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5(安徽专用) (解析版)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5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重五育并举,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考生实事求是的意识和观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
第19题,开放性试题创设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情境,培养考生系统全面认识历史,形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和观念,并形成自己的人格精神,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这一分布格局( )
A.可以认定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 B.证实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发达 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2.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3.下列关于宋代科举制的记述,集中反映出这一制度( )
内容 出处
“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 《欧阳修全集》
“宋自中兴以后,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 马端临《文献通考》
“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硅祖,世为显著。至本朝(宋代)绝无闻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A.旨在强化对官吏的思想控制 B.保障了官员选拔公平公正
C.切实防范宗室外戚干预政治 D.优化了官僚队伍总体结构
4.《聊斋志异》中爱花雅士马子才与花贩陶氏姊弟初相识,斥两人“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后来却与陶姊结成佳缘,但仍“耻以妻富”。这主要反映出
A.儒家文化与市民文化冲突交融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高
C.逐利观念成为当时主流价值观 D.士人阶层摆脱封建礼教束缚
5.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 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 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6.1919年国民党刊物《建设》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乱象横生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武力的资本的侵略"和"过多生产的销路扩张"。同时期的《新青年》载文"将来资本主义必然崩坏…·…生产的方法由私据的变为公有的,分配的方法由独占的变为公平的。"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社会问题根植于列强入侵
C.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 D.国人已明确社会变革方向
7.1932年冬,为筹措建设资金和军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苏区多次发行建设公债和借谷票,福建上杭苏区群众积极购买。次年春,《红色中华报》号召苏区群众退回购买公债券和借谷票(即将借变成捐,不要政府归还),上杭群众依然热烈响应,纷纷退回公债券和借谷票。这表明当时( )
A.党中央“左”倾错误已清除 B.革命根据地经济形势好转
C.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D.国民大革命高潮基本形成
8.1961年,我国蟾蜍单性生殖研究获得突破,科技工作者繁殖出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癫蛤蟆”。1963年,我国第一台气体氨氛激光器试制成功。1964年,国内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和第一台碳分子激光器试制成功。这些成就( )
A.得益于“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提出 B.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相关
C.体现出中苏两国科技合作的成果 D.是贯彻“双百方针”政策的结果
9.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B.改善经济建设环境
C.调整外资利用方式 D.探寻经济发展路径
10.赫梯王国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国王、王后和王子等借节日活动之际“巡幸京畿”,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一做法( )
A.健全了地方治理体系 B.创造了民族特色文化
C.拓展了王国疆域版图 D.营造了宗教文化认同
11.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据此可知( )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安全协定保障了远洋探险顺利
C.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 D.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
12.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该教堂不再是清真寺,它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这一过程见证了( )
A.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发展 B.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动荡
C.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交汇 D.对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
13 .地方自治是北美殖民地时代较为盛行的一种体制。特别是在新英格兰地区,年满21周岁的白人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市镇大会有权力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如征税、分配土地、制定地方法规等。由此可知,北美的地方自治( )
A.抵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 B.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C.成为美国联邦制的制度基础 D.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依照《摩诃婆罗多》等古代文献,将雅利安文明向前推了好几个世纪,并认为“已有的传统并不等于而是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其他的传统。”此举意在( )
A.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B.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
C.对抗印度种族歧视政策 D.恢复国大党的执政地位
15.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图1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该漫画表明( )
图1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 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 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16.下图2为2002年—2020年的全球GDP 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图2
①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曲折与挑战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
年代 法案内容
1667年 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
1669年 法国境内民营工商业主贩运货物,免除城墙修筑税、养护桥梁税、铺路税
1678年 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
1682年 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
1685年 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
——据(法)贝克《十七世纪法国的专制主义与社会》
