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论十大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3.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 )
A.一五计划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开始
4.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5.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杨根思 D.罗盛教
6.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论十大关系》
7.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9.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 )
A.1949年 B.1951年 C.1956年 D.1978年
10.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A.上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11.毛泽东曾写信给宋庆龄:“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2.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何其芳在《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中写道:“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这个“东方巨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13.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中写道:“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上述材料揭示了抗美援朝的( )
A.背景 B.经过 C.意义 D.性质
14.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间属于( )
A.过渡时期 B.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高原上”,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抗美援朝时期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改革开放时期
16.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个“新制度”( )
A.有助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 B.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C.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确定明确方针
17.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意在强调( )
A.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B.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C.土地改革存在严重不足 D.人民公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18.“在征收资本家的工厂归国家所有时……分配能工作的资本家以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有特殊情形者,国家还可付给资本家一部分代价。”由此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A.采取公私合营方式 B.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C.实行强买强卖政策 D.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19.初二某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民谣作为一种流传于人民之中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自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图这首民谣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三大改造的进行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改革开放的深入 D.人民公社的兴起
21.最能体现在如图组历史人物事迹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换新颜
B.当家作主献良策
C.保家卫国立国威
D.艰苦创业促发展
22.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3.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场大讨论的作用是
A.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B.完成了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C.解放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了思想准备
D.全面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24.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B 抗美援朝获得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D 上海浦东新区设置 经济特区开始设立
A.A B.B C.C D.D
25.1983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这样的评论:“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伟大创造”( )
A.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B.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强化了单一的公有制
26.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发行了股票,并对公司内部机制进行配套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采取择优汰劣的用工制度,在分配上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这反映出当时( )
A.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B.城市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
C.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建立 D.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27.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该条例一方面规定了国有企业对部分商品拥有定价权,另一方面将近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改为市场调控。这一举措( )
A.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B.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原则
C.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D.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28.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哪个情景与那个“春天”相符( )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二人在合作社一起劳动
B.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C.美丽的开放城市武汉,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D.深圳街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29.邓小平在1988年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这表明当时中国应( )
A.提高粮食产量 B.扩大对外开放 C.缩小城乡差距 D.鼓励科技创新
30.学习历史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中共中央调整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场深刻地思想解放运动
D.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综合题
31.历史照片是历史事件的形象再现。
观察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这组照片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写出三幅照片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并将它们的序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
(2)照片②中的农民能够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照片③中的农民可能是哪个地区的?归纳以上三幅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业产生的共同影响。
32.中国的工业化
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中国的工业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任务一 【观察地图:了解工业分布】
请回答:
(1)据图1,指出1953—1957年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图1相比,图2的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3,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任务二 【分析数据:感受工业发展】
材料一 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据材料一、概括“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年经济建设”在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任务三 【阅读史料:展望工业前景】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和食品等轻工业发展较快。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发展重点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工业。21世纪初,我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显著的价格竞争力,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据《中国工业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3)据材料二、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对中国下一步的工业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3.改革开放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份……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评价这次转移?
材料二
(2)结合所学,在材料二时间轴中的①②③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材料三 过去四十年,不论是对外贸易、双向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国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体地,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4.10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这相当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210亿美元外贸总额增长了196倍。
——引自《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4)胡鞍钢在《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写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达顺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一届政协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排除B项;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A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A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改革开放开始,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但当时尚未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之前中国大陆已经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此之前中国大陆已经完成了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他们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因此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黄继光。B项正确;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排除A项;杨根思,是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排除C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A项;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论十大关系》均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C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D项正确;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 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排除AB项;1970年至1971年间,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政变。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此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D项正确;经上述分析,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的时间为1978年,而不是1949年、1951年、1956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尤为显著,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D项正确;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不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排除A项;汕头、厦门虽然也是经济特区,但是没有发挥“窗口”的作用,排除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事业,并对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由此可知,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项正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与“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不符,排除B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不符,排除C项;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与“如何建设新中国加以指导”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你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何其芳所说的“东方巨人”的诞生指的是新中国的诞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C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时,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题干“‘当中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抗美援朝的背景为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等,题干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抗美援朝的经过为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题干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并无法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66年属于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间上符合题意,B项正确;1949年10月—1956年12月,属于过渡时期,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间不符,排除A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高原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于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A项正确;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B项;