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浙江省余姚市的多处六千多年前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瓦片和陶罐、几
十万颗炭化稻米、多件骨耜和砍砸石器、水上建筑残迹等。这说明
A.旧石器时代民众群居生活B.新石器时代民众生活基本稳定C.长江下游出现奴隶制文明D.商代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2.《诗经》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黍稷稻聚,农夫之庆”“漉池北流,浸彼稻田”。当时最重要的产粮区位于
A.关中地区B.黄河下游地区
C.江淮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
3.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文书章奏上呈到中央,秦始皇都要逐一审阅,亲自批示,甚至派人监督执行。这体现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B.皇帝至尊
C.皇权至上D.执政勤勉
4.西汉设十三州刺史,定期出巡所部辖郡县。刺史辖区的划分大多以大山、大川为界线,与今天的省界有许多吻合的地方,如湖南与江西省界。这反映了
A.历届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监察
B.西汉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C.大山和大川是自然地理单元
D.后世行政区的划分遵循历史传统
5.汉画像砖中百戏乐舞题材非常丰富。其中,河南省新野县汉墓出土的空心砖汉画《斜索戏车》(图1)被中国杂技界惊叹为中国最早、难度最高的戏车表演。据此可推知,当时
图1
A.陶砖坯借助耐火泥匣钵烧制B.新野一带市民阶层的壮大
C.杂耍戏车之术的成熟与辉煌D.南阳郡新野县“民多业陶”
6.《禹贡地域图》序言中指出:“文皇帝(指曹魏权臣司马昭)乃命有司,撰访吴蜀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或有差。”这体现了
A.统治者对绘图的重视
B.经济发展对地理交通提出较高要求
C.西晋明确绘图的方法
D.先秦时《禹贡》受到历代统治者重视
7.唐代,很多阿拉伯的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他们有自己的礼拜寺、专用墓地,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授予相应官职。这
A.凸现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C.彰显了域外文化对唐朝影响深远D.有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
8.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向小草学习的意识彰显了中华文化崇尚
A.以人为本B.家国情怀
C.天下为公D.自强不息
9.秦朝设置丞相,后赵高专权滥政;唐朝设置军镇,后引发“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宋初实行“崇文抑武”,后出现“冗官”“冗费”“积弱”。对上述三组历史现象的共性,解释正确的是
A.秦唐宋政制设计的错误
B.评价历史事物要以最终成败为依据
C.专制集权统治的复杂性
D.皇权与相权矛盾导致封建王朝衰败
10.辽圣宗于1044年下令在今天的大同设置西京,方圆不过二十里,城建格局全仿唐朝长安城,并经常保持兵精粮足状态。其目的在于
A.防御北宋的进攻B.借鉴中原管理体制
C.规范都城的建设D.加强辽金经济交流
11.图2是宋金时期邓州(今河南南部)商业街遗址发掘现场:商店的房屋横跨排水设施、部分商店建筑甚至侵蚀了商业街的道路——道路与商店交错,出现商店侵街现象。这种现象佐证了当时
图2
A.基层管理由里坊制转型为里甲制B.传统坊市分区制度受到冲击
C.大一统局面带来交通系统的发展D.宋金与辽政权经济往来频繁
12.“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鏖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首古诗
A.凸现了霍去病谋求安定边境的追求B.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的胆魄和志向
C.表明了郑和远洋航行耀兵异域壮举D.抒发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爱国情怀
13.清代基层空间中的宗族组织普遍发展,如湖南宗族治理以编修族谱、修建宗祠等来显示其
历史渊源和社会地位,江西则由诸多权威人士共同参与宗族治理,广东许多盐商成为地方
望族后直接参与地方宗族的组织与建设。这表明当时基层治理
A.呈现出多样化B.实行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的体制
C.依赖宗族长老D.依托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1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其意在
A.肯定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民主B.限制君主的权力
C.顺应明清小农经济发展需要D.明辨君臣的关系
15.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据《重建山陕会馆碑记》记载,咸丰七年反政府武装在进攻县城时用大火
“焚及会馆大殿、廊坊、春秋楼,荤荤大者俱化灰烬”。这些反抗政府武装的斗争
A.目标是抗击英军的经济侵略B.阻止英法联军对北京的进攻
C.旨在响应太平军的反清革命D.落实了《资政新篇》的主张
16.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权利之丧失既多,体面亦可谓丧失净尽了。而孝钦后自回銮以后,排外变而为媚外。”慈禧太后“排外变而为媚外”的原因是
A.“长毛贼作乱”B.“拳匪祸乱京城”
C.同光新政失利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汉武帝在采纳董仲舒“推明孔氏”的建议后,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和实施察举制让许多儒生晋升官吏,享受功名利禄。武帝末年,自孔壁中取得数十篇以古文撰写的儒家经典,更是牵动出纷扰两汉百年之久的“古今文之争”。士人对经典的解释不同,各家章句歧义百出,造成了政治的不稳定。于是就有了天子数次出面干预学术:昭帝召开“盐铁会议”、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都是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
——摘编自陈林《官学、利禄与汉代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材料二朱熹在州县任职时,亲自过问学政,甚至登台讲课,向学生传播理学,几乎从来不停止教育工作。他不但亲自编纂《童蒙须知》《家礼》《小学》等,对学生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而且还为泉州同安县学聘请品行端正、学习用功的教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改变书院、州县学的风气。在南康军任知军时,他每四五天到学校进行一次讲课或辅导,先讲授《大学》,接着指导学生学习《论语》。在旬休时,前往白鹿洞书院指导学生和跟他们谈心。
——摘编自贾芳芳、宋学文《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帝王推进儒学意识形态化的举措。(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儒学教育不同于前代的特点。(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广东盛产品种繁多的经济作物,粮食主要靠广西、江西及湖广提供。《雍正朱批谕旨》中提到雍正年间广东“即丰收而乞余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乾隆年间,由东北开往天津的粮船有数百艘。“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当时“全国粮食的供应情况是江浙仰给于湖广、江西、四川、安徽、河南甚至辽东(安徽、河南、辽东供应麦、豆和杂粮)”;福建除大量种植玉米、甘薯外,不足部分则仰给于江浙、台湾、广东,并通过这些地域而仰给于湖广、江西、辽东等地。
