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历史学科
(说明:全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和考号,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文物有来自南方的印文硬陶、鸭形壶和海贝,有来自西北的青铜战斧和环首刀,有来自东方的酒器,有来自江汉地区的玉器等。这印证了当时( )
A. 阶级分化明显 B.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C. 疆域空前扩大 D. 不同地区存在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文物有来自南方的印文硬陶、鸭形壶和海贝,有来自西北的青铜战斧和环首刀,有来自东方的酒器,有来自江汉地区的玉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看出在当时二里头文化与周围的其他文化具有密切的交流,可知题干材料印证了当时不同地区存在交流,D项正确;阶级分化是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出现,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到一小部分人的手中,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外部环境如何,无法得出外部环境趋于稳定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国家面积如何,无法得出疆域空前扩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2. 如图为商代青铜器,腹内盛酒,牛背上立有一虎,既是抓手,又是装饰;牛身上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牛形铜觥
A. 数量众多 B. 用途广泛 C. 种类多样 D. 精美实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如图为商代青铜器,腹内盛酒,牛背上立有一虎,既是抓手,又是装饰;牛身上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可知,该青铜器既是盛酒器皿,又在牛背上立有一虎,既是抓手,又是装饰,体现了精美实用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如图为商代青铜器”,A项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数量众多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该青铜器是盛酒器皿,与B项说法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一件青铜器,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兼并战争
C. 百家争鸣
D. 统一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成立的稷下学宫,在这里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4. 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据此可知,秦朝( )
郡名 辖区
陇西郡 上封县、冀县、故道县……
辽东郡 新昌县、房县、文县……
南海郡 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
A. 加强地方权力 B. 消除地域差异
C. 开通丝绸之路 D. 实行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上封县、冀县、故道县……”“新昌县、房县、文县……”“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郡县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权力,排除A项;消除了地域差异与秦朝实行郡县制无关,且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开通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5. 《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者。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尊崇儒术 B. 颁布“推恩令”
C 北击匈奴 D. 建立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和所学可知,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B项正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思想措施,排除A项;发兵北击匈奴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军事措施,排除C项;建立刺史制度是为监督地方豪强,排除D项。故选B项。
6. 先秦时期,人们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之为“角黍”。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将北方的角黍和江南的简粽统称为“粽”。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民族隔阂彻底消除
C. 南北文化习俗交融 D. 政权更替非常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北方的“角黍”与江南的筒粽统称为“粽”,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饮食文化习俗交融的体现,C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北方的角黍与江南的筒粽属于不同名称的同类食物,排除A项;民族隔阂彻底消除,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政权,无法得出政权更替非常频繁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 题7图是三彩男装女立俑,女着男装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这印证了唐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绘画名家辈出
C. 都市商业繁荣 D. 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系“三彩男装女立俑,女着男装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当时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发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A项正确;唐三彩属于陶瓷制造业,与“绘画”无关,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唐朝的社会风气,与“都市商业繁荣”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社会风气,无法得出对外贸易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 某作品记载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的生产活动,部分内容简介如表,由此可知该作品是( )
章节 内容简介
第八卷《冶铸》 焊接的工艺
第九卷《舟车》 锚的应用及不同类型船只的功能
第十卷《锤锻》 四爪铁锚的锻造工艺和锚爪的焊接工艺
A. 《齐民要术》 B. 《资治通鉴》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中期以前的生产活动”“焊接的工艺”“锚的应用及不同类型船只的功能”“四爪铁锚的锻造工艺和锚爪的焊接工艺”结合所学可知,该作品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部书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进行了全面的总物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9. 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注重“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此”,注重武器长短结合,进攻和守卫兼备。据此可知,戚继光( )
A. 注重武器更新 B. 决心收复台湾
C. 作战非常勇猛 D. 主张学习西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此”可知,戚继光注重武器长短结合,进攻和守卫兼备,注重武器更新,A项正确;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与收复台湾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戚继光注重武器更新,没有说明作战非常勇猛,比如士兵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等,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乾隆时,清廷设立金瓶掣签选制,以解决选择转世灵童的难题,遂使清廷成为佛法的保护者,加强了清廷为满、蒙、藏共主的地位。这一措施有利于( )
A.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B. 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保持各民族的一致性 D. 维护新疆地区长治久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乾隆时,清廷设立金瓶掣签选制,……加强了清廷为满、蒙、藏共主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乾隆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由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制度的实施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项正确;清朝雍正时期设置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题干措施并不是消除各民族的差异性,故“保持各民族的一致性”表述有误,排除C项;该措施针对的西藏地区,与“维护新疆地区长治久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必先求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必先求富”说明洋务派认识到求富的重要性,因而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D项正确;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均是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上海接收了来自苏州和南京各地的富商大贾来此避难。自此,南京和苏州未能恢复其商业地位,上海迅速跃升为中国顶级都市。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加剧民族危机 B. 影响经济布局
