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2024年减负提质示范班3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大运河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这位作家的观点主要想说明大运河(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引起社会动荡,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符合“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的说法,A符合题意;BCD项没有体现“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排除。故选择A。
2. 如图展示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九嶷山赋》的局部图,“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 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 体现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
C. 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 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九嶷山赋》的局部图,‘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有“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世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名字带“世”“民”字的人,都要避讳,此书法作品避讳的是唐太宗的名讳,C项正确;A项与事实不符,排除A项;书法特色与缺笔无关,排除B项;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无法通过此书法作品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
3.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后,则代之以沉郁、悲怆的情调了。对该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 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繁荣
C. 唐诗完全再现唐朝历史 D. 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题干中唐诗风格的变化体现了唐诗创作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文学创作会反映历史,但不能完全再现历史,排除C项;安史之乱影响文学创作风格,但并没有影响唐诗兴衰,排除D项。故选A项。
4.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
A. 楼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代灌溉工具筒车,D项正确;楼车是西汉时期出现,是一种畜力条播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翻车是东汉时期出现,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耕地工具,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
5. 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A.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C. 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 D. 唐朝的交通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唐朝人口统计表》”可知,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因此,唐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人口的增长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A项;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但与人口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唐朝的交通发达与人口增加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 如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突出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阶段③”的时间范围是581年到907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隋唐时期,隋唐是我国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 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
A. 回族 B. 藏族 C. 蒙古 D. 白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文成公主、《步辇图》、唐蕃会盟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时期与吐蕃的关系,而吐蕃是藏族的祖先,B项正确;回族是元朝时期形成的新的民族,排除A项;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而吐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排除C项;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排除D项。故选B项。
8. 宋太祖曾对宰相赵普说:“天下自唐季(未)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材料描述的是( )
A. 安史之乱 B. 唐末农民起义 C. 五代十国 D. 辽宋对峙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段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C项正确;安史之乱是唐朝末年的事件,排除A项;唐末农民起义与题干“帝王凡易八姓”无关,排除B项;辽宋对峙也与题干“帝王凡易八姓”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 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国的朝代里,文人却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题干中“武将”指的是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徽宗 D. 宋钦宗
【答案】A
【解析】
【详解】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 建立政权,史称北宋。材料中“武将”是赵匡胤,A项正确;赵构是南宋皇帝,不是武将,排除B项;宋徽宗和宋钦宗是“靖康之变”时被金国掳走的皇帝,排除C和D项。故选A项。
10. 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 )
A. 促进阶层流动 B. 强化中央集权 C. 推动教育发展 D. 加强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排除A项;赵匡胤的措施主要是政治领域的集权措施,并没有涉及教育发展、加强思想控制等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1.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外戚干政 B. 宦官专权 C. 重武轻文 D. 重文轻武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出现了“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现象,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戚内容,而是强调北宋“武举”的实施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宦官专权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重文轻武,而不是重武轻文,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青苗法、募役法
C.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 免役法、更戍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保兵知警守”是指建立了地方武装体系,这是实行了保甲法的结果;“河淤开亿顷”是指兴修水利工程,这是实行了农田水利法的结果,A项正确;“保兵知警守”和青苗法、免役法无关,排除BD项;“河淤开亿顷”和方田均税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3.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A. 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指的是安史之乱,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指的是南宋偏安,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指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因此④③①②排序正确,C项正确;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指的是南宋偏安一隅,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指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宋代出现的时间晚于唐朝的开元盛世,排除AB项;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指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朝出现的时间早于唐朝的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项。
14.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A. 征税方式的变化 B. 冶铁技术的进步
C. 抑商政策的演变 D. 民族交融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秦朝的货币和唐朝的货币,在货币制造方面结合中国“天圆地方”的文化进行创制。而契丹和西夏的货币形态与中原王朝货币有一定的相似性,体现了其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加强,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形制,不能反映征税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都是货币,不能看出冶铁技术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货币的形制,不能反映抑商政策的演变,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七年级一班王磊同学的笔记中有如下关键词:“精忠报国、《满江红》、郾城大捷、莫须有”。请问,王磊同学的笔记应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 文天祥 B. 黄巢 C. 韩世忠 D. 岳飞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关键词“精忠报国”“《满江红》”“郾城大捷”“莫须有”和所学知识可知,“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的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满江红》是一首著名的宋词,相传是岳飞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沦陷的悲愤和对敌人的仇恨,“郾城大捷”是岳飞领导的一次重要战役,发生在宋金战争期间,是岳家军对金军的一次重大胜利,“莫须有”是秦桧诬陷岳飞的罪名,意为“也许有”,后来成为冤狱的代名词,D项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抗元名将,他的代表作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的代表作有《不第后赋菊》等。韩世忠是南宋名将,他曾参与抗金战争,与岳飞并称为“中兴四将”。文天祥、黄巢、韩世忠,均与“郾城大捷”“莫须有”等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 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D. 《史记》译注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可知,符合这一条件的是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C项正确;《岳飞抗金》历史剧和《史记》译注本是后人的著作,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D两项;《平定准噶尔图卷》反映的是清朝的历史,与材料中的“辽宋夏金元”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小题16分,18小题10分,19小题14分,20小题12分,共52分)
17.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清议也缺乏确凿凭证,后来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康,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办法审查应试举子的如识才能,比较客观全面。
——摘编自《科举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出现前人才选拔存在的弊端。
材料二 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主编《中外教育简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编者注:比喻他人进入自己的掌握之中)矣!”……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3)由材料可知,实行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材料中的太宗皇帝又是怎样进一步完善这一“长策”的?
