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试卷(含解析)贵州省台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本试卷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水经注》
2.新疆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清乾隆时管辖新疆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伊利将军 C.驻疆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3.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的是( )
A.伊犁将军 B.西域都护 C.宣慰使 D.驻藏大臣
4.著名学者郭沫若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对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A.康熙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郑和
5.习近平曾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并提议“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牡丹亭》 D.《西游记》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 )
A.马致远、《窦娥冤》 B.孔尚任、《桃花扇》
C.汤显祖、《牡丹亭》 D.陈洪绶、《西厢记》
7.清朝时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 )
A.地方权力增大 B.相权不断加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8.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刚柔并济,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其“柔”的一面的是(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修建须弥福寿庙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平定准噶尔蒙古势力
9.“(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下列关于“他”的这一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B.加强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C.体现了明朝的对外友好交往 D.发生在明朝后期
10.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据此,康熙帝( )
A.设置澎湖巡检司 B.促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C.在台湾正式建省 D.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11.郑钧《回到拉萨》歌词中写道:“回到了布达拉,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歌词优美的描述了西藏的美,中国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始于元朝,当时设置了哪一机构( )
A.吐蕃赞普 B.达赖喇嘛 C.驻藏大臣 D.宣政院
12.所谓“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材料反映的中枢体系的形成( )
A.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奠定基础 B.使中央对跑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C.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 D.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13.郑和航海档案有如下歌谣:“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日没黑云接,风雨不可说。云行满山低,连霄雨乱飞;云从龙门起,飓风连急雨。”这反映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 )
A.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B.明朝造船业的发达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D.掌握利用气象规律
14.清朝大兴的“文字狱” ( )
A.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必须和必要手段
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最突出表现
C.原因在于吸取了明朝灭亡教训而实行的一种文化恐怖政策
D.是为了压制反清思想,树立清朝的权威而实行的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15.《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州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A.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16.明朝晚期至清朝是我国对外政策由开放到封闭转化的时期,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自然经济的稳定性是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经济基础
B.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完全禁绝清与其他各国的海外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对于清政府防止外来侵略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
17.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主题是( )
A.君主专制 B.经济发展 C.思想控制 D.边疆管理
18.下侧示意图体现的主题( )
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C.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9.如图是某一科技著作中的插图。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 )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0.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边疆的管理,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卫疆土。下列关于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管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有(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管辖
③元朝设置宣政院,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 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 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 ”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 。
(5)推翻明朝: 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三、综合问答题(本题共14分。)
22.(14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七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民族团结
(1)唐太宗时,为加强与藏族的友好关系,将哪位公主嫁入吐蕃? (2分)
(2)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始于哪个朝代? (2分)
(3)清朝时设置哪一机构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分)
(4)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于哪年设置台湾府? (2分)
探究二:捍卫主权
(5)明清时期,我国的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的侵略,广大爱国官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请你分别说出打败日本、荷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2分)
探究三:感悟历史
(6)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4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2分;共36分。)
23.(12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两将军大出围单于,所杀虏八九万……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据《史记》《汉书》整理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在西北地区的统治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代王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共同点。(4分)
24.(12分)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从公元前两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华北各地的史前文化在强烈的交互作用与整合过程中,发育成以“三代”(夏、商、西周)著称的早期华夏文明。在公元前最后的那一千年,华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政体①。公元后第一个一千年,汉文明一波又一波地从华北向南方社会全面融合,以越来越快的节奏推动东部中国经济文化均质化的进程②。公元后第二个一千年,南方超越北方,西部及西北各地区先后被元、清等政权稳固地整合到中央王朝的疆域结构之中。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实行哪一地方行政制度?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①②处涉及的相关史事或历史现象。请列举清朝“稳固地整合”西北地区的史实。(3分)
(3)材料三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上述史料见证了中国古代巩固边疆地区的部分举措,请任选一文物加以说明。 (3分)
(4)综上所述,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巩固统治有何深远影响? (3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鲜卑姓氏改为汉娃,穿汉服,与汉族联姻,迁都洛阳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材料二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材料三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四 如图
材料五 清前期,在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族,清代把这一地区称为回部。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征讨,在维吾尔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岳麓书社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2分)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2分)
(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过哪些措施对这一地区加强管理?(一点即可)(3分)
(5)材料五中,乾隆帝平定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分)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下册 历史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 3 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2.B
【详解】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符合题意;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A排除;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地区,C排除;乌里雅苏台将军是清代外蒙古、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地方的八旗最高军政长官,D排除。故选择B。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D项正确;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一步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排除A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排除B项;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的是驻藏大臣,而不是宣慰使,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B项正确;康熙抗俄,林则徐抗英, 郑和下西洋,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汤显祖是明代负有盛名的戏剧家,其戏剧代表作是《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C项正确;《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排除A项;《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作品,排除B项;《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及其代表作品《牡丹亭》。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C项正确;关汉卿创作《窦娥冤》;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创作《桃花扇》;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陈洪绶,为《西厢记》绘制了插图,排除ABD项。故选C项。
7.D
【详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项正确;ABC三项均表述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乾隆时,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体现了对西藏宗教领袖的笼络,故B符合题意;ACD均是武力镇压,体现的是刚,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9.C
