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 4月18日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 )
A. 古文明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 B. 古文明区域涵盖了世界各大洲
C. 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 D. 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图示可以看出古代人类文明诞生的区域大多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大河流域居多,这表明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C项正确;早期人类文明兴起的时间并不相同,排除A项;据图示,早期人类文明,并没有涵盖世界各大洲,排除B项;早期文明存在密切联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 希腊半岛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资源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相比几乎不值一提,即使古代希腊人将当地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也不足以创造出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由此推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
A. 吸收了文明古国的成果 B. 未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C. 受益于海外贸易的开拓 D. 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走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将希腊半岛自然地理环境与大河流域古国进行比较,认为希腊半岛在水、土地和其他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竟然创造出来了文明,这是由于其海外贸易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明之间的吸收交流,排除A项;自然条件影响到了希腊文明,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走向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3.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即古罗马)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越南),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两则记载( )
A. 可以佐证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B. 体现了当时欧亚陆海商路的畅通
C. 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发达 D. 全面介绍东方养蚕缫丝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东西方)。据材料“赛里斯(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大秦,即古罗马)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等信息可知,古罗马和中国的记载中,都存在对双方的介绍,说明其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力证据,即这些记载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A项正确;从古罗马的记载中,并不能看出欧亚陆海商路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强调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排除C项;只是说明中国产丝,“全面介绍了东方养蚕缫丝”,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
4. 中世纪的西欧,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
A. 君臣共同主导政局 B. 专制集权遭到削弱
C. 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D. 封建统治秩序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受到封臣限制,君主权力有其限度,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王受到封臣的限制,但不能夸大为“共同主导”,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国王并未实现专制集权,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为封建社会时期,封君封臣制度容易造成割据势力,教权与皇权时而斗争,因此封建统治秩序并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5.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争夺日益激烈,在教皇主持下签署条约,画了一条线,规定界线两边分别归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16世纪初,法国国王高调宣称:“我很想看看《圣经》里哪一条规定了我不能分享这个世界。”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荷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这些材料反映当时欧洲( )
A. 罗马教皇威权的丧失 B.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C. 主权国家的逐步形成 D. 呈现出多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我很想看看《圣经》里哪一条规定了我不能分享这个世界”可知法国国王的言论实际上是想要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世界的统治,冲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霸主地位,也冲击了教皇的规定,说明当时欧洲多个中心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罗马教皇威权的丧失说法错误,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推动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排除B项;仅根据法国国王的言论无法体现主权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6. 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 )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 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 B. 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C. 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 D.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欧洲。材料围绕“哥伦布大交换”,对新旧世界两边着墨,以“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结尾,说明学者立足于生态环境视角看待新航路开辟,即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D项正确;材料有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单纯的说重大贡献解读过于片面,排除A项;题干从正反两方面看待新航路开辟,不能只强调冲突,排除B项;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只重危害一端,第三、五两章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7. 马克思·韦伯认为,在马丁·路德生活的时代,传教士仍是新闻、教育乃至娱乐的主要来源,教堂仍是乡村生活的中心。而新教徒的生活方式则是把世俗的经济活动置于宗教控制之下,为新型的资本主义精神加上了宗教动力。马克思·韦伯意在强调( )
A. 发挥教会在道德教化的中心作用 B. 发展新型大众舆论媒体的重要性
C. 宗教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新发展 D. 宗教活动束缚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世纪(德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马丁路德掀起的宗教改革,新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教价值观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新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涉及新教的教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新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得出发展大型大众舆论媒体,排除B项;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8. 1793年法国大革命浪潮汹涌,雅各宾派激进派领导人马拉被出身于贵族家庭的科黛刺杀。下图中两幅画均以这一事件为创作题材,但细节却有所不同。由此可知,这两幅伟大的艺术作品( )
