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 使用耒耜 B. 牛耕 C. 使用耧车 D. 使用曲辕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耕的知识,春秋时期,牛耕出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使用的生产工具有耒耜,耧车出现于西汉时期,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时期,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2.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班超通西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玄奘西行加强了中国同天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班超通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建立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诗坛名家辈出。唐朝的“诗仙”“诗圣”是( )
A. 韩愈、李白 B. 李白、杜甫 C. 韩愈、杜甫 D. 李白、白居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因此唐朝的“诗仙”“诗圣”分别是李白、杜甫,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可知,唐朝的“诗仙”“诗圣”分别是李白、杜甫,ACD项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文献史料反映了( )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
A. 商品交流民族交融 B.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C. 商品交流军事发展 D. 军力强大民族交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可知,商朝来往不断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交流;根据题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知,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反映的是民族交融,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经济和民族关系,与政治和军事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5. 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
A. 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 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 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郑和”“ 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可知,孙中山评价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15世纪初,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排除A项;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B项;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
6. 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与该雕塑有关的人物是( )
A. 魏源 B. 林则徐 C. 咸丰帝 D. 张之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和“怒折烟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主持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林则徐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B项正确;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与“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不符,排除A项;咸丰帝是清朝皇帝,道光皇帝之子,与禁烟运动无关,排除C项;张之洞是晚清大臣,洋务派官员之一,与禁烟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作诗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了(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 中日《马关条约》 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C项正确;中英《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与“去年今日割台湾”没有联系,排除A项;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与“去年今日割台湾”没有联系,排除B项;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与“去年今日割台湾”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8.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东线战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其中的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不仅深深戳中观众泪点,更是一语道出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这句台词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为国内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
B. 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C. 保卫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D. 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的描述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和尊严,A项正确;材料的描述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与是否维护了朝鲜的独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国的影响,没有体现保卫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的信息,排除C项;抗美援朝为国内发展赢得稳定和平环境,但是没有实现彻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排除D项。故选A项。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实现直接“三通” B.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原则。只有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两岸才能进行和平对话、协商和合作,D项正确;“三通”指的是通邮、通商、通航,实现“三通”可以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但它并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虽然“三通”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只是一个方面,不能涵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全部,排除A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非常重要,但文化传承并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文化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能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排除B项;经济合作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和互利共赢,然而,经济合作只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方面,虽然经济联系可以为两岸关系提供稳定的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能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根本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代表古代印度文明的是( )
A. 阿拉伯数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楔形文字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排除B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排除C项;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所创,排除D项。故选A项。
11. 欧洲建筑中的五种柱式,三种柱式由古希腊人创造,另两种柱式由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创造。直到20世纪初叶,这五种柱式一直是欧洲建筑技术的基本构件,也是欧洲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这反映了( )
A. 希腊城邦文化各具特色 B. 罗马法是欧洲法学渊源
C. 希腊文化深刻影响欧洲 D. 罗马建筑讲究数学比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欧洲建筑中的五种柱式,三种柱式由古希腊人创造,另两种柱式由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创造。直到20世纪初叶,这五种柱式一直是欧洲建筑技术的基本构件,也是欧洲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可知,题干在反映欧洲建筑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深刻,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希腊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希腊城邦文化各具特色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罗马法是欧洲法学渊源,排除B项;罗马建筑讲究数学比例题干中未出现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2. 14世纪,意大利雕塑家们在创作人物雕塑时,有意识的将创作的焦点由原有宗教精神的传达,转为人体本身上来。与这一转变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 B. 早期大学兴起 C. 亚历山大东征 D. 法国启蒙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4世纪,意大利雕塑家们在创作人物雕塑时,有意识的将创作的焦点由原有宗教精神的传达,转为人体本身上来”和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兴起,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A项正确;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排除C项;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3. 诗歌“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诗歌中的“册子”指的是( )
A. 《独立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的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可知诗歌中的“册子”指的是《共产党宣言》,C项正确;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与题干信息“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没有联系,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与题干信息“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没有联系,排除B项;《资本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与题干信息“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历史视野下,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一些全球性的问题日渐凸显。如图反映的挑战是( )
