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 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C. 社会分工出现和经济的发展 D. 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人类文明早期(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C项正确;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A项;国家和文字的产生是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的具体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项;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和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 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
A. 雅典人海外殖民活动 B. 波斯帝国的扩展
C. 亚历山大的东征 D. 罗马帝国的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前4世纪末(世界)。据材料时间元前4世纪末,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是亚历山大的东征,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C项正确。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主要是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点不符合,排除A项;波斯帝国的扩展是公元前6世纪,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公元前1世纪,世纪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3. 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克苏姆文明 ③马里文明 ④阿兹特克文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包括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阿克苏姆文明 和马里文明均属于古代非洲文明,所以②、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项。
4.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B.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 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D. 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和秦代的兵马俑,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故A项正确。
5.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B.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 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老师指的是唐朝,日本学习唐朝典章制度,推行大化革新,使得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A正确;中古时期指的是公元9世纪前后,B、C都是19世纪发生的事情,排除;中古时期的中国是唐朝,当时是封建国家,因此日本学习之后不可能退回到奴隶社会,排除D。
6.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封君封臣制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由此可见,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 )
A. 血缘 B. 土地 C. 宗教 D. 誓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封君封臣制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可知,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项正确;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纽带,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7. 马丁·路德提出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A. 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 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 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主张有利于世俗权力摆脱教权控制,促进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B正确;A项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C项材料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排除;D项德国统一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
8. 如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A. 早期殖民扩张导致白银流入西欧 B. 西欧工业革命致使物价飞涨
C. 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涌入西欧 D.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16至17世纪(欧洲)。由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可知,16—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直线上升,这是由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造成了物价上涨,A项正确;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首先在英国开始)之后,与题干时间上不符,排除B项;三角贸易的结果是黑奴大量涌入美洲,而不是欧洲,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促进食物交流,并不会引发欧洲小麦价格上涨,排除D项。故选A项。
9.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上述方式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是在(  )
A.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工业革命完成后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加强了对殖民地的影响和控制,B项正确;早期的殖民扩张以掠夺殖民地财富为主,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 “11世纪到15世纪整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中世纪(欧洲)社会都一直受到货币短缺的威胁。”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
A. 到达印度航线的开辟 B. 美洲的发现与开发 C. 欧洲工商业经济发展 D. 东西方贸易开展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1世纪到15世纪整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可知,11-15世纪欧洲贵金属严重缺乏。联系所学知识,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开发和掠夺,大量贵金属输入欧洲,解决了贵金属短缺问题,故B选项正确;到达印度的航线开辟后,欧洲人主要是从印度购买香料,这并不能改变欧洲贵重金属缺乏的状况,A选项错误;“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说明欧洲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贵重金属缺乏的状况,C选项错误;早在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就已存在贸易活动,D选项错误。
11. 下图是某贸易网络图。关于下图贸易对中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②促进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有利于商业资本的聚集
④进一步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图片中呈现的是15-18世纪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主要包括了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经澳门的印度洋贸易,以及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海上贸易,②正确,在当时的中西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①正确,白银流入使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实现了白银货币化,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累,③正确,由于当时的中外贸易大多通过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进行,有利于带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反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D. 三权分立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依据题干材料“美国的宪政制度”“美国……有两重……政府”“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可知,B项符合题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联邦制
13.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一思想新变化
A. 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B. 否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
C. 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 D.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18世纪中后期法国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说明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A项正确;法国思想界崇尚科学,并没有否定宗教的社会作用,B项错误;第一次科技革命即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而不是法国,C项错误;用科学代替宗教信仰,是近代科学的产生的作用而非原因,D项错误。
14. 19世纪末,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并且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以特殊照顾。这有利于( )
A.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B. 英国殖民地的扩张