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助于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确定明确方针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详解】根据题干“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可知,材料体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A项正确;题干没有农业合作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比较,排除B项;题干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土地改革引起的,材料体现的是单干不行,不能体现土地改革存在严重不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不能体现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性地开创了赎买政策,最终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结果,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和“大跃进”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史实,所以该同学的笔记主题应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主要包括开国大典、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等史实,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排除B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兴起时期,实行公有制和集体化,人们在公社内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民谣中描述的“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天堂不如新乐园”等内容,与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生活和平均主义理念有一定的相似性,D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与民谣中描述的“吃喝穿用不要钱”等情况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改革开放强调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注重经济发展和改革,与“天堂不如新乐园”的描述不太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和邓稼先,结合所学可知,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和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主题拟定为“艰苦创业促发展”恰当,D项正确;“开天辟地换新颜”主要涉及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当家作主献良策”主要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排除B项;“保家卫国立国威”主要体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根据“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A项正确;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排除B项;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排除C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C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A排除;1981年完成了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B排除;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是从1961年,D排除。故选择C。
2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C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实现祖国大陆统一,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排除B项;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广泛实行开来,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农业生产向前发展了,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表现之一,不能体现彻底废除封建制度,排除A项;1992年开始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改革就是要改革单一公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根据材料“发行了股票”“劳动合同制”“采取择优汰劣的用工制度,在分配上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可以相对自主的选择经营方式,A项正确;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而且仅仅通过“北京天桥百货”发展状况不能得出城市经济发展呈现繁荣局面,排除B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建设,排除C项;国民经济主体依然是公有制经济,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规定了国有企业对部分商品拥有定价权”“将近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改为市场调控”可知,这些举措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比如设立经济特区,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只是调控经济的手段,没有违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国有企业,而不是民营经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个世纪80年代”是20世纪80年代,1980年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促进了深圳的飞速发展,深圳街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D项正确;合作社是在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时期出现,排除A项;1990年开放浦东新区,排除B项;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
29.B
【详解】根据“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可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应扩大对外开放,B项正确;材料在谈中国的封闭使中国经济技术落后于世界,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未提到提高粮食产量,排除A项;材料在谈中国的封闭使中国经济技术落后于世界,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未提到缩小城乡差距,排除C项;材料在谈中国的封闭使中国经济技术落后于世界,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鼓励科技创新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30.B
【详解】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解释是对发生的历史史实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中共中央调整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B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论,属于历史解释,排除A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场深刻地思想解放运动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论,属于历史解释,排除C项;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论,属于历史解释,排除D项。故选B项。
31.(1)主题: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或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历史事件:照片①: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照片②:土地改革;照片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排序:照片②照片①照片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安徽凤阳小岗村;共同影响: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都促进了农业发展;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详解】(1)主题:根据材料中的三幅照片——广东农民手持土地证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四川贫农分到了土地、第一份田地包干到户契约上按手印的农民可得出,这组照片是有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主题可定为: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或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历史事件:照片①:根据图片标题广东农民手持土地证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照片②:根据照片标题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照片③:根据照片标题那一份田地包干到户契约上按手印的农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在全国推开。
排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照片①是三大改造时期,时间是1953年——1956年;照片②是土地改革时期,时间是1950年——1952年;照片③是改革开放时期,时间是1978年,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是:照片②照片①照片③。
(2)法律依据:根据照片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区:根据照片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故照片中的农民可能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
共同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其共同影响是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都促进了农业发展;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32.(1)集中于东北地区;我国的工业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国防、交通、科技等领域。
(2)工农产值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自给率提高。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特点:转型快、成就大、竞争力强、生产力强、发展快等特点。
建议:注重轻重工业比例协调;注重地区分布平衡;注重科技创新等(任答1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特点: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把新中国建成现代化工业国,改变旧中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借鉴苏联经济,优先发展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东北地区工业布局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成果。可知1953--1957年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是集中于东北地区。
变化:根据与图1相比,图2,1958--1966年的工业布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可知我国的工业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领域:根据图3“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国防、交通、科技等领域。
(2)成就:根据材料一“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可知工农产值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由“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可知劳动效率提高;工业自给率提高。因此“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工农产值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自给率提高。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可知“五年经济建设”在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是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特点: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纺织和食品等轻工业发展较快。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发展重点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可知转型快;由“21世纪初,我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显著的价格竞争力,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可知成就大、竞争力强、生产力强;由“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可知发展快等。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转型快、成就大、竞争力强、生产力强、发展快等。
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工业建设,应该注重轻重工业比例协调;注重地区分布平衡;注重科技创新等。
33.(1)怎么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评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填空:①城市;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世界贸易组织(或WTO)。
(3)变化: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等。(任答3点)
(4)示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在四川、安徽试点,后经政府推广逐步发展到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政府引导企业试点,逐步推广。农村改革的成效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试点到推广,并通过党的代表大会确认,由此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特别说明:考生所答的历史专用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朝代名称等,如出现错别字,皆以错误判定,不予给分。
【详解】(1)怎么做:根据材料一“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份……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进行分析,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填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①为城市;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所以,③为世界贸易组织(或WTO)。
(3)变化:根据材料三“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4.10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可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为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原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可以从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加入WTO、一带一路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所以,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等。(任答3点)
(4)说明: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观点为“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进行分析观点即可。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达顺畅。特别说明:考生所答的历史专用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朝代名称等,如出现错别字,皆以错误判定,不予给分。具体阐释如下:
示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在四川、安徽试点,后经政府推广逐步发展到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政府引导企业试点,逐步推广。农村改革的成效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试点到推广,并通过党的代表大会确认,由此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