材料二 抗战初期,为了保证国防耗费以及民生基本要求,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对后方经济实行越来越严厉的统制政策,民营企业纷纷破产。抗战胜利后,不少民营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然而,国民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征收各种捐税,滥发纸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急剧膨胀,给了民族企业致命一击。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美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民营工商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据张伟《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价值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民营上市公司数量3000多家;在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过6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王胜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不利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后,以杰斐逊、麦迪逊等为首的美国国父们都非常赞同该书的自由贸易主张。然而,实际上进行这种自由贸易活动需要主权国家缔结通商条约。然而一盘散沙的美国并不能赢得外国的信任,因为它们认为无权征税的美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力量去执行条约。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关税法,它明确规定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5%的从价税,使原先的自由贸易设想付诸实现。英美战争结束后,大量进口货涌入美国,充斥了市场,迫使许多在战时建立的制造工厂停业。于是,美国通过了1816年关税法案,征收平均为42%的高关税。1828年的关税法,更是将平均税率飙升至61.7%。为此,南部各州强烈反对如此极端的关税,于是1833年通过了妥协关税法,规定关税率的最高限额为20%。1837年美国经济出现萧条,1842年关税法便恢复了1824年关税法中相对较高的税率。1846年,为了争取更多的出口市场,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信奉自由贸易的财政部长罗伯特·沃克命名的关税法。从1846年直到1861年,美国持续保持相对较低的关税率,它比1815年以后的任何时期还更接近于自由贸易。
——摘编自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第一部关税法诞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特点并说明关税政策调整的意图。(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具有密切相关的同质性,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升华。同时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
——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12分)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5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重五育并举,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古今中外的历史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考生实事求是的意识和观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
第19题,开放性试题创设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情境,培养考生系统全面认识历史,形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和观念,并形成自己的人格精神,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稍高起的区域,包括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围垣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这一分布格局( )
A.可以认定二里头是夏朝的都城 B.证实我国较早进入了阶级社会
C.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当发达 D.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答案】B
【解析】宫殿区和宫城是统治阶层所在的地区,贵族聚居区是贵族阶层生活区域,围垣作坊区为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奴隶所在地区,表明当时已经存在统治阶级、奴隶主贵族、奴隶等阶级划分,进入了阶级社会,B项正确;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但尚不能完全确定,排除A项;材料所述遗址的功能分区主要反映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情况,未提及农业、手工业等的生产水平和技术,且当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尚不能到相当发达的程度,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二里头一处的情况,看不出起源的多元,排除D项。
2.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当时社会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D项正确;社会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对财富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无关,排除C项。
3.下列关于宋代科举制的记述,集中反映出这一制度( )
内容 出处
“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 《欧阳修全集》
“宋自中兴以后,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 马端临《文献通考》
“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硅祖,世为显著。至本朝(宋代)绝无闻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
A.旨在强化对官吏的思想控制 B.保障了官员选拔公平公正
C.切实防范宗室外戚干预政治 D.优化了官僚队伍总体结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才是择”“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唐朝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硅祖,世为显著。至本朝(宋代)绝无闻人”等信息可知,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不管是在人数、规模、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均远超唐朝,对于优化官僚队伍总体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选拔,非思想控制,排除A项;在专制体制下,不可能保障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排除B项;宋代科举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范宗室外戚干政,并且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宋代科举制针对的是防范宗室外戚,排除C项。
4 .《聊斋志异》中爱花雅士马子才与花贩陶氏姊弟初相识,斥两人“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后来却与陶姊结成佳缘,但仍“耻以妻富”。这主要反映出
A.儒家文化与市民文化冲突交融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高
C.逐利观念成为当时主流价值观 D.士人阶层摆脱封建礼教束缚
【答案】A
【解析】 爱花雅士马子才代表儒家文化,花贩陶氏姊弟代表市民文化。马子才与花贩陶姊结成佳缘,但仍“耻以妻富”,反映出儒家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冲突交融,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商人地位提高,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封建礼教的信息,排除D。
5.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 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 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官员为解决内忧外患,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民用企业,C项正确;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但其主旨是维护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在华企业里产生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洋务运动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没有涉及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6.1919年国民党刊物《建设》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乱象横生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武力的资本的侵略"和"过多生产的销路扩张"。同时期的《新青年》载文"将来资本主义必然崩坏…·…生产的方法由私据的变为公有的,分配的方法由独占的变为公平的。"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社会问题根植于列强入侵
