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2-2023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共计45分)
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发生在1951年10月的(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多选)3.如图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的是(  )
A.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雷锋
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的成立
5.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重工业 B.农业 C.轻工业 D.商业
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7.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厦门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1.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制度是(  )
A.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设置民族自治区 D.开发民族经济
1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
A.海军 B.空军
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①衣着丰富多彩
②自驾出游流行
③食物匮乏单调
④上网淘宝购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4分)
16.(16分)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摘自北师大《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材料三图一中乔冠华开怀大笑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二“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17.(18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
(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据材料二指出: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除了对农业改造外,还对哪两个行业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请问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改革的典型是哪里?有何意义?
三、简答题(21分)
18.(21分)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两次历史性巨变。这两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中期和后期。两次巨变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据此请回答:
(1)两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两次巨变产生的站在时代前列的两位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3)两次历史性巨变各自具有怎样特殊的历史意义?
(4)通过这两次历史性巨变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历史结论?
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共计45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C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C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4分)
16.【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外交方针: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3)历史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1979年。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三、简答题(21分)
18.【答案】(1)事件: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
(2)人物:毛泽东、邓小平。
(3)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私有制,消灭了剥削;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了。
(4)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2-2023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