左图: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的《马拉之死》:通过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成功地将马拉塑造成满怀慈悲又大公无私的圣徒、革命者。
右图:保罗·波德里(1828-1886)的《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体现其对马拉的愤怒和对科黛的崇敬,反对雅各宾党的激进政治。画中科黛眼神坚毅镇定,俨然是一位正气凛然的英雄,甘愿为自由、平等不畏牺牲。
A. 能客观反映马拉遇刺这一历史事件
B. 体现当时法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价值观的冲突
C. 因创作者进行了艺术加工因而没有史学研究价值
D. 全面、正确评价这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3年(法国)。根据材料《马拉之死》是反映法国大革命激进政治家马拉遇害的名画。图中马拉被塑造成耶稣受难形象,人间正义的化身。19世纪中期,法国另一幅名作《刺死马拉后的科黛》,却将女刺客科黛描绘成正气凛然的英雄,而马拉被退到背景一旁,几乎不为人注意。结合所学可知,《马拉之死》作者是站在革命者的立场上,对马拉之死表现出同情和崇敬之意;而《刺死马拉后的科黛》作者是站在刺杀者立场表现出对马拉的愤怒和对科黛的崇拜。马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贡献,但是其思想和政策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自由和民族权利,可见当时法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价值观的冲突,B项正确;两幅绘画均是艺术作品,带有作者主观成分,不能客观反映历史事件,排除A项;两幅绘画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排除C项;这两幅作品均是从创作者自身角度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不能全面、正确评价,排除D项。故选B项。
9. 康德(1724——1804) 认为,德国人融合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感情,但他们更接近于前者,同后者的相似是由于模仿造成的,因而是矫揉造作的,德国人成功地把崇高感和美感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不少的德意志知识分子猛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上述情形( )
A. 激化了德法两国的民族矛盾 B. 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 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 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24-1804的德意志。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德国人成功地把崇高感和美感结合起来,结合了英国和法国的思想,但同时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力主张构建民族文化,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思考,这进一步发展了启蒙思想的内涵,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德法民族矛盾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对德意志本民族文化的理性思考,排除B项;德国统一战争在19世纪下半叶,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643年,英国政治家菲利浦·亨顿在《论君主制》中提出,英格兰的立法权一定要源于君主、贵族、平民三个等级,而要确保这种混合体制的稳定性,“必须寻求一种一定是授予君主的权力,这种权力不过于强大,不致摧毁这种混合;但也不是过于徒有虚名以致摧毁了君主制”。该主张( )
A. 否认了议会掌握立法权资格 B. 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论证了保留政治传统的合理性 D.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7世纪(英国)。据材料,英国政治家菲利浦·亨顿在《论君主制》中提出,要限制君主的权力,但也不能摧毁君主制,也即保留君主制传统,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君主权力和君主、贵族、平民三个等级分享权力的混合体制,没有反对议会掌握立法权相关信息,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于1640年爆发,排除B项;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正式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1.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
A. 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 B. 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 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8世纪(苏格兰)。据材料“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可知,休谟主张各国之间应互通有无,自由贸易,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由贸易的重视,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与题干所述自由主义相反,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并不是重商主义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并未提及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2. 18世纪前,英国的适婚青年为筹集房屋、整套农具、牲畜等必备物件大都晚婚,男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8岁和26岁。19世纪后期,男女大都置办简单生活用品后租房结婚,初婚年龄下降到25岁和23岁。这表明( )
A. 君主立宪制赋予人民婚姻自由权 B. 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出生率上升
C. 劳动力紧缺导致了社会习俗革新 D. 社会经济变迁影响婚俗观念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前英国青年结婚时对物质需求较高到19世纪后期对物质需求要求简单,18世纪前和19世纪后期,英国青年男女结婚年龄降低,题干信息属于青年男女婚姻观的变化,设问词为说明,从四个选项看,该题为婚姻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变化,D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上与提干要求不符,排除A项;婚姻观变化与人口出生率不直接相关,排除B项;从题干提供信息判断无法表明英国劳动力短缺,排除C项。故选D项。
13. 1848年马克思指出:“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生长出来。也许不出五十年,那里连一点咖啡、一点砂糖也找不到了,因为东印度正以其更廉价的生产得心应手地跟西印度虚假的自然秉赋作竞争。”由此可知,马克思( )
A. 阐明经济作物种植要适应自然条件 B. 强调亚非拉争取独立的艰巨性
C. 揭示资本主义扩张主导了国际分工 D. 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48年的世界。根据材料“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生长出来。……因为东印度正以其更廉价的生产得心应手地跟西印度虚假的自然秉赋作竞争。”及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逐渐改变了当地的种植结构。后来在反殖民斗争的影响之下,殖民地的产糖量骤减,导致欧洲市场蔗糖供应不足,糖价上涨,这为东印度地区蔗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西方殖民者的利益需求主导着国际分工,C项正确;“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体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与自然条件的联系,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艰巨性特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玻利瓦尔说:“墨西哥完了,危地马拉毁了,智利出了新麻烦玻利维亚两年换了三个总统,其中两个死于谋杀。”这反映了( )
