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4分)
1.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败不堪。为此,清政府( )
A.颁布“禁海令” B.发动虎门销烟
C.开展洋务运动 D.倡导“实业救国”
2.“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2、3亿美元,此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4."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却进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一条约( )
A.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5.1916年陈独秀撰文劝勉女子:“应当脱离附属品的地位,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反对‘三从四德’。”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
A.新习俗 B.新制度 C.新文学 D.新道德
6.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7.下表反映了1923-1926年江苏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时间 组织情况 党员人数
1923年下半年 仅有2个中共小组(后发展为2个独立支部) 约20人
1925年12月 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下辖4个支部 共53人
1926年初 中共南京地委、徐州特支、无锡独支、苏州特支、南通独支、丹阳特支、江阴支部等组织 100人左右
1926年底 全省已有18个市、县建立了中共组织 共525名
(数据来自《中共江苏地方简史(1921-2021)》)
A.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B.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社会安定促进了人民政治觉悟提高 D.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8.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 )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如图描绘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0.1940年8月2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一打击。”“行动”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11.照片记录历史。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B.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2.陈毅在1948年的某次会议上指出:“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的包袱放到‘蒋委员长’头上。”材料中的“反攻”指的是( )
A.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民国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并提出了以下要求(如图所示)。这些要求( )
◎学农工商三科为国家造就富强基础 ◎心系祖国,中西兼贯,新旧知识交融,以期成为完全之才 ◎学习余暇,调查国外商业发展,随时报告,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
A.开启国民留学教育先河 B.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C.与立宪派主张完全一致 D.彰显实业家的爱国情怀
14.《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一事件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国民革命兴起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5.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同时被称为“深圳速度”的,还有深圳人创造的办事效率高、条条框框少、工作和生活节奏快。下列选项与“深圳速度”的出现相关的是(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城市的开放 D.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17.当年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的周南说:“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热烈鼓掌。”周南回忆的重大事件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8.2022年2月,国务委员王毅在一次重要的纪念大会上讲到:50年前,中美结束了两国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交流 B.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 D.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19.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

A.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20.对比图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数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开始开放沿海城市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22.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2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科技赶超国家,在某些科技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下列科技成就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24.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六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 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25.为“讲好一段历史,引导一代青年”,李老师参考纪录片《百年党史“潮”青年》,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释读地图——回溯革命怒潮】
(1)从任务一中任选一幅地图,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如何开创革命新局面的。
任务二【解读史料——感受建设热潮】
随着苏联对我国重工业与军工产业领域援建的156个项目逐步建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我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704亿元,是1949年的5.02倍,钢铁、保炭、梅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提升。
——摘编自陶长琪等《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2)根据任务二概括“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识读年代尺——见证改革浪潮】
(3)中国改革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请你根据任务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何“新的飞跃”?
任务四【以史为鉴——投身逐梦大潮】
(4)从任务四中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潮”青年,我们应该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潮”青年?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的图片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的生动写照,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至少从两个角度)
材料二
1862年9月,合众国总统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摘编自某文献
(2)写出材料二的文件名称并指出颁布于哪场战争中?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文件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3)“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是德相俾斯麦在19世纪60年代,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对这一预测进行分析。
27.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民主共和制度方面探索的事件。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 1949—1978年 1978—2012年 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政策或措施(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各一例)。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特点。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相关史实:___①_____ 发展道路:____②_____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比较角度二体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
(4)综合材料,可以提炼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谋求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请你任选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对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试卷第8页,共9页
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出口大于进口)地位,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泛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为此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B项正确;颁布“禁海令”与闭关锁国有关,排除A项;开展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倡导“实业救国”与鸦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并洗劫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对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C项正确;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排除A项;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外国资本议企业在中国大量增加,原因在于《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在华建厂合法化,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说明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B项正确;题干说明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变化,没有涉及“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的信息,排除A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有关,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侵华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却进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没有涉及割地、开放通商口岸的条款,但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所以材料所述条约是《辛丑条约》,它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子那个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上海、福州、宁波、厦门、广州五处为通商口岸,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和开启列强资本输出先例的是《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岛给日本,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1916年陈独秀撰文劝勉女子:“应当脱离附属品的地位,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反对‘三从四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三纲五常等旧道德,D项正确;新习俗与材料中反对“三从四德”等旧道德不符,排除A项;新制度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等制度方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制度,与新文化运动内容不符,排除B项;新文学主要体现在文学革命,即倡导白话文,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5月”“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B项正确;《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排除C项;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23年下半年到1926年底共产党人数持续增长,再根据材料时间“1923-192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到1927年处于国民革命时期。