C. 非洲种植结构的变化 D. 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世纪末。据材料“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可以看出通过教授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一定程度有利于改善非洲种植结构,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是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推广技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英国对非洲的控制,不能说明英国殖民地的扩张,排除B项;棉花的种植与非洲的工业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5.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表述有误的是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C.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 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工业革命的开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物质基础,欧洲工人运动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出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期,而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19世纪中期,所以从时间上来看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16.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欧洲)。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76年,贝尔发出世界上第一条电话信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D项正确;珍妮纺纱机发明是在18世纪60年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蒸汽动力的革新是18世纪8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开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蒸汽机的应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7. “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一商业。”由此可知,当时苏俄政府采取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征收粮食税,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因此B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A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与材料无关,是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方式,排斥市场调节,CD排除。故选B。
18.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那种特殊的条件下,这种模式和体制保证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这实际上强调了“这种模式”的
A. 原则性和计划性 B. 动员性和时效性
C. 前瞻性和长期性 D. 僵化性和顽固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等可以判断戈尔巴乔夫评论的是斯大林模式,材料指出这种模式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出现的,并且成效明显,这显然是肯定了斯大林模式初期的特点——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故B正确;材料和“计划性”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前瞻性”是指对未来的发展有预期,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虽然斯大林模式有“僵化性和顽固性”的特点,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故选B。
19. 某同学在自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单元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如图是其中一张,请帮他找一找有几处错误(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与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1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法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的统治,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第2项说法错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第3项说法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项说法错误。一共三处错误,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 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需要让渡出自身的一-部分权利,并需要将这些权利整合成-个公共权利,也就是“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集中起来托付给某-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据此可知,霍布斯赞同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獒约论 C. 天赋人权说 D. 公共权利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材料中霍布斯认为公共权利是建立在人们自愿让渡权利的基础上的,代表整体人们的人格(公共意志),是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所以霍布斯赞同社会契约论,B项正确;人民主权说——指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与材料不符,A项排除;天赋人权说——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与材料不符,C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公共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故选B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道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与这事件主要西欧国家有哪些?(答出两个国家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
(2)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市场。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参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西欧国家有西班牙、葡萄牙等。
(2)根据“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原因主要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市场等。
22. 思想的演进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卢梭对“人”的认识有何发展?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核心: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
发展:人生而自由,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人有维护自由的义务。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来看,材料一指的是文艺复兴;依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卢梭”来看,材料二指的是启蒙运动。
(2)核心:依据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万物的灵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肯定人,突出人的地位和价值;发展:依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来看,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依据材料“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来看,卢梭认为人有维护自由的义务。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提出将莱茵河作为德法的边界并占领莱茵兰(也称“莱茵河左岸地带”)的建议。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反对法国吞并莱茵兰的建议,因为这将严重削弱德国实力。威尔逊向法国政府递交了一个简短照会,解释说法国将会得到一份“与美国签署的单独条约,由美国提出保证,在国际联盟行政院的批准下,一旦法国受到任何由德国发起的未经允许的侵略行动时,(美国和国联)立即给予法国援助”。最后,法国放弃将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要求,威尔逊同意战胜国分三区占领莱茵河左岸50公里区15年,以此来确保德国能履行和约义务,莱茵河右岸50公里范围内则被划为非军事区。莱茵兰问题因此在美国与英国、法国的这场交易中解决了。
——摘编自艾尼瓦尔江·努尔买买提《评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德政策》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加剧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1917年,毗邻西亚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促进了西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英、法、意等战胜国将奥斯曼土耳其的西亚属地几乎全部瓜分。1920年,英国获得了对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法国获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于是,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改革。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民族主义组织,有的还建立了共产党。阿富汗、伊朗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摘编自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上法国与英美分歧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分歧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西亚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背景。
【答案】(1)表现:法国提出吞并莱茵兰、遏制德国以维护法国欧洲大陆霸权;美国提出维持法德既定边界由国联和美国保证法国的安全。
根源: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
(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帝国主义列强对西亚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的影响;西亚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亚洲民族主义组织、共产党的建立;西亚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答出五点即可)
