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年春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第1卷(选择题56分)
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确切地说是( )
 A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B对生产力的改造
 C对国家政权的改造 D对资产阶级的改造
4.“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  )
A.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是土地改革顺利开展的保障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5.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7.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该桥建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8.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11、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3、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的教训不包括( )
A.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 B.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D.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7、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19、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1、“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革命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23、20世纪50年代中期,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24、1956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收入中已占92、7%,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已达98、8%。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大跃进”的发动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5、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6、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表。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1952年 20.6% 79.4%
1957年 97.2% 2.8%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彻底消灭了私有制经济成分
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28、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
模范人物 言论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助人为乐 B.勇攀高峰 C.艰苦奋斗 D.身先士卒
第二卷(非选择题44分)
本卷共4题,第29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2分,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改变生严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个历史事件?(2分)
小历同学认为:“新中国成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农民分到了土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2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内容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 新中国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图化
(1)为改变材料一这种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到1957年粮食的增产与哪些因素有关?(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人为事件是什么?(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应得到的经验教训?(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经历了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新中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2分)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实论结合,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