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泸县初中2021级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1. 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C. 生产方式的变革 D. 兼并战争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牛耕出现,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为保护牛,各国禁止宰杀耕牛,加大对盗牛者的惩罚,故题干现象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的变革,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生产方式变革,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无关,排除AB项;兼并战争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与题干涉及的重视牛的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 某校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依据他们呈现的项目化学习资料报告(部分),可以判断他们此次活动的目的是( )
A. 梳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 B. 了解秦朝加强集权统治的措施
C. 整理秦朝促进经济发展史实 D. 明晰秦统一中国的经过和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包括建立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凿灵渠等,因此图中信息体现了秦朝加强集权统治的措施,B项正确;材料梳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还涉及经济、文化等措施,概括不全,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三公九卿制,不止涉及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不全,排除C项;秦统一中国的经过,即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统一的意义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 数据变化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现象。某同学依据史料统计了北魏时期帝王出猎次数(部分),引发表格中“0次”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道武帝至献文帝时期(约85年间) 孝文帝(29年间)
次数 道武帝 明元帝 太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 0次
7次 22次 19次 12次 7次
A.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B.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C 统治区域发生改变 D. 皇帝兴趣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魏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前期,放牧民族的特征还很明显,皇帝出猎也多,但是,改革以后,受汉族文化影响,已经不在重视出猎,这样,“0次”数据出现了,B项正确;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统治区域发生改变、 皇帝兴趣发生变化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 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把同类型史实或者人物进行归纳总结。下面是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
姓 名 时代 主要成就
张仲景 东汉 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写成《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北朝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撰写《齐民要术》
宋应星 明朝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 编著《天工开物》
李时珍 明朝 搜集和整理了800 多种医药书籍,编著《本草纲目》
A. 中国古代的科技都居于世界前列 B. 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
C. 科技著作都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 D. 中国古代科技只涉及农业领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国古代科学家”表格信息可知,张仲景、贾思勰、宋应星和李时珍都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涵盖了医学、农业和手工业等领域。他们的成就都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例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的结果,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无法得出中国古代的科技都居于世界前列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技著作的编写组织方式,无法得出科技著作都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显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农业、手工业等,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领域,排除D项。故选B项。
5.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对史料类型的了解,是我们学好历史的重要条件。下列史料类型和其他三项史料类型不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红楼梦》是文学作品,作为文献史料,史学价值低,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考证,与其它三幅图涉及的史料类型不一致,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和“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分析可得出,都属于实物史料,史料价值最高,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6. 一些西方学者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本质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比如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比如说当时因为中国人不愿意买外国商品,所以其它国家对华贸易本身就不是公平贸易,又或者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方式粗暴,并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曾经虐待英国鸦片商人及其妇孺家属等。对这些西方学者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认为战争具有正义性质 B. 战争的起因是清政府的暴行
C. 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D. 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些西方学者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本质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分析可得出,西方学者抹杀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避重就轻,甚至强调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等,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战争爆发的原因,没有涉及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7. 观察下图,据此可知,他们的这一做法( )
A. 开启了土地改革的序幕 B. 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 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D.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凤阳小岗村18户......初期合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项正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启了土地改革的序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对内进行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C项;1982年1月1日正式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实行,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 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种姓制度反映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
B.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C.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史料
D. 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雕刻技术的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信息“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种姓制度”与“建筑”无关,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雕刻技术的结合,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9. 1861年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逐渐出现了大机器排挤手工生产的现象。材料反映了1861 年改革( )
A. 完全解放了农奴 B. 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C. 保留了封建残余 D. 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1年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逐渐出现了大机器排挤手工生产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出现了新现象,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完全解放了农奴”说法错误,尽管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他们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废除农奴制对俄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与“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和“保留了封建残余”等局限性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10. 下面漫画为《恐怖的骨牌游戏》,骨牌上是导弹,中间是和平鸽。该漫画应创作于( )
A. 工业革命期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 冷战期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可知,漫画左下角是美国国旗,右上角是苏联国旗,中间是和平鸽,骨牌上画的是导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D项正确;导弹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工业革命期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说法错误,排除A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是盟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1.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和他的儿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及美国顾问瑞迪臣等,开始……进行和谈。 日方代表恃强讹诈,大肆威吓,提出一个漫天要价的和约底稿。李鸿章卑躬屈节,俯首听命。……最终签署条约。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 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材料三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四 回顾70年峥嵘岁月,新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 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终签署条约”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二甲、乙两人描述该条约的角度。
(2)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
(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得到的认识。
【答案】(1)名称:《马关条约》。
角度:甲从通商和资本输入角度描述的;乙从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危害描述的。
(2)基本特点: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等。
(3)特点: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外交;由政治对抗结盟到经济合作的战略伙伴;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
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国际环境的变化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名称:根据材料一“李鸿章和他的儿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及美国顾问瑞迪臣等,……最终签署条约”并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分析可得出是指《马关条约》的签订。
角度:根据材料二“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进行分析,可得出是甲从通商和资本输入角度描述的;根据材料二“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进行分析,可得出乙从该条约对中国主权的践踏和危害描述的。
【小问2详解】
