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学情评估(1-5单元)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他们将河水的泛滥日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他们还根据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获3个季节。”这里的“他们”是(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古埃及人 D.日耳曼人
2.在古埃及,法老自称是太阳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则宣称自己的权力来自太阳神沙玛什。上述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强调( )
A.无为而治 B.以人为本 C.君权神授 D.因果报应
3.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社会管理、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据此可知,金字塔反映了( )
A.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 B.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
C.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
4.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的制定者是( )
A.伯里克利 B.梭伦 C.汉谟拉比 D.凯撒
5.“从数千年前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河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硕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6.婆罗门教的一本经书中记载,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7.“向北,从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新疆,一直传到中国甘肃、陕西和河南洛阳一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佛教的传播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罗马帝国扩张 D.基督教的传播
8.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建立了许多希腊化城市,在每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会所、剧场和体育场所,而希腊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这些措施( )
A.改变了西方习俗 B.加速了希腊衰落
C.促进了文化传播 D.掠夺了无数财富
9.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材料反映了雅典( )
A.全体居民参与政治 B.是民主政治的源头
C.崇尚民主政治 D.权力互相制衡
10.他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的称号。此后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 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 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材料中的“他” ( )
A.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B.建立了罗马帝国
C.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D.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11.罗马最初的法律是习惯法,判案时任凭法官曲解,经过平民的努力,最终迫使贵族让步,把法律条文刻写在十二块青铜板上,使法律以成文形式写了下来。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毫无进步意义而言
C.标志成文法律出现 D.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12.“罗马帝国最初的两百年,正值我国的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积极开展与东方的贸易,双方的官方也开始正式接触。”材料反映了( )
A.罗马帝国向东方扩张 B.东汉比罗马帝国富强
C.东西方文明交流频繁 D.双方开辟了丝绸之路
13.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苏格拉底提出自己的质疑;面对柏拉图的唯心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据此可知,古希腊哲学家( )
A.注重科学研究 B.将内心世界作为思考对象
C.具有批判精神 D.试图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
14.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一些故事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古希腊最初的雕刻技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说明( )
A.希腊文化影响苏美尔文明进程 B.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源头
C.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相互影响 D.文明间存在一定联系和影响
15.在古希腊的陶瓶画中,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体育题材陶瓶画对古希腊奥运会的记录,起到了图像证史的作用。下图展现了古希腊人( )
INCLUDEPICTURE"九福建J-1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历史福建\\九福建J-10.tif" \* MERGEFORMATINET
A.反对神与人同形同性 B.排斥质朴的艺术形式
C.赞美幸福的生产劳动 D.崇尚运动的竞技精神
16.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位的涨落制定了最早的太阳历,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时,曾经吸收古埃及历法的成就。这主要体现了( )
A.罗马人推广了历法 B.古埃及文明更高级
C.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D.罗马儒略历更先进
17.中世纪时的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封臣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后,封君一般以小树枝、权杖、一块草皮等作为封土的象征赐予封臣。这样,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且存在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这表明( )
A.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 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D.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18.在中世纪,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群体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8世纪,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中世纪西欧政治的黑暗腐朽 B.基督教会在中世纪影响广泛
C.宗教神学思想阻碍经济发展 D.中世纪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9.公元9世纪,在法兰西境内的一份庄园法庭公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现判决吕贝克交付1里弗尔银币罚金,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惩罚。”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A.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B.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经常滥用司法权力 D.依照罗马万民法判决
20.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鞋帽、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唐诗中有“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的描述。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特征是( )
A.实行土地公有 B.都是自由农民
C.经济自给自足 D.都有雇佣关系
21.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材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C.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2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 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
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23.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 )
A.有利于维护统治 B.能根除统治危机
C.能化解所有矛盾 D.能解除外部威胁
24.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原因主要在于他前所未有的文治和武功。这里的“文治”主要指( )
A.推动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B.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C.领导抗击奥斯曼帝国 D.对罗马法的保存与整理
25.日本成了“一个在法律、军事制度、土地所有形态和课税制度上都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遣唐使的贡献
C.日本大化改新的推动 D.幕府统治确立
26.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其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棉花、食糖等,都是由它传入欧洲。“它”指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7.“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
C.地圆学说进一步传播 D.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
28.“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加快了人类文明进程的转变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拉美地区带来了空前灾难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1年,在平民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了十个法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世界通史教学指引·古代卷》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2分)
(2)根据材料,小史认为罗马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抓住附庸的手,表示贵族接纳了这种顺从。所有这一切都要面对圣物起誓。……12世纪以后,书面契约开始增多。
——摘编自黄洋、赵立行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唐朝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一个古老的国度”所指的国家名称,并阐明拜占庭“保存”的含义。(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概括这一关系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的影响。(4分)
(4)比较材料一、三,分析两个国家最终命运不同的原因。(2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最后一个希腊化王朝托勒密埃及被罗马灭亡,在300多年的时间里,从地中海深入中亚的广大区域内,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文化大汇聚的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代,希腊世界的文化广泛地向东方传播,并深刻影响东方。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将希腊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传播到广大的东方,特别是近东地区,并在此基础上与当地固有的文化相融合。
——摘编自裴海燕《论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1757年,东印度公司军事占领了印度孟加拉,英国以抢掠、种植并走私鸦片为主要手段进行殖民掠夺。1813年,英国通过了《英属印度法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成为主要手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国除扩大商品销售和掠夺原料外,资本输出已成为对印度的主要剥削手段。
——摘编自李克正《试论英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材料三 正是基于世界历史发展历程和当前世界发展形势的需要,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人类整体利益,区别于资本主义交往方式, 提倡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多维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交往合作。
——摘编自秦龙、刘禹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耦合——历史、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的含义,并分析“希腊化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英国对印度殖民掠夺方式的两次转变。(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资本主义交往方式的不同之处。(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3-14世纪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16-19世纪 非洲的黑奴贸易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一、1.C 2.C 3.A 4.C 5.D 6.D 7.A 8.C 9.C
10.B 11.D 12.C 13.C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C 26.A 27.A 28.A
二、29.(1)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2分)
(2)【示例一】判断:同意。理由:《十二铜表法》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因此,罗马社会有一定的民主性。(6分)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理由:罗马法律是由罗马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与特权,不是真正的民主与法治。(6分)
30.(1)名称:罗马帝国。(1分)保存: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1分)
(2)关系: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2分)
特点:层层分封,权利义务相交织。(2分)
(3)背景:社会矛盾尖锐;唐朝和新罗国家的崛起,刺激了大和统治者。(2分)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4)日本积极开放,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拜占庭帝国保守狭隘,缺乏创新。(2分)
31.(1)含义:希腊世界的文化广泛地向东方传播,并深刻影响东方。(2分)主要原因: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推动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2分)
(2)19世纪初,从以暴力掠夺为主转向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
(3)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人类整体利益,提倡多维深入的交往,坚持平等尊重、合作共赢;资本主义交往方式立足本国利益,使用了不平等的剥削手段。(4分)
32.【示例一】历史事件 1: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1分)
历史事件2:欧洲文艺复兴(1分)
观点:经济发展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论述:13-14世纪,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建立,雇佣关系产生,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发展。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但丁写作《神曲》、达·芬奇完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创作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这些作品反对“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6分)
结论: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人的思想大解放。(2分)
【示例二】历史事件 1:欧洲文艺复兴(1分)
历史事件2:新航路的开辟(1分)
观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2分)
论述:13—14世纪,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6分)
结论:综上所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步入近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2分)
9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答案)(1~5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