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开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周口店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诞生于约三至七十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较丰富、材料较齐全、较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A项正确;河姆渡人在浙江余姚,排除B项;半坡人在陕西西安,排除C项;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属于神话传说,排除D项。故选A项。
2. “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制度,而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不是禅让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汉时期的地方制度,与夏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嬴政 B. 刘邦 C. 刘秀 D. 杨坚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处的朝代是东汉,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C项正确;嬴政建立秦朝,排除A项;刘邦建立西汉,排除B项;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C项。
4.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 张仲景 B. 吴道子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是祖冲之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D项正确;张仲景是医学家,排除A项;吴道子是唐朝的画家,排除B项;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C项。故选D项。
5. 如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大都城东、南、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元大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按完善规划平地新建的都城,也是惟一的一座按街巷制创建的新都城。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在线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宫殿。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故都城平面示意图为元大都平面图,B项正确;唐朝时,长安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皇城在宫城之南,外郭城则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向东西南三面展开,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市和坊是分开的,元大都时,市和坊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排除A项;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北京城有故宫、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有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排除CD项。故选B项。
6. “脱离罗刹入乐土,自此畜牧安升平,渥巴锡汗识向背,迁莺出谷兹为荣。”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B.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D. 谱写了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光辉篇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脱离罗刹入乐土,自此畜牧安升平,渥巴锡汗识向背,迁莺出谷兹为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重返祖国,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D项正确;清朝通过对台湾、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排除A项;西汉时期,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排除B项;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 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 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 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古代南北方人才比重”可以看出,在北宋之前北方人才比重超过南方,南方人才在北宋之后开始超过北方。根据题干“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南方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所以说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在北宋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与明清无关,排除A项;科举考试快速发展不是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南方政局更加稳定是重要原因,不是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8. 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与此相关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虎门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协定关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A项正确;《天津条约》增开汉口等10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等,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虎门条约》涉及片面最惠国待遇、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领事裁判权等内容,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辛丑条约》涉及赔款、划定使馆界等内容,没有涉及关税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9. 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 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 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所学可知,材料依次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各个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抗争以图生存,D项正确;材料依次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不能完全包含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依次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不能完全包含材料内容,排除B项;材料依次反映了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不能完全包含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议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王安石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在这种危急关头,中国需要一场民族解放运动来解放中国,解放中华民族。此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发动了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晚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不是新的社会力量,不能做到民族解放,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但未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不是新的社会力量,不能做到民族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
11. 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般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
A. 井冈山精神 B. 红船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般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和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B项正确;井冈山精神与革命根据地有关,排除A项;长征精神与红军长征有关,排除C项;延安精神与抗日战争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下列表述与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有“蒋介石”“西安”“东北军”等内容,很明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如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奄奄一息 B. 夹缝求生 C. 蓬勃发展 D. 高歌猛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夹缝中生存,B项正确;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压迫,艰难生存,排除CD项;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但不能说是奄奄一息 ,排除A项。故选B项。
14. 新中国的几代人,都把自己对一场战争的感受,把一个民族的尊严,浓缩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浓缩进了《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下列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是( )
A. 杨靖宇 B. 左权 C. 邱少云 D. 雷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忠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如黄继光、邱少云等,C项正确;杨靖宇、左权牺牲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B项;雷锋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5.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这两项成就的取得是在( )
A.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B项正确;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在1927年到1937年,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在1956年到1966年,排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6. 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 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1984年7月……进行股份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增强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排除A项;题干内容无法体现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排除B项;邓小平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7. 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撒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A. 中国军队强有力地打击外来侵略
