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6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内。)
1. 1949年9月,工商界代表唐巽泽说:“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而且能够讲它要讲的话……”“这个划时代的会议”指的是(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 中共七大
2.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
A. 香港 B. 台湾 C. 西藏 D. 海南
4.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5.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 重工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农业
7. 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 公私合营 B. 独立经营 C. 投资国外 D. 股份制经营
8.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一大 D. 中共八大
1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 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12.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 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 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13. 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崇伦
14.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A. 彭德怀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陈毅
15.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集团被粉碎 B. “四五运动 ”的爆发
C. “四人帮 ”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6. 建国以来党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7.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 毛泽东、邓小平 B. 毛泽东 周恩来 C. 毛泽东、江泽民 D. 邓小平、江泽民
18.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 )
A. 温家宝 B. 胡锦涛 C. 江泽民 D. 邓小平
19.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 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巩固人民公社
D. 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 《共同纲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 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二、材料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0分,22题6分,23题14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中朝人民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 平均主义泛滥,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农民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土地占有比重的变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哪个时期的现象?这是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4)根据材料四,指出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初二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6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内。)
1. 1949年9月,工商界代表唐巽泽说:“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而且能够讲它要讲的话……”“这个划时代的会议”指的是(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9月于北平隆重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由材料“1949年9月”“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可知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故C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 ,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排除ABD。故选C项。
2.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采用公元纪年,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
A. 香港 B. 台湾 C. 西藏 D. 海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领土实现了统一,故C项正确;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尚未回到祖国怀抱,故B项错误;1950年5月1日是为海南解放日,故D项错误。故选C。
4.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黄继光和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是劳动模范,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故选A。
5.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粉碎了“四人帮”
C.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0-1952年,为了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了土地。故A正确。“粉碎四人帮”这是政治角度,材料考查的是对农民的影响,故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进行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进行的,故排除D项。故选A。
【点睛】本题的时间点是1952年。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进行的。四人帮是在1976年被粉碎的。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进行的。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 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 重工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农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有计划的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7. 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 公私合营 B. 独立经营 C. 投资国外 D. 股份制经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公私合营。材料中的白家“百草厅”在建国初期的发展道路是公私合营。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不可能投资国外,也不可能建立股份制经营,排除CD项。故选A项。
8.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选B。
9.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一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史实。题干中提示词:60年前。此题是2014年山东烟台的考题,60年前就是1954年。这样此题就转化比较简单的问题:1954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哪次会议?结合课本所学,学生知道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1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事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BCD和中共八大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1. 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动是( )
A. “大跃进运动” B.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知识内容。题目中“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说明这场运动是由于缺乏经验才出现的失误,A项符合要求,“大跃进”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不足,急于求成。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2. 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 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 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是“一大二公”,这种做法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灾难性后果,故A是其根本原因,B、C、D是具体原因。故选A项。
13. 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崇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的十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故选A。
14.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A 彭德怀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陈毅
【答案】C
【解析】
【详解】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不久,刘少奇含冤病逝。刘少奇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15.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林彪集团被粉碎 B. “四五运动 ”的爆发
C. “四人帮 ”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去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故D 正确;A、B、C是文化大革命过程中的事件,不是结束标志,排除。综上答案D。
16.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彻底结束了左倾错误,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转折,C符合题意;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召开,A排除;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B排除;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排除。故选择C。
17. 《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 毛泽东、邓小平 B. 毛泽东 周恩来 C. 毛泽东、江泽民 D. 邓小平、江泽民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新中国成立,建立者毛泽东。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以此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8.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 )
A. 温家宝 B. 胡锦涛 C. 江泽民 D. 邓小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发展才是硬道理。”。故答案为D。
19.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 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巩固人民公社
D. 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农村改革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项。
20.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追溯历史,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 《共同纲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 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本题选D。
【点睛】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本题选D。
二、材料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0分,22题6分,23题14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中朝人民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的:据材料“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其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小问2详解】
历史意义:据材料“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新生政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 平均主义泛滥,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农民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土地占有比重的变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哪个时期的现象?这是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4)根据材料四,指出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主要原因:土地改革。
积极作用: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运动:三大改造。
(3)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教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等。
(4)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主要原因:据材料“1950年与1954年贫农、中农与富农、地主的人口比重和土地占有比重”可知,1954年贫农中农的人口比重上升,土地占有比重显著提高;而富农、地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土地占有比重下降,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结果。
积极作用: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所以,土地改革的实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小问2详解】
运动:据材料“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工商业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问3详解】
现象:据材料“平均主义泛滥,供给制,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可知,材料反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人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教训:据所学可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等角度回答。
【小问4详解】
制度:据材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