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单选题
1.春秋晚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赋税。据此可推知,春秋晚期( )
A.人头税开始被废除 B.井田制逐渐瓦解
C.民众赋税负担较轻 D.土地私有制确立
2.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 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 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3.1488年,明朝下令全国实行均徭法,征发徭役以田产为准,“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这一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
徭役摊派的平均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垦田面积的增加 D.贫富差距的缩小
4.明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折色的推行(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利于改变经济结构
C.推动赋税制度变革 D.加重百姓赋税负担
5.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等措施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这些做法( )
A.避免了农民隐瞒户口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保护和发展了小农经济
6.宋元学者马端临评论说,“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耳。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该论断认为,两税法( )
A.顾应社会变革而产生 B.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
C.其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D.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
7.唐高祖武德七年颁布《均田法》和《租庸调法》,规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应受田的亩数及受田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私卖口分田或侵夺公私田,均予以一定刑罚。以上举措旨在( )
A.通过立法维护小农经济 B.严格限制土地私有化
C.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强户籍的编制管理
8.雍正即位后继续进行赋役制度改革,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并逐步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迁徙以出卖劳动力。这一改革( )
A.废除了户籍管理制度 B.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C.加重了民众经济负担 D.减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9.《旧唐书·实货记》中记载: “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诸道盐铁史张滂上奏:‘去岁水灾,诏令减税。今之国有,须有供储。扶请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每十税一’,于是唐德宗决定收‘初茶税’。”这说明( )
A.商税开始成为重要税源 B.此举旨在增加财政的收入
C.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中央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10.唐贞观初年的“义仓税”源于隋代在丰年时向民众按田亩面积征收粮食以备荒年的义仓,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之后改称地税,政府配套制作了青苗簿,记载土地状况,登记田亩数量和主人名字。上述做法(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有助于中国税制的发展
C.改变了征税标准 D.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所以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照理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钱穆意在强调该制度( )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 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12.元世祖忽必烈规定,北方地区“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该丝二斤一十二两八钱,其二斤即系纳官正丝”。这项税收名目被称为( )
A.“税民资” B.“庸” C.“科差” D.“金花银”
13.唐朝推行两税法后,南方广泛进行茶叶生产。九陇人张守硅的茶园里,专为采茶就雇佣了百余人,顾渚的制茶业中雇工更多,时间更长,“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当时( )
A.两税法促进了唐代家庭结构变化 B.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利于经济发展
C.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 D.南方显著开发推动手工业布局变化
1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开始发生在( )
A.北宋时期 B.北魏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后期
15.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役银不再像过去按照户、丁来出,而按照丁数和田粮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丁和粮各占多少比例,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实行不一,有的地方以丁为主,以田为辅,采取丁六粮四的比例;有的地方以田粮为主,以丁力为辅……。”该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16.汉代的“更赋”是政府征收的一种代役税,即成年男子不去服役可以出钱由官府雇人代替。政府规定:本地服役每月一更,不去者缴纳工钱2000钱由政府雇人代劳;到边境戍守的每年3天,不去者缴纳役金300钱给官府。据此可知,汉代这一举措( )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扭转了经济凋敝的状况
C.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D.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
17.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关于两税法曾说:“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固定了国家征税的时间 D.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