B. 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C. 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 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撒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并结合所学,中国海军的撤侨行动保障了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由此可知,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中国海军的撤侨行动,“中国军队强有力地打击外来侵略”和“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说法错误,排除AC项;仅从题干涉及的海军撤侨行动,无法得出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8. 共赴九天,再探苍穹。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下列科技成就中,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C. 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是航天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也是航天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D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不属于航天方面的成就,排除A项;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但不属于航天方面的成就,排除B项;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属于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
19. 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士丁尼曾为它的皇帝,君士坦丁堡是它的都城,后被奥斯曼帝国所灭。这里的“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法兰西第一帝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士丁尼曾为它的皇帝,君士坦丁堡是它的都城,后被奥斯曼帝国所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的首都,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C项正确;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意大利罗马,不是君士坦丁堡,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首都在巴格达,不是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法兰西第一帝国是拿破仑建立的,不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0.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 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 “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 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 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属于第一手资料,B项正确;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A项;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C项;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B项。
美国建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大捷 ②《独立宣言》发表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22. “……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据此推断,该内容出自( )
A. 《大宪章》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1787年宪法
23.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如图:田纳西水利工程),缓解失业现象,刺激经济早日复苏。该举措属于罗斯福新政项目中的( )
A. 推行“以工代赈”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整顿金融体系 D. 调整农业政策
【答案】21. C 22. C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②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③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④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因此按照时间排序为:③②①④,C项正确;萨拉托加大捷晚于《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排除A项;萨拉托加大捷晚于来克星顿枪声,排除B项;萨拉托加大捷晚于《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22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出自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C项正确;《大宪章》是英国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B项;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如图:田纳西水利工程),缓解失业现象,刺激经济早日复苏”,图片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期间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的典范,A项正确;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招募了大量工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以工代赈”,与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整顿金融体系不符,排除BC项;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属于工业工程类,不属于调整农业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4.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瓦特 D. 达·芬奇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就解释了“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问题,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A项正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瓦特在工业革命时期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生产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 “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下列战争性质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亚历山大东征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符合这种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是不正义的,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最符合材料观点,C项正确;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对于英国而言是侵略中国的不义之战,排除A项;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激起了被侵略国家的反抗,对于被侵略国家而言,他们的反抗具有正义性,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世界人民是正义的一方,法西斯是不正义的一方,排除D项。故选C项。
第II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道大题,共50分。
26. 某班同学开展了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的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他们搜集的这组图片资料可以与下面表格中的哪一观点相互印证(只填序号)?
观点 灌溉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拔(插)秧工具的发明
资料
材料二 ①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稿役及兵役。
②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了生产实践。
③唐玄宗开元年间,多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
⑤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⑥明代,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
(2)历史小组准备把搜集到的信息按专题进行分类,请你协助他们一起来完成。
专题 信息
农业科技著作
④⑥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农业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答案】(1)填空:C;A;D;B。
(2)第一栏:②⑤。
第二栏:高产作物的引进。
第三栏: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①③。
(3)启示:要重视利用新的生产工具;注重培育和引进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注重科技兴农;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填空:根据材料一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骨耜,是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属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图B是秧马,北宋时期出现的水稻拔(插)秧工具;图C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提供了农业的抗旱水平;图D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制农具,因此A对应原始农业的发展的观点;B对应拔(插)秧工具的发明的观点;C对应灌溉技术的进步的观点;D对应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的观点。因此表格依次填入C;A;D;B。
【小问2详解】
第一栏:根据材料二涉及的①—⑥资料,其中属于农业科技著作的是,《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因此填入②⑤。
第二栏:根据材料二④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⑥明代,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进行分析可得出涉及的都是外来农作物的传播,因此可确定专题为高产作物的引进。
第三栏:根据材料二涉及的①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稿役及兵役,③唐玄宗开元年间,多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可得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发展,因此可确定专题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信息栏为①③。
【小问3详解】
启示:根据材料一涉及生产工具的发展,材料二涉及的农业科技著作、统治者的重视和高产作物的引进等信息进行分析,给我的启示是:当代农业要重视利用新的生产工具;注重培育和引进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注重科技兴农;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等。
27.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环节一制作时间轴】
(1)请你将以下历史史实标注在“时间轴”的正确位置上(史实只填写序号)。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③《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环节二观察时间轴】
请仔细观察你在“环节一”中制作的时间轴:
(2)时间轴上的哪一史实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写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如果在“时间轴”上再添加一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有利于推进两岸统一的历史史实,你会选取哪一个?