——摘编自魏小英、曹敏《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商品经济发展刍议》
材料二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和粮价,缓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清廷规定各地地方官员必须收集粮价、气候和降雨的信息,并改进了明代的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和雨泽奏报系统,以全面掌握各地的粮价动态,并预测和核实从各地收集到的粮价信息。粮价和雨泽的奏报有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州县到行省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皇帝从不同来源获得相关的信息。皇帝根据国家从各地收集到的信息调节粮食生产、调拨政策,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
——摘编自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建立荒政信息收集系统的积极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确实,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与中国人对商业的部视态度是无法共存的。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与通过变化获得的进步思想,推动了西方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不幸的是,满清宫廷与中国的士大夫对这些事实一无所知,因此,中国与西方碰撞时便显得极其痛苦。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领导者们在筹划军事自强的同时,也试图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嫁接近代教育的胚芽。1862年奕诉奏请创办了北京同文馆,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广方言馆。后来,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马尾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洋务派又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1887年清廷同意革新科举,把算学科作为实用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1898年,在维新志士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开始。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学中学西学之学校,废除八股,凡乡会试和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据统计,百日维新期间,有关教育改革的谕令约占光绪帝这一时期所颁诏书的三分之一,改革的内容相较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深刻。
——摘编自余君、赵树旺《晚清政府的教育现代化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共同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洋务派进行教育改革的认识。(6分)
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浙江省余姚市的多处六千多年前文化遗址”表明,这些文化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地区;“瓦片和陶罐、几十万颗炭化稻米、多件骨耜和砍砸石器、水上建筑残迹等”体现了当时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民众生活的基本稳定,B项正确。
2.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诗经》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诗经》主要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一些诗歌,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当时关中平原水资源比较丰沛,成为水稻、黍稷等重要的粮食产地,A项正确。
3.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秦朝皇帝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秦始皇每天亲自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文书章奏,“甚至派人监督执行”,体现了秦始皇总揽一切大权、专制集权的特点,C项正确。
4.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西汉时期行政单位的划分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表明,西汉设十三州刺史,刺史辖区的划分与今天的省界有许多吻合。这体现了后世地方行政区的划分遵循历史传统,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汉代以后政府的监察情况,A项错误;第一个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是秦朝,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汉代百戏乐舞题材丰富,杂技画像砖显示两马车奔驰、艺伎攀登斜索和倒挂横木以及各种高难度表演,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杂耍戏车之术的成熟并走向辉煌,C项正确。南朝时期陶器坯件才开始装在耐火泥匣钵中进行烧制,排除A项;宋代以后,市民阶层队伍逐渐壮大,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禹贡地域图》的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文皇帝(指曹魏权臣司马昭)乃命有司,撰访吴蜀地图”说明当时统治者对绘图和地图使用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发展和绘图方法,排除B项;司马昭是曹魏权臣,并非西晋统治者,C项错误;“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
7.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唐朝时期波斯人的海上贸易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很多阿拉伯的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他们有自己的礼拜寺、专用墓地”等体现了唐朝对外国人的尊重,这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项正确。中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完成南移,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阿拉伯人对唐朝影响深远,C项错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并非佛教,D项错误。
8.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白居易的诗歌意在要人们学习小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生命力,D项正确。材料以小草为比喻对象,体现不出以人为本、家国情怀和天下为公,排除A、B、C三项。
