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二历史答案
1.【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先秦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第一次将人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
主的程度,B 项正确;孔子也强调民本思想,但是没有“将人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排除 A
项;老子主张无为,因此并不会涉及到“将人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排除 C 项;韩非子强调
法治,其思想主张与“将人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不符合,排除 D项。故选 B 项。
2.【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
时期的中国。材料“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其实质是在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B 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提出的,且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A 项;探索自然
界的规律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观念,非平等和谐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日本)。根据材料可知,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和唐代诗学理论资料,
体现了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 项;材料仅体现了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不能说明日本更重视文化的传承,排除
B 项;材料仅能说明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不代表唐诗深受日本国民欢迎,排
除 D项。故选 C 项。
4.【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古代的世界。材料“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体现的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对世界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B 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三大发明并未改变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
排除 A 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排除 C 项;D 项与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排除 D 项。故
选 B 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4 世纪(中国)。由材料可知,在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佛教教义接受了中国的忠孝观念,反映了
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佛教教义在不同地域的差别,而不是宗教内容的时代性,
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儒释思想的融合,并未涉及道教,无法说明三教合一,排除 C 项;儒学丧失正统地
位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故选 A 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世界)。据本题材料“西亚的两河流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古埃及人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 项符合题意,B 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国国王颁布的,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作史诗
《吉尔伽美什》,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故选 B 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古代的希腊和埃及。材料“公元前 7 至前 6 世纪的希腊雕刻与古埃及公元前 3 千纪后期雕刻在发式、表情和
站立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体现的是希腊雕刻和古埃及雕刻有相似之处,说明的是不同的文明之
间存在一定的联系,C 项正确;人像雕刻艺术最早起源于欧洲大陆,非古希腊,排除 A 项;希腊和埃及不属
于东西方关系,排除 B 项;古希腊和古埃及的人种并不相同,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希腊)。据本题材
{#{QQABJQSUogCoAIBAABgCAQ1SCkKQkBAACKoGxEAAMAAAiQNABAA=}#}
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古希腊建筑中,常见的形式有多立克柱象征男性美、爱奥尼克柱象征女性优雅高贵
的气质以及将人像直接变体为柱子等,这些都突出了人的价值,体现人文主义气质,B 项正确;材料突出的
是人文主义,并不是民主主义,排除 A 项;理性主义,主要突出的是独立思考和判断,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唯物主义思想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等,反映出中世纪的拜占庭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C 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并未发
展古希腊的民主传统,排除 A 项;保存并完善了古典文化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 B 项;阿拉伯
文化的西传为欧洲文艺复兴兴起提供条件,排除 D项。故选 C 项。
10.【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
知,《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的著名史诗作品,C 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
是一部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排除 A 项;《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
史诗,排除 B 项;《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排除 D项。故选 C 项。
11.【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美洲。结合所学可知,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事,但古代玛雅使用象形文字而不是图画文字,
印加也不使用图画文字,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项;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建
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他们独立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
AC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2.【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游
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可
知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据所学可知,蛮族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属于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
并融入文明体系中,D 项正确;希腊属于海洋文明,不是农耕文明,排除 A 项;亚历山大东征,并不属于游
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排除 B 项;西葡两国并不属于游牧或渔猎民族,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3.【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在与印欧人的冲突和交往中,农业社会居民学会了使用马匹和战马,后来出现了骑兵”,
可以看出在印欧人向外迁徙的过程中,农耕文明也在不断向其学习和借鉴,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民
族向游牧民族学习,不是相互学习,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借鉴和学习,不能得出孰优孰劣,排除 B 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业民族学习游牧民族,排除 D项。故选 C 项。
14.【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欧洲人、印欧混血
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和所学可知,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
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B 项正确;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而不是大量移民,而且也不是根本原因,
排除 A 项;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C 项;
非洲人在全球分布广泛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D项。故选 B 项。
15.【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据所学可知,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主要的居民和主要的文化是白人欧洲文
化;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主要的居民是华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主要的居
民和主要的文化是黑人和大洋洲文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主要的居民和主要
的文化是印第安人和大洋洲文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6.【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QQABJQSUogCoAIBAABgCAQ1SCkKQkBAACKoGxEAAMAAAiQNABAA=}#}
空是:近代(巴西)。据本题材料“桑巴舞被视为巴西的象征,它源于非洲,通过奴隶贩卖传到巴西,又吸收
了来自欧洲、古巴和当地的一些舞蹈因素而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巴舞既有非洲舞蹈的节奏,又有
欧洲舞蹈的步伐,而印第安人的装饰也对桑巴舞影响巨大,说明桑巴舞是美洲多种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人