【环节三运用时间轴】
(3)同学,你已经学习了近三年的历史课程。现在请运用你在“环节一”中制作的时间轴,来上好“环节三”中提到的历史课。(要求:根据一点或两点史实,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1)时间轴: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④、②、“八项主张”提出、③。
(2)台湾问题由来:④;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事例:1993年汪辜会谈。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标志台湾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维护了祖国统一,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时间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棚户巡检司管辖锦台湾地区;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①《马关条约》签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1949年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979年②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95年“八项主张”提出;2022年③《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可见,时间先后顺序为:元朝设棚户巡检司管辖锦台湾地区、1662年郑成功首付台湾、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④、②、“八项主张”提出、③。(在数轴上填写相应序号)
【小问2详解】
由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
基本方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事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标志台湾已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1684年,清朝政府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1945年,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这三件大事都维护了祖国统一,都可以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能得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结论。(围绕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二战后的40多年间,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冷战的出现……
——整理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写出冷战的双方。在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另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却在上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伴随着“不同力量”的“解体、衰落、上升”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编自新华网
(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措施:马歇尔计划。 (2)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同:“世界新秩序”提出的目的是称霸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目的在于合作共赢。
做法: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二战后的40多年间,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冷战的出现”分析可得出,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措施:结合所学美国冷战的表现可得出,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实行了马歇尔计划。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二“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另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却在上升”并结合当今世界格局分析可得出,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问3详解】
不同:根据材料三“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结合美国的霸权政策,可得出目的是称霸世界;根据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并结合所学中国全球治理观念进行分析可得出,其目的在于合作共赢。
做法: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中国致力于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分析可得出,世界各国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惠互利;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九年级历史(开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2. “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3.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嬴政 B. 刘邦 C. 刘秀 D. 杨坚
4.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 张仲景 B. 吴道子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5. 如图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6. “脱离罗刹入乐土,自此畜牧安升平,渥巴锡汗识向背,迁莺出谷兹为荣。”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B.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 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D. 谱写了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光辉篇章
7. 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 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 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8. 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虎门条约》 D. 《辛丑条约》
9. 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 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 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10.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议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王安石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1. 一百多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般游船,桨声欸乃里记录下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时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诞生,这一精神之源是指( )
A. 井冈山精神 B. 红船精神 C. 长征精神 D. 延安精神
12. 下列表述与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13. 如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奄奄一息 B. 夹缝求生 C. 蓬勃发展 D. 高歌猛进
14. 新中国的几代人,都把自己对一场战争的感受,把一个民族的尊严,浓缩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浓缩进了《英雄儿女》和《上甘岭》。下列属于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是( )
A. 杨靖宇 B. 左权 C. 邱少云 D. 雷锋
15.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这两项成就的取得是在( )
A.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 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 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 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
17. 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撒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
中国侨民抵达吉达港
A. 中国军队强有力地打击外来侵略
B. 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C. 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D. 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
18. 共赴九天,再探苍穹。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下列科技成就中,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C. 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 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士丁尼曾为它的皇帝,君士坦丁堡是它的都城,后被奥斯曼帝国所灭。这里的“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法兰西第一帝国
20.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 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 “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 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 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美国建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萨拉托加大捷 ②《独立宣言》发表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22. “……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土地。”据此推断,该内容出自( )
A. 《大宪章》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1787年宪法
23.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如图:田纳西水利工程),缓解失业现象,刺激经济早日复苏。该举措属于罗斯福新政项目中的( )
A. 推行“以工代赈” 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整顿金融体系 D. 调整农业政策
24.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瓦特 D. 达·芬奇
25. “当一方的战争目的是正义的,另一方的战争目的就必然是不正义的。但这种原理并不是不可逆的,即战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正义的,因为有可能战争的双方都是不正义的。”下列战争性质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亚历山大东征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II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道大题,共50分。
26. 某班同学开展了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的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他们搜集的这组图片资料可以与下面表格中的哪一观点相互印证(只填序号)?
观点 灌溉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拔(插)秧工具的发明
资料
材料二 ①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稿役及兵役。
②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大量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了生产实践。
③唐玄宗开元年间,多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水稻的产量大大提高。
⑤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⑥明代,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
(2)历史小组准备把搜集到的信息按专题进行分类,请你协助他们一起来完成。
专题 信息
农业科技著作
④⑥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农业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27.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好方法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环节一制作时间轴】
(1)请你将以下历史史实标注在“时间轴”的正确位置上(史实只填写序号)。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③《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
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环节二观察时间轴】
请仔细观察你在“环节一”中制作的时间轴:
(2)时间轴上的哪一史实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写序号即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如果在“时间轴”上再添加一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有利于推进两岸统一的历史史实,你会选取哪一个?
【环节三运用时间轴】
(3)同学,你已经学习了近三年的历史课程。现在请运用你在“环节一”中制作的时间轴,来上好“环节三”中提到的历史课。(要求:根据一点或两点史实,得出正确结论)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二战后的40多年间,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冷战的出现……
——整理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写出冷战的双方。在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美苏两霸,一个已经解体,另一个相对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却在上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伴随着“不同力量”的“解体、衰落、上升”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编自新华网
(3)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历史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