C.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 D.国人已明确社会变革方向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刊物对近代中国社会乱象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分析,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排除A项;“社会问题根植于列强入侵”对材料的分析较为单一片面,排除B项;材料仅是指出中国社会乱象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看法,并未涉及中国社会变革方向,排除D项。
7.1932年冬,为筹措建设资金和军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苏区多次发行建设公债和借谷票,福建上杭苏区群众积极购买。次年春,《红色中华报》号召苏区群众退回购买公债券和借谷票(即将借变成捐,不要政府归还),上杭群众依然热烈响应,纷纷退回公债券和借谷票。这表明当时( )
A.党中央“左”倾错误已清除 B.革命根据地经济形势好转
C.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D.国民大革命高潮基本形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多次发行建设公债和借谷票,福建上杭苏区群众积极购买......号召苏区群众退回购买的公债券和借谷票(即将借变成捐,不要政府归还),上杭群众依然热烈响应,纷纷退回公债券和借谷票”可知,在革命的艰难时期,苏区政府向民众发行公债以及号召民众主动退回公债券,都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支持,这说明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33年的前后,党中央的“左”倾错误还没有消除,排除A项;材料中苏区政府的做法是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不能说革命根据地经济形势好转,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间,排除D项。
8.1961年,我国蟾蜍单性生殖研究获得突破,科技工作者繁殖出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癫蛤蟆”。1963年,我国第一台气体氨氛激光器试制成功。1964年,国内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和第一台碳分子激光器试制成功。这些成就( )
A.得益于“四个现代化”战略的提出 B.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相关
C.体现出中苏两国科技合作的成果 D.是贯彻“双百方针”政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我国在科技、文化战线上取得的成就,与“双百方针”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材料所述成就是贯彻“双百方针”政策的结果,D项正确;“四个现代化”战略提出于1964年,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B项;中苏关系在1960年时已经破裂,排除C项。
9.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B.改善经济建设环境
C.调整外资利用方式 D.探寻经济发展路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8年7月至9月”、“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夕,国家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模式,进而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路径,D项正确;此时对外开放尚未开展,排除A项;材料与改善经济建设环境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道路的探索,非调整外资利用方式,且此时尚未进行对外开放,排除C项。
10.赫梯王国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国王、王后和王子等借节日活动之际“巡幸京畿”,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一做法( )
A.健全了地方治理体系 B.创造了民族特色文化
C.拓展了王国疆域版图 D.营造了宗教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赫梯王国借节日庆典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有利于营造宗教文化认同意识,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健全了地方治理体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周期性举办”,而不是“创新”,排除B项;节日庆典无法拓展王国疆域版图,排除C项。
11.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据此可知( )
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安全协定保障了远洋探险顺利
C.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 D.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一份西班牙国王与航海家麦哲伦等人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麦哲伦等人除省去开支外还得到了报酬,这种明确的产权契约有利于激发航海人员远航的热情,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而无后顾之忧,从而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A项正确;这不是一份安全协定,排除B项;协定无法直接引发欧洲的商业革命,排除C项;“协定直接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史实表述错误,排除D项。
12.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该教堂不再是清真寺,它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这一过程见证了( )
A.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发展 B.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动荡
C.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交汇 D.对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圣索菲亚教堂原是基督教教堂,1453年后改为清真寺;1934年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可以得出,从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到宗教仪式,圣索菲亚大教融合了拜占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体现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之美,C项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A项;材料既涉及巴尔干半岛的动荡和冲突,也有和平时期,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持续保护,排除D项。
13 .地方自治是北美殖民地时代较为盛行的一种体制。特别是在新英格兰地区,年满21周岁的白人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市镇大会有权力处理地方重大事务,如征税、分配土地、制定地方法规等。由此可知,北美的地方自治( )
A.抵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 B.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C.成为美国联邦制的制度基础 D.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地方自治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有助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展,B项正确;“抵消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弊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地方自治与联邦制度关系不大,联邦制强调中央政府与各州的关系,且强调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排除C项;民主的适用范围只涉及到成年白人男子,充分体现了启蒙思想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依照《摩诃婆罗多》等古代文献,将雅利安文明向前推了好几个世纪,并认为“已有的传统并不等于而是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其他的传统。”此举意在( )
A.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B.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
C.对抗印度种族歧视政策 D.恢复国大党的执政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已有的传统并不等于而是超越了我们所拥有的其他的传统”及所学可知,19世纪末,印度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国大党领袖提拉克借助印度教经典来号召群众,对民众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化,意在恢复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引导他们参加民族解放运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提拉克对抗印度种族歧视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恢复国大党执政地位的相关信息,与题干结论“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不一致,排除D项。