A. 环境恶化 B. 霸权主义 C. 能源危机 D. 人口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可知,一对夫妻要承担赡养四位老人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方面都面临挑战,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D项正确;图片没有体现环境恶化、霸权主义、能源危机的相关信息,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 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 石油工人—火车修理工—汽车司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和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因此,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为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C项正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交通工具,铁路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A项排序错误,排除A项;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技术,石油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B项排序错误,排除B项;石油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火车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排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信息卡1: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信息卡2:他是南宋著名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4)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别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答案】(1)商周时期;小篆
(2)创办私学;百家争鸣。
(3)汉武帝(刘彻)。
(4)司马迁;辛弃疾;《史记》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期:根据图1信息“刻有文字甲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周时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所以说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商周时期的历史。
文字:根据图2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
【小问2详解】
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为此他创办私学,在杏坛讲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了那个时代贵族对知识的垄断。
局面: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小问3详解】
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小问4详解】
人物:根据信息卡1“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卡1中的人物是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根据信息卡2“他是南宋著名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卡2中的人物是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孕育出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6月3日后,以上海为中心,工人阶级走在了斗争的前列。工人的斗争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随着这一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共湖南省委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决定夺取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有部署,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量薄弱的乡村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材料五 我军在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整个华北的民众也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与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不准备回到黄河南岸来(不撤退)。
——摘编自《百年革命家书左权致母亲(1937年12月3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写出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表现。(写出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条件和组织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
(4)根据材料四,概括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体会长征精神有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5)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赢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材料五属于其中哪一战场?左权的家书体现了革命烈士怎样的精神品质?(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表现: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写出一点即可)。
(2)阶级条件: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组织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变化:从城市到乡村(农村);
地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困难:行程远;战斗频繁;自然环境恶劣;敌我力量悬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长征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实事求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等。
(5)战场:敌后战场;
精神品质:坚毅、勇敢。(不怕牺牲)
【解析】
【小问1详解】
导火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聚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表现:根据材料“工人的斗争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可知,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表现是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小问2详解】
条件: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随着这一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可知,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条件。
【小问3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共湖南省委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决定夺取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有部署”可知,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到乡村(农村)。
根据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小问4详解】
困难:根据材料“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可知,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有困行程远;战斗频繁;自然环境恶劣;敌我力量悬殊;
精神: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实事求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
【小问5详解】
战场:根据材料“整个华北的民众也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敌后战场。
精神品质:根据材料“我军在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战绩,整个华北的民众也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与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不准备回到黄河南岸来”和所学知识可知,左权的家书体现了革命烈士坚毅、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18.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历史绘制图标是我们有效学习的必要方法之一。结合下列图标信息回答问题。
表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表二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45年4月至6月 中共七大 大会确立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③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根据表一,完成下列任务:
A1919年—1949年的伟大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
B填写对应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表二中的序号处填写完整。结合该表请你挑选出你最敬佩的领导人,对他做简要的评价。
【答案】(1)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 三大改造 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习近平是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大国领导人。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 :根据图片,①对应的是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这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人民开始当家作主。②:根据时间轴,②对应的是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根据时间轴,③对应的是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表格,这次会议是中共七大,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根据表格,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五大,结合所学知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根据表格,这次会议是中共十九大,结合所学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评价:本小题相对开放,任选一位领导人结合他的贡献简要评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习近平是一位有担当、有魄力的大国领导人。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道指办法、法则),便国不法(法指效仿)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中的演说
材料三 经济上,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主张从“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过渡,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1)材料一的“卫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表达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战胜“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怎样的对策?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是苏联哪位政治家的改革措施?改革失败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4)以“改革(或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为题从以下史实中任意提取两项有效信息加以论述。(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
