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3-2024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是(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4.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3%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5.如图中的农民听着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们即将( )
A.分得土地 B.加入合作社 C.承包土地 D.加入人民公社
6.以下可以用于佐证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是( )
A. 1952年,北京郊区农村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75.84%
B. 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带头进行公私合营
C.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D. 1961年,开始实施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
A.A B.B C.C D.D
7.从1964年开始,我国投入巨资,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中,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酒泉航天中心、东方汽轮机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工业化建设成就斐然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D.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8.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9.下面这封家书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民( )
您信中谈到咱们卖给国家余粮七百斤,这是应当的,国家正在建设之际,特别是重工业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粮食供应,解决工厂工人和国家军队的需要,起到一定的保证。现在这样做,今后更应该继续积极做下去。 ——1955年1月7日李振华致父亲的家书
A.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积极支持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建设
C.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 D.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1.1956年到196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出现过曲折和失误,但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
①实现了石油和原油的全部自给 ②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③首次培育成功和型杂交水稻 ④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⑤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2.把握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1956—1976年的历史阶段特征突出表现为( )
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并存
13.学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可以认识到( )
A.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B.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C.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D.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1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5.1992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上述言论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综合题
16.图说主题会认识,分析典型事例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请识读下列图说卡片,回答问题,形成整体认识。
图说卡片一:
(1)图①②③反映的分别是什么重大事件?各使新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片 事件 变化
图①
图②
图③
(2)你如何评价图④总路线?
图说卡片二:
(3)结合所学分析,图①标注“腾飞起点”的依据是什么?图②中凤阳县和深圳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图③中共十四大为深化改革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请为图说卡片二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请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写出一条最深刻的启示。
17.家庭、村庄、企业等身边事物的变化往往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请阅读下列历史寻访活动的访谈记录,回答问题。
某同学与淄博第四砂轮厂工人的访谈记录(部分)
访谈者:四砂厂从哪一年开始改革的?
受访者:从1987年开始的。
访谈者:是如何改的?
受访者:我们厂改革比较早,是一步一步改的,厂长和一些骨干实行聘任制。厂长要求根据社会需求来生产,从各个万面来讲还是不错的。后来开始股份制改革,当时一股是九毛五分,最多的时候涨到了十六块钱。
访谈者:你认为股份制改革有什么好处?
受访者:在调动积极性上有很大好处,给不少有能力的人提供了机会。过去,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人的才能无法发挥,但改革后就好多了,厂里更重视技术和知识人才,这样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访谈者:改革后,你认为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受访者:主要是工厂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部分生产,当时用百分比规定计划指标和自主生产的分配,这样能满足一部分社会需要。工厂的经济效益好了,工人的工资高了,福利待遇也好了,会分肉、米、面、油等。社会上吃穿的东西也半富了,并且不再用票来买东西。从前各种票定额分,总是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后来放开了,各地的粮食也能买卖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
(1)结合所学和访谈记录分析,淄博四砂厂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给工厂和工人分别带来什么新变化?
(2)分析淄博四砂厂的改革历程,你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何重大意义?
(3)以上访谈记录能否作为有价值的史料用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项正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关,与“体现新中国成立”内容不符,排除A项;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与民族团结相关,与“体现新中国成立”内容不符,排除C项;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与建立经济特区相关,与“体现新中国成立”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祖国获得了统一,不符合史实;选项C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选项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3.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再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队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D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是清军,排除A项;抗日战争军队名称是八路军、新四军,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称为解放军,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5096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3%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结合课本所学,这是土地改革之前,中国农村当时的现状,为解决种情况,党和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故题干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背景。A正确;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
5.A
【详解】从图中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判断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此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A项正确;加入合作社出现在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排除B项;承包土地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加入人民公社出现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佐证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可知,1953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因此“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带头实行公私合营”能够佐证社会主义改造,B项正确;“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后的成就,排除A项;“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排除C项;“1961年,开始实施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从1964年开始,我国投入巨资,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中,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酒泉航天中心、东方汽轮机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并结合所学可知,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斐然,B项正确;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A项;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政治协商制度是在1949年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据材料信息“卖给国家余粮七百斤,这是应当的,国家正在建设之际,特别是重工业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粮食供应,解决工厂工人和国家军队的需要,起到一定的保证”“1955年1月7日李振华致父亲的家书”可知,这封家书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民积极支持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建设。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B项正确;家书内容反映的是支援国家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事件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所学,三大改造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其中改造形式分别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实行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想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A中土地所有制是从地主所有转变为了农民所有,未实现公有制;B、D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是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石油和原油的全部自给,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我国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①②⑤都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成就,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③不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成就,排除B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不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成就,排除C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到196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其特点是“两头好,中间坏”,有失误有成就,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的民主政治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也有一定的成就,D项正确;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表述片面,排除A项;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与1956年到1976年的社会状态发展不符,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基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而学习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可以认识到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思想方面,没有涉及科技创新,排除C项;物质生产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项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5.D
【详解】根据题干“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此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D项正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1988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是在1992年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6.(1)
图片 事件 变化
图① 实施一五计划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图② 召开一届人大 (或颁布宪法)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图③ 完成三大改造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一方面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另一方面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现失误。
(3)图①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图②凤阳:实行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实行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图③决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标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改革开放新时代等)
(5))启示:坚持党的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恰当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类似合适的意思即可)
【详解】(1)事件:由图①20世纪50年代东北工业基地工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变化: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由图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反映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变化: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根据图③1956年,上海信达祥公私合营挂牌,可知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化:三大改造表明,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评价: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一方面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另一方面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现失误。
(3)依据:图①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是腾飞的起点;原因:图②中凤阳县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深圳,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决策:图③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标题:图说卡片二反映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到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行,以及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据此可以添加标题为改革开放新时代。
(5)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巨大的成就,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坚持党的领导;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恰当的政策;坚持改革开放。
17.(1)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
新变化: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2)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能。
理由:受访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亲历者。
【详解】(1)改革:根据材料“从1987年开始的”“后来开始股份制改革”和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涉及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
新变化:根据材料“主要是工厂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部分生产,当时用百分比规定计划指标和自主生产的分配”分析可知改革给工厂带来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根据材料“工厂的经济效益好了,工人的工资高了,福利待遇也好了,会分肉、米、面、油等”“这样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分析可知改革给工人带来经济收入,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2)意义:根据材料“主要是工厂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部分生产”“厂里更重视技术和知识人才,这样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分析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3)能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
理由:根据材料“某同学与淄博第四砂轮厂工人的访谈记录(部分)”分析可知,该史料中的受访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史料用于研究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3-2024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