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三“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分析可得出特点是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根据材料三“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分析可得出特点是爱国阶层主动抗争;根据材料三“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分析可得出特点是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背景:结合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的召开进行分析,可得出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等。
【小问3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四“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分析可得出,由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和平外交;根据材料四“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分析可得出,由政治对抗结盟到经济合作的战略伙伴;根据材料四“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分析可得出,由被孤立封锁到深度融入世界舞台。
认识: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成果、国家的综合实力、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国家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我得到的认识是: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国际环境的变化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等。
12.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家通过建构相关法律制度来进行社会治理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 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所建构起来的治民、治官制度,迅速扫清了国家混乱、社会动荡的局面,有效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并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理论,为古代中国政府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制度基础。
——摘编自钱大军《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家传统及其价值》
材料二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上)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民主法治简表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推翻封建帝制后,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民主革命胜利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国历史上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并概括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的重要文献,并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法律文献的名称,依照给出的示例,对1954年宪法撰写简要说明。
【答案】(1)代表:商鞅、韩非等。
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政策和法律的严明易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法自君出,实行“独断”,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2)重要文献:《独立宣言》。
理由: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度安人等。
(3)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解析】
【小问1详解】
代表: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中法家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可得出主要代表有商鞅、韩非等。
影响:根据材料一“迅速扫清了国家混乱、社会动荡的局面,有效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并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理论,为古代中国政府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制度基础”并结合所学韩非的中央集权理论可得出,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政策和法律的严明易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法自君出,实行“独断”,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小问2详解】
重要文献:根据材料二“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原则民主”体现在《独立宣言》中。
理由:结合所学《独立宣言》内容进行分析,例如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度安人等。
【小问3详解】
名称:根据材料三“推翻封建帝制后,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并结合所学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法治建设,分析可得出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说明:结合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上制定通过的宪法进行分析,可得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3. 请结合中外史实,从下框中选取两个历史事件拟定一个观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选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
观点: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阐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综上可知,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可选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根据两个事件的影响,可自拟观点为: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然后围绕两观点,结合所学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即可。阐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综上可知,思想解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泸县初中2021级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1. 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C. 生产方式的变革 D. 兼并战争的影响
2. 某校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依据他们呈现的项目化学习资料报告(部分),可以判断他们此次活动的目的是( )
A. 梳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 B. 了解秦朝加强集权统治的措施
C. 整理秦朝促进经济发展的史实 D. 明晰秦统一中国的经过和意义
3. 数据变化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现象。某同学依据史料统计了北魏时期帝王出猎次数(部分),引发表格中“0次”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道武帝至献文帝时期(约85年间) 孝文帝(29年间)
次数 道武帝 明元帝 太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 0次
7次 22次 19次 12次 7次
A.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B. 受汉族文化影响
C. 统治区域发生改变 D. 皇帝兴趣发生变化
4. 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把同类型史实或者人物进行归纳总结。下面是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
姓 名 时代 主要成就
张仲景 东汉 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写成《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北朝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撰写《齐民要术》
宋应星 明朝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 编著《天工开物》
李时珍 明朝 搜集和整理了800 多种医药书籍,编著《本草纲目》
A. 中国古代的科技都居于世界前列 B. 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
C. 科技著作都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 D. 中国古代科技只涉及农业领域
5.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对史料类型的了解,是我们学好历史的重要条件。下列史料类型和其他三项史料类型不同的是( )
A. B.
C. D.
6. 一些西方学者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鸦片战争的本质从鸦片身上转移开,放到清政府的一些具体作法之上。比如说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歧视外国和外国商人,比如说当时因为中国人不愿意买外国商品,所以其它国家对华贸易本身就不是公平贸易,又或者是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方式粗暴,并在查禁鸦片的过程中曾经虐待英国鸦片商人及其妇孺家属等。对这些西方学者的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认为战争具有正义性质 B. 战争的起因是清政府的暴行
C. 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本质 D. 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 观察下图,据此可知,他们的这一做法( )
A. 开启了土地改革的序幕 B. 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 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D.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一本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种姓制度反映古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
B.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C.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史料
D. 洛阳龙门石窟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雕刻技术的结合
9. 1861年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领域的主要部门逐渐出现了大机器排挤手工生产的现象。材料反映了1861 年改革( )
A. 完全解放了农奴 B. 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C. 保留了封建残余 D. 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0. 下面漫画为《恐怖的骨牌游戏》,骨牌上是导弹,中间是和平鸽。该漫画应创作于( )
A. 工业革命期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 冷战期间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1. 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和他的儿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及美国顾问瑞迪臣等,开始……进行和谈。 日方代表恃强讹诈,大肆威吓,提出一个漫天要价的和约底稿。李鸿章卑躬屈节,俯首听命。……最终签署条约。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 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材料三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四 回顾70年峥嵘岁月,新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 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终签署条约”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二甲、乙两人描述该条约的角度。
(2)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
(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得到的认识。
12.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家通过建构相关法律制度来进行社会治理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 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所建构起来的治民、治官制度,迅速扫清了国家混乱、社会动荡的局面,有效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并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理论,为古代中国政府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制度基础。
——摘编自钱大军《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家传统及其价值》
材料二 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上)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民主法治简表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推翻封建帝制后,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民主革命胜利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国历史上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时期法家思想代表,并概括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的重要文献,并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法律文献的名称,依照给出的示例,对1954年宪法撰写简要说明。
13. 请结合中外史实,从下框中选取两个历史事件拟定一个观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