C. 瓦解自然经济 D. 削弱中央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上海接收了来自苏州和南京各地的富商大贾来此避难。自此,南京和苏州未能恢复其商业地位,上海迅速跃升为中国顶级都市。”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后,南京苏州的商业地位下降,上海的商业地位上升,故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经济布局,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民族危机无关,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经济的瓦解,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经济的变化,与政治领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 近代诗人黄遵宪撰写《日本国志》,聚焦日本明治维新史。该书在1890年刊行时反响甚微,但在1895年后却成为畅销书。这主要是因为(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维新变法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该书在1890年刊行时反响甚微,但在1895年后却成为畅销书。”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日本国志》在1895年后成为畅销书,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60年结束,排除A项;维新变法(1898年)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在1900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919年5月爆发的北京学生运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支持,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响应学生,影响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这场由学生发起、工人扩大的运动( )
A. 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B.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19年5月爆发的北京学生运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支持,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响应学生,影响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项正确;洋务运动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排除B项;民主共和政体与辛亥革命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下图是井冈山根据地发行的一种货币——井冈山银元,银元中有个汉字是“工”,开创了根据地制作和发行货币的先河。该货币的发行旨在( )
A. 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体现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扩大群众的政治权力 D. 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井冈山根据地发行的一种货币--井冈山银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井冈山红色政权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政权,银元中 “工”字主要的含义是代表工农兵政府,通过货币的流通而扩大根据地的影响,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D项正确;三湾改编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与货币的发行没有联系,排除A项;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与货币的发行没有联系,排除B项;扩大群众的政治权力与货币的发行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6. 下图的宣传画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20世纪50年代《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 1953年《选举忠于人民事业的人大代表》 1956年《颗颗金,粒粒黄,合作化的道路真正强》
A. 独立自主国家的建立 B.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C.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D. 土地革命带来的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宣传画“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吹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号角,根据“人大代表”和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了《五四宪法》,根据“合作化”和结合所学可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宣传画反映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B项正确;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人大代表和合作化与工业化无关,排除C项;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材料没有涉及土地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他的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了一碗白米,碗上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他”是( )
A. 袁隆平 B. 王进喜 C. 屠呦呦 D. 焦裕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了一碗白米,碗上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和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A项正确;王进喜是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排除B项;屠呦呦发现了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排除C项;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排除D项。故选A项。
18.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第五章标题的是( )
第五章 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 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
A. 中美建交 B. 三大改造 C. 走向亚非 D. 求同存异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根据题干信息“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因此第五章的标题是中美建交,A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走向亚非是指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来的方针,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 1979年4月,卢绪章与霍英东、彭国珍在北京签署广州白天鹅宾馆建设合作协议书,这是中国利用外资建宾馆的第一个项目。这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动 D. 改革开放的展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79年4月,卢绪章与霍英东、彭国珍在北京签署广州白天鹅宾馆建设合作协议书,这是中国利用外资建宾馆的第一个项目。”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发展经济,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的改革方式,排除A项;经济特区的设立在1980年,排除B项;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动针对的是国内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20. 邓小平曾指出,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这表明香港回归得益于( )
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外交人员谈判努力
