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 年春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独立作业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 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分)
1.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 5300 年左右,
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
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
河南三门峡出土 甘肃秦安出土的 辽宁建平出土的 江苏邳州出土的
的彩陶盆 彩陶盆 彩陶罐 彩陶盆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C.小农经济充足发展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荀子》虽师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张法治;《韩非子》熔法、术、势于一炉,同时
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学派之间思想
A.互相排斥 B.相互融合 C.趋于一致 D.独立发展
3.下面对于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描述,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正确的一项
A.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医学——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毕佗被称为医圣
C.史学——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宗教——道教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佛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
4.《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
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据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属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A. 平城文化落后 B.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
C. 洛阳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 D.平城中守旧势力强大
5.以下示意图表现了某一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其中①②处应为
A.秦国、修建都江堰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元朝、开凿通惠河 D.明朝、营造北京城
6.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
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九年级历史 第 1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7. 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 1005 年的澶渊之盟,交
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
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A. 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 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 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 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8.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历史直观、简明的反映。一位同学在自主历史学习中搜集
到如图图片(图 1—图 4)。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图 1 司母戊鼎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重要资料
B.图 2 农业工具的发明有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
C.图 3 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D.图 4 再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
9.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
役之,比于内地。”这一现象出现在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10.“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
体,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
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A.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11.明清时期文书避讳制度进一步加强,朱元璋特别避讳“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等词句,
认为影射自己曾经当过和尚;康熙帝名玄烨,在文书中必须避讳,因而将玄武门改为了神武
门。此现象的实质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C.限制民间文学的发展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2.1874 至 1908 年曾在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
史》 中以中西方的冲突为中心,以列强侵略、征服活动为线索,把中西关系史划分为三个
阶段:“冲突时期”(1834-1860 年)“屈从时期”(1861-1893 年)“被制服时期”(1894-1911
年)。在被制服时期列强侵略、征服的活动有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马士·霍齐亚·巴卢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列强瓜分中国狂潮⑤八国联军侵华
九年级历史 第 2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3. 著名学者金冲及曾提到:“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兴起,是甲
午战争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这次运动把倡导新学和人们救亡的迫切要求紧紧联结在一起。”
“这次运动”使中国
A.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B. 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C.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D. 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
14.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
以经过那次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评价
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15.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
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上有关中国问题的决定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联合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A. 开始创建革命军队 B. 由幼年走向了成熟
C. 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 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
17.1947 年 12 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
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18.下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
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数字与对应事件表
述正确的是
A.①——打破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③——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D.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起点
19.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九年级历史 第 3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0. 到 1945 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A. 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21. 董存瑞(1929-1948),1945 年 7 月参加八路军。1948 年 5 月 25 日,参加隆化战斗,
身为爆破组长的他率领全班连续炸掉 4座炮楼、5座碉堡。部队在冲锋时遇到一座隐蔽的桥
型暗堡中的机枪猛烈火力的封锁。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发现无处安置炸药,而总攻时间
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英雄
董存瑞牺牲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2.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
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终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秋收
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23.如下图是 18 世纪中期和 19 世纪 70 年代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④代表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②③代表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①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发明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D.①的动力机器是蒸汽机,④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
24.下面图示可以反映出
A.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B.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C.亚非拉人民的斗争 D.加强了经济全球化
九年级历史 第 4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第二部分 非 选择 题 ( 共 2 6 分 )
25.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
鉴而丰富。(9分)
材料一 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土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
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
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
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
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
——《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1 分)中华文明对
“哥伦布大交换”做出了什么贡献?(1 分)
材料二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
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 6 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
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已独特的文明。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早在 6 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
(1 分)并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1 分)
材料三 1788 年,革命的百年纪念近了,英国人开始仔细审视英国政治的现状。大洋的另
一边,托马斯·潘恩于 1776 年 1 月发表《常识》主张美国人为维护天赋权利而反抗,不仅
是权利,而且是使命。美国人学到的这课,当然没有在大西洋这边被人忽视,特别是没有被
那些一直评论美国独立战争的人忽视。
——《英国史:帝国的命运》
(3)材料三中的“英国政治的现状”指什么?(1 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潘恩的
主张。(1 分)指出“美国人学到的这课” 是为了完成什么历史任务?(1 分)
材料四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明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
唐时期、宋明时期。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东学西渐”过程中所传播的中国文明(1 分)。并分析“三个高潮”
出现的共同原因。(1 分)
26.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最后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
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时,中
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
九年级历史 第 5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另一部分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族代替清王朝。 在
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1 分)材
料中的“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指的是哪一历史事
件?(1 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和近代化探
索……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救国的任务历
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掀起第一
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的共同原因。(1 分)中国
共产党成立后,设立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1 分)
材料三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
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
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任保秋《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1 分)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具体实践有哪些?(1 分)
材料四 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
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斗争史。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五四运动 图二 南昌起义
图三 卢沟桥事变 图四 开国大典
九年级历史 第 6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4)请结合四幅图片,为其确定一个主题。(1分)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1 分)
27.民族国家就是具有共同认同感的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主义以民族特色看待人 类
活动,民族主义曾唤醒了被压迫民族要求解放和独立的意识,也引起过军国主义、种族主
义、帝国主义及战争等罪恶。(9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是一部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从公元前两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华北各 地
发育成以“三代” (夏、商、西周)著称的早期华夏文明,自称为“夏”的人群, 组成 了
共奉周天子为盟主的诸多国家。在公元前最后的那一千年,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 主
官僚制政权。公元后第一个一千年,汉文明向南方社会全面渗透、融合,经过三次大规 模
的人口南迁,最终导致中国经济与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公元后第二个一千年,南方超 越
北方,西部及西北各地区先后被元、清等政权稳固地整合到中央王朝的疆域结构之中。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划线处涉及的制度(1分),并以史实说明清朝是怎样“稳
固地整合”西北地区的。(1 分)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实行封建制度,大多数居民并没有英国、法国等国家概念,只有
伦敦、巴黎等地域概念。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变革的时代,西欧各国基本完成了国内领土
的统一,奠定了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英、法推行重商主义,形成了内部的统一市场;人
文主义的各种学说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英语和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民族语
言并得到推广,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的增长,共同推动英、法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典型。
——摘编自覃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回答,推动英、法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什么 (1 分,需
写出两点。)
材料三 1902 年,梁启超第一次引进“民族主义”的概念,1905 年,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
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古、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
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 《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是由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
的哪些内容阐发而来 (1 分)他对民族国家的设想是怎样的 ( 1 分)
九年级历史 第 7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后,民族精神空前觉醒,民族主义
成为一种动员、鼓舞和激励全民族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各 ① 巴黎和会 北京
种人物以不同方式献身“振兴中华”宏伟大业的巨大精神力
② 华北事变 北平
量。很难想象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民众主动参
与到一次次让世人震惊的政治行动,也很难相信不是民族主 ③ 逼蒋抗日 西安
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各色政治力量发起一次次影响深远的
④ 国共合作 卢沟桥
社会政治运动。
——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4)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从方框四组中任选一组词汇,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分)
九年级历史 第 8页 共 8 页
{#{QQABJQQUogiAAJBAABhCAQ1ACgOQkAAAAKoGxFAEIAIACRF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