戊戌变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内战 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1)商鞅;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或“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
(4)观点:改革(革命)推动社会进步;论述:(例举)①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②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结论: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利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变法之令”,结合所学知识,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主张: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道指办法、法则),便国不法(法指效仿)古”可以得出主张是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或“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小问2详解】
对策: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小问3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主张从‘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可以得出这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后果:结合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小问4详解】
论述:根据材料,材料体现从了世界各国的改革运动,围绕“改革(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简要总结即可,例如: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结论: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利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024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 使用耒耜 B. 牛耕 C. 使用耧车 D. 使用曲辕犁
2.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班超通西域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诗坛名家辈出。唐朝的“诗仙”“诗圣”是( )
A. 韩愈、李白 B. 李白、杜甫 C. 韩愈、杜甫 D. 李白、白居易
4.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文献史料反映了( )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
A. 商品交流民族交融 B.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C. 商品交流军事发展 D. 军力强大民族交融
5. 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
A. 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 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 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6. 如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与该雕塑有关的人物是( )
A 魏源 B. 林则徐 C. 咸丰帝 D. 张之洞
7.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作诗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了(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 中日《马关条约》 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8.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东线战场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其中的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不仅深深戳中观众泪点,更是一语道出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这句台词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为国内发展创造了和平环境
B. 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C. 保卫了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
D. 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实现直接“三通” B.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0.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代表古代印度文明的是( )
A. 阿拉伯数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金字塔 D. 楔形文字
11. 欧洲建筑中五种柱式,三种柱式由古希腊人创造,另两种柱式由罗马人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创造。直到20世纪初叶,这五种柱式一直是欧洲建筑技术的基本构件,也是欧洲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这反映了( )
A. 希腊城邦文化各具特色 B. 罗马法是欧洲法学渊源
C. 希腊文化深刻影响欧洲 D. 罗马建筑讲究数学比例
12. 14世纪,意大利雕塑家们在创作人物雕塑时,有意识的将创作的焦点由原有宗教精神的传达,转为人体本身上来。与这一转变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运动 B. 早期大学兴起 C. 亚历山大东征 D. 法国启蒙运动
13. 诗歌“1848年,一本小小的册子吹响了工人阶级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更是一颗革命的火种,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诗歌中的“册子”指的是( )
A. 《独立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历史视野下,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一些全球性的问题日渐凸显。如图反映的挑战是( )
A. 环境恶化 B. 霸权主义 C. 能源危机 D. 人口问题
15.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 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 石油工人—火车修理工—汽车司机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材料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信息卡1: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信息卡2:他是南宋著名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2)材料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4)信息卡1和信息卡2中的“他”分别指的是何人?信息卡1中的“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17.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孕育出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6月3日后,以上海为中心,工人阶级走在了斗争的前列。工人的斗争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随着这一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共湖南省委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决定夺取长沙这样的中心城市……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果断地改变了原有部署,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量薄弱的乡村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材料五 我军在战场上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整个华北的民众也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喊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与人民共艰苦、共生死。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不准备回到黄河南岸来(不撤退)。
——摘编自《百年革命家书左权致母亲(1937年12月3日)》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结合材料写出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的表现。(写出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条件和组织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
(4)根据材料四,概括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体会长征精神有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5)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赢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材料五属于其中哪一战场?左权的家书体现了革命烈士怎样的精神品质?(写出一点即可)
18.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历史绘制图标是我们有效学习的必要方法之一。结合下列图标信息回答问题。
表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表二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45年4月至6月 中共七大 大会确立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③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根据表一,完成下列任务:
A1919年—1949年的伟大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
B填写对应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表二中的序号处填写完整。结合该表请你挑选出你最敬佩的领导人,对他做简要的评价。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道指办法、法则),便国不法(法指效仿)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中的演说
材料三 经济上,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主张从“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过渡,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1)材料一的“卫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表达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战胜“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怎样的对策?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是苏联哪位政治家的改革措施?改革失败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4)以“改革(或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为题从以下史实中任意提取两项有效信息加以论述。(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
戊戌变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内战 俄国十月革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