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答案)

2024年安微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试的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钱穆提出“任何一制度,绝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分封制实施之初,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分封制使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其实行是错误的
C.中国的君主专制远远落后于希腊的民主政治
D.科举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发挥积极作用
2.孔子希望用仁爱之学重建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进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老子希望效法自然,限制并取消上层对下层的倾轧争夺和干预控制,从而实现无为而治和天下大同。这反映出儒道思想( )
A.具有传承性 B.蕴含着相通的社会理想
C.影响面广泛 D.衍生于较为安定的时代
3.对下图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先秦以来我国货币制度的演变
①中国货币演变路径:金属货币——纸币——金属货币——纸币
②先秦至两汉时期著名的货币有开元通宝
③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宋元时期纸币盛行
④宋元时期战争频繁,财政开支巨大,政府支持和推动纸币的发行和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对右图商路⑤解读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航路
B.8世纪,造纸术由阿拉伯人经此路传入欧洲
C.唐中期后,此商路完全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意味着此商路到达了交通的顶峰
5.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以下属于清代加强统一的措施是( )
A.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
B.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C.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D.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6.1866年5月,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清廷:“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求——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传习无穷耳。”为此,左宗棠采取的举措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加强海防力量
B.设立福州船政学堂培养海防人才
C.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D.兴办近代工矿企业实现求富理想
7.梁启超曾回顾说,他们竭力呼号维新变法,但举国如梦如睡,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场变法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绯新运动不过是他们唱了一出独角戏。这说明戊戌变法( )
A.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B.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C.实现了政治制度变革 D.措施不符合当时国情
8.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民主革命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自由精神 D.爱国救亡精神
9.下图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后7、8两月新闻的统计数量,据此统计图表可知( )
分类 经济建设 文化教育 人民生活 会议新闻 涉外新闻 公告性新闻 总计
数量 31 5 5 2 14 61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一五计划蓬勃开展
C.三大改造正在进行 D.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10.下面这组《人民画报》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B.国防高科技的发展
C.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D.“一国两制”新发展
11.古罗马贫民的土地问题以及意大利和其他地方民众获得公民权的问题,引发了罗马在350年里的第一次政治杀戮。为巩固统治,罗马在政治上( )
A.建立起共和国 B.颁布“万民法”
C.创立“元首制” D.设立保民官
12.作为美国早期联邦最高法院的核心人物,马歇尔的判决抵挡住了众多来自州权主义者的压力,被誉为“伟大的首席大法官”。这反映出( )
A.联邦政府权力的巩固 B.宪法解释权力的扩大
C.地方各州权力的扩大 D.三权分立原则的实施
13.有学者指出:“(相较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东方马克思主义而言,贸易、货币经济代表着革命事业的生存与延续。”反映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
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一五计划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4.1947年杜鲁门宣布:“希腊、土耳其的局势关乎美国的战略目标和安全;……在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之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以抵抗……征服活动。”据此可知,美国该政策本质上是( )
A.意识形态对立的产物 B.支持自由国家的独立
C.防御各社会主义国家 D.为美国称霸世界服务
15.自15、16世纪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占世界主导地位的发展模式是以侵略与掠夺他国来发展本国的侵略发展模式,二战后以和平求自我发展的发展模式被很多国家接受,21世纪初至今,世界发展模式开始了由自我发展模式向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的转换。下列属于“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北约和华约
C.反法西斯同盟 D.“一带一路”倡议
二、辨析改错(8分)
16.医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东汉名医华佗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后世称为“医圣”。
(2)《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医学集成》和《天方夜谭》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的发展,本身会呼唤人才。机器、大炮、轮船、电报,饱读八股制义、高头讲章的士子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因此,出现了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又出现了以西学为主的自强学堂,甚至旧式书院也开设了一部分西学课程,古老的书院制度以其顺乎潮流的变化表现了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期间教育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的具体表现。(4分)
材料二 城市的兴起、贸易与工商业的发展,还使得各种管理和服务机构不断增多。机构的存在有赖于那些有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的存在。……这一社会需求是促进大学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作为城市新生力量的工商业界人士本身也要求学习世俗文化、提高知识水平,客观上也促进了高深知识的发展和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据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西欧大学兴起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生产力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最大变化是由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牛耕的普遍应用使得统治者更加注重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使用也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因为奴隶社会的没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为教育由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专门享有变为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的空前灿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为“百家争鸣”。
——据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扬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转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狂飙时期。”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都开始获得蒸汽动力。蒸汽船的发明,证明了人类更加有效地征服了海洋,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江河、内海迈向了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的变化。(4分)
(3)结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城市作为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研究可以深入地了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外历史名城(部分)
序号 城市名称 城市简介
1 镐京 西周的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
2 罗马城 罗马市政当局认为城市人数在5万人左右最为合适。在罗马的建筑师看来,理想的城镇应为1600-2400英尺,因为长度太长就会看不清沿城墙传递的信号,因而对城防不利。
3 A 它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2/3,城内的道路规整,礼制建筑位于南郊,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里集中在城北。
4 琅城 它是建立在主教高德里的领地上,12世纪初,居民们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里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里背信弃义,1112年居民们发动起义,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5 曼彻斯特 它在17世纪以前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到了1840年,竟然汇集了英国85%的棉纺织工厂和工人。1790年只有5万居民,1891年达到了35.1万人,成了英国著名的大城市。