C. “一国两制”方针 D. 中国政府正义立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邓小平曾指出,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中国与英国进行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使得香港问题能够谈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外交人员谈判努力、中国政府正义立场无关,排除BD项;“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是题干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A项。
21. 下图是阿拉伯的一种水力自动计时时钟。该时钟造型的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
A. 文化具有包容特征 B. 民主制度比较完善
C. 文化成就领先世界 D. 国王注重文化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该时钟造型的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让人想到古希腊”和所学可知,说明阿拉伯文化具有包容特征,吸收了其他文明的特点,A项正确;雅典的民主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阿拉伯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排除C项;国王注重文化建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2. “人们意识到文明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太阳底下的一切产生好奇心。”该言论评价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法国大革命 D. 殖民扩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人们意识到文明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太阳底下的一切产生好奇心”可得出重视人的作用,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视人价值的观点。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与题干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不符,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与题干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不符,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与题干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3. 《独立宣言》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黑人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这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 )
A. 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 具有分权制衡特点
C. 黑人完全拥有公民权 D.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黑人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可知,宪法规定黑人与白人的权利不平等,说明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种族歧视的的色彩,D项正确;“黑人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无法体现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全分立,但题干未涉及,排除B项;黑人完全拥有公民权与题干“黑人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4. 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其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 )
A. 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B. 已为各国政府接受
C. 带来了人类彻底解放 D.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其书籍即使被烧毁了,也不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应用,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项正确;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与题干信息“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不符,排除A项;已为各国政府接受,不符合史实,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接受,排除B项;带来了人类彻底解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25. 符合下图邮票的主题是( )
玻利瓦尔 圣马丁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C.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D. 种族歧视制度的废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圣马丁、玻利瓦尔等人领导了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最终获得胜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项正确;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种族歧视制度的废除”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6. 1881-1893年日本工厂由1100增至3340个,1894-1898年各类公司由3900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日平均开动纱锭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这是由于日本实行( )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大化改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81-1893年日本工厂由1100增至3340个,1894-1898年各类公司由3900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日平均开动纱锭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废藩置县是政治上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文明开化是在社会生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古代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A. 维护封建统治 B. 扼杀巴黎公社
C. 争夺世界霸权 D. 削弱殖民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德成就突出,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作为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想要重新瓜分世界,与英国为首的老牌殖民帝国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C项正确;1871年德国统一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统治,“维护封建统治”说法错误,排除A项;1871年,法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巴黎公社失败,与题干涉及的一战前不符,排除B项;德国代表的是殖民者,参加一战的目的是掠夺殖民霸权,“削弱殖民力量”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8. 罗斯福认为,纯粹的救济如饮鸩止渴,只能麻痹人的精神意志,而以最低工资代替救济金则能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因此,他( )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整顿金融体系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实行按劳取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纯粹的救济如饮鸩止渴,只能麻痹人的精神意志,而以最低工资代替救济金则能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让受赈济地区的困难群众参加劳动 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C项正确;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救济”方式,排除A项;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金融体系,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救济”方式,排除B项;实行按劳取酬,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29. 下表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得益于( )