口迁徙文化融合的结合,A 项正确;桑巴舞并不是西方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排除 B 项;毁灭了美洲印第安
人文明的是西方侵略者,而不是桑巴舞,排除 C 项;非洲文化并没有在巴西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7.【答案】(1)共性:关注人。(1 分)
差异:东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突出以人为中心。(2 分)
(2)特征: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1 分)
标准:马克思主义。(1分)
(3)现实意义: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
(6 分)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希腊)。第一小问共性,据材料一“人是万物
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和“仁者爱人”可知关注人。第二小问差异,据材料一“仁者爱人”和“民贵君轻”
可知,孔子和孟子更多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据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西方更加突出以人为
中心。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二“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
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可知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第二
小问标准,据材料二“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
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可知,中国人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3)现实意义:据材料“孔子文化节以私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
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可知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据材料“促进
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可知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
任;建立和谐世界。
18.【答案】(1)成果:故事集《天方夜谭》,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等。(2
分)
角色:阿拉伯是东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
(2)意义:它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继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推动了
欧洲科学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任答 3 点,6 分)
(3)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经济的发展;杰出人物的推动;等等。(任答 3 点,6 分)
【详解】(1)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的科学文化成果如故事集《天方夜谭》,伊本·穆萨《积分
和方程计算法》,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等。角色:根据材料“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和所学知识可知,
阿拉伯是东西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
(2)意义:根据材料“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可知,它保存并传播了
东西方的古代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融合;根据材料“阿
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知,推动了欧洲科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
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的发展及杰出人物的推动等角度进行分析。
19.【答案】(1)方向:由北向南迁徙。(1 分)
进步表现: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源;促进江南的开发;促进南
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任答 3 点,6 分)
(2)典型史实:“自愿移民”: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被迫移民”: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
{#{QQABJQSUogCoAIBAABgCAQ1SCkKQkBAACKoGxEAAMAAAiQNABAA=}#}
美洲为奴隶(三角贸易、奴隶贸易)。(2 分)
负面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给非洲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4 分)
【详解】(1)方向:依据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
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得
出由北向南迁徙。
进步表现:从北民南迁角度分析,得出大批移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依据材料“波澜壮阔的人
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得出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资
源;从对江南经济的开发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江南的开发;依据材料“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
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也可说是一种报偿。”,得出促进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2)史实:“自愿移民”,从人口的迁徙角度分析,得出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
“被迫移民”,从早期的殖民掠夺角度分析,得出大量非洲人口被贩运到美洲为奴隶
负面影响:从疾病传播角度分析,得出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从对非洲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给非洲带
来巨大的灾难;造成非洲劳动力锐减。
20.【答案】(1)特点:数量不断增多;主要源自欧洲,西欧、北欧移民逐渐减少,东、南欧移民逐渐增多;
移民主要来自社会下层。(1条 2 分,3 条 5 分)
原因:美国此时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2 分)
(2)影响: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西部的开发;推动
了美国城市化;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影响了美国民族性格。(任意答出 3 点即可)(6 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美国。特点:根据材料中移民的数量来
看,数量不断增多;根据材料中的移民来源来看,主要源自欧洲,西欧、北欧移民逐渐减少,东、南欧移民
逐渐增多;根据材料中移民的职业来看,移民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原因:根据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美
国此时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的美国。影响:综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产生的影
响可从助推美国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开发、助推城市化、多元文化的形成及民族性格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
{#{QQABJQSUogCoAIBAABgCAQ1SCkKQkBAACKoGxEAAMAAAiQNABAA=}#}项城三高 2023-2024 学年度下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历史学科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选择题)
1 .“ 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人民的地位、作用
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2 .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声称:“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为君尽
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可见,二程( )
A .极力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 . 旨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C .注重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D .提出了平等和谐的理念
3 .浩如烟海的日本古代典籍,保存了大量中国已经失传的唐诗作品和唐代诗学理论资料,
成为中国学者辑佚唐诗作品、研究唐诗的重要史料。这表明( )
A .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 B . 日本更重视文化的传承
C . 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D .唐诗深受日本国民欢迎
4 .英国人弗朗西斯 · 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品德和作用, 则最显著的例子 … …新近才发明的 … …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
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材料旨在强调这三大发明( )
A .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 B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 .使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D .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5 .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公元 4 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 B .宗教内容的时代性
高二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7 页)
C .三教合一逐渐成为主流 D .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6 .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下列文明成就不属于该地区的是( )
