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文物可用于研究(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A.人类的起源 B.禅让的形成 C.农业的发展 D.国家的产生
2.中国被公认为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但关于稻作的具体起源地一直存在争论。随着稻作考古工作的进展,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得到更多学者的支持和认可。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考古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4.众多成语中蕴藏着我国古代有关人类起源和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这些神话与传说( )
A.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 B.反映了中华文明进入了农耕时代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 D.是了解远古社会发展可靠的史料
5.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 )
A.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 B.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 D.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6.《史记》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党羽)攻益,而夺之天下。”这两则史料可共同说明( )
A.《史记》比《战国策》更加可信 B.中国开始进入王朝时代
C.“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D.历史文献记载难以考证
7.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其样式和纹饰与夏商时期中原及长江中游各文化遗址的同类器物相似或一致。这表明( )
A.中华文明源起黄河和长江流域 B.夏商时期的手工业高度发达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 D.当时中原与四川有直接联系
8.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9.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微
10.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资治通鉴》的记载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11.“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 B.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C.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 D.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12.面对“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局面,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此行为( )
A.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B.代表了周王的利益
C.表现了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D.实现了人民的愿望
13.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靹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14.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一阶段( )

A.A B.B C.C D.D
15.王家范指出:“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由秦开创的大一统体制则一脉相承……然追究秦制,由涓涓之流汇成江河,实为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这意在说明( )
A.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 B.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
C.商周制度是秦大一统的基础 D.大一统体制兼具传承与发展
二、辨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潮、学派的交锋与激荡,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辫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为了救世,必须以其所学去游说诸侯,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因而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是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材料三 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材料四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不排斥“法治”,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我国古人认为,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需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是防患于未然的道德引导,让民众在生活中有所遵循、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而法是在少数人突破法律底线后采用的强制手段。
——摘自戴木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不涉及”。
A.卫国商鞅入秦游说秦孝公,做到了秦国最高官职大良造。
B.百家争鸣指各个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及游说诸侯的社会现象。
C.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的巨子全部都是雄辩家
(2)根据材料二,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儒家治国思想的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及政治主张。
(5)综上说说我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三、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两次游说秦孝公失败后,终以“霸道”学说(即法家学说)得到秦孝公的支持。以法家学说作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秦国君主的选择,又是秦国文化的选择,同时也是商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秦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改革路线,从而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三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耀海《商鞅变法研究》
材料四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人使用图③进行农业生产。( )
B图①出现在商周时期。( )
(2)指出图④工具的用途。图②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同时期还有一项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技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秦国社会变革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四、论述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的重大事件简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 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
请选择上述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温馨提示:答案应该由“观点”、“论述”及“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干“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可靠的证据,A项正确;禅让制的形成是在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时期,排除B项;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之一,这一时期原始农业还没有产生,排除C项;北京人是早期人类的代表,这一时期国家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代表,B项正确;元谋人靠猎取野兽和采集果实为生,排除A项;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排除C项;山顶洞人靠猎取野兽和采集果实为生,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材料显示《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种观点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为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心理支持,A项正确;BCD项内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神农尝草”是远古先民生活事迹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C项正确;神话传说是虚构的,真实性有限,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文明的起源,排除A项;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传说与农耕无关,不能反映农耕时代,排除B项;神话传说不能当做可靠的史料,真实性有限,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实行的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的民主选举制度。因此我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D项正确;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不能体现民主选举制度,排除AB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史记》中记载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益把王位让给了启,《战国策》中记载启联合其他人夺取了王位,由此可知启最后夺取了王位,“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C项正确;《史记》和《战国策》都是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和相关文献编撰而成的,且没有对比,无法得出“《史记》比《战国策》更加可信”的结论,排除A项;禹建立夏朝,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王朝时代,排除B项;历史文献记载可以通过考古文物等进行考证,“历史文献记载难以考证”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其样式和纹饰与夏商时期中原及长江中游各文化遗址的同类器物相似或一致”可知,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相互影响,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不能表明中华文明源起黄河和长江流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不能推断出夏商时期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不能说明当时中原与四川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制度”是指分封制。西周初,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因此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大同观念,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山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周王室衰微,大的诸侯势力崛起,D项正确;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排除A项;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反映的实质是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排除B项;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天子依附于诸侯反映的是周王室衰微,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可知,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朝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与材料中“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标准相吻合,属于原始史料,B项正确;《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的史学研究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孟姜女哭长城是传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大秦帝国》属于艺术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是对司母戊鼎的评论,属于史论,D项正确;史实即历史事实。