【详解】根据材料“(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可知,他是郑和。1405年一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C项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欧洲,排除B项;1368年明朝建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前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依据题干“台湾……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反映了台湾很重要,一定要守住台湾。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符,隶属福建省。台湾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D正确;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A排除;郑成功围攻台湾达8个月之久,促使荷兰殖民者投降,B排除;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省,是光绪年间,C排除;故选D。
1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度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D项正确;赞普是唐代吐蕃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排除A项;达赖喇嘛是格鲁派中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不是元朝设置的机构,排除B项;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依据材料“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中枢体系的形成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治,为进一步集中权力,朱元璋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C项正确;AB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日没黑云接,风雨不可说。云行满山低,连霄雨乱飞;云从龙门起,飓风连急雨”可知,这些是自然现象,体现了郑和准确掌握气象规律,这是成功的一个关键,D项正确;“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这是自然规律,体现不出明朝国力强盛,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自然规律,与明朝造船业的发达无关,排除B项;北宋时期指南针用于航海,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为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君主的权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巩固大一统局面,清朝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A符合题意;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最突出表现,B排除;吸取明朝灭亡教训而实行的一种文化恐怖政策不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C排除;压制反清思想是清朝大兴的“文字狱”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D排除。故选择A。
15.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外国商人必须……广州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沿海军事防御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材料表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非禁止外国商人来华,排除C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只开放广州十三行对外进行贸易,B符合题意;ACD项内容都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表述,排除。故选择B。
17.A
【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到明朝废丞相再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思想控制及边疆管理,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8.A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疆域四至以及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如雅克萨之战巩固了东北边防,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新疆地区的管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管辖,这些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和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属于政治范畴,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指皇权加强,但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清朝前期的疆域四至和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没有体现文学艺术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医学名著,药物包括三大类,其中之一是植物药,并附有植物插图,材料说体现了这一点,B项正确;《梦溪笔谈》是笔记小说,《农政全书》是农书, 《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手工业知识,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0.D
【详解】根据题干“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管理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①正确;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③正确;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④正确。所以,①③④说法正确,D项正确;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②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②的ABC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 明朝 李自成 均田免赋 大顺 1644
【详解】根据所学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制定严明军纪。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22.(1)文成公主
(2)元朝
(3)驻藏大臣
(4)1684年
(5)戚继光;郑成功
(6)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要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雍正设立驻藏大臣,代表朝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物。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1684年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事务。
(5)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清朝初年郑和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6)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要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23.(1)统治措施:筑长城;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派张骞出使西域。
(2)制度:行省制度;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共同点:对边疆地区进行统一;设置管理机构,加强管辖。
【详解】(1)统治措施:根据材料“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而漠南无王庭”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在西北地区的统治措施有:筑长城;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派张骞出使西域。
(2)制度:根据材料“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和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3)共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可知,汉、元、清时期通过北击匈奴、平定叛乱等方式对边疆地区进行统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等管理机构,加强管辖。
24.(1)经济: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地方行政制度:实行行省制度。
(2)①秦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重心南移。
史实:清初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叛乱。
(3)材料三:实物史料。
说明: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
《明代抗倭图》见证了明朝中后期倭寇侵犯浙江,明军反抗倭寇的事迹。戚继光抗倭,消灭福建广东一带倭寇,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铜炮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武器,见证了康熙皇帝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
(4)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了边疆,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任答一点)
【详解】(1)经济措施:根据材料“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是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可知,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①根据材料“在公元前最后的那一千年,华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根据材料“公元后第一个一千年,汉文明一波又一波地从华北向南方社会全面融合,以越来越快的节奏推动东部中国经济文化均质化的进程”可知,材料体现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史实:根据材料“清朝稳固地整合西北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初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材料三:根据材料三“宣政院印、明代《抗倭图卷》局部和雅克萨战争使用的铜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说明:根据材料三“宣政院印、明代《抗倭图卷》局部和雅克萨战争使用的铜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明代抗倭图》见证了明朝中后期倭寇侵犯浙江,明军反抗倭寇的事迹;戚继光抗倭,消灭福建广东一带倭寇,解除东南沿海倭患。铜炮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武器,见证了康熙皇帝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
(4)影响:综上所述,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巩固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了边疆,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
25.(1)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或孝文帝改革);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或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进程)(
(2)公主:文成公主。
(3)朝代:元朝。
(4)地区:西藏;
措施: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
(5)机构:伊犁将军。
【详解】(1)改革:根据材料一“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可知,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北魏统一后,魏孝文帝进行了汉化改革,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推动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因此这次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2)公主:依据材料二“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朝代:依据材料三“……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结合所学知识,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的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4)地区:依据材料四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可知反映的金瓶掣签制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清政府建立后,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的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的册封,并且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清朝的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5)机构:根据课本所学可知,乾隆帝平定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伊犁将军代表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试卷(含解析)贵州省台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