A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B .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C .发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D .创作史诗《吉尔伽美什》
7 .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 7 至前 6 世纪的希腊雕刻与古埃及公元前 3 千纪后期雕刻在发式、
表情和站立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说明( )
A .人像雕刻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B .古代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与借鉴
C .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D .古希腊和古埃及的人种特征相似
8 .古希腊建筑中,特别强调柱子的变化。常见的形式有多立克柱象征男性美、爱奥尼克柱
象征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 以及将人像直接变体为柱子等。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民主主义作风 B .人文主义气质
C .理性主义精神 D .唯物主义思想
9 .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西欧、西亚、
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
A .发展古希腊民主传统 B .保存并完善了古典文化
C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D .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0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同地区出现了各具特色的
文学作品。下列文学作品与产生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吉尔伽美什》—— 古代埃及 B .《荷马史诗》—— 古代罗马
C .《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 D .《源氏物语》—— 古代朝鲜
11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隔绝的美洲已经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其中的玛雅文 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关于这三种文明的共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都是多神崇拜 B .都使用图画文字
C .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D .都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12 .游牧或渔猎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
高二历史试题 第 2页(共 7 页)
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中。公元前后数百年间,这种情形在东西方都曾多次出现。
以下史实属于上述模式的是( )
A .罗马帝国征服希腊 B .亚历山大东征推进希腊化
C .西葡美洲殖民扩张 D .蛮族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
13 .在与印欧人的冲突和交往中,农业社会居民学会了使用马匹和战马,后来出现了骑兵,
这说明( )
A .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互相学习 B .农业民族文化领先于游牧民族文化
C .农业文明向游牧民族的学习和借鉴 D .游牧民族学习农业民族的先进方式
14 .1500— 1800 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
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洲的原住民大量移民 B .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活动
C .疾病无法控制广泛传播 D .非洲人在全球分布广泛
15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 民族的拼盘” 。19 世纪中期澳大利亚主要
的居民和主要的文化是( )
A .华人 欧洲文化 B .黑人 大洋洲文化
C .印第安人 大洋洲文化 D . 白人 欧洲文化
16 .桑巴舞被视为巴西的象征,它源于非洲,通过奴隶贩卖传到巴西,又吸收了来自欧洲、
古巴和当地的一些舞蹈因素而形成。这说明桑巴舞( )
A .是人口迁徙文化融合的结合 B .是西方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
C .毁灭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 D .使非洲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7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
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二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7 页)
文明区域 人物 观点
古代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孟子 民贵君轻
材料二 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
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 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
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2011 年 9 月 27 日晚,2011 中国(曲阜) 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杏坛剧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演出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 ”为主题。
整场演出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 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 ”。据悉,孔子文化节以 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 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
谐世界。
(1) 据材料一指出,东西方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分别是什么?(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指出后期找到的“最重要、
最本质的是非标准”是什么?(2 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6 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 4页(共 7 页)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公元 634 年到 750 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 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 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 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 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作用。
———摘编自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1)根据材料与所学,列举 2 例阿拉伯人的科学文化成果,并指出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承担的角色?(3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阿拉伯对世界历史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文明交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6 分)
19 .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十分常见的现象,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 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 流动人口。“ 离乡背井,流离道路,使生产无法进行。但各个种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这 也可说是一种报偿。 ”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有
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
——根据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整理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这个过程中既 有为躲避专制迫害、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或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而进行的自愿移民,也
有在外力胁迫下违背主观意愿的被迫移民。
高二历史试题 第 5页(共 7 页)
(图为 15 世纪至 19 世纪初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示意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总体方向,并以东晋南朝为例
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有利于“社会的久远进步” 的表现。(7 分)
(2)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最能反映材料二中“ 自愿移民”和“被迫移民” 的
典型例子各一例?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6 分)
2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外来移民
材料一 19 世纪初~20 世纪初美国外来移民统计
时期 数量 来源地 职业
~ 1820 1860 年 500 万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尤其是德意志和爱 尔兰,东欧,南欧移民开始出现 农民、 工人
高二历史试题 第 6页(共 7 页)
~ 1861 1880 年 500 万 主要源自西欧与北欧,东、南欧移民逐渐 增多 农民、 工人
~ 1881 1920 年 2350 万 东欧、南欧及东南欧移民数量大大超过西 欧、北欧,成为主要移民来源地 农民、 工人
——摘编自梁茂信《1860— 1920 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概括出这一时期美国外来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 1881 年
至 1920 年,外来移民达到高峰最主要的因素。(7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6 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 7页(共 7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