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新经济政策推行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苏联模式正式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和所学可知,为应对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为集体村庄提供机械服务,C项正确;1928年后新经济政策已经逐渐取消,排除A项;苏联在1918年-1920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项;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30. 旅游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购物付款扫一扫二维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 网络技术的发展 B. 航天技术的进步
C. 生物技术的突破 D. 新材料技术应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微信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网络技术的发展,A项正确;航天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空间站等方面,排除B项;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与通讯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富有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祆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材料二
两浙、福建等五路 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
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人数 23780人(占82%) 103人(占0.36%)
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种数 1200种(占80%) 2种(占 0.13%)
——据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整理
材料三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总是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接触与交换,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结合材料一,概括唐朝“开放精神”的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存在的关系。指出推动该关系发展的因素。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中国古代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唐朝政府大量任用外国及外族人为官;唐朝对各种宗教文化宽容。
(2)关系:正比例关系、相互促进关系(说出其中一个即可)。因素:科技的进步、印刷水平的提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说出其中一个即可)
(3)观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成长。说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丰富了中原的文化与生活或者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体现:根据材料一“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可知,唐朝政府大量任用外国及外族人为官;根据题干“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祆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可知,唐朝对各种宗教文化较为宽容。
【小问2详解】
关系:根据材料二“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人数、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种数”在“两浙、福建等五路,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的比较可知,进士人数越多的地方,印书种数越多,二者成正比关系(或相互促进关系)。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科技的进步、印刷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有有利于书籍的印刷,推动文化的发展。
【小问3详解】
观点:根据材料三“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总是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接触与交换,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可知,中华文化在接触和学习外来文化中不断成长。故可拟定观点为: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可以从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说明: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成长的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往来,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与生活。唐朝时期,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回国后,在国内传教,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其它符合题意即可)
32. 小小钱票,关乎国计民生;锱铢半钱,牵动时代神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19世纪末重庆开埠后,先后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羊、英贸易银员、法属安南银圆、奥地利玛利亚银圆等流通于世。 法属安南银圆
②四川造币厂废止大清银币钱模,以汉字十八星旗为主题图案设计了极具纪念意义的新款钱模式样,于1912年4月开始铸行新币“四川银币”,习称“汉字大洋”。 四川银币
③1915年末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由此爆发,大量云南护国银元作为军饷随护国军入川流通。 云南护国银元
④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规定:月薪不足30元者自愿认购;满30元者,多次缴足3元即可获得债票一张;月薪50元以上者按一定比例认购。
救国公债
⑤1948年8月,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流通货币)崩溃前夕,重庆物价指数已升至155.1万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前能买到一头牛的法币,这时大概只能买两粒米
堆积如山的法币
——摘编自曾繁模 李玲:《老钱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张钱票,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
【答案】(1)历史事件:①:甲午中日战争;②:辛亥革命。
(2)示例1:钱票:③④。
观点:钱票承载了人民的家国情怀。
论述: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以支援抗日战争,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体现了全民族抗战;云南护国银元作为军饷支持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被迫取消帝制,维护了民主共和。结论:不同钱票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它见证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
示例2:钱票:④⑤。
观点:钱票能折射时代社会的荣辱兴衰。
论述: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以支援抗日战争,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体现了全民族抗战;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为解决军费问题,国名党大量发行法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结论:钱票在时代社会的荣誉兴衰中发生着变化,也牵动了时代的神经。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①19世纪末重庆开埠后”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增开重庆、沙市等为商埠。故①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根据材料“②四川造币厂废止大清银币钱模,……于1912年4月开始铸行新币“四川银币”,习称‘汉字大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各地铸造汉字新币。故②与辛亥革命有关。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任意选择两张钱票,分析其内在联系拟定观点,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述,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选择钱票③④;根据材料“1915年末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由此爆发,大量云南护国银元作为军饷随护国军入川流通。”“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可知,云南护国银元与护国战争有关,救国公债与抗日战争有关,根据二者的共同点拟定观点为:钱票承载了人民的家国情怀。根据护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相关事实论述为: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以支援抗日战争,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体现了全民族抗战;云南护国银元作为军饷支持护国战争,袁世凯复辟被迫取消帝制,维护了民主共和。最后得出结论:不同钱票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它见证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如选择钱票④⑤;根据材料“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1948年8月,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流通货币)崩溃前夕,重庆物价指数已升至155.1万倍。”可知,救国公债与抗日战争有关,堆积如山的法币与解放战争有关。根据二者出现的背景拟定观点为:钱票能折射时代社会的荣辱兴衰。根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为: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以支援抗日战争,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体现了全民族抗战;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为解决军费问题,国名党大量发行法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难以为继。最后得出结论:钱票在时代社会的荣誉兴衰中发生着变化,也牵动了时代的神经。
