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这表明( )
A.中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
B.中医的功能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C.中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药学理论
D.中医治疗效果和水平远远超过了西医
2.723年,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后敕令郡县长官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并委任采访使负责,以防出现偏差。唐玄宗此举旨在( )
A.增强百姓疫病自救能力 B.规范民间医学发展
C.加强对地方的道德教化 D.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3.“筵”和“席”都是西周时期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筵长、席短。铺设好坐具后,再将作用类似小餐桌的“案”“几”等放置在筵、席之上,一人一案,贵族们按礼仪分开落座、分开进食。这一举措有助于( )
A.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B.规范民众日常行为
C.扩大儒学的社会影响 D.缓解贵族内部矛盾
4.如表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的相关记录(部分),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
出处 相关记录
吕颂《为张侍郎乞人勤表》 管区内“素多瘴疠”,又“绝无医人,素乏药物,深人穷谷,无处市求,任重命轻,何可言疾。”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通州之地,“夏多阴霪,秋为痢疟,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李德裕《与姚谏议书三首》 “自十月得疾,伏枕七旬,属纩者数四,药物陈,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A.民众的卫生意识普遍淡薄 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的培养
C.地方的医疗资源较为匮乏 D.常年战乱使生存环境恶化
5.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如张家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等都含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医经、医方等。这些发现( )
A.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 B.表明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
C.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 D.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6.两汉科技成就突出。其中,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 )
A.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B.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C.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D.介绍了西方医学知识
7.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立誓:“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由此可见,希波克拉底誓言( )
A.彰显了医学的价值 B.推动了医疗手段的进步
C.加速了医生的分化 D.改变了医学的发展方向
8.中医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医学著作中,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学基础的著作分别是( )
A.《黄帝内经》、《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D.《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9.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据考证,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由此可知,《唐本草》的编修( )
A.强调中医的辨证论治 B.传承了前人的编写经验
C.重视药物的实地取证 D.确立了医典的修撰原则
10.北宋山东郓城儒医钱乙,三岁丧母,寄居于姑母家。他跟随姑父吕氏习医,并赡养姑父直至终老,“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他早年在民间行図,以擅长儿科闻名;后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在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他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小儿药证直诀》,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儿科病历,被誉为“幼科鼻祖”。由材料可知,钱乙践行了如下哪些儒家思想( )
①仁孝观念 ②忠君思想
③“格物致知”理念 ④“绝假存真”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2.它诞生于战乱和疾病流行的背景下,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它”指(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3.孙思邈秉承《素问》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认为疫病的发生“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但“能以道御之”,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预防,如屠苏酒方,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等药物组成,有“辟邪气,令人不染温病”的功效。这反映了孙思邈( )
A.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
B.深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
C.防治兼用的行医理念
D.重视环境对疫病的影响
14.下图是1906年《时事画报》登载的题为《何不讲求卫生》的舞狮图,图中按语为:“迎神舞狮之所,祓除不祥,此乡愚为,为有识者所哂。西人谓时疫由于地方不洁、华人不讲究卫生所致,殆近理哉。”该画的创作寓意是( )
A.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B.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
C.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D.破除迷信提倡文明新风
15.1817年,邱熺编著的《引痘略》(下图)是中国第一部记述牛痘并介绍接种牛痘疫苗技术的专著。他借用传统医学理论引进西洋医疗技术大获成功,由此开启了中西医学文化交融的源头。邱熺获得成功的有利客观因素是
A.邱熺的开拓进取精神 B.西学东渐的影响
C.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 D.洋务运动的推动
16.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1348年在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一群城里的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远离大路,别墅干净整洁,每个屋子都摆满鲜花。故事中,青年男女面对疫情的行为( )