6 厦门 它在近代成为列强觊觎之地,被迫成为对外通商的口岸。它有别于源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7 艾森 它经历了单一的煤矿城市——钢铁城市——化工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道路。2010年,作为鲁尔地区53个城市的代表,被授予“欧洲文化之都”称号。
8 B 它是“两江交汇,百湖环绕”,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建设者将大作“水文章”,“九省通衢,穿越时空”,它将成为全国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发挥中国中部经济中心的强大聚敛与辐射作用。
(1)结合材料分析,表格中的A和B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城市名称)。(4分)
(2)阅读以上表格,任意选择三个城市的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西周初年分封制的实行稳定了周初政治形势,巩固了疆土,但后期分封的诸侯独立性增强,应客观辩证看待分封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不能说其实行是错误的。中国君主制在历史上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在当时历史时期有进步性,不能简单与希腊民主政治比较,说其落后。科举制建立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人才选拔,推动教育发展,但后期考查内容不符合时代需求,反而阻碍了教育发展。故选A。
2.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思想。题干中孔子希望实现社会安定有序,老子希望实现无为而治、天下大同,反映出二人虽然主张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社会理想。故选B。
3.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货币发展演变历史。根据图可知中国货币演变路径是金属货币——纸币——金属货币——纸币;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纸币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因宋元时期战争频繁,政府推动发行纸币;开元通宝是唐朝的著名货币。故选C。
4.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丝绸之路。由地图可知商路⑤是海上丝绸之路。A项中国开辟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C项唐中期后虽然陆上丝绸之路因政治经济等原因时断时续,但没有完全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D项郑和下西洋规模浩大,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顶峰。故选D。
5.D【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项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B项和C项都是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D项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D。
6.B【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由题干中“夫习造轮船……传习无穷耳”可知,左宗棠认为学习建造轮船,不仅是为了军舰,更是为了学到西方造船和驾驶的技术,使西方造船和驾驶的技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让中国技艺在此基础上有所进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立培养人才的学校,故排除A项和D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恭亲王和文祥所创立,排除C项。故选B。
7.A【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局限性。由题干中“他们竭力呼号维新变法,但举国如梦如睡,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场变法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可知,变法只是少数维新派在奔走呼号,当时民族意识并没有完全觉醒,变法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故选A。
8.D【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精神。该学者一方面对于学生使用暴力破坏法治的做法表示反对,但另一方面重在肯定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故选D。
9.B【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相关内容。从题干中的时间1956年可排除选项A和D,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才拉开序幕。三大改造强调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而非经济建设,再根据图中统计数据可知,1956年一五计划正蓬勃开展,此时期国内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故选B。
10.C【解析】本题考查21世纪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成就。三幅图片分别是青藏铁路通车、高铁快速发展、港珠澳大桥,三幅图片都反映了交通运输领域的新发展。故选C。
11.C【解析】本题考查古罗马元首制。据题干可知,罗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以及意大利和其他地方民众获得公民权的问题”,从而知道此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扩张时期,罗马已成为地中海区域霸主。政治杀戮则指以凯撒为代表的军事寡头的战争。随后罗马由共和国走向帝国,其标志是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故选C。
12.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建国后的政治体制。据题干可知,马歇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抵挡住了众多来自州权主义者的压力”,即地方州政府的分离主义的倾向,维护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
13.B【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本题从答案入手,选定范围在俄国区域,故东方马克思主义即指苏俄或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关键词给定为“贸易”“货币经济”,符合新经济政策将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的特点。故选B。
14.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发动冷战的实质。由题干中1947年杜鲁门的发言“极权政体与自由国家”可知,该时期为冷战时期,美国政策的实施服务于其战略目标,最终称霸世界。故选D。
15.D【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A项一战后构建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大国意志、强权政治,B项北约、华约是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C项是二战期间为了打败法西斯组成的合作同盟,均不符合题干中“合作共赢发展模式”。D项是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的倡议,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故选D。
二、辨析改错(8分)
16.(1)【×】将“华佗”改为“张仲景”。
(2)【×】将“《天工开物》”改为“《本草纲目》”。
(3)【×】将“《天方夜谭》”改为“《医典》”。
(4)【√】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新变化:出现了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课程中开设了西学课程。(2分)
具体表现: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生活方式;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任答两点即可,2分)
(2)因素:城市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自身需求。(2分)影响:大学兴起促进了西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分)
(3)关系:社会发展变化推动了教育的革新,教育革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其他言之成理亦可,2分)
18.(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2分)影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教育走向平民化和大众化;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2分)
(2)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蒸汽动力普遍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部门;使欧洲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任答两点即可,4分)
(3)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A:长安 B:武汉(4分)
(2)示例:
选择2、5、7
观点:城市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2分)
论述:罗马城的构建从人数、长度体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城邦政治的特点,从限制人数来实现直接民主,城镇的长度与城防息息相关。
曼彻斯特的发展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体现。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发展,使得工业生产集中于城市,推动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城市规模扩大并迅速发展起来。
艾森市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转型。由煤矿、钢铁、化工等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发展,表明现代社会对城市在生态、经济发展、文化底蕴方面的要求。
所以说,城市是历史的见证,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中心,它反映该时代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强。(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安徽省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四)(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