33. 物种交流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I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二 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的生产和消费
巧克力起初只有精英和富裕阶层能够享用。19世纪初,一磅巧克力的价钱相当于一名普通女工3天的工资。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 ——摘编自索菲·D·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17 世纪末研磨可可豆的场景。这是当时普遍使用的加工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巧克力搅拌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可的传播路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请另举一则“物种交流”的例子,说明其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
【答案】(1)路径:①通过新航路开辟从南美洲带回欧洲;②通过殖民扩张(种植园经济)传播至中美洲、非洲、亚洲等地。
(2)变化:从奢侈品变成了大众能消费的起的普通商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工艺流程的改进;交通运输事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开展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善了工人阶级待遇。
(3)马铃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期传入中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占城稻从越南引进,改良品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路径:根据材料“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1502年哥伦 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可知,通过新航路开辟从南美洲带回欧洲;根据材料“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可知,通过殖民扩张(种植园经济)传播至中美洲、非洲、亚洲等地。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巧克力起初只有精英和富裕阶 层能够享用……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可知,巧克力由少数人消费到消费大众化;
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巧克力搅拌机”“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工艺流程的改进;交通运输事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开展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善了工人阶级待遇。
【小问3详解】
例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列举马铃薯、占城稻等,根据所学可知,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期传入中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宋朝引进越南的占城稻,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历史学科
(说明:全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和考号,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文物有来自南方的印文硬陶、鸭形壶和海贝,有来自西北的青铜战斧和环首刀,有来自东方的酒器,有来自江汉地区的玉器等。这印证了当时( )
A. 阶级分化明显 B.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C. 疆域空前扩大 D. 不同地区存在交流
2. 如图为商代青铜器,腹内盛酒,牛背上立有一虎,既是抓手,又是装饰;牛身上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这表明当时青铜器( )
牛形铜觥
A. 数量众多 B. 用途广泛 C. 种类多样 D. 精美实用
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兼并战争
C. 百家争鸣
D. 统一思想
4. 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据此可知,秦朝( )
郡名 辖区
陇西郡 上封县、冀县、故道县……
辽东郡 新昌县、房县、文县……
南海郡 番禺县、四会县、博罗县、龙川县……
A. 加强地方权力 B. 消除地域差异
C. 开通丝绸之路 D. 实行郡县制度
5. 《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者。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尊崇儒术 B. 颁布“推恩令”
C. 北击匈奴 D. 建立刺史制度
6. 先秦时期,人们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之为“角黍”。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将北方的角黍和江南的简粽统称为“粽”。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民族隔阂彻底消除
C. 南北文化习俗交融 D. 政权更替非常频繁
7. 题7图是三彩男装女立俑,女着男装是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这印证了唐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绘画名家辈出
C. 都市商业繁荣 D. 对外贸易发达
8. 某作品记载了我国明朝中期以前的生产活动,部分内容简介如表,由此可知该作品是( )
章节 内容简介
第八卷《冶铸》 焊接的工艺
第九卷《舟车》 锚的应用及不同类型船只的功能
第十卷《锤锻》 四爪铁锚的锻造工艺和锚爪的焊接工艺
A. 《齐民要术》 B. 《资治通鉴》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9. 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注重“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此”,注重武器长短结合,进攻和守卫兼备。据此可知,戚继光( )
A. 注重武器更新 B. 决心收复台湾
C. 作战非常勇猛 D. 主张学习西方
10. 乾隆时,清廷设立金瓶掣签选制,以解决选择转世灵童的难题,遂使清廷成为佛法的保护者,加强了清廷为满、蒙、藏共主的地位。这一措施有利于( )
A.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B. 推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保持各民族的一致性 D. 维护新疆地区长治久安
11.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逐步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
1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上海接收了来自苏州和南京各地的富商大贾来此避难。自此,南京和苏州未能恢复其商业地位,上海迅速跃升为中国顶级都市。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加剧民族危机 B. 影响经济布局
C. 瓦解自然经济 D. 削弱中央权威
13. 近代诗人黄遵宪撰写《日本国志》,聚焦日本明治维新史。该书在1890年刊行时反响甚微,但在1895年后却成为畅销书。这主要是因为(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维新变法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
14. 1919年5月爆发的北京学生运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支持,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响应学生,影响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这场由学生发起、工人扩大的运动( )
A. 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B.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 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5. 下图是井冈山根据地发行的一种货币——井冈山银元,银元中有个汉字是“工”,开创了根据地制作和发行货币的先河。该货币的发行旨在( )