A.表现出强烈的厌世情绪 B.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C.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 D.推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300多片。成书于战国的《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认为施治就是要达到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汉代《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植物类药252种,提出主药与辅药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则。《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的医学体系。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记载了800多个药方,近千种植物药,形成“号脉问诊,按方抓药”的基本治疗方式。宋朝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明代《本草纲目》集我国古代药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我国古代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的技术,对18世纪英国牛痘接种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17世纪,布鲁塞尔的维萨里医生通过实体解剖创立人体解剖学。18世纪以来,关于病菌感染、外科手术、细胞病变等方面的研究使西医获得巨大发展,机械化生产的显微镜、听诊器、血压计、电动体腔镜、化学验血剂、手术操作台等不断出现,阿斯匹林、盘尼西林等化合药被大量使用。清朝末年,西医大规模传入中国。民国时期,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进行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
——据陈竺《西医与中医的对话》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古代中医相比,近代西医的不同之处,并分简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医学发展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
时段 频发中心 频发区及扩展
220-581 年 长安、洛阳、建康 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
581-960 年 长安、洛阳 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960-1127 年 开封
1127-1279 年 临安
1279-1368 年 大都 扩展到两广、云南
1368-1644 年 京师 海南开始有了疫病流行
1644-1911 年 京师 台湾、东北、新疆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据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特征。
(2)针对 220-581 年和 581-960 年这两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时期出现不同特征的原因。
19.疫情往往引发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材料二 14世纪的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千万到3千万人的生命,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工人也减少了他们的劳动力供应,1349年英国秋天收割的时候,地主们只能花双倍的工钱才能雇到人手,在整个中世纪,消费品一直供不应求。黑死病促进一部分人认识到在死神面前,贵贱都是平等的,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此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呼唤人性的解放。
——王红印《浅谈中世纪西欧黑死病的影响》
材料三 2020年3月,白宫表示考虑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对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州的强制隔离,遭到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因为根据联邦分权原则,对重点疫区是否采取强制隔离属于各州行使的权力,联邦政府无权用强制性手段干预州政。除非各州愿意让渡一部分治权,联邦政府无权统一部署旨在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强制性措施。
——魏南枝《美国抗疫不力的政治制度症结》《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4日08版
(1)据材料一、二,概括黑死病对欧洲的主要影响。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抗疫不力的制度原因,简要评析该制度。
三、论述题
20.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疫情席卷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堪称百年一遇。瘟疫历史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危机四伏的曲折史。
材料一 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材料三 黑死病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1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表明该组织对中医功能的认同和肯定,B项正确;“中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药学理论”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比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出中医治疗效果和水平远远超过了西医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由材料中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从中选取药方公布于村坊重要路口”等信息可知,唐玄宗此举旨在向百姓宣传、普及有关卫生、防疫、治疫的知识,以便百姓在疫病发生时能进行自我救治,A项正确;政府的目的是要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并不是要规范民间医学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唐玄宗要求郡县官员公示《广济方》,并未涉及地方道德教化和基层治理,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一人一案”“分开进食”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贵族宴饮时实行分餐制,这有利于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A项正确;B项中“民众”的说法与题干中的关键词“贵族们”不符,排除B项;儒学形成于春秋晚期,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反映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蕴含着的防疫智慧,并不是为了缓解贵族内部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绝无医人,素乏药物”、“地无医巫,药石万里”和“药物陈,又无医人”反映出地方缺乏充足的医疗资源的现状,说明当时医疗水平落后,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民众的卫生意识情况,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政府在培养医疗人才上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战乱和生存环境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放马滩秦简《日书》记载有33种人体病症;周家台秦简《病方及其他》记载了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的运用。出土的汉代文献中,医学专辑大量出现,......内容涵盖医经、医方等‘可知,秦朝时期已经记载了33中病症,以及疾病治疗方法和药物运动,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献,医学专著大量出现,内容有医经和医方等,说明在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对疾病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D项正确;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学成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经济发展对科技影响突出,在材料中没有提及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奠定我国临床医学的基础,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战国至西汉(中国)。据本题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B项正确;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排除A项;《唐本草》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排除C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知识传入,《黄帝内经》不可能介绍西方医学知识,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A