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是历史的客观记录,属于史实,排除A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是历史的客观记录,属于史实,排除B项;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是历史的客观记录,属于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面对‘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局面,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个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因此材料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A项正确;百家争鸣的各学派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排除B项;百家争鸣的局面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深入人心,排除C项;百家争鸣的这些行为与实现了人民的愿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并所学知识可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项正确;王室衰微的表现是春秋时期,排除A项;商靹变法的背景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秦灭六国的过程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356年开始的商鞅变法,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故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4世纪,A项正确;世纪算法应该是在百位数的基础上加1,排除B项;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排除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创的大一统体制,自汉朝起延续了两千多年,实际上还是“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集大成者”,反映出中国大一统体制具有传承性,D项正确;国家控制方略“完全”传承秦制与“自汉而后两千年,国家控制方略时有变异”不符,排除A项;秦制是由一系列变迁构成的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提示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商周制度是秦大一统的基础,概括不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6.(1)A:不涉及。B:正确。C:错误。
(2)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林立,相对自由;经济: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科技的进步;文化:私学兴起。(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动摇周天子的地位,促进了各诸侯国的改革;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4)特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理由:礼是对民众的道德引导,法是对少数人的强制手段,都是治国必需的。代表人:韩非子。政治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5)价值:吸取我国古代治国方略的优秀成果,结合现实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详解】(1)A: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提及了“当时文人学士游说之风很是盛,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大臣”,但是未提及“卫国商鞅入秦游说秦孝公,做到了秦国最高官职大良造”,故填“不涉及”。B:根据材料一信息“所谓百家争鸣,指的是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辫论”可知,百家争鸣指各个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及游说诸侯的社会现象,故填“正确”。C:根据材料一信息“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特例”,当时各学派的巨子几乎都是雄辩家,但并非“全部都是”,如“像韩非那样口吃”,故填“错误”。
(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可得出: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林立,相对自由;根据“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可得出: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根据“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可得出:科技上,科技的进步;根据“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可得出:文化上,私学兴起。
(3)影响:根据材料三信息“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可得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根据“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可得出:动摇周天子的地位,促进了各诸侯国的改革;根据“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可得出:促进了私学的兴起,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4)特点:根据材料四信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不排斥‘法治’,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可得出: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或“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理由:根据材料四信息“礼和法都是治国所必需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是防患于未然的道德引导,让民众在生活中有所遵循、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而法是在少数人突破法律底线后采用的强制手段”,可得出:礼是对民众的道德引导,法是对少数人的强制手段,都是治国必需的。代表人及主张:根据设问要求“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及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5)价值: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我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即可。如吸取我国古代治国方略的优秀成果,结合现实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7.(1)A错误;B正确。
(2)图④的用途:翻土;春秋;牛耕技术。
(3)因素:科学的理论指导、领导人的支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是否符合国情等等。
(4)经济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政治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本国国情;统治者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坚持改革等。
【详解】(1)判断: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河姆渡居民使用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并非使用打制石器,因此,A应填写: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制造业的辉煌时期。因此,B应填写:正确。
(2)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骨耜是农具,主要用来进行翻土。
时期及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同一时期,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技术是牛耕。铁农具与牛耕的出现与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因素:根据材料“商鞅两次游说秦孝公失败后,终以‘霸道’学说(即法家学说)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商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秦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改革路线,从而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可知,秦国社会变革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领导人的支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是否符合国情等等。
(4)措施:根据材料“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有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根据材料“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还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5)影响:根据材料“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可知,商鞅变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根据材料“居五年,秦人富强”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还废除了旧贵族特权,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
(6)启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改革应顺应国情、善于用人等方面进行叙述,如: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本国国情;统治者要善于识人、用人;要坚持改革等。
18.观点:暴政导致亡国(失民心者失天下)
论述: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王实行残暴统治,他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重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商军倒戈,武王灭商。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大兴土木,对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秦二世更加残暴,四处巡游,穷奢极欲,最终引发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结论:由此可见,失民心者失天下,暴政导致国家灭亡。
【详解】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根据材料“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秦朝灭亡”的信息和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灭亡是由于商纣王的暴政,秦朝二世而亡是由于实行了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因此而灭亡,可见暴政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确定观点后,根据观点,运用这两个历史事件对观点进行论述,可从商纣王暴政的表现,秦朝暴政的表现等方面分析作答,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简要地对论述加以总结,写出结论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江津区八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