9.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从材料信息看,秦朝设置丞相制度引发丞相专权滥政,唐朝增设军镇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宋初“崇文抑武”造成北宋中期“冗官”“冗费”“积弱”。这些专制集权制度在实行之初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变化,原有制度产生负面作用。这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复杂性,C项正确。秦唐宋的政制设计最初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非错误,排除A项;评价历史事物不能完全以最终成败来决定,排除B项;封建王朝的衰败不全是因为皇权与相权矛盾导致的,排除D项。
10.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辽圣宗设置西京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的西京位于今天的大同,属于宋辽边界区域。“城建格局全仿唐朝长安城”“经常保持兵精粮足”说明当时的西京城是按军事重镇布局的,D项错误,A项正确。“兵精粮足”并非借鉴中原管理体制,B项错误;西京并非辽朝的都城,C项错误。
1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宋金时期工商业城市遗址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中宋金商业街遗址出现的房屋横跨排水设施、沿街设市和侵街现象,实证了我国宋代城市规划布局建设由里坊制转型为街巷制,体现了传统坊市分区制度受到冲击,B项正确。里甲制度出现于明代,A
项错误;宋代未实现大一统,C项错误;宋代邓州(今河南南部)并无宋朝与辽王朝往来的榷场,D项错误。
12.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戚继光的《韬钤深处》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体现了诗人在舒适生活时,不忘国家忧患;招待客人时,在酒桌边讨论着如何对付倭寇侵扰;宝剑表明其只是想为国杀敌;升官封侯并非其内心的真正志向,其但愿大明的沿海风平浪静,早日扫清倭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为戚继光所作,抒发了其爱国情怀,D项正确。霍去病、张骞不涉及海疆安全问题,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古诗体现的是海疆安全,并非“耀兵异域”,排除C项。
13.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清代的基层治理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体现了清代基层治理中宗族组织普遍发展,并且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宗族管理组织形式各具特色。这说明清代宗族基层管理呈现出多样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保甲制度等,B项错误;C、D两项只符合部分区域的情况,概括不全面,均排除。
1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黄宗羲思想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他研究君主制的起源,说明“天下不能一人而治”、设置官员以分君主之治权,意在把分权作为手段,限制君主的权力,排除D项,B项正确。夏商周并非民主政治,A项错误;限制君权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
1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重建山陕会馆碑记》中的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咸丰七年是1857年。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从珠江流域发展到江淮地区,受此影响,河南等地民众纷纷暴动进行响应,C项正确。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但无论是英军还是英法联军均未经河南进攻北京,排除A、B两项;1859年《资政新篇》颁行,D项错误。
16.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通史》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义和团运动初起时,慈禧“招抚”义和团打击“洋人”;八国联军侵华,天津、北京失陷后,慈禧出逃西安,并下令“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D项正确。
17.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变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1)举措:设置五经博士;建立太学;实施察举制;召开会议统一经义。(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
即可)
(2)特点:儒学发展为理学;儒学教育向基层渗透,重视民众道德和行为规范;学识渊博的地方官员亲自参与教育活动(或儒学士人参与基层教化);书院和学校教育发达。(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18.命题透析本题以明清时期的农业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1)新现象:玉米、甘薯等外来作物的推广种植;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粮食长途贩运常态化;农产品商品化增强;江南等地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出现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8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2)积极影响: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控制和调节;有助于缓解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朝的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6分,言之成理即可)
19.命题透析本题以有关鸦片战争的论述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示例:
观点:同意鸦片贸易纠纷只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的观点。
论证: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生产力的发展使其对市场和原料需求强烈,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国力衰弱,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可能。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居于出超地位。英国向清朝走私鸦片,加剧了清朝银荒、兵弱、政治腐败。于是,清朝正义的禁烟运动被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
结论: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措施损害英国利益为借口,对华发动了侵略战争,并迫使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命题透析本题以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1)共同背景: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晚清封建制度落伍,统治腐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近代仁人志士不断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与抗争。(8分,言之成理即可)(2)认识: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尽管教育改革步伐相当有限,但它为西学的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为日后更为剧烈的变革大潮到来做了铺垫。(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