说明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A项正确;北伐战争时间是在192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3年到1926年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1935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正确;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召开,排除A项;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召开,排除B项;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示意图中的信息“柳条湖”、“北大营”、“沈阳”等信息可知,图片描绘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侵略中国华北和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继续对日本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据题干“1940年8月29日”“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均发生在1937年,排除AB项;台儿庄大捷发生在193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老照片中四幅图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华侨以及少数民族在抗击日军,体现出全民族抗战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还体现出八路军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B项;材料还体现出国民党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C项;老照片不能说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因此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与材料中的“反攻”内容不符,排除BC项;渡江战役,是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渡江战役,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与材料中的“反攻”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为国家造就富强基础、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可知,体现了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启了国民留学教育先河,排除A项;题干内容是对留学生的要求,没有提到教育理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政治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排除B项;材料所述历史事件“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1949年召开,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所以与“深圳速度”的出现相关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A项正确;经济开放区与深圳无关,排除B项;沿海开放城市与深圳无关,排除C项;特别行政区与深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中国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有关问题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C项正确;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交流、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均发生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之前,排除AB项;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得影响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据题干“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中的信息可知,土地的使用权归农户,作物收成除了定额上交国家,剩下的归农户所有。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产资料(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劳比例分到农户经营),按照合同规定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其经营收入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金外,全部归于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D项正确;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与土地的所用权归国家集体不符,排除A项;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都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的农副业生产,统一由社管理和经营,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20.D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2001年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将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之中,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而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大幅度提升,D项正确;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均与题干特指“2001年之后”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根据材料“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可得出多措并举,增进澳门民众归属感认同感,D项正确;“九二共识”是大陆与台湾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排除A项;材料与经贸联系、澳门的高度自治权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23.C
【详解】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科技赶超国家,在某些科技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开始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这是我国自力更生政策的巨大成就,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改革开放之前,排除A项;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排除B项;1967年我国首次成功发生地对地中程导弹,1970年成功进行了“东风四号”中远程弹道导弹试验发射,排除D项。故选C项。
24.D
【详解】根据题干“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六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当今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旨在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外交活动并未局限于周边国家,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不仅仅只有发展中国家参会,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并非“主导”,排除C项。故选D项。
25.(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主要工业产品大幅提升。一五计划的实施;苏联的援助。
(3)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详解】(1)说明:根据图片所示,图1为南昌起义示意图,图2为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长征示意图。分别说清楚两幅图体现的历史事件,并且分析历史事件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凸显出如何开创革命新局面的。例如选择图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军队和武装夺权的开始。
如选择图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选择图2还可以从长征的角度分析符合开创革命新局面,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变化:根据材料“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704亿元,是1949年的5.02倍,钢铁、保炭、梅布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提升。”可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大幅提升。
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苏联对我国重工业与军工产业领域援建的156个项目逐步建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我国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苏联对我国重工业与军工产业领域援建的156个项目逐步建立体现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还有苏联的援助。
(3)变化:根据材料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步解放人民思想,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的飞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如何做:从材料中邱少云、雷锋、王亚平和苏翊鸣等人的事迹我们知道,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都在为中国发展而努力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6.(1)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美国内战。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辨析:这一预测是正确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日本的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改造日本,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详解】(1)说明:根据材料一所给图片为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体现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题干要求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影响两个角度,也可以从积极影响和局限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从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两个角度分析。例如,从性质和影响角度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文件名称:根据材料二“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可知,该文献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过程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因而这场战争是美国内战。
影响:根据材料“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分析:根据“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革制度。根据材料“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注重从政治制度、军事变革、经济等方面进行西化,成为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再判断俾斯麦“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的预测,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这一预测是正确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日本的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改造日本,使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7.(1)辛亥革命。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需要先进的政党领导,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阶段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3)①三角贸易;鸦片战争。②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贫富差距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
(4)观点: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950—195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编制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底,当领导人民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探索是辛亥革命。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全照搬西方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结合所学知识,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有局限性,可知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也可以从阶级角度进行分析,如: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需要先进的政党领导,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政策:根据材料二“1949—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领导的推进现代化的措施有: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根据材料二“1978—20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领导的推进现代化的措施有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根据材料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材料二“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年以来”,可得出分阶段有步骤地全面推进。
(3)史实:根据材料三“西方现代化走殖民扩张的道路”,可知相关史实有:①三角贸易和鸦片战争。道路根据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得出②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不同:根据材料三“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可得出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贫富差距大;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得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
(4)观点: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首先,“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谋求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请你任选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对观点加以论述,可从中选择观点:从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其次,依据不同时期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可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进行简要论述。最后,简单归纳总结即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如:观点: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本质的特征。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950—1952年,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编制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底,当领导人民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答案第10页,共11页
答案第11页,共1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2023-2024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