18.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了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后进一步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为bn=a+nx,其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现令b1为两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租调
B.当n=3时,bn可表示一条鞭法
C.bn为王安石免役钱法时,n=2
D.由公式可知,中国古代的赋税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
19.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颁布《收田租令》,改革了汉代旧制,将定率田租制改为定额田租,算赋、口钱的人头税,变为了户调制。这一制度的调整( )
A.有利于人口增加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加重了农民负担 D.有助于扩大税源
20.(隋朝)官员高颎建议说,租调虽是固定的,但逐年征纳,有些户被除去了,加上吏员作弊,户籍依据不准确,于是将体貌与户籍比对, “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便 依样定户上下”。该建议要求( )
A.对诸色户计定期进行核查 B.借助黄籍登记户口
C.每年正月对貌阅进行编核 D.实施白籍土断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元年间,唐朝达到盛世,但从均田制等制度层面看,也开启了衰败的肇端。《新唐书·食货志二》指出:“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宋人刘怒认为:“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唐朝官员队伍增长速度又特别快,贞观初期朝廷正式官员仅643人,到开元时已增至18000多人。天宝年间,均田制最终走向了崩溃。
——摘编自陈忠海《唐朝均田制的兴与衰》
材料二 随着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可耕的官田和无主荒地都被转变为私田。国家掌握的可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农民受田的数额愈发严重不足,逐渐丧失了继续实施均田制的条件。高宗武周以来,战争不断,日益增多的兵役和赋税负担使得“天下户口,逃亡过半”,致使户籍失真和管理混乱,均田制失去了贯彻执行的依据,无法有效地推行下去。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赋税制度也无法维持,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宰相杨炎及时向德宗提出了一种新的赋税制度。
——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材料三 唐德宗接受了杨炎的建议,便在建中元年公布了这一新税法,明令“丁租庸调,并入两税”,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自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买卖更加公开而频繁,田庄经济日益发展起来,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在实行的当年,唐王朝实际控制的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整理自王仲荦《中国断代史系列·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均田制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新税法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赋役制度
从汉朝至唐朝中叶 政府主要是按丁口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而不考虑纳税人财产(主要是田产)的多少。如汉朝的田租、口赋;魏晋南北朝的田租、户调;唐初的租庸调制等,都是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和财产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样数量的绢粟。
唐朝后期 宰相杨炎改租庸调为两税,即主要依据田产多少在夏秋两季征收赋税,两税按田产征税,纠正了从丁而税之弊,把对人征收的庸调废除,成为对物的财产税。
两宋 实行两税制,“以田亩为准,按等定率,夏税以钱计,秋税以米计”。徭役从两税中独立出来,形成以里正等为内容的职役差役和以通常劳役征发为内容的力役夫役。人口、地籍、税册一体户籍形式被打破,户籍赋税功能被地籍替代,户籍只是派役主要依据。
——整理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汉到宋赋役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从汉到宋赋役制度演变的主要因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60年,四川总领所调利州路民夫3万余人转运军粮, “令诸州守贰以民间产力高下品差(田产)……民间一夫之费为七八十千,雇夫以行者又倍”。孝宗时在四川“巴、蓬、剑、阆,上自三等,每户有出一夫者,出两三夫者”。淮南地区,据黄翰所言, “起夫一事,官司敷之税户,税户抑勒佃户。……佃户以为投之死地,父子夫妻相顾号泣而后行”。南宋法条规定: “其支移(民户将税粮送往指定地点)非急切及军期,而人户愿纳支移物价、脚钱者,听。” “诸人户税租应付他处输纳、而愿就纳本县者,转运司量地里、定则例,令别纳实费脚钱。”
——摘编自柳平生等《南宋时期摊丁入亩演进轨迹及内在机制考析》
材料二 “摊丁入亩”制度自康熙末年首先在广东、四川试行,雍正二年起在直隶正式实行,之后相继在各省推行。到乾隆四十二年,贵州实行“摊丁入亩”,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赋役制度的改革。同时,各地在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清理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工作,并在雍正十二年重修了《赋役全书》,使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情况。从推行后的税率看,一般地多丁少的省份摊丁银税率低;丁多地少、人口密集地区摊丁银税率高,所以原则上是“原税重者加税轻,原税轻者加税重”,各省整体税负相对均衡。
——摘编自王郁琛《“摊丁入亩”制度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宋力役征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摊丁入亩”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历史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官府市籴作为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市籴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措施,既是敛财的手段,又是平抑丰乏不均的法宝,在社会生活中作用颇大;市籴作为一种物质交换方式,涉及到官府和百姓两方,官府既可从中得利,百姓亦乐于接受,故成为许多治国者的普遍主张。在李悝看来,要避免因谷物价格的波动而伤民伤农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实行“平籴”,即视年景的丰歉状况而适当收购或抛售粮食,如此不仅可以稳定物价,“使民无伤而农益劝,而且可以“取有余以补不足”。
汉文景时期,籴粮多以入粟拜爵、入粟除罪的方式进行。到汉武帝时情况较前大为不同。有了充足的财政支持,官府籴粮得以顺利推行。昭宣时期,设立了“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价而粜”的常平仓,它以调剂丰歉、维持常平为目的,以官府籴粜为基本运作方式而行于世,既是古代轻重平准思想发展的产物,又是汉以前官府籴粮长期延续的结果。常平仓自汉代创设之后,历代沿之。汉代的官府籴粮用途广泛,除供给军需和维持常平外,其他方面的粮食需求也常由此来满足。
