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模拟题2(无答案)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模拟题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暑假期间,张同学参加北京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的一日游活动,他将参观到的景点有
A.元谋人和北京人遗址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和半坡人遗址
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遗址
2.青铜时代,因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以下哪一时期(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3.假如下图中的人物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按照他的主张,你认为他要去应聘的栏目是( )
A.《人与自然》 B.《法治在线》 C.《和平使者》 D.《为政以德》
4.阅读下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推行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抵御外来侵扰 B.加强思想控制
C.促进经济发展 D.巩固国家统一
5.人们常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
A.夏、商、西周 B.西汉、蜀汉、吴
C.宋、齐、梁 D.东汉、西晋
6.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大明历》
C.王羲之——《洛神赋图》 D.贾思勰——《齐民要术》
7.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该诗中“此河”的中心是( )
A.涿郡 B.洛阳 C.江都 D.余杭
8.宋代取土不问世家,据学者对南宋宝祐四年(1256)《登科录》的统计,在601名宋朝进士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有184名,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民间。由此可知,宋代科举制度( )
A.改变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B.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
C.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 D.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9.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下列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  )
A.《牡丹亭》 B.《窦娥冤》
C.《步辇图》 D.《念奴娇 赤壁怀古》
10.“天可汗”是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赞普”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11.唐贞观初年,高僧玄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历经磨难,取经归来,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
A.《西行漫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东周列国志》
12.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有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回台湾
1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它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封建君主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有( )
①秦朝郡县制 ②元朝行省制 ③明朝内阁制 ④清朝军机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4.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明清时期
A.国家经济重心重新移到北方 B.江南地区工商业非常繁荣
C.国家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D.政府不再重视农业生产
15.某文献记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该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世昌舰”,是为纪念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中国海军将领邓世昌而特别命名的。他是在哪次战役中牺牲的?
A.黄海战役
B.定海战役
C.牙山口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7.《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
A.严复 B.左宗棠 C.梁启超 D.谭嗣同
18.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到:“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
A.海关主权逐渐丧失
B.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C.司法主权受损
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
19.1911年广州起义前,黄兴绝笔书“本日驰赴阵地,暂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这反映了革命党人( )
A.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宣扬民主与共和理念
C.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D.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
20.下面三幅图片共同探究的主题是( )
A.清末封建教育的落后 B.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戊戌变法的历史功绩
2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反映出的信息不包括
A.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逮捕了很多学生
C.学生的行为体现了爱国精神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22.从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可以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A.从领导工人运动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国共十年对峙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D.从城市武装起义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3.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评述(历史评述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平型关大捷由林彪指挥,歼敌1千余人,缴械无数
C.武汉会战成为全国抗日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其战斗力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
24.“人民解放军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蒋介石调兵增援徐州,人民解放军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见大势已去,率三十多万人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材料描述的是什么战役(  )
A.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25.2019年4月3日,韩国仁川,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随后将由中国空军专机接运回国。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从2014年至2019年已连续五年成功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69年前这场战争: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下图为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 )
A.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B.土地改革后农民支持工业的决心
C.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在过渡时期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
27.某学校开展“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团队日活动,在网络直播中推出“共和国的脊梁——先进人物汇展”的专题内容,下面一组图片反映出的共同精神为:( )
A.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B.民主自由,男女平等
C.艰苦奋斗,献身国防 D.勇于攀登,创新科研
28.深圳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人的边陲小渔村发展到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GDP也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69万亿元,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对外开放的深化 C.浦东新区的开发 D.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29.现今,我国深圳、苏州等地区,试行用数字人民币代替现金来进行支付。这种方式有赖于( )
A.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B.航天技术的运用
C.新材料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进步
30.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 )
A.是古代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B.是古代印度国王的陵墓
C.反映了古埃及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反映了古埃及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
31.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图1是《掷铁饼者》,图2是《米罗的维纳斯》。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相同 D.继承罗马艺术风格
32.罗马法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公元529年,编成的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该法典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33.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图)。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是( )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34.为扩大白人聚集区,杰克逊总统1830年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将所有原住民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迫使1.3万印第安人走上血泪之路,导致1/3人口死亡。这证明当时美国
A.印第安人的落后性 B.开发西部的紧迫性
C.存在严重种族歧视 D.种植园经济的残酷
35.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治维新》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 B.人物 C.性质 D.内容
36.这些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学到的东西多”。恩格斯所说的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 B.巴尔扎克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37.有学者认为:“英国同其他列强一样,也有类似的想法,比如通过战争把它的竞争者德国击败,粉碎德国建立海上霸权的企图,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巩固英国在埃及的地位。英国还试图通过战争削弱俄国和法国……”上述信息可以用来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是英国主动挑起的战争 B.给广大亚非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是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战争 D.英国的利益受到了其他列强的威胁
3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1945年9月 1947年3月 1947年6月 1948年6月 1949年8月 1955年5月
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北约”正式成立 “华约”正式成立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欧洲联合局面形成
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华约”成立标志着“冷战”结束
39.对下图所示的组织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成立于1945年 B.它的职能是解决贸易争端
C.安理会是它的主要机构之一 D.它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0.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欧洲强调“欧洲中心论”,俄罗斯强调世界有俄罗斯一席之地。这表明( )
A.意识形态对立不断加剧 B.经济全球化阻力重重
C.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D.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问题一:材料一所反映的朝代是哪一年建立的?谁建立的?
问题二:图一反映了秦朝确立了什么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职能?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有怎样的措施?
问题三:图二反映了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有怎样的作用?
问题四:图三、四反映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怎样的作用?
问题五:除材料所说的以外,他为巩固统一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2.(本题10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冶”。
③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 ”。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请回答:
(1)A.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下面观点。(填序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B.在材料一中“ ”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图,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43.(本题10分)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与改革】
材料一 “14日,星期三,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天法国发生了什么事件?后来在这个国家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合作与对抗】
材料三 如图所示
(3)在图二所示两种力量交锋的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一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针对中国问题签署了什么文件?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44.(本题10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英勇抗争
(1)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伟大复兴
(2)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模拟题2(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