【详解】据材料“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可知,希波克拉底立誓彰显了医学的价值,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希波克拉底维护公民利益,体现人文主义色彩,而不是医疗手段的进步,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医生分化、医学发展方向的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C项正确;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对后世方剂学有着重要影响,排除A项; 《神农本草经》在中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排除B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代。根据材料“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可知,统治者要求《唐本草》在编修过程中重视药物的实证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医学辩证论治的相关信息,东汉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原则,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唐本草》对前人编写经验的传承信息,排除B项;《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推动了中国药物学的发展。材料并不是强调医典的的修撰原则,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寄居于姑母家,跟随姑父吕氏习医。他赡养姑父直至终老,并‘以孝子礼’安葬吕氏”信息可以得出践行了儒学仁孝观念,由材料中的“出仕朝廷,官至太医丞”信息可以得出践行了儒家忠君思想,由材料中的“在民间行医”、“数十年的行医实践中,精心总结小儿病诊治的规律,撰写了《小儿药证直诀》”等信息可以得出践行了儒学格物致知理念,①②③组合符合题意,A项正确;“绝假存真”理念是晚明思想家李贽提出来的,与材料中所处时代不符合,④不选,①②④组合不合题意,排除B项;同理①③④组合不合题意,排除C项;②③④组合也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12.B
【详解】根据材料“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B正确;《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而且其主要内容主要是本草药学而非临床技能,排除C;D与中医学无关排除。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预防”,可以看出孙思邈认为疫病虽必然会发生,但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体现了防治兼用的行医理念,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防治兼用的理念,并未提及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儒家仁爱思想对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预防和治疗理念,并未提及环境对疫病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06年中国。舞狮图中按语大意是:中国人有迎神舞狮来祛除疫病的传统,这是封建迷信,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西方人认为疫病产生是由于环境污秽和中国人不卫生,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可见该画的创作寓意是破除迷信,提倡讲卫生、讲科学的文明新风,D项正确;画报内容意在提倡讲究卫生、讲科学,与“唤醒救亡图存意识”关系不大,排除A项;画报内容除了提倡讲卫生以外,还主张破除迷信、科学防疫,“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水平”不能完整概括其创作寓意,排除B项;画报主张摒弃迎神舞狮来祛除疫病的迷信做法,而非弘扬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依据材料“他借用传统医学理论引进西洋医疗技术大获成功,由此开启了中西医学文化交融的源头”可知,牛痘知识及牛痘疫苗的接种技术来自西方,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有关,故B项正确;A项属于主观因素,排除;1817年处于清朝前期,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项错误;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16.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时空是1348年(意大利)。根据材料“在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一群城里的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这座别墅筑在一座小山上,远离大路,别墅干净整洁,每个屋子都摆满鲜花”可见,故事中的青年男女的行为在疫情中属于自我隔离防疫,并保持住所干净卫生,符合防疫要求,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C项正确;青年男女的行为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而不是厌世情绪,排除A项;故事时间是1348年,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事中青年男女的行为只是对后世防疫有借鉴意义,没有提出对近代医学有推动作用的理论或主张,排除D选项。故选C项。
17.(1)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自成体系;讲究整体性、辩证性;以植物药为主;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
(2)不同:重视科学实验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治,大量使用化合药物。
成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认识:中西医学的形成受各自国情的影响;中西医各有所长,应在交流学习中实现发展;都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医学从先秦到明清时期都有所发展,体现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根据材料“《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出‘人与天地相应’,认为施治就是要达到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可知,讲究整体性、辩证性;根据材料“汉代《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其中植物类药252种”“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记载了800多个药方,近千种植物药”可知,以植物药为主;根据材料中各朝代医书的编写可知,重视经验积累和总结。