15.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图1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该漫画表明( )
图1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 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 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漫画信息可知,相扑选手代表日本,身穿星条旗的汤姆大叔代表美国,美国和日本正在角力,反映了此时期美国和日本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快速崛起,两者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日本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但两者的关系并没有“持续恶化”,排除A项;漫画反映的是美日之间的关系,不能扩大到整体的“国际竞争”,且出现漫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快速发展对美国利益的威胁,而非科技革命,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美日之间的竞争和日本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没有涉及国际贸易体系,排除D项。
16.下图2为2002年—2020年的全球GDP 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图2
①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曲折与挑战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图中数据可知2009年GDP增长率急剧下降,可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2010年后GDP增长率虽有回升,但保持在低速状态,且在2020呈现急剧下滑趋势,可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因此①③正确。②错在表述虽然正确,但是在材料等数据针对的是全球,不是发展中国家,④错在数据统计的是全球GDP的增长率,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
年代 法案内容
1667年 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
1669年 法国境内民营工商业主贩运货物,免除城墙修筑税、养护桥梁税、铺路税
1678年 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
1682年 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
1685年 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
——据(法)贝克《十七世纪法国的专制主义与社会》
材料二 抗战初期,为了保证国防耗费以及民生基本要求,南京国民政府通过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对后方经济实行越来越严厉的统制政策,民营企业纷纷破产。抗战胜利后,不少民营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然而,国民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征收各种捐税,滥发纸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急剧膨胀,给了民族企业致命一击。解放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美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民营工商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据张伟《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价值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民营上市公司数量3000多家;在世界500强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过6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据王胜桥《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民营工商业主保护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不利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6分)
【答案】(1)特点:不断完善,分类细致;渗透重商主义理念,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服务于专制王权。
影响:殖民掠夺和工商业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调整税收政策和限制进口,壮大国内市场;通过特许经营,刺激技术革新;但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3分)
(2)不利因素:外来侵略,战争影响;国民政府实行严厉的经济统制政策,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官僚资本主义膨胀。(6分)
(3)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承担社会责任。(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时间线以及免税范围的不断扩大可知,不断完善,分类细致;根据材料“法国境内民营工商业主贩运货物,免除城墙修筑税、养护桥梁税、铺路税”可知,渗透重商主义理念,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根据材料“ 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可知,服务于专制王权。
第二小问“影响”:法国对民营工商业的保护,有助于推动法国殖民掠夺和工商业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根据材料“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可知,调整税收政策和限制进口,壮大国内市场;根据材料“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可知,通过特许经营,刺激技术革新;根据材料“采用新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获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可知,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不利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外来侵略,战争影响;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征收各种捐税,滥发纸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急剧膨胀,给了民族企业致命一击”可知,国民政府实行严厉的经济统制政策,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官僚资本主义膨胀。
(3)经验:根据材料“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根据材料“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过6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可知,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承担社会责任。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后,以杰斐逊、麦迪逊等为首的美国国父们都非常赞同该书的自由贸易主张。然而,实际上进行这种自由贸易活动需要主权国家缔结通商条约。然而一盘散沙的美国并不能赢得外国的信任,因为它们认为无权征税的美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力量去执行条约。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关税法,它明确规定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5%的从价税,使原先的自由贸易设想付诸实现。英美战争结束后,大量进口货涌入美国,充斥了市场,迫使许多在战时建立的制造工厂停业。于是,美国通过了1816年关税法案,征收平均为42%的高关税。1828年的关税法,更是将平均税率飙升至61.7%。为此,南部各州强烈反对如此极端的关税,于是1833年通过了妥协关税法,规定关税率的最高限额为20%。1837年美国经济出现萧条,1842年关税法便恢复了1824年关税法中相对较高的税率。1846年,为了争取更多的出口市场,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信奉自由贸易的财政部长罗伯特·沃克命名的关税法。从1846年直到1861年,美国持续保持相对较低的关税率,它比1815年以后的任何时期还更接近于自由贸易。
——摘编自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第一部关税法诞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特点并说明关税政策调整的意图。(9分)
