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大学城第三中学校2023-2024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大三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
历史 一学月调研测试题
(开卷 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毛泽东邀请宋庆龄主要是为了( )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份中的领导力量
3.请你为下组图片确定-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4.关于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基本保障
B.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完全统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5.20世纪50年代初期,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这是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相比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
地改革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这说明政策的变化立足于( )
A.消灭封建剥削的制度 B.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需要
C.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 D.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
7.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问题,由此可知
军事方面 新解放区农村 城市经济 党建方面 国际关系
追歼华南、西南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西藏 完成土地改革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 反贪污腐败 抗美援朝
A.新中国面临形势依然严峻 B.美国是我国最大安全威胁
C.必须照搬苏联经验搞建设 D.首要任务是完成三大改造
8.人民币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在1953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壹分钱上的图案是一辆车;贰分钱上的图案是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这些设计寓意我国( )
A.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 B.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C.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 ”是由于( )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实施了“一五 ”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曲折探索 全国动乱 ②“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③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④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
A.赎买政策 B. 自负盈亏 C.互助合作 D.按劳分配
12.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右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主题:
时间 事件
1956 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 年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全面发动
1970 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时间轴(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时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老百姓常说,幸福都是拼出来的!劳动最光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科学界模范代表人物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15.历史学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诞生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非选择题(16 题 15 分,17 题 14 分,18 题 6 分,共 35 分)
16.(15分)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 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时间 1921年7月23日
会议地点 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内容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会议名称。(1 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2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三十万人。
——《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1 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回答 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 分)
材料三
在党的发动和组织下,三年中,全国报名赴朝的铁路员工达到了员工总数的80%,仅上海铁路局就有4366名员工参加了战地运输工作,还有29393名员工参加预备大队。仅据1951年10月1日的统计,全国就捐献救济款1186亿余元,慰问品126万余件。全国人民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摘编自陈忠龙主编《论抗美援朝战争》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一没 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1951年10月1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
B.在党的发动和组织下,全国各界人民捐资捐物,加紧生产,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
C.中朝军队打败了美军,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4分)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感悟。(2分)
17.(16 分)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摘编自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2)从材料二中,指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措施?(2分)
材料三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目标模式方面,还是以苏联为榜样,但是在具体道路上还是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的。······比如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中,是通过加工订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进行的。对个体农业是通过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形式。从低级向高级的逐步过渡可以使被改造者逐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制度,避免因生产关系突然改变而造成对生产力的破坏。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根据材料三,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中填“√”;不正确,请在其后的的括号内填“×”。(2分)
A.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 ( )
B.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逐步过渡。 ( )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社会主义义改造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2分)
材料四
(5)结合材料四中的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6)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2分)
18.(6分)阅读以下表格,完成任务
时间 历史事件
1895年 大生纱厂创建。
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925年 大生纱厂无力维持,被江浙财团接办,后落入官僚资本之手。
九一八事变后 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
解放战争期间 内战使荣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1956年 对于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1986年 制定了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2022年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
请选择表中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大三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历史 半期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B C A C D C A B D A D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6分,共35分。
16.(1)名称:中共一大(1分);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分)
(2)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1分);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国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分,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作答,国内任答其中一点得1分。)
(3)A(x) B (√) C (○) (3分,各1分)
(4)影响: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国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各2分,共4分)
(5)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2分)
17.(1):经济状况: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2分)
(2)行业:重工业。(1分)措施:一五计划。(1分)
(3) A(x) B(√)(2分,各1分)
(4)表现: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进行;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逐步进行。(2分,一点1分)
(5)观点:不真实(2分);理由: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1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1分)
(6)教训: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分)
18.答:示例:观点:国家独立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2分)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生纱厂的发展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最终无力维持,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先后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分)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实现民族独立,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经济建设因此取得重大成就。(1分)
其他观点:工业发展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制度的完善是工业发展的保障/工业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大学城第三中学校2023-2024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