——摘编自耿虎《春秋战国至唐官府籴粮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官府市籴的特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代不同时期的籴粮政策。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期,有“田租减半”之诏,景帝时(前155年)复“三十税一”制。东汉时,刘秀曾实行“什一之税”,不久又恢复“三十税一”旧制。汉初规定,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20钱;15岁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112钱,谓之“一算”。据《三国志·魏志·武帝记》记载,曹魏“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摘编自王文东《浅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秦汉至明清各朝赋役制度屡有更改变化,考察时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①赋与役分和合及其程度;②赋与役各自所占的比重;③赋役征派的主要依据或标准;④赋役的课征形态。若从这四方面纵观我国封建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唐代废租庸调制而实行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
——摘编自林正根《隋唐至明清土地、赋役与农民起义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与曹魏赋税制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和演变对当今社会税制变革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春秋晚期中国。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春秋时期,一方面旧的土地占有关系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这些现存的土地占有关系又在迅速破坏之中。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就是把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生产者,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税(租)。鲁国实行“初税亩”就是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从上述赋税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井田制逐渐瓦解,一方面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私田大量开垦,另一方面,庶民和奴隶耕种公田的剥削制度改变,改为征收实物税,B项正确;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排除A项;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税率较高,反映民众赋税负担较重,排除C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 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也即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材料中对丁的统计采取了粮食计量单位的统计方式,体现了赋役制度变革的影响,D项正确;丁的数量出现小数并非因为管理松弛散乱出现的失误,而是因为赋役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据材料“对‘丁’的统计使用……粮食计量单位”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将食物折算成银两征收赋税,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对丁数量的统计发生变化,主要涉及国家赋税的征收,没有涉及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及所学可知,明朝以田产为标准征发徭役,加大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这有利于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限制商人买田置地,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徭役摊派的平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垦田面积得到增加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差距缩小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折色改变了政府赋役征收的形式,有利于民间种植或者织造布、绢、棉花等实物,有利于改变经济结构,B项正确;材料强调折色的征收形式的变化,没有征收数量的增加,无法推知政府收入增加和百姓的负担的加重,排除A、D项;折色是赋税征收形式上的变化,并未推动赋税制度的变革,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清初实行“更名田”使部分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同时轻徭薄赋的措施与“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这都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D项正确;“避免农民隐瞒户口”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农民的收入来源得到拓宽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永不加赋”“摊丁入亩”政策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救弊之良法也”得出两税法是在动乱之后救世的良法,A项正确;材料没体现对农户的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推行会巩固统治,排除C项;两税法的实行是在均田制被破坏的基础上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颁布法律,严格规定赋税徭役的征收和惩治土地兼并,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允许土地私有,但限制土地兼并,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用法律规定赋税徭役,并不能看出是否减轻农民承担的徭役,排除C项;材料强调赋税制度,与户籍管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逐步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迁徙以出卖劳动力”及所学可知,雍正皇帝推行“摊丁入亩”的改革,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出卖劳动力,这有助于减弱人身依附关系,D项正确;清朝时期并没有废除户籍管理制度,排除A项;这一改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摊丁入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问题,792年唐朝政府因为自然灾害减税,793年盐铁史张滂建议征收茶税,唐德宗决定收“初茶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的收入,