的不断解释和自觉传承对中华文化的久远传承发挥了根本性的示范作用。唐代的韩愈曾写下著名的《原道》,原道的道就是指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强调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要坚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宋代以后,“学绝道丧”成为儒学的根本忧患,主张要把文化和价值的传承作为第一要务。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王朝、不同政治实体、不同族属的国家统治者、管理者,坚守着相同的国家文化理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这种基于国家认同的国家文化就是中华历史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不因国家内的人群、族群与时间不同而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华文化传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商代以‘人虎’这一特殊纹饰为主题的青铜器物,广泛分布于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可分析出,商代的文化影响了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A项正确;传播的是青铜器物,而非冶铜技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审美水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等级观念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根据“这句话在当下被用来形容那些踏踏实实办实事,给百姓排忧解难、不给百姓添堵的好干部。”可得出孟子思想所蕴含的内涵为当今社会所用,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民主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古为今用,厚德载物只是儒学的内容之一,不能反映出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从材料的内容不能证明战国是中华文化奠基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材料中该学者强调了康有为把自由、平等、民主等维新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今文经学)相结合,即康有为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B项正确;康有为运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可以减小变法的阻力,并不代表其变法思想具有落后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借助皇帝变法,排除C项;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埃及。根据材料“同时对柱头用纸莎草、莲花、棕榈叶等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这种设计风格,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及所学可知,波斯波利斯古城位于波斯帝国境内,由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建造的,据材料“古埃及人”的石柱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这体现了早期文明间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埃及建筑技术高超,但材料还有早期文明交流的信息,选项片面理解材料,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早期文明间的交流,不是波斯人的审美观念,另外材料只有“石柱样式”方面的信息,不能得出波斯人总体的审美观念,排除D项;材料只体现了建筑方面的信息,没有涉及如何统治国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设有法律、哲学、医学、音乐、修辞等学科,共计31个教职,教授古希腊知识,但教授的内容也仅限于世俗学科。”可得出该学府教学的内容都与宗教无关,而是世俗化的内容,反映出其传承了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的内容,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印加帝国没有文字,学者要研究印加文明需要借助西班牙人的记录,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对印加地区进行了殖民统治,保留了对印加文明的记录,故选C项。安第斯山区国家盛行拉丁文与后世学者通过西班牙人的记录了解印加文明无必然联系,A项错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B项错误。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迁的匈奴人”“屠各”“多改为……汉姓”“很少再见于史籍”可知,内迁的匈奴人多改汉姓,南北朝之后,“屠各”之名很少在史籍中出现,说明内迁的匈奴人已逐渐汉化,这是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迁的匈奴人逐渐汉化,而不是匈奴人迁徙他处,排除A项;材料现象无法说明民族平等得到了落实,排除C项;D说法绝对,排除。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向澳大利亚的移民。选择A: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后期被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罪犯在澳大利亚开垦土地,从事农牧业并获得巨大利益,表明英国向澳大利亚的移民推动了澳大利亚的殖民开发。排除B:材料提到的是经济利益,没有涉及种族。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排除D: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在英国国内,而不是殖民地。
9.答案:B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阿拉伯帝国。A.8—9世纪为中国唐宋时期,时间不符,故A选项错误;C.阿拉伯人贸易主要通过海路,而奥斯曼土耳其阻挡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故C选项错误;D.郑和下西洋在14、15世纪,时间不符,故D选项错误;B.史书记载阿拉伯商人到达中国,在伊朗发掘出中国瓷器,都属于中国与伊斯兰贸易世界的证据,故B选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范围内商品流通的数量增多,茶叶逐渐成为欧洲社会的日常必需品,传播了茶文化,所以说贸易活动伴随着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
12.答案:A
13.答案:D
解析:据“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不是要换一个‘好’沙皇,而是要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建立一个能使国家进步、人民自由的新俄国。这个新俄国,是一个比封建农奴制俄国进步的资本主义的新俄国。”可知,该学者认为十二月党人起义是要彻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实现社会的转型,推动俄国社会的近代化,D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选择B:据材料“战争会给文化造成破坏”“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得以净化和升华”可以得出战争对文化发展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所以该学者意在强调现代战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刃剑。排除A:材料主旨是战争对文明发展的双重影响,而A项只看到了战争对文明的破坏。排除C:世界文化发展没有中断。排除D:D项只看到了战争对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述片面。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大学的发展。