【答案】(1)原因:启蒙思想(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政府增加赋税收入的需要;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中央权力加强。(6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交替推行;关税调整通过立法手段;南北妥协。
意图:促进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缓和南北矛盾,维护国家统一。(9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后”及所学可得出启蒙思想(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然而一盘散沙的美国并不能赢得外国的信任,因为它们认为无权征税的美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力量去执行条约”及所学可得出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中央权力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是政府财政收入,建国之初的美国需要增加赋税收入,同时这一时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需要关税制度。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它明确规定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 5%的从价税,使原先的自由贸易设想付诸实现”“征收平均为 42%的高关税”“将平均税率飙升至61.7%”“1846年直到1861年,美国持续保持相对较低的关税率,它比1815年以后的任何时期还更接近于自由贸易”可得出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交替推行;根据材料“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关税法”“美国通过了1816年关税法案”“1828年的关税法”可得出关税调整通过立法手段;根据材料“南部各州强烈反对如此极端的关税”及所学得出南北妥协。
第二小问“意图”:根据材料“大量进口货涌入美国,充斥了市场。迫使许多在战时建立的制造工厂停业”“1837年美国经济出现萧条”“为了争取更多的出口市场”等信息可得出意在服务于美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南部各州强烈反对如此极端的关税”及所学可知,维护国家利益,缓和南北矛盾,同时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精神成果,这些精神具有密切相关的同质性,具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升华。同时也包括当代创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
——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12分)
【答案】示例一
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主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阐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总结: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处理中国革命重大问题。
示例二
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主题: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阐述: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倡导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战初期敌强我弱,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制定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具体战略战术,坚持全民族持久抗战,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团结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中共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形成冷战,引发朝鲜战争。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出兵干涉,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10月,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入朝作战。经过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奋斗,最终迫使美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
总结: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都蕴涵着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抗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
【解析】首先选择两个精神,确立主题,例如,选择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确立主题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然后围绕主题,从两个精神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的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最后归纳总结,完成表述,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处理中国革命重大问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5
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A C C C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A C B B C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答案】(1)特点:不断完善,分类细致;渗透重商主义理念,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服务于专制王权。
影响:殖民掠夺和工商业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调整税收政策和限制进口,壮大国内市场;通过特许经营,刺激技术革新;但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3分)
(2)不利因素:外来侵略,战争影响;国民政府实行严厉的经济统制政策,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官僚资本主义膨胀。(6分)
(3)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承担社会责任。(6分)
18.【答案】(1)原因:启蒙思想(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政府增加赋税收入的需要;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中央权力加强。(6分)
(2)特点:贸易保护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交替推行;关税调整通过立法手段;南北妥协。
意图:促进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缓和南北矛盾,维护国家统一。(9分)
19.【答案】示例一
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主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阐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总结: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处理中国革命重大问题。
示例二
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主题: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阐述: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倡导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战初期敌强我弱,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制定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具体战略战术,坚持全民族持久抗战,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团结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中共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形成冷战,引发朝鲜战争。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出兵干涉,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10月,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入朝作战。经过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奋斗,最终迫使美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5(安徽专用) (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