A. 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B. 体现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扩大群众的政治权力 D. 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16. 下图的宣传画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20世纪50年代《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 1953年《选举忠于人民事业的人大代表》 1956年《颗颗金,粒粒黄,合作化的道路真正强》
A. 独立自主国家的建立 B.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C.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D. 土地革命带来的巨变
17. 他的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墓盖上方端正地摆放了一碗白米,碗上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他”是( )
A. 袁隆平 B. 王进喜 C. 屠呦呦 D. 焦裕禄
18.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第五章标题的是( )
第五章 通往北京之路,1968-1972年 通往正常化之路,1977-1979年
A. 中美建交 B. 三大改造 C. 走向亚非 D. 求同存异
19. 1979年4月,卢绪章与霍英东、彭国珍在北京签署广州白天鹅宾馆建设合作协议书,这是中国利用外资建宾馆的第一个项目。这主要得益于(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动 D. 改革开放的展开
20. 邓小平曾指出,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这表明香港回归得益于( )
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外交人员谈判努力
C. “一国两制”方针 D. 中国政府正义立场
21. 下图是阿拉伯的一种水力自动计时时钟。该时钟造型的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
A. 文化具有包容特征 B. 民主制度比较完善
C. 文化成就领先世界 D. 国王注重文化建设
22. “人们意识到文明是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太阳底下的一切产生好奇心。”该言论评价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法国大革命 D. 殖民扩张
23. 《独立宣言》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黑人的公民权属于奴隶主,并且按白人的五分之三折算。这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 )
A. 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B. 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C. 黑人完全拥有公民权 D.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4. 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其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 )
A. 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B. 已为各国政府接受
C. 带来了人类彻底解放 D.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5. 符合下图邮票的主题是( )
玻利瓦尔 圣马丁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C.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D. 种族歧视制度的废除
26. 1881-1893年日本工厂由1100增至3340个,1894-1898年各类公司由3900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日平均开动纱锭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这是由于日本实行( )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大化改新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A. 维护封建统治 B. 扼杀巴黎公社
C. 争夺世界霸权 D. 削弱殖民力量
28. 罗斯福认为,纯粹的救济如饮鸩止渴,只能麻痹人的精神意志,而以最低工资代替救济金则能充分尊重被救济者的尊严和自尊心。因此,他( )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整顿金融体系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实行按劳取酬
29. 下表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得益于( )
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新经济政策推行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苏联模式正式形成
30. 旅游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购物付款扫一扫二维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 网络技术的发展 B. 航天技术的进步
C. 生物技术的突破 D. 新材料技术应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富有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民族。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政府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祆教、景教、伊斯兰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材料二
两浙、福建等五路 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
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人数 23780人(占82%) 103人(占0.36%)
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种数 1200种(占80%) 2种(占 0.13%)
——据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整理
材料三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总是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接触与交换,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结合材料一,概括唐朝“开放精神”的体现。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存在的关系。指出推动该关系发展的因素。
(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中国古代的史实加以说明。
32. 小小钱票,关乎国计民生;锱铢半钱,牵动时代神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19世纪末重庆开埠后,先后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羊、英贸易银员、法属安南银圆、奥地利玛利亚银圆等流通于世。 法属安南银圆
②四川造币厂废止大清银币钱模,以汉字十八星旗为主题图案设计了极具纪念意义的新款钱模式样,于1912年4月开始铸行新币“四川银币”,习称“汉字大洋”。 四川银币
③1915年末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由此爆发,大量云南护国银元作为军饷随护国军入川流通。 云南护国银元
④1939年国民政府首次向民间公开发行救国公债,规定:月薪不足30元者自愿认购;满30元者,多次缴足3元即可获得债票一张;月薪50元以上者按一定比例认购。
救国公债
⑤1948年8月,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定流通货币)崩溃前夕,重庆物价指数已升至155.1万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战前能买到一头牛的法币,这时大概只能买两粒米
堆积如山的法币
——摘编自曾繁模 李玲:《老钱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张钱票,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
33. 物种交流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I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二 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的生产和消费
巧克力起初只有精英和富裕阶层能够享用。19世纪初,一磅巧克力的价钱相当于一名普通女工3天的工资。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 ——摘编自索菲·D·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17 世纪末研磨可可豆的场景。这是当时普遍使用的加工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巧克力搅拌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可的传播路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请另举一则“物种交流”的例子,说明其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