B项正确;茶税属于商税,但仅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商税开始成为重要税源”的结论,排除A项;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唐代义仓税后来发展为地税,青亩簿登记田亩数量和主人名字,作为征收地税的依据,这些做法有助于中国税制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所述举措是为了保证赋税征收,增加财政收入,并没有限制土地买卖,与抑制土地兼并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体现唐代实行按田亩面积征收地税的制度,这是对前代征税标准的继承而非改变,排除C项;封建王朝大都征收地税,材料未提及地税征收标准高,不能得出加重人民的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汉代征兵制度将男丁开始服兵役的年龄确定在23岁,既满足的国家需要,又考虑了个人的家庭负担,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D项正确;材料中钱穆肯定服役年龄的确定有合理性,而非批评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具有强制性”,排除A项、B项;材料本意是汉代征兵制度一定程度上考虑百姓的生活需要,但服役仍然是百姓的负担,而非保障农民生活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科差是元代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丝料、包银与俸钞三项,官府向民户征收财物或派劳役,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元朝的科差,C项正确;“税民资”是汉代开征的对人民财产总额征收的一种税,排除A项;“庸”是隋唐时期的一种税收,指的是人民对国家应承担的义务劳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金花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依据题干可知,两税法后南方制茶业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据此可知,两税法使得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有利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动,推动了劳动力的商品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对比,无从体现制茶业已经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业或手工业布局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正确;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不符合题意“这一转变开始发生”,排除A项;北魏时期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对赋税制度的描述可知,该赋税制度是一条鞭法,它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符合材料,C项正确;租庸调制是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更赋”使男子可以交钱代替徭役,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时间,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赋税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男子可以交钱代替徭役,不能得出是否扭转经济凋敝的状况,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可知,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均田制遭到破坏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两税法的征收时间,排除C项;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仍然是以田亩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a为原始税额”可知,a指的是田租,即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租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错药毫属和量的绢或布,叫作“调”,a为租调说法错误,A项符合题意;明朝的一条鞭法是赋税制度的第三次改革,有实物地租转向货币地租,B说法正确,排除B项;王安石免役钱法,交钱免疫是赋税的第二次大的改革,C说法正确,排除C项;赋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必然百姓负担加重,D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影响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4年的中国。依据材料可知:曹操实行租调制,征收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人口的增加,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与前代税收名目的比较,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B项;此举措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C项;征收对象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材料“将体貌与户籍比对”体现了隋朝的“貌阅”之法, “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便”说明每年正月编核户籍等事宜,C项正确;诸色户计是元朝的户籍管理制度,排除A项;使用黄籍进行户籍登记的朝代是西晋,排除B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制,排除D项。故选C项。
二、
1.(1)原因:土地兼并;管理混乱;人口增加,土地供给不足;官僚队伍膨胀;安史之乱。(任答三点即可)
(2)具体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意义: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根据材料一“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可得出管理混乱;根据材料一“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可得出人口增加,土地供给不足;根据材料一“唐朝官员队伍增长速度又特别快,贞观初期朝廷正式官员仅643人,到开元时已增至18000多人”可得出官僚队伍膨胀;根据所学可知,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社会动乱,均田制最终走向了崩溃。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据材料二“780年……杨炎及时向德宗提出了一种新的赋税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据材料三“结束了以前赋税制度繁杂混乱的状态”可得出结束赋税混乱局面;据材料三“新的税制使大土地所有者分担起一部分赋税,商人也要在所经商的郡县纳税”“纳税户由一百二十三万增加到三百多万户”可得出扩大收税对象;据材料三“全年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至三千多万贯”可得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1)演变: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宋朝实行两税制,以田产为主征收赋税,徭役从两税中独立出来。
