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
初二历史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部分,34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按试题卷上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的代国歌(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国际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项正确;《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均与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A项排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前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纲领性文件,B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制定的宪法,C项排除;《中华民国宪法》应属于民国时期制定的宪法,而不是新中国成立后,D项排除;故选B。
点睛:分析选项中的法律颁布的时间或性质,排除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通过的法律,或不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
3.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4. 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家作主,D项正确;A项是抗美援朝,B项是改革开放,C项是民族政策,排除ABC项。故选D项。
5. 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1951年,西藏获得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时间和意义 D. 方式和背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951年,西藏获得解放”提到了西藏解放的时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体现的是西藏解放的意义,C项正确;西藏解放的背景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全国大陆基本解放,开国大典前西藏宗教首领之一的班禅表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也力争和平解放西藏。西藏解放的人物指的是西藏派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到北京谈判,方式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放了西藏,材料没有提及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人物和方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D正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1943年创作的,不是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排除A项;“学习雷锋好榜样”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排除B项;“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7.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①黄继光属于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③邱少云属于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王进喜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②王进喜不属于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雷锋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④雷锋不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
8.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军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朝鲜人民军 C. “联合国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军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伟大胜利,被称为最可爱的人,D项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联合国军的,排除B项;“联合国军”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支援大韩民国政府的多国联合部队,排除C项。故选D项。
9. 关于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结合所学知识,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符合土地改革的作用,A项正确;“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对应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对应的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的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由此可知,新中国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1.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建国后进行的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本质上说明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属于政治方面,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土改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不是工业化建设,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说明土改对于新政权的巩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本质问题,土改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粮食产量的变化显然是生产力的效果。
12.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确定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A项正确;手工业合作化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题干强调的重工业基础弱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重工业,并不是要对工商业进行改造,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交通运输业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 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优先发展( )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19.2% 7.6% 7.2% 7.8%
A. 工业 B. 交通运输 C. 农业 D. 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工业投资比例为58.2%”远高于其他行业,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工业,A项正确;我国一五计划时期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 “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 “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故选B项。
15. 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B. 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 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 D. 生于1952年,取名叫卫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建立的,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C项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符合题意;A项名字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有一定的联系;BD两项的名字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一定的联系。由此可知ABD三项名字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开花》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里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B. 中国共产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B项;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7. 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投票……”此次投票选举通过了(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投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项正确;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排除B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8. 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此时我国还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9.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的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老字号瑞蚨祥”“公私合营”,结合所学可知,瑞蚨祥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1954年,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正确;成立合作社是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排除A项;无偿没收不属于“创造性的举措”,不符合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史实,排除C项;政企分开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0. “1962年,他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焦裕禄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答案】A
【解析】
【详解】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被称为“党的好干部”,故选A项。雷锋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王进喜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 “1958年,吃饭不要钱,全社共劳作”,其中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信用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58年,吃饭不要钱,全社共劳作’,其中的‘社’指的是”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958年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社员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D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形式,排除AC项;农村信用社属于现代社会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排除B项。故选D项。
2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10月,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从1966年到1976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时间是1971年,此时“文革”还没有结束,排除A项;周恩来、邓小平扭转经济的下滑,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但“文革”并没有结束,排除C项;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但“四人帮”此时没有被消灭,“文革”还没有结束,排除D项。故选B项。
23.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教训”包括( )
①应注重民主法制建设②应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应防止个人崇拜④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教训应该包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防止个人崇拜,①③④符合题意;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革错误的表现,不是教训,②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24. 如下图所示是1958年8月13日的报纸。下列关于早稻亩产量报道,正确的评论是( )
A. 早稻亩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B. 报道内容真实可信
C. 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D. 对早稻亩产量的严重浮夸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它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题干中报道正是竞相放“卫星”的表现,对早稻亩产量的严重浮夸,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25. 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选项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九二共识”
C. “南方谈话”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而揭开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D项正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排除A项;“九二共识”与海峡两岸交往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邓小平1992年进行“南方谈话”,是在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6.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召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前,A排除;CD项会议是在改革开放后召开的,排除。故选择B。
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这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
A. 彭德怀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朱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B项正确;彭德怀遭“四人帮”严重迫害,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不符,排除A项;周恩来、朱德均于1976年“文革”期间去世,但他们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28.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B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AD两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题干“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是解题的关键。即“中国新生”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据课本所学,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结束了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答案选B。
