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
一、选择题(共30分)
1.墨子提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以下活动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公务员招考 B.亚运会比赛 C.中高考测试 D.教师招聘会
2.历史漫画往往以形象的方式,反映特定的史实。下图漫画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
A.废除分封制度 B.朝廷控制郡县 C.皇帝至高无上 D.确立中央集权
3.诗史互证,以诗词补充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感悟诗词意境,是一种重要的学科渗透学习手段。下面表格中,诗史能正确对应的是( )
战役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诗句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武王盟誓罪昭宣, 亲帅虎贲征替天。 长河血日鼓金奔,逐鹿曹袁汉帜昏。 欲断江流彰势大,鹤唳千风见木寒。
A.A B.B C.C D.D
4.亚运会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杭州,《杭州发展报告》指出:“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实现了杭州与太湖流域、黄河流域乃至海外各国的沟通与交往……”由此可知,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促进文化融合 B.维护国家统一
C.加强南北交流 D.巩固中央集权
5.唐太宗听闻吐蕃和西域人都有击马球的爱好,也让手下练习,马球运动逐渐在唐朝兴起。不少女子也积极参与,“柳腰”女子“跨鞍挥杖”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风景。这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A.男女平等 B.开明交融 C.繁荣创新 D.开放兼容
6.1901年秋,李鸿章上奏朝廷:“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此时清政府“外修和好”、不再“好勇斗狠”主要表现在(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通商口岸开设外资工厂
C.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D.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7.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七七事变、日本投降、三大战役……重大事件纷纷登台亮相。这些事件所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属于( )
A.A B.B C.C D.D
8.梁启超曾评价:“夫科举非恶制也……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这说明梁启超认为( )
A.科举制度阻碍学校的发展 B.科举考试内容跟不上时代
C.评价科举制应该全面辩证 D.不能否定科举的历史贡献
9.2023年11月 16 日,国家七部委发布《关于再次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对深圳综合试点的新一批22条经验进行推广。“深圳经验”的推广说明了经济特区( )
A.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 B.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
C.扩大对外经济的交流 D.创新举措的层出不穷
10.2000年澳门入境内地游客仅有227.47万人,中央推行内地居民赴澳“个人游”政策后逐年攀升,2018年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赴澳门内地旅游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2526.06万人。这说明澳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赴澳“个人游”的政策 B.“一国两制”方针推动
C.港珠澳大桥的通车 D.珠海经济特区设置
11.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刊文,古普瑞特·辛格去年秋天从印度抵达加拿大,发现在加拿大他作为“达利特人(贱民)”面对的来自印度裔同胞的歧视,比在印度时还要严重。这个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印度社会的落后 B.加拿大歧视移民
C.种姓制度的流毒 D.各种姓世代相袭
12.某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纪录片,编剧写好剧本后请你作为历史顾问负责审核,你觉得该剧本目录(见图)中需要修改的章节是( )
A.第1集 B.第2集 C.第3集 D.第4集
13.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但往往异曲同工,明末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若按此主张穿越到不同国家和年代,他最适合加入( )
A.马克思主义创立 B.文艺复兴的开启
C.启蒙运动的宣传 D.新文化运动传播
14.北约名义上的最高领导北约秘书长一般是欧洲人,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但历届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均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最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据此分析北约,评价最准确的是( )
A.北约内部美欧之间平等分享权力 B.北约是区域性的军事和政治同盟
C.北约是遏制苏联扩张的军事集团 D.北约是美国控制欧洲的争霸工具
15.近年来,美国拉拢盟友在芯片、材料、药品、新能源等多方面封堵中国;中国则扩大开放,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各大国间亲密无间 B.全球化为大势所趋
C.新冷战已无法避免 D.多极化趋势将停滞
二、辨析改错(8分)
1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
(2)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3)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开始。
(4)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三、材料解析(共3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总想以西方为师、向先进国家学习又不断总结反思、寻求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的历史……它给了我们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性结论:中华民族要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重新昂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走其他所谓“第三条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历史必由之路。同样,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不能照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本,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实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摘编自魏胤亭、史瑞杰、刘学敏《邓小平经济哲学初探》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以西方为师、向先进国家学习”的具体实践。指出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分别取得成功的“自己的路”。综合材料,谈谈近现代中国以外国为师到走自己的路给你的启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植物是世界的宝藏……土著人却沦为这些宝藏的奴隶,而那些强盗或者入侵者也通过资本对他们进行剥削和压迫。当欧洲的“异己”第一次踏上美洲这块神秘的土地时……这些欧洲殖民者开始大肆地扩张自己的领土……土地的增加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多……15世纪中期以后,给非洲留下深刻印记的奴隶贸易逐渐盛行……玉米是奴隶贸易中的主要食物,它保证了为资本主义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摘编自岳红远《浅析玉米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河边农场的炉灶里燃烧着的不是柴和煤,而是一袋袋小麦和玉米……破坏农业生产的不仅是美国,而是几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与此同时,广大的劳动者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为什么资本家不把这些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劳动人民,而要毁掉它呢 这是因为资本家要追求利润。产品毁掉之后,物以稀为贵,资本家才可以把产品高价售出,保持他们的高额利润。
—摘编自秦泉主编《世界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踏上美洲的欧洲“异己”代表人物。同时指出促成欧洲殖民者开始在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家破坏农业生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美国面对此次经济危机在农业领域采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
19.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拓展历史视野”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
【项目化学习一·透过小说看历史】
材料一
(1)一组同学在阅读以上书籍后,准备向其他同学推介阅读,请你帮助他们制作一张推介卡片。(任选其中之一即可)
【项目化学习二·透过地图悟历史】
材料二
(2)从图三、图四中任选一个,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
【项目化学习三·透过图像证历史】
材料三
(3)库尔特·塔科尔斯基说:“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图像与文字一样,都向我们传达着丰富的信息。从图五、图六中任选其一说明图像反映的现象,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试卷第2页,共5页
1.A