(2)不同:根据材料“17世纪,布鲁塞尔的维萨里医生通过实体解剖创立人体解剖学。18世纪以来,关于病菌感染、外科手术、细胞病变等方面的研究使西医获得巨大发展”可知,重视科学实验研究;根据材料“机械化生产的显微镜、听诊器、血压计、电动体腔镜、化学验血剂、手术操作台等不断出现,阿斯匹林、盘尼西林等化合药被大量使用”可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治,大量使用化合药物。成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成因,如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可从中西医学的形成受各自国情的影响;中西医各有所长,应在交流学习中实现发展;都对世界人民的健康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等方面谈谈对中西医学发展的认识。
18.(1)分布变迁特征:疫灾时间分布不均衡,疫灾频度降低;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答出3点即可)
(2)不同原因分析:
从时间角度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由于政权并立、战争频仍、人口大规模迁徙、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疫灾频发;隋唐时期(581-960年),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下,疫灾发生频率低。
从空间角度来说,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农耕区域的扩展,疫灾的区域呈现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但由于人口密度及流动性强、城市环境(突出“都城”人口较多、流动较强即可)等因素影响,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一古代疫灾的时间分布图可知特点是疫灾时间分布不均衡,疫灾频度降低;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中的频发区及扩展地区可知特征是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根据材料二中的频发中心可知特征是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时间角度下的朝代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原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由于政权并立、战争频仍、人口大规模迁徙、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疫灾频发;隋唐时期(581-960年),在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下,疫灾发生频率低。从空间角度分析原因是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农耕区域的扩展,疫灾的区域呈现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但由于人口密度及流动性强、城市环境(突出“都城”人口较多、流动较强即可)等因素影响,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19.(1)影响:法规荡然无存,不利于社会稳定;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道德沦丧;造成人员大量死亡,劳动力市场紧张;生产成本上升,消费品供不应求;冲击了教会的禁欲观念,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复兴,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
(2)制度:联邦制评析:联邦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当出现重大问题时,由于各州拥有很大自主权,各州均从自身利益考虑,极易出现中央与地方冲突,不利于重大问题的解决。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可知法规荡然无存,不利于社会稳定;根据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可知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泛滥,道德沦丧;根据材料“ 14世纪的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千万到3千万人的生命……减少了他们的劳动力供应”可知造成人员大量死亡,劳动力市场紧张;根据材料“地主们只能花双倍的工钱才能雇到人手,在整个中世纪,消费品一直供不应求”可知生产成本上升,消费品供不应求;根据材料“黑死病促进一部分人认识到在死神面前,贵贱都是平等的,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可知冲击了教会的禁欲观念,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结合所学可知,黑死病促进思想上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兴起。
(2)本题是原因及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防疫过程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矛盾发生的制度原因是美国实行联邦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采用联邦制原则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一方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当出现重大问题时,由于各州拥有很大自主权,各州均从自身利益考虑,极易出现中央与地方冲突,不利于重大问题的解决。
20.示例:疫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疫病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疫病造成了数量巨大的人口死亡,欧洲中古时期爆发的黑死病造成欧洲人口大量死亡。1918至1919年全球爆发的大流感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死亡。同时,疫病的流行也会影响政治局势,明朝末期的华北鼠疫加剧了社会危机,进一步冲击了明朝的统治。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爆发鼠疫,政治走向也明显转变。此外,疫病的流行客观上推动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欧洲中古黑死病之后,医学开始走向职业化。为了应对疫病在全球的流行,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疫病的流行让人类饱受痛苦,但客观上促进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发展。(示例答案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一“……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黑死病造成了欧洲大量人口死亡;根据材料二“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年间的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并结合所学可知,疫病影响了明王朝的统治;根据材料三“……医学的进步表现在医学哲学和机构开始发展,而且医药学变得专业化;公共卫生和健康开始发展,这些公共机构报告流行病的情况,负责实施隔离,出现了专门对付瘟疫的医生”,并结合所学可知,疫病客观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由此可拟定观点为:疫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论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首先总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疫病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其次结合黑死病造成了欧洲大量人口死亡、疫病导致明朝、雅典政局动荡等史实论证疫病造成的消极影响;再结合疫病客观上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史实论证疫病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升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