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下期八年级阶段性综合练习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每个星期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抒发爱国情感。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949年10月,某报社的社论写道:“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刺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这篇社论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啊,再苦也有边啊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幽……”至今,这首经典老歌仍在西藏雪域高原上传唱不衰。藏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D.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
5.“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7.下图是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关系图,其中交集部分反映的是( )
A.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8.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一建筑成就完成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9.“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意义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
C.闭关自守的影响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此宪法( )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D.确定了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1.下图中的人物体现共同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12.“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二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治遭践踏 B.科技文教事业被摧残
C.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D.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
13.《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
A.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D.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1978年下半年,全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召开的讨论会等共有70多场。中央和省级报刊登载的相关文章共有650余篇。据此可知该文章在当时( )
A.破除“左”的错误的束缚 B.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展
C.推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D.促进了思想解放热潮出现
15.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到熙熙攘攘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这块“试验田”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提高企业效益 C.发展公有制经济 D.增加财政收入
17.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8.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打虎”“拍蝇”“猎狐”这些出现在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新名词,主要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0.《复兴之路》解说词写道,“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这里所说的“道路”指的是( )
A.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新中国成立】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编自郑学富《新闻记者笔下的开国大典》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局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述“珍贵的时刻”指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一)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烈火焚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二)战争从1950 年 10月开始到 1953年7月结束,战士们经过近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逼退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伟大胜利。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黄超《试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文字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一)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从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二(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例如: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一一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套600千瓦火力发电机在上海组装成功;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1957年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的经济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现象?
(2)据材料二、三是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措施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这一时期业建设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学知识,列举出两例材料四中提到的“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的路名称。
24.新中国成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25.阅读材料,同等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至令。
材料二
1978年底,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把土地包干到户,虽然土地、人没有变化,但产生了惊人的效果:1979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65万千克,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息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1)据材料一中图片和公报内容,指出发布公告的这次大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并指出这次大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材料二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推广到全国的农村改革政策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取得的成效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试卷第6页,共7页
1.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A项正确;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宪法,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1949年10月”、“一跃而成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立起来了”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都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CD项。故选A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B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西藏未实现解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藏和平解放,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项正确;实行股份制、廉价收购、无偿没收都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和平过渡”办法,排除AB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D
【详解】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D项正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是抗美援朝,排除A项;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有关,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成就,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和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D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排除A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情况的结果,排除B项;实行闭关自守,使中国落伍于世界,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制定时人民积极献言献策,同时制定者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民的诉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项正确;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宪法的类型,排除A项;参考人民建议不体现政治保障,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了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C项正确;雷锋、王进喜等体现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排除A项;焦裕禄、孔繁森等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排除B项;深圳特区等体现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题干“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可知,材料主要论述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导致国家的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和财政收入遭到巨大损失,涉及的是国民经济,C项正确;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科技文化事业被摧残、党和国家优秀干部被排挤都属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根据题干“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或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执行,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排除C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事情,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场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枷锁对全党的束缚,是五四运动以来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正确地坚持毛泽东思想,对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该文章在当时促进了思想解放热潮出现,D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了长期“左”的错误束缚,排除A项;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了长期“左”的错误束缚,推动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首先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短短几年,深圳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国际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题干中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指的是深圳,A项正确;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晚于深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缺乏活力,在这样的形势下,1984年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A项正确;提高企业效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之一,排除B项;发展公有制经济是体制改革的形式,排除C项;增加财政收入是经济体质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属于经济特区。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镇江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兰州属于内地。题干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B符合题意;深圳属于经济特区,排除AD;青岛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排除C。故选B。
1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17年,召开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D项正确;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根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可知这是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从严治党,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所说的“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项正确;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要求的是“道路”,并不是某个时代,排除B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主席开辟的,与“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1)局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2)事件:开国大典。意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详解】(1)局势:根据材料“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分析可知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根据材料“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分析可知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
(2)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和结合所学知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
(3)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和所学可知,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2)精神:根据材料“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和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3)国际意义:根据材料“ 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所学可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1)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第一个五年计划。
(2)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重工业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3)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详解】(1)状况:根据材料“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和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2)特点:根据材料“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可概括其特点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例如: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一一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可概括其特点为重工业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3)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1)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解】(1)历史事件及标志:根据材料“上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和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2)历史事件:由图中所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和所学可知,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他们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1)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获得大丰收。
(3)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详解】(1)决策:根据一中图片和公报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重要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政策:根据材料“1978年底,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把土地包干到户……”和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成效:根据材料“1979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65万千克,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可知,小岗村的粮食获得大丰收。
(3)目的:根据材料“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息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可知,其目的是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