A.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宣告彻底失败 B. 门罗主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C. 拉美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事业任重道远 D. 民族独立运动导致拉美各国政局动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拉美)。据材料“墨西哥完了,危地马拉毁了,智利出了新麻烦。玻利维亚两年换了三个总统,其中两个死于谋杀”可以看出,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国家的民族独立后,国内政局的动荡,突出反映拉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C项正确;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多个地方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没有彻底失败,排除A项;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美的殖民统治是拉美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排除B、D项。故选C项。
15. “萨蒂”,是印度教中的自焚殉夫习俗,这一习俗形成有深刻的宗教、社会原因。英印政府多次颁令劝阻,但收效甚微。1829年,宣布“萨蒂”为非法,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于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从法律层面废除这一陋习。上述措施( )
A. 扩大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 B. 淡化了印度国民的反抗意识
C. 意在推动印度近代化历程 D. 具有客观进步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印度)。据材料“印度寡妇焚身殉夫的行为”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行为受到印度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英国政府“几次颁令劝阻该行为”“宣布‘萨蒂’为非法,须受法庭惩戒,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可知,英国政府对这种行为的禁止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具有客观进步性,D项正确;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是英国的资产阶级及武力,材料内容没有扩大殖民统治的基础,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封建思想的冲击,没有涉及民族民主意识,排除B项;客观上推动印度近代化历程,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地实行殖民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二、主观题(共4小题,共55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 【玉米的起源与传播】民以食为天,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既是食粮,也是饲料作物。某中学同学就玉米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小组一 玉米的起源史
材料一 考古遗存中的玉米 墨西哥特瓦坎谷考古遗址出土的玉米
材料二 神话中的玉米
根据古典史诗《波波尔·乌》中的说法,玛雅人的起源属于“植物变化说”。造物主最先是用泥土和木头造人,但都不太成功,后改用新的材料——玉米来造人:“黄色和白色的玉米造成了人的肉体;人的胳膊两腿用玉米团做成,唯有玉米进入了我们祖先的肌体。”。
材料三 文字中的玉米 ——玉米有文字历史的开始
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5日日记中所记载的农作物:“在那里(此时他们在古巴岛)有一片土地,种植着一种作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当地人称之为马西日(Mahiz,即后来西班牙语maiz、英语maize的词源,意为玉米)”。
——《哥伦布的航海日志》
材料四 科学视角下的玉米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汤丽清《种子漫谈》
(1)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玉米最早起源于美洲墨西哥地区,根据第一小组收集的资料任选两则,从史料类型、研究价值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研究小组二 玉米的传播史
时间 地区
公元前7千年左右 驯化中心:北美墨西哥地区中部高原谷地玉米得到驯化和种植。
约公元前3千年前到1千年前左右 拓展到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秘鲁发现四千多年前贮藏玉米的大型仓库;玉米在北美洲很多地方作为重要农业作物种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左右 哥伦布西渡大西洋把玉米带回到西班牙。由于玉米耐寒且高产,能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种植,此后30年传遍了欧洲各地和北非。
17世纪以来 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仅次于麦类第二大粮食作物,与马铃薯、甘薯这美洲三宝一起支撑起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2)根据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概述玉米的传播历程,并从人类文明的交流视角加以说明。
【答案】(1)材料一是历史遗存,是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材料二是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说明玉米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并对其文明兴起发展起重要作用;材料三是文献史料或航海家的日志,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材料四是现代科学文献,展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在远古人类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科学助推史学研究。二者都具有可信度,可以通过多重史料、多角度、不同方式互证玉米起源于美洲这一观点。
(2)概述:15世纪末以前,玉米种植主要在美洲地区传播,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15世纪末以来,玉米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说明:玉米的传播体现了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交流,反映了全球联系不断加强走向整体的过程。新航路开辟以前,人类早期文明彼此之间交流少,尤其是美洲文明独立发展相对孤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逐步打破,世界市场逐步拓展、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东西半球展开了人口的大迁移、物种大交流和商品大流通。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题目要求从史料类型、研究价值角度任选两则,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材料一是考古发掘的历史遗存,是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材料二是古典史诗中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说明玉米在当地种植历史悠久,并对其文明兴起发展起重要作用;材料三是哥伦布文字记载的文献史料或航海家的日志,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材料四是运用现代科技的现代科学文献,展现了现代科技手段在远古人类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科学助推史学研究。二者都具有可信度,可以通过多重史料、多角度、不同方式互证玉米起源于美洲这一观点。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到近代的世界。根据表格中玉米传播路线历程进行概述:根据材料“公元前7千年左右”“驯化中心:北美墨西哥地区中部高原谷地玉米得到驯化和种植”“约公元前3千年前到1千年前左右”“拓展到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可知15世纪末以前,玉米的种植主要在美洲地区传播,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根据材料“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左右”“哥伦布西渡大西洋把玉米带回到西班牙。……此后30年传遍了欧洲各地和北非。”“17世纪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可知15世纪末以来,玉米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逐步成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玉米传播过程从文明交流、物种传播、全球联系等角度进行说明:玉米的传播体现了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交流,反映了全球联系不断加强走向整体的过程。新航路开辟以前,人类早期文明彼此之间交流少,尤其是美洲文明独立发展相对孤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逐步打破,世界市场逐步拓展、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东西半球展开了人口的大迁移、物种大交流和商品大流通。