选择C:据材料“工商业与职业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牛津大学学生总数的比例从1870年的30%增加至1891年的54%”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工商业与职业阶层持续壮大,牛津大学招收的工商阶层和职业阶层出身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教育进步。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开始”。排除B:材料仅提及牛津大学,不能反映“时代趋势”。排除D:材料中1891年牛津大学工商业与职业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占到了54%,但不能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垄断了”教育资源。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遗产的保护需要多国参与,这强调国际合作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遗产是否得到了《世界遗产公约》的法律支持,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文物保护的成本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文化与自然的协调一致,排除D项。
17.答案:(1)特点:临近湖溪山川。
成因: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防灾、保护图书的考虑;文人审美情趣;书楼的功能定位;私家藏书属性的影响。
(2)特点:建设在人口亲集的城区。
作用: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知识;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场所。
解析:(1)特点:根据“都建在湖溪山川之间。如果没有水源,一些藏书楼还通过开凿水池、水渠的方式予以实现通水”得出是临近湖溪山川。成因:根据“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藏书楼的选址也受到了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得出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临近湖溪是出于防灾、保护图书的考虑,同时还与文人审美情趣欧空书楼的功能定位有关。根据“大多‘重藏轻用’,秘不示人”得出是受私家藏 书属性的影响。
(2)特点:根据“逐渐区别于传统藏书楼的‘闭门锁阁’,开始面向民众,指向阅读。1909年孙毓修提出现代图书馆应以便人观借为主,其地最忌奥僻,宜于都市之中,四达之区”得出是建设在人口聚集的城区。作用:结合所学和材料内容可知,主要是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能够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知识,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和提供文化娱乐场所。
18.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制度,解放广大农民;给予农民广泛的自由权利;统一度量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全面推广《拿破仑法典》。
(2)影响:打击了德意志占领区的封建势力;促进了德意志占领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德意志占领区传播了民主与自由思想;有利于了德意志占领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拿破仑直接废除了这些占领区的封建领主制度,取缔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和各种封建贡赋”可得出废除封建领主制度解放广大农民;据材料“在法律上领主丧失了对他们的农民的一切合法管辖权,农民变成了国家属下的人民,获得活动、迁移和结婚的自由”可得出给予农民广泛的自由权利;据材料“这些地区采用法国的度量衡,实行贸易自由。”可得出统一度量衡,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据材料“随着《拿破仑法典》的全面推广”可得出全面推广《拿破仑法典》。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角度分析其影响。据材料“拿破自直接废除了这些占领区的封建领主制度,取缔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和各种封建贡赋”可得出打击了德意志占领区的封建势力;据材料“在法律上领主丧失了对他们的农民的一切合法管辖权,农民变成了国家属下的人民,获得活动、迁移和结婚的自由;这些地区采用法国的度量衡,实行贸易自由。”可得出促进了德意志占领区资本主义的发展;据材料“随着《拿破仑法典》的全面推广,这里成为法国革命原则渗透的地区,些新的司法概念,如陪审制度、公开审讯等也开始进入当地居民的新生活。”可得出在德意志占领区传播民主与自由思想以及有利于德意志占领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19.答案:(1)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受抗战局势的影响。
(2)原因:战事期间,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需要;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国际形势的推动。
解析:(1)特点:根据“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概括得出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根据“通过了《排华法案》”得出通过立法形式推行;根据“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得出运用文化手段推行;根据“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得出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原因:根据“排外主义”“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等信息,可从排外主义势力发展、文化差异、种族主义思潮等角度分析总结。
(2)原因:根据“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得出二战期间,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根据“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得出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的需要;根据“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得出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根据“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国际形势(美苏冷战)的影响
20.答案:示例
论题: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政策)推动了文化传承。
阐述:秦朝统一之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通过郡县制,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统一文字和法令,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后世历朝历代坚持了中央集权体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承。西汉时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即位后,尊崇儒术,莫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儒家学者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程朱理学,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学的包容性和独立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加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以传承。
综上可知,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政策)促进了文化传承,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