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专项复习(二)
(选择题专项)
1.1950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中国人民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这场战争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大批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和军事干部学校,捐款价值相当于3710架战斗机。这强调推动抗美援朝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
A.各界群众大力支持 B.志愿军战士英勇斗争
C.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D.中朝两国的联合作战
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1951年,周恩来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掀起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并把它同土地改革、肃清土匪、镇压反革命等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彻底消灭剥削和压迫
C.肃清国内外反动政权 D.巩固人民政权
5.宋庆龄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这可以用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 )
A.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
C.全体人民拥有选举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
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改变这一状况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8.“辽宁,‘工业基地’四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辽宁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与上述成就相关的是( )
A.三大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土地改革 D.轻工业的发展
9.中华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1953﹣1957年,全国共新建了6座城市,其中5座城市位于京广线以西,大规模扩建了20座城市,其中位于京广线以西的有11座,东北地区有7座,中国城镇化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城镇化率增长2.93%。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工业布局得到合理调整
D.大规模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11.如图所示为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走合作化道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该作品体现出( )
A.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
C.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起步
D.改革开放得到人民热烈的拥护
12.徐特立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他曾经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该届会议上,他见证了( )
A.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C.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产生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13.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5.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有三个基本要素: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据此判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时期是( )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16.在某校组织的“新中国成立75周年”知识竞赛中,同学们可根据主持人列出的关键词“中国梦”“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判断,与此相关的科学理论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第二组同学在网络上搜索了山西省商务厅公布的第二批“三晋老字号”拟认定企业名单,从中了解到名为“广盛原”的老字号在2003年更名为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此举是为了( )
A.执行计划经济的需求 B.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C.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8.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到200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了约23倍。这反映出中国( )
A.加入WTO推动了经济发展
B.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实现
C.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19.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预计2020年生产总值 农村脱贫人口 粮食年产量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
突破100万亿元 5575万 连续五年稳定在1万3000亿斤以上 13亿以上
﹣﹣据《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整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0.中国从1978年到2012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9%,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快了七个百分点。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11位,2010年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年计划的逐步实施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步确立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21.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按劳分配
C.扩大厂长自主权 D.增强企业活力
22.1973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随后,全国范围内就此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最后认为这种做法是一条“阳光路”。这条“阳光路”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24.如图为1983﹣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出现图中情形主要得益于我国( )
A.推进科教兴国 B.实行赎买政策
C.实行对外开放 D.推广包干到户
25.1978年至1984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分别增长33.6%、188.8%、128.2%;农业总产值增长118%;农民人均年实际收入增长15.1%。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数据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 )
A.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D.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7.1980年,国家规定:在深圳等特区内,中外合资企业外商所得合法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出口产品,除国家限制出口或另有规定的少数产品外,免征工商税。这说明( )
A.经济特区放弃了关税自主权
B.经济特区享受了政策的优惠
C.经济特区的经济起点非常高
D.经济特区完全依赖外商投资
28.如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1984年,福建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写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公开信,这封信经《人民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广泛反响。厂长、经理们呼吁的“松绑”是指( )
A.发展私有制的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权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改变企业所有权
30.这一伟大决策,对于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承载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如今“三中全会”这4个字已经变成了专属名词,一提起它,人们立刻就能想到1978年那个冬天。材料中的“伟大决策”是指( )
A.实施“一五计划”,开启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确立“三个代表”思想,明确改革奋斗目标
31.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图片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②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③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材料描述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33.邓小平在1984年6月会见香港访京团时说:“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由此可见,邓小平认为( )
A.尊重历史是治理香港的前提
B.“港人治港”需遵循爱国原则
C.主权统一是香港繁荣的关键
D.“一国两制”的理论核心是爱国
34.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三不”政策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5.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最应该选择的是( )
A.1951年刻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B.历史学家费孝通的民族学专著
C.1959年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
D.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资料
36.如图反映了1950年到2005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图中变化态势表明了( )
A.中美坚持合作共赢方针
B.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
C.中美始终保持对抗局面
D.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37.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中国( )
A.主导了世界发展 B.致力于区域合作
C.改变了国际秩序 D.国际影响力扩大
38.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列强参与下独立自主处理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39.某学生在笔记中呈现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等信息。这名学生正在探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伟大的历史转折
C.外交事业的发展 D.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40.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23年以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续写“飞天传奇”。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参考答案
1-10 DACDA BCBCD
11-20 BDCDB DBCAC
21-30 DBCCC BBABB
31-40 ACBBA DD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