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八下中国历史第一二三单元 土地政策专题(答案)

专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调整 时间 内容 土地所有制形式 作用或影响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私有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1956年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公有 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土地向公有制转变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 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公有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公有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图1、图2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
A. 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实现了社会定义工业化 D. 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2.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阶级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3.如图所示为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场景。两份文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
A.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加快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D.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4.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指出: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和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吹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建设号角的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掀起“大跃进”运动高潮
5.1960年版的5 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为海州露天煤矿(1953 年建成投产)。首次将一个企业的工作场景设计到人民币图案上,主要是因为它( )
A. 是苏联帮助兴建的重要工业项目 B. 为国家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 代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成就 D. 培养出王进喜、焦裕禄等英雄人物
6.如图所示饼状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占比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1961年八字方针的实施
7.(2023·衢州市中考)“同仁堂”是我国百年老字号,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此次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中外合资 B. 承包经营 C. 公私合营 D. 外商独资
8.下图中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9.(2023春·绍兴市新昌县期末改编)《人民日报》1958年的一篇社论写道:“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渐进到跃进的阶段……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有把握可以说,我国粮食现在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决定的。”这一判断说明当时我国 ( )
A. 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B. 出现了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C.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D. 农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
10.如图所示为我国某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图中从c到d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1.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 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
12. 下列历史图像展现的历史主题是 ( )
A.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 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3. 1979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指出: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它是一种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1980年4月,《人民日报》刊登题为《联产计酬好处多》的文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上述活动 ( )
A. 促成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表明包产到户已在全国广泛推广
C. 造成土地私有现象逐渐蔓延 D. 有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二.非选择题
14.土地是衣食之源,土地政策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土地政策的演变。
写出 A事件的名称,说明B事件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二: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增长率。
农作物 1958—1961 年 1979—1982 年
粮食 -0.26% 3.9%
棉花 -0.59% 13.5%
油料作物 -0.62% 22.7%
(2)材料二中农作物的产量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选用材料一中的史实分析原因。(4分)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以来,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创立了“三权分置”制度,即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这项制度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历史启迪 (4分)
15.(14分)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材料。【一张土地房产所有证:农民翻身得解放的见证】
农民陆仁根土地房产所有证 德清、武康两县(1958年, 两县合并, 即今德清县)从1950年10月开始土地改革运动, 至1951年3月结束。土改工作胜利完成,两县农民领到了县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 写出当时“农民翻身得解放”的表现。 (4分)
【一张工分票:农村集体化道路的见证】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叶小毛的工分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号召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走集体化道路。沿河村(现下渚湖街道)农民叶小毛所处的武康县于1951年有了互助组,1953年发展为初级社, 1955 年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写出“工分票”反映的土地政策,分析该政策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一张合同书:农民踏上勤劳致富路的见证】
农民王月珍包干到户合同书
1983年德清上柏公社(现舞阳街道) 实行包干到户, 农民王月珍拿到了包干到户的合同书。她回忆:“当时我们一家人心里激动, 包干到户后, 相当于土地的使用权属于我们家了, 可以由我们自己自由调配, 一定要把地种好。”
(3) 阅读材料,有人评论:“农民王月珍签的是合同书,得的是土地所有权,种的是热情。”请结合所学, 评析此观点。(6分)
16.
参考答案:
1-5BBABB 6-10BCDCB 11-13CCD
14. (1)A:土地改革。变化:土地所有权由农民个体所有变为集体所有。(2)变化:农作物产量由负增长变为正增长。分析:材料一中 1958年在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材料二中 1958—1961年农作物的产量出现负增长;材料一中1978 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所以材料二中 1979—1982 年农作物的产量出现正增长。(3)土地政策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维护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土地政策。
15. (1) 表现: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成为土地的主人)。(4分)(2)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4分)(3)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片面的、不合理、不科学)。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农民有土地的使用(经营) 权。(6分)
16.(1)图片一:土地改革;图二:三大改造;图片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四:家庭联承包责任制。
(四选二,每点 1 分)(2)封建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土地
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到公有制)。(两个变化,4 分)(3)关系:土地政策影响农村发展(粮食生产);
土地政策的调整影响农村发展(粮食生产);正确的土地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等。
能围绕“土地政策与农村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并明确阐述其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形成较为严密的表述逻辑。如农业实现合作化后积极影响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
示例:土地政策影响农业粮食生产。(1 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完成,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得到了土
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农业实现合作化后,调动了农民生产劳动的
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
律,造成 1959 年至 1961 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粮食产量也受到严重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土地政策制
定要符合实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能促进农业粮食生产,否则就会起反作用。(写三个史实有分析 4 分,总
结 1 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八下中国历史第一二三单元 土地政策专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