【解析】
【详解】(1)表现:依据材料“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提出将莱茵河作为德法的边界并占领莱茵兰”,得出法国提出吞并莱茵兰、遏制德国以维护法国欧洲大陆霸权;依据材料“由美国提出保证,在国际联盟行政院的批准下,一旦法国受到任何由德国发起的未经允许的侵略行动时,(美国和国联)立即给予法国援助”,得出美国提出维持法德既定边界由国联和美国保证法国的安全。
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
(2)背景: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加剧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帝国主义列强对西亚的殖民统治;依据材料“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促进了西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得出十月革命的影响;西亚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民族主义组织,有的还建立了共产党。阿富汗、伊朗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得出亚洲民族主义组织、共产党的建立;西亚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 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C. 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经济的发展 D. 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2. 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在距希腊本土5000公里之外的中亚地区出现希腊化城市,主要缘于( )
A. 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 B. 波斯帝国的扩展
C. 亚历山大的东征 D. 罗马帝国的扩张
3. 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是(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克苏姆文明 ③马里文明 ④阿兹特克文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对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B.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 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D. 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5.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B.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 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
6.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封君封臣制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由此可见,维系该制度的纽带是( )
A. 血缘 B. 土地 C. 宗教 D. 誓词
7. 马丁·路德提出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A. 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 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 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8. 如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A. 早期殖民扩张导致白银流入西欧 B. 西欧工业革命致使物价飞涨
C. 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涌入西欧 D.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9.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上述方式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是在(  )
A.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工业革命完成后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10. “11世纪到15世纪整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一直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中世纪(欧洲)社会都一直受到货币短缺的威胁。”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
A. 到达印度航线的开辟 B. 美洲的发现与开发 C. 欧洲工商业经济发展 D. 东西方贸易开展后
11. 下图是某贸易网络图。关于下图贸易对中国影响说法正确是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②促进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发展
③有利于商业资本聚集
④进一步刺激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反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总统制 D. 三权分立制
13.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一思想新变化
A. 动摇了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B. 否定了宗教的社会作用
C. 导致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 D.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14. 19世纪末,英国棉花种植协会在非洲殖民地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英国棉花种植协会派专家教非洲农民棉花种植技术,并且殖民地政府在制定棉花销售相关法规方面给予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以特殊照顾。这有利于( )
A.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B. 英国殖民地的扩张
C. 非洲种植结构的变化 D. 非洲地区的工业化
15.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表述有误的是
A. 工业革命开展 B. 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C.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 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16.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A B.
C. D.
17. “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一商业。”由此可知,当时苏俄政府采取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18. 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那种特殊的条件下,这种模式和体制保证了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战略任务。”这实际上强调了“这种模式”的
A. 原则性和计划性 B. 动员性和时效性
C. 前瞻性和长期性 D. 僵化性和顽固性
19. 某同学在自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单元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如图是其中一张,请帮他找一找有几处错误(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20. 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需要让渡出自身的一-部分权利,并需要将这些权利整合成-个公共权利,也就是“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集中起来托付给某-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据此可知,霍布斯赞同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獒约论 C. 天赋人权说 D. 公共权利说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道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与这事件主要西欧国家有哪些?(答出两个国家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
22. 思想的演进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卢梭对“人”的认识有何发展?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提出将莱茵河作为德法的边界并占领莱茵兰(也称“莱茵河左岸地带”)的建议。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反对法国吞并莱茵兰的建议,因为这将严重削弱德国实力。威尔逊向法国政府递交了一个简短照会,解释说法国将会得到一份“与美国签署的单独条约,由美国提出保证,在国际联盟行政院的批准下,一旦法国受到任何由德国发起的未经允许的侵略行动时,(美国和国联)立即给予法国援助”。最后,法国放弃将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要求,威尔逊同意战胜国分三区占领莱茵河左岸50公里区15年,以此来确保德国能履行和约义务,莱茵河右岸50公里范围内则被划为非军事区。莱茵兰问题因此在美国与英国、法国的这场交易中解决了。
——摘编自艾尼瓦尔江·努尔买买提《评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德政策》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加剧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1917年,毗邻西亚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促进了西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英、法、意等战胜国将奥斯曼土耳其的西亚属地几乎全部瓜分。1920年,英国获得了对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法国获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于是,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改革。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民族主义组织,有的还建立了共产党。阿富汗、伊朗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摘编自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上法国与英美分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分歧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西亚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背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