17.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答案】(1)条件:王权的加强(或中央集权的初步建立,政治认同或国家认同的加强);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市民阶层的兴起;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语言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或民族语言的形成、发展);罗马法中国家观念的影响。
(2)特征: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主权在民(或由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重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崇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背景:据材料一“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可知,专制王权的建立;据材料“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救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及所学中世纪城市自治相关内容可知,此时期城市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而市民阶层积极支持王权的扩张和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 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知,语言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据材料“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可知,罗马法中国家观念的影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及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主权在民;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了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律好政策,体现了其重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人权宣言》为代表推崇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1848年前的60年里已经获得历史性的突破。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阵线上皆取得胜利。只要记住这一点足矣。1789—1848年的岁月—那个时期的主线是双元革命:由英国发起、主要限于英国的工业改造和与法国有关、主要限于法国的政治改造,两者异曲同工,皆是新社会的胜利,一个被法国历史学家称为“所向披靡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当时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肯定。站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理论家后面的,是一大群准备将温和自由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革命的群众。处在资本家之下和周围的,是被迫离乡背井、满腹怨言的“劳动贫民”,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19世纪30—40年代是充满危机的年代,前景未卜,只有乐天派才敢对其结果作出预测。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元革命”具体表现,并说明“当时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肯定”的原因。
(2)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二中所述观点的前两个层次展开说明。
【答案】(1)双元革命: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断分化,工人运动发展迅猛;马克思主义诞生。(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第一层次: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和电成为主要动力能源。
第二层次:电力、汽车、石油等工业的建立,使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工业结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表现:由材料一“1789—1848年的岁月—那个时期的主线是双元革命:由英国发起、主要限于英国的工业改造和与法国有关、主要限于法国的政治改造,两者异曲同工,皆是新社会的胜利”及所学可得出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一“站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理论家后面的,是一大群准备将温和自由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革命的群众。处在资本家之下和周围的,是被迫离乡背井、满腹怨言的‘劳动贫民’,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及所学可得出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断分化,工人运动发展迅猛;结合所学可得出马克思主义诞生。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由材料二“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及所学可得出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石油和电成为主要动力能源;由材料二“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及所学可得出电力、汽车、石油等工业的建立,使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工业结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19. 【农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农业革命触发链式反应,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任选择一个阶段,就农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自拟主题,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层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早期农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的兴起
论证: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农业革命指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
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初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逐步走向定居生活;推动了社会劳动分工,出现剩余产品和阶级分化,由此国家逐渐形成,出现语言文字、城市,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结: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与进步。
示例二:中世纪后期到近代的农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迅速发展、转型