材料四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美】丁韪良《西学考略》
(4)材料四中,这项制度让“西国莫不慕之”的原因是什么?举一例我国现代社会中“设考试以取人才”的制度。
材料五 自宋代规定三岁一贡以来,每历三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
——摘编自《国史新论》
(5)据材料五、概括“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主要影响。
【答案】(1)弊端:汉代注重德行:不科学,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忽视才德,注重家世。(答出一点即可)
(2)皇帝:隋炀帝。标志:创立进士科。
(3)最大的受益者:皇帝(统治者)。完善: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进土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答出一点即可)
(4)原因: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学问好的就可以去做官。举例:公务员考试制度等。
(5)影响:在政治上增添向心力;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解析】
【小问1详解】
弊端:根据材料“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可知,汉代注重德行:不科学,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可知,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忽视才德,注重家世。
【小问2详解】
皇帝: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统治时期正式建立了科举制标志: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小问3详解】
最大的受益者:根据材料“‘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可知,实行科举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皇帝(统治者)。完善: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进土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可知,这项制度让“西国莫不慕之”的原因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学问好的就可以去做官。举例:可从我国公职人员的选拔制度举例,如,公务员考试制度等。
【小问5详解】
影响:根据材料“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可知“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在政治上增添向心力;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18.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一、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读图二、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填字母)。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 民族关系
辽与宋 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宋与夏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答案】(1) ①. 契丹 ②. 金 ③. A
(2)学习中原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答出一点即可)
(3)有战有和,和为主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故①是契丹;②:结合所学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故②是金;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 11世纪中期,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即图中A,今宁夏银川。
【小问2详解】
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是学习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习俗,与汉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小问3详解】
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辽与北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是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作用:根据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特点的分析可知,总体上来说,在和为主流的情况下,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9. 习近平说:“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隋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朝的统治基本稳固之后,杨坚开始着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隋文帝杨坚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自东汉末年以来三百余年的纷争割据的局面也终于结束了。
——《线装经典》编委会《中国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写出隋文帝统一全国具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二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哪一治国思想?他在位时,开创了哪一盛世?
材料三 他去世后,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3)材料三中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人是谁?
材料四 开元初……四方丰稔(编者注:庄稼成熟),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编者注:携带)粮。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凤慧》
(4)材料四所描述的是哪一治世局面?