(2)因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稳定国家财政,统治者调整政策。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到宋朝。演变:根据材料“以人丁为本”可分析出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和隋唐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来征收赋税;根据材料“主要依据田产多少在夏秋两季征收赋税,两税按田产征税”可分析出唐朝中期以来实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来征收赋税。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到宋朝。因素:结合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问题、统治者对于政策的调整等角度进行分析。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稳定国家财政,统治者调整政策。
3.(1)特点:以运送军粮为主;划分了等级;力役负担沉重;可以出钱雇人代力役。
(2)历史原因:采取了先试行,再逐步推进的策略;清理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工作配合了“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赋役全书》的重修使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情况;各省整体税负相对均衡;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关系逐渐松弛。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1160年,四川总领所调利州路民夫3万余人转运军粮”得出:以运送军粮为主;根据材料一“孝宗时在四川‘巴、蓬、剑、阆,上自三等,每户有出一夫者,出两三夫者’。”得出:划分了等级;根据材料一“淮南地区,据黄翰所言, ‘起夫一事,官司敷之税户,税户抑勒佃户。……佃户以为投之死地,父子夫妻相顾号泣而后行’”得出:力役负担沉重;根据材料一“南宋法条规定: ‘其支移(民户将税粮送往指定地点)非急切及军期,而人户愿纳支移物价、脚钱者,听。’”得出:可以出钱雇人代力役。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二“‘摊丁入亩’制度自康熙末年首先在广东、四川试行,雍正二年起在直隶正式实行,之后相继在各省推行。”得出:采取了先试行,再逐步推进的策略;根据材料二“同时,各地在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清理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工作”得出:清理土地和统计人口的工作配合了“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根据材料二“并在雍正十二年重修了《赋役全书》,使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情况。”得出:《赋役全书》的重修使清政府更好地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情况;根据材料二“从推行后的税率看,一般地多丁少的省份摊丁银税率低;丁多地少、人口密集地区摊丁银税率高,所以原则上是‘原税重者加税轻,原税轻者加税重’,各省整体税负相对均衡。”得出:各省整体税负相对均衡;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关系逐渐松弛。
4.(1)特点:历史悠久;官府和百姓均可受益;不同时期籴粮方式不同;籴粮用途广泛。(回答“起源早”“历史久远”“敛财、平抑物价”“籴粮方式多样”等亦可)目的:稳定粮食供应,维护统治。(只回答维护统治)
(2)文景时期:籴粮可以获取功名、免除罪过,这与汉初经济凋敝,国家急需大量粮食有关;此举虽可以缓解粮食不足,但由此导致的腐败、社会不公问题也比较突出。汉武帝时期:籴粮以正常的方式进行,当时经济繁荣,统治稳定,籴粮制度得以顺利推行,稳定了统治。汉昭帝、汉宣帝时期:设常平仓,调剂粮食供应,完善了籴粮制度,且为历代沿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我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可分析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官府既可从中得利,百姓亦乐于接受”可分析出官府和百姓均可受益;根据材料“汉文景时期,籴粮多以入粟拜爵、入粟除罪的方式进行”、“昭宣时期……以官府籴粜为基本运作方式而行于世”可分析出不同时期籴粮方式不同;根据材料“籴粮用途广泛”可分析出籴粮用途广泛。目的: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可分析出稳定粮食供应,维护统治。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注意问题中“简评”,既要概括不同时期的政策,还应有简要的评价。从材料来看,大体分三个时期,即文景时期、汉武帝时期和昭宣时期,再结合三个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评价即可,注意简评应该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5.(1)不同之处:土地税的征收标准,汉代是按土地的收成量,曹魏是按亩计算;户口税的征收标准,汉代是按人口,曹魏是按户;户口税的征收形式,汉代征收钱币,曹魏征收实物。(言之成理即可)
(2)理由:两税法实施前,租庸调制及之前的赋役制,赋役相分离,名目繁多;课征依据主要是丁、户、口,田亩、资产居次要地位;两税法实施前,课征形态以实物为主。两税法及其后,赋役渐趋合一,名目简化;课征以田亩、资产为主要标准,丁、户、口次之;课征形态虽以实物为主,但货币形态不断上升。(言之成理即可)
(3)启示:税制变革必须基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税制变革必须考虑财政状况的变革;税制变革要贴近民生;税制变革要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制度落脚点,须与时俱进。(任答1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其收田租亩四升”可知,土地税的征收标准,汉代是按土地的收成量,曹魏是按亩计算;根据材料一“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20钱”“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可知,户口税的征收标准,汉代是按人口,曹魏是按户;根据材料一“每人每年征112钱”“绢二匹、绵二斤”可知,户口税的征收形式,汉代征收钱币,曹魏征收实物。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赋与役分和合及其程度”可知,两税法实施前,租庸调制及之前的赋役制,赋役相分离,名目繁多;根据材料二“赋役征派的主要依据或标准”可知,课征依据主要是丁、户、口,田亩、资产居次要地位;根据材料二“赋役的课征形态”可知,两税法实施前,课征形态以实物为主。结合所学两税法的相关知识可知,两税法及其后,赋役渐趋合一,名目简化;课征以田亩、资产为主要标准,丁、户、口次之,课征形态虽以实物为主,但货币形态不断上升。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对当今社会税制变革的启示从基于国情、符合人民需要等情况进行叙述,如税制变革必须基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税制变革必须考虑财政状况的变革;税制变革要贴近民生;税制变革要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制度落脚点,须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