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农业革命指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以来,农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如英国,其农村资本主义关系逐步确立、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商品化农业的建立等,这些推动着传统封建农业生产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转型,并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推动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工业革命推动农业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以机械化、商品化、集约化、科技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总结: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与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为古代、近代世界。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任意选择一个阶段,就农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自拟主题,并加以简要说明。例如可以选择材料一,材料一主要讲述的是早期人类活动中,各自独立发明了农业生产,根据材料“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可拟论题为早期农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的兴起 。
其次进行论证,论证利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农业革命指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
举例说明 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初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逐步走向定居生活;推动了社会劳动分工,出现剩余产品和阶级分化,由此国家逐渐形成,出现语言文字、城市,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后总结: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与进步。
也可选择材料二,根据材料二“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可拟论题为中世纪后期到近代的农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迅速发展、转型。
其次进行论述,同样使用唯物史观进行论证,经济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 农业革命指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
举例说明,中世纪后期到近代以来,农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如英国,其农村资本主义关系逐步确立、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商品化农业的建立等,这些推动着传统封建农业生产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转型,并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推动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工业革命推动农业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以机械化、商品化、集约化、科技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最后总结: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与进步。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 4月18日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图是世界七大古文明示意图。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文明( )
A. 古文明大致兴起于同一历史时期 B. 古文明区域涵盖了世界各大洲
C. 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 D. 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 希腊半岛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资源与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相比几乎不值一提,即使古代希腊人将当地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也不足以创造出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明。由此推知,古希腊文明的发展( )
A. 吸收了文明古国的成果 B. 未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C. 受益于海外贸易的开拓 D. 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走向
3.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即古罗马)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越南),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两则记载( )
A. 可以佐证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B. 体现了当时欧亚陆海商路的畅通
C. 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发达 D. 全面介绍东方养蚕缫丝
4. 中世纪的西欧,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照议事会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觉得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劝告或阻拦。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
A. 君臣共同主导政局 B. 专制集权遭到削弱
C. 君主权力有其限度 D. 封建统治秩序稳定
5.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争夺日益激烈,在教皇主持下签署条约,画了一条线,规定界线两边分别归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16世纪初,法国国王高调宣称:“我很想看看《圣经》里哪一条规定了我不能分享这个世界。”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荷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好望角,这些材料反映当时欧洲( )
A. 罗马教皇威权的丧失 B.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C. 主权国家的逐步形成 D. 呈现出多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6. 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 )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 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 B. 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C. 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 D.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7. 马克思·韦伯认为,在马丁·路德生活的时代,传教士仍是新闻、教育乃至娱乐的主要来源,教堂仍是乡村生活的中心。而新教徒的生活方式则是把世俗的经济活动置于宗教控制之下,为新型的资本主义精神加上了宗教动力。马克思·韦伯意在强调( )
A. 发挥教会在道德教化的中心作用 B. 发展新型大众舆论媒体的重要性
C. 宗教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新发展 D. 宗教活动束缚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8. 1793年法国大革命浪潮汹涌,雅各宾派激进派领导人马拉被出身于贵族家庭的科黛刺杀。下图中两幅画均以这一事件为创作题材,但细节却有所不同。由此可知,这两幅伟大的艺术作品( )
左图: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马拉之死》:通过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成功地将马拉塑造成满怀慈悲又大公无私的圣徒、革命者。
右图:保罗·波德里(1828-1886)的《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体现其对马拉的愤怒和对科黛的崇敬,反对雅各宾党的激进政治。画中科黛眼神坚毅镇定,俨然是一位正气凛然的英雄,甘愿为自由、平等不畏牺牲。
A. 能客观反映马拉遇刺这一历史事件
B. 体现当时法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价值观的冲突
C. 因创作者进行了艺术加工因而没有史学研究价值
D. 全面、正确评价这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
9. 康德(1724——1804) 认为,德国人融合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感情,但他们更接近于前者,同后者的相似是由于模仿造成的,因而是矫揉造作的,德国人成功地把崇高感和美感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不少的德意志知识分子猛烈批判德意志人对法国文化的盲目崇拜,主张构建民族文化。上述情形( )