材料五 “盖盛时代,中国实以东方共主之姿态出现,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中国声教之远播,异族向慕之竭诚,可见一斑。原来中国传统文化经数千年之发展,至此而国家统一、政治安定,故文化发展得作一大集结。
——严耕望在《唐代文化约论》
(5)材料五中“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指谁?他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答案】(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任用贤才;贞观之治。
(3)魏征。 (4)开元盛世。
(5)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一“隋文帝杨坚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自东汉末年以来三百余年的纷争割据的局面也终于结束了”可知,隋文帝统一全国具的重要历史意义为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小问2详解】
治国思想:根据材料二“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任用贤才的治国思想。
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小问3详解】
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所以,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人是魏征。
【小问4详解】
局面:根据材料四“开元初……四方丰稔”和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所以,材料四所描述的是开元盛世。
【小问5详解】
人物、政策:根据材料五“盖盛时代,中国实以东方共主之姿态出现,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和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所以,材料五中“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指唐太宗。他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张大生《话说中国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说说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二图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特点:相互学习,双向交流
(2)观点:我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论述: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为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根据其口述而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沿途的地理、历史和风俗情况,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朝高僧鉴真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结论:我国古代杰出人物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学习、吸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据材料“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相互学习,双向交流。
【小问2详解】
观点:据材料“玄奘”“鉴真”可知,两位高僧在中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故可确定观点为:我国古代杰出人物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论述:据材料“玄奘”“鉴真”并结合所学可从“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做贡献及影响方面加以论述。如:论述: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为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根据其口述而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沿途的地理、历史和风俗情况,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朝高僧鉴真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结论:我国古代杰出人物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学习、吸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道县2024年减负提质示范班3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大运河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这位作家的观点主要想说明大运河(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2. 如图展示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九嶷山赋》的局部图,“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 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 体现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
C. 为了避唐太宗名讳 D. 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3.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后,则代之以沉郁、悲怆的情调了。对该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 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繁荣
C. 唐诗完全再现唐朝历史 D. 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4.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
A. 楼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5. 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1900万人
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4141万人
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 4531万人
A. 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 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C. 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 D. 唐朝的交通发达
6. 如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突出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 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 )
A. 回族 B. 藏族 C. 蒙古 D. 白族
8. 宋太祖曾对宰相赵普说:“天下自唐季(未)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材料描述的是( )
A. 安史之乱 B. 唐末农民起义 C. 五代十国 D. 辽宋对峙
9. 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国的朝代里,文人却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题干中“武将”指的是
A. 赵匡胤 B. 赵构 C. 宋徽宗 D. 宋钦宗
10. 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 )
A. 促进阶层流动 B. 强化中央集权 C. 推动教育发展 D. 加强思想控制
11. 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
A. 外戚干政 B. 宦官专权 C. 重武轻文 D. 重文轻武
12. 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 青苗法、募役法
C.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 免役法、更戍法
13. 品诗词之美,忆家国故事。以下诗词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A. 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14.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A. 征税方式的变化 B. 冶铁技术的进步
C. 抑商政策的演变 D. 民族交融的加强
15. 七年级一班王磊同学的笔记中有如下关键词:“精忠报国、《满江红》、郾城大捷、莫须有”。请问,王磊同学的笔记应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 文天祥 B. 黄巢 C. 韩世忠 D. 岳飞
16.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岳飞抗金》历史剧 B. 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
C. 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D. 《史记》译注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小题16分,18小题10分,19小题14分,20小题12分,共52分)
17.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选拔官吏,注重德行,而德行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清议也缺乏确凿凭证,后来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康,父别居”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人不问才德,只看门第的高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办法审查应试举子的如识才能,比较客观全面。
——摘编自《科举与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出现前人才选拔存在弊端。
材料二 隋唐时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华的官吏充实到官府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谢兰荣主编《中外教育简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编者注:比喻他人进入自己的掌握之中)矣!”……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3)由材料可知,实行科举制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材料中的太宗皇帝又是怎样进一步完善这一“长策”的?
材料四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美】丁韪良《西学考略》
(4)材料四中,这项制度让“西国莫不慕之”的原因是什么?举一例我国现代社会中“设考试以取人才”的制度。
材料五 自宋代规定三岁一贡以来,每历三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协调力。而边区远陬(角落),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追随向上之新活力。
——摘编自《国史新论》
(5)据材料五、概括“三岁一贡”对宋代社会主要影响。
18.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一、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读图二、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填字母)。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共同做法。
材料三
政权 民族关系
辽与宋 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
宋与夏 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
夏与金 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
19. 习近平说:“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隋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朝的统治基本稳固之后,杨坚开始着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隋文帝杨坚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自东汉末年以来三百余年的纷争割据的局面也终于结束了。
——《线装经典》编委会《中国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写出隋文帝统一全国具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二 (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哪一治国思想?他在位时,开创了哪一盛世?
材料三 他去世后,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3)材料三中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人是谁?
材料四 开元初……四方丰稔(编者注:庄稼成熟),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编者注:携带)粮。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凤慧》
(4)材料四所描述的是哪一治世局面?
材料五 “盖盛时代,中国实以东方共主之姿态出现,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中国声教之远播,异族向慕之竭诚,可见一斑。原来中国传统文化经数千年之发展,至此而国家统一、政治安定,故文化发展得作一大集结。
——严耕望在《唐代文化约论》
(5)材料五中“四夷君长群尊中国皇帝为天可汗”指谁?他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张大生《话说中国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说说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二图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