【详解】根据题干“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墨子的“尚贤”思想,墨子的意思是选择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国家,公务员招考是直接选拔有才能的人参与管理国家,A项正确;亚运会比赛属于体育竞技,排除B项;中高考测试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排除C项;教师招聘会属于选拔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考查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漫画中并不能看出分封制度的废除,但可以看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掌控着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和朝廷直接控制全国各地郡县,因此B和C都只是漫画表达的一个方面。综合整张漫画中皇帝、三公和郡县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系,其核心都是表达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涨水之战。由第一句诗中“曹公”“鼎立”可知,此战与曹操和三国鼎立有关,为赤壁之战。由第二句诗中“武王”可知,此战为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由第三句诗中“曹袁”可知,此战是曹操、袁绍争霸北方的官渡之战。由第四句诗中“欲断江流”“鹤唳千风见木寒”可知,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些成语都与涨水之战有关。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由题干中“杭州与太湖流域、黄河流域”可知,隋代大运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南北的交流。促进南北文化融合只是交流的内容之一,维护国家统—和巩固中央集权,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C。
5.D
【详解】由题干中“吐蕃和西域人都有击马球的爱好”“不少女子也积极参与”可知,唐代允许女子参加马球运动,说明当时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D项正确;女子打马球并不等同于男女平等,排除A项;开明交融说的是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材料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繁荣创新表现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上,与本题表述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中“1901年秋”“今议和已成”结合所学可知,“议和”指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所以“外修和好”、不再“好勇斗狠”主要指《辛丑条约》中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条款,A项正确;“通商口岸开设外资工厂”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B项;“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排除C项;“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中“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中共一大、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七七事变、日本投降、三大战役……重大事件纷纷登台亮相。”。从中共一大到三大战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是1919-1949年间,属于20世纪的上半叶,C项正确;19世纪上半叶是清朝时期,排除A项;19世纪下半叶是清朝时期,排除B项;20世纪下半叶是新中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废除。从题干中“夫科举非恶制也”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可知,梁启超认为科举制并不都是弊端,主要是近代以来考试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在漫长的历史中,科举制对中国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这是一种全面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的观点。材料中无法看出科举制与学校发展的关系,而科举考试内容跟不上时代和不能否定科举的历史贡献只是题干中梁启超表述观点的某一方面,并不完整。故选C。
9.A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题干文件名中的“改革试点”“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推广”均说明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的交流""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在题干中无法体现。题干虽然展示出深圳创新举措的层出不穷,但更提出了要将这些创新进行推广,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
10.B
【详解】由题干中的“2000年”“2018年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赴澳门内地旅游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2526.06万人”可知,这是澳门刚回归后内地居民旅游逐年攀升,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及旅游人数的增加,表明在澳门回归后中央积极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致力推动澳门长期繁荣,B项正确;中央推行内地居民赴澳“个人游”、“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都是澳门旅游业繁荣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设置,与本题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考查印度种姓制度。按题干所叙述的事件,即使同为印度人,都移民国外,种姓制度的残余依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题干事件的背景是加拿大,无法反映印度社会的落后。题干中的事件是印度移民歧视印度移民,并非加拿大歧视移民。“各种姓世代相袭”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选C。
12.B
【详解】本题考查西欧庄园。由图片可以看出,第1集人口篇、第3集经济篇、第4集司法篇都没有知识错误,第2集土地篇“自留地”应为“自营地”,需要修改。故选B。
13.B
【详解】根据题干中“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可知,在强调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和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主张相似,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体系,旨在探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启蒙运动中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等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民主、科学、新文学、新道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考查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从题干的表述可以得出结论:北约实际上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实质是美国控制欧洲和争霸世界的工具。因此“北约内部美欧之间平等分享权力”的选项错误,“区域性的军事和政治同盟”以及“遏制苏联扩张的军事集团”两个选项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题干的核心表述目的。故选D。
15.B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拉拢盟友封堵中国,是一种逆全球化的行为,中国反其道而行之,以“一带一路”积极拥抱世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对比切实体现了全球化势不可挡、大势所趋。题干中看不出大国间的亲密无间,而中国推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行为事实上也证明美国企图挑起新冷战违背历史潮流,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多极化趋势发展也不会停滞。故选B。
16.(1)错误;将“灿型”改为“粕型”。
(2)错误;将“生物学奖”改为“生理学或医学奖”。
(3)错误;将“蒸汽时代”改为“铁路时代”。
(4)正确
【解析】略
17.(1)实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
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建设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或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解析】略
18.(1)人物:哥伦布。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2)原因:追求利润(或保持利润)。措施: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3)认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野蛮性﹑残酷性、血腥性、腐朽性。
【解析】略
19.(1)图一:作者:曹雪芹、高鹗。朝代:清代。
推介词示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书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该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图二: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国籍:俄国。
推介词示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一方面猛烈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图三:信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读:《马关条约》签订后,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列强通过提出照会、武力强迫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
图四: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国家对亚洲的侵略。解读: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就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列强的铁蹄踏遍了几乎整个亚洲,曾经文明而富庶的亚洲各地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肆意掠夺和践踏。如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图五:现象:反映出清朝前期以苏州为代表的城镇经济发展迅速,物产富饶,工商繁荣,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等
感悟:要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统治者要吸取前人教训,选贤用人,关注民生;轻徭薄赋,重视生产。
图六:现象:反映出战役异常惨烈以及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等。感悟:科技成果应用于战争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科技成果应为人类造福;珍爱生命,远离战争,维护和平等。
【解析】略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1页,共5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五)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