A. 激化了德法两国民族矛盾 B. 偏离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C. 丰富了启蒙运动的时代内涵 D. 顺应了德国统一战争的需要
10. 1643年,英国政治家菲利浦·亨顿在《论君主制》中提出,英格兰的立法权一定要源于君主、贵族、平民三个等级,而要确保这种混合体制的稳定性,“必须寻求一种一定是授予君主的权力,这种权力不过于强大,不致摧毁这种混合;但也不是过于徒有虚名以致摧毁了君主制”。该主张( )
A. 否认了议会掌握立法权的资格 B. 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论证了保留政治传统的合理性 D.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
11. 苏格兰学者休谟(1711—1776年)曾对当时流行的“与别国贸易其实是别国要赚我们的钱”的“贸易猜忌说”进行谴责,他指出并不存在总想着“从经济上搞垮邻国”的现象,“各国优势不同,彼此互通有无,不必担心恶性竞争的发生”。休谟意在说明( )
A. 经济民族主义具有必然性 B. 自由贸易符合国家利益
C. 政府应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市场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12. 18世纪前,英国的适婚青年为筹集房屋、整套农具、牲畜等必备物件大都晚婚,男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8岁和26岁。19世纪后期,男女大都置办简单生活用品后租房结婚,初婚年龄下降到25岁和23岁。这表明( )
A. 君主立宪制赋予人民婚姻自由权 B. 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出生率上升
C. 劳动力紧缺导致了社会习俗革新 D. 社会经济变迁影响婚俗观念变化
13. 1848年马克思指出:“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二百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蔗也没有生长出来。也许不出五十年,那里连一点咖啡、一点砂糖也找不到了,因为东印度正以其更廉价的生产得心应手地跟西印度虚假的自然秉赋作竞争。”由此可知,马克思( )
A. 阐明经济作物种植要适应自然条件 B. 强调亚非拉争取独立的艰巨性
C. 揭示资本主义扩张主导了国际分工 D. 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走向联合
14. 玻利瓦尔说:“墨西哥完了,危地马拉毁了,智利出了新麻烦玻利维亚两年换了三个总统,其中两个死于谋杀。”这反映了( )
A.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宣告彻底失败 B. 门罗主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C. 拉美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事业任重道远 D. 民族独立运动导致拉美各国政局动荡
15. “萨蒂”,是印度教中的自焚殉夫习俗,这一习俗形成有深刻的宗教、社会原因。英印政府多次颁令劝阻,但收效甚微。1829年,宣布“萨蒂”为非法,强迫或劝诱“萨蒂”者等同于杀害罪,赞同者亦属犯罪,从法律层面废除这一陋习。上述措施( )
A. 扩大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 B. 淡化了印度国民的反抗意识
C. 意在推动印度近代化历程 D. 具有客观进步性
二、主观题(共4小题,共55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 【玉米的起源与传播】民以食为天,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既是食粮,也是饲料作物。某中学同学就玉米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小组一 玉米的起源史
材料一 考古遗存中的玉米 墨西哥特瓦坎谷考古遗址出土的玉米
材料二 神话中的玉米
根据古典史诗《波波尔·乌》中的说法,玛雅人的起源属于“植物变化说”。造物主最先是用泥土和木头造人,但都不太成功,后改用新的材料——玉米来造人:“黄色和白色的玉米造成了人的肉体;人的胳膊两腿用玉米团做成,唯有玉米进入了我们祖先的肌体。”。
材料三 文字中的玉米 ——玉米有文字历史的开始
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5日日记中所记载的农作物:“在那里(此时他们在古巴岛)有一片土地,种植着一种作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当地人称之为马西日(Mahiz,即后来西班牙语maiz、英语maize的词源,意为玉米)”。
——《哥伦布的航海日志》
材料四 科学视角下的玉米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汤丽清《种子漫谈》
(1)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玉米最早起源于美洲墨西哥地区,根据第一小组收集的资料任选两则,从史料类型、研究价值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研究小组二 玉米的传播史
时间 地区
公元前7千年左右 驯化中心:北美墨西哥地区中部高原谷地玉米得到驯化和种植。
约公元前3千年前到1千年前左右 拓展到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秘鲁发现四千多年前贮藏玉米的大型仓库;玉米在北美洲很多地方作为重要农业作物种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左右 哥伦布西渡大西洋把玉米带回到西班牙。由于玉米耐寒且高产,能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种植,此后30年传遍了欧洲各地和北非。
17世纪以来 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仅次于麦类第二大粮食作物,与马铃薯、甘薯这美洲三宝一起支撑起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2)根据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概述玉米的传播历程,并从人类文明的交流视角加以说明。
17.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1848年前的60年里已经获得历史性的突破。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阵线上皆取得胜利。只要记住这一点足矣。1789—1848年的岁月—那个时期的主线是双元革命:由英国发起、主要限于英国的工业改造和与法国有关、主要限于法国的政治改造,两者异曲同工,皆是新社会的胜利,一个被法国历史学家称为“所向披靡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当时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肯定。站在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理论家后面的,是一大群准备将温和自由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革命的群众。处在资本家之下和周围的,是被迫离乡背井、满腹怨言的“劳动贫民”,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19世纪30—40年代是充满危机的年代,前景未卜,只有乐天派才敢对其结果作出预测。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元革命”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当时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般肯定”的原因。
(2)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对材料二中所述观点的前两个层次展开说明。
19. 【农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农业革命触发链式反应,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部门,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15世纪最后30年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的建立,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的较早出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较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的建立,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1801—1881年,农业劳动力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例从35.9%下降到12.6%。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任选择一个阶段,就农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自拟主题,并加以简要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层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