3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两次会议只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①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符合题意;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在党面临困难局面时召开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8分,第32题14分,第33题8分,第34题10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烽火硝烟的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顽强抗争,十几万中华英雄儿女,血洒三千里锦绣江山,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他们用鲜血铸就丰碑,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摘编自2020年10月习近平讲话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抗美援朝的时间。
(2)小历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时间:20世纪50年代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及国际主义精神,浴血奋战,顽强抗争,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奋战之外,更主要的是中国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英明决策、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朝鲜军民的密切配合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爆发的时间是1950年,结束时间为1953年,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为20世纪50年代。
【小问2详解】
观点及理由:根据材料“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烽火硝烟的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顽强抗争”可以体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说法是正确的,理由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及国际主义精神,浴血奋战,顽强抗争,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除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奋战之外,更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英明决策、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朝鲜军民的密切配合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注意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即可。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年增长率(部分)
种类 年增长率(%)
钢 31
电力 21
煤 14
机械制造 31
铁路通车里程 22
——据郭大钧《中国当代史》摘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但是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了多次斗争。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2-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并简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改造的创新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给我们得什么启示。
【答案】(1)领域:重工业。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在厂、武汉长江大桥等。(一点即可)。
(2)原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本身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举措:赎买政策 (3)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等(回答一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领域:根据材料一“种类、钢、电力、煤、机械制造、铁路通车里程”可知,1952-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领域:重工业。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在厂、武汉长江大桥等。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得出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据材料二“……但是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可得出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本身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小问3详解】
启示: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等。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三次“急躁冒进的错误”?
(3)结合以上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答案】(1)事件:图1:土地改革;图2三大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
(2)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经验教训: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充分兼顾人民的利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图片“土改纪念1951”可知,图1反映的是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新社员入社大会”反映的是1953年对农业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因此,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
【小问2详解】
错误:根据材料“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在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因此,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三次“急躁冒进的错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小问3详解】
经验教训: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措施和作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可知,经济建设或政策制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民利益的损害说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充分兼顾人民的利益;“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说明国家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言之有理即可。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的土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政权。
论述: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人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新生政权。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解析】
【详解】(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根据“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可得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政权。论述时,可论述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内容及影响。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
初二历史第一次适应性练习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部分,34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按试题卷上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的代国歌(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国际歌》
2.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3.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 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5. 下图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1951年,西藏获得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时间和意义 D. 方式和背景
6.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7.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8.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军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朝鲜人民军 C. “联合国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9. 关于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2.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13. 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优先发展( )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19.2% 7.6% 7.2% 7.8%
A. 工业 B. 交通运输 C. 农业 D. 文化
1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 “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 “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15. 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生于1958年,取名叫跃进 B. 生于1951年,取名叫援朝
C. 生于1948年,取名叫建国 D. 生于1952年,取名叫卫国
1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开花》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里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B. 中国共产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
17. 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当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去投票……”此次投票选举通过了(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 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的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20. “1962年,他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焦裕禄 B. 雷锋 C. 王进喜 D. 邓稼先
21. “1958年,吃饭不要钱,全社共劳作”,其中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信用社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2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23.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教训”包括( )
①应注重民主法制建设②应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应防止个人崇拜④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 如下图所示是1958年8月13日的报纸。下列关于早稻亩产量报道,正确的评论是( )
A. 早稻亩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B. 报道内容真实可信
C. 农业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D. 对早稻亩产量的严重浮夸
25. 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选项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 《我马克思主义观》 B. “九二共识”
C. “南方谈话”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1980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这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这次大会追悼的领导人是( )
A. 彭德怀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朱德
28.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A. 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2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8分,第32题14分,第33题8分,第34题10分,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烽火硝烟的战场。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顽强抗争,十几万中华英雄儿女,血洒三千里锦绣江山,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他们用鲜血铸就丰碑,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摘编自2020年10月习近平讲话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抗美援朝的时间。
(2)小历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年增长率(部分)
种类 年增长率(%)
钢 31
电力 21
煤 14
机械制造 31
铁路通车里程 22
——据郭大钧《中国当代史》摘编
材料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但是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了多次斗争。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2-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并简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改造的创新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给我们得什么启示。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三次“急躁冒进的错误”?
(3)结合以上材料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的土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始保家卫国的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