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1(重庆专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1(重庆专用)
(开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由题干中的“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等信息可以看出夏商周都有了族群认同的意识,说明了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无为而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同宗共祖意识,不能体现“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排除B项;题干材料是夏商周时期的,不是先秦,排除C项。故选D项。
2.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C项正确;材料中西汉时期和唐朝时期的和亲是主动的学习,排除A项;和亲促进少数民族向中原学习,排除B项;“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材料没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3.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表明魏碑作为楷书的一种,在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体现在书法上,造成字体带有汉隶笔法,同时苍劲厚重,粗犷雄浑,A项正确;东汉以后,纸的改进应用,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排除B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魏碑艺术有民族交融的特点,与书法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图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据图可知( )
清朝疆域图(1820年)
A.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B.清朝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
C.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 D.我国开始受到来自英、美的威胁
【答案】C
【详解】根据“《清朝疆域图(1820年)》”可以看到台湾岛、喇萨、和伊犁等地,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在西藏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达赖驻扎拉萨,同时也是西藏办事大臣驻地,还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因此说明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C项正确;地图上的地理位置看不出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等情况,排除AB项;英国1840年打开中国大门,地图上1820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写道:“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以下可以作为其佐证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A项正确;林则徐不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排除C项;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是邓世昌,排除D项。故选A项。
6.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
【答案】B
【详解】依据“1912年到1919年”等和所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而且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奖励实业,因此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但是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1912年-1919年尤其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国民党官僚资本形成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7.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以下他在抗战时期育才学校的办学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引进著名的专业人士作为教师 B.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才能因材施教
C.千方百计抢救被埋没的人才幼苗 D.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分析可知,陶行知认为需要通过劳动来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属于劳动教育,D项正确;ABC项都不属于劳动教育,排除ABC项。故选D项。
8.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答案】B
【详解】提取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B项正确;国共两党始终没有建立联合政府,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抗日战场发生转折”,排除C项;“国共两党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未消失,排除D项。故选B项。
9.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重庆人民开展献金、献机活动 B.民生公司抗战运输立下卓著功勋
C.国泰戏院上演历史剧《屈原》 D.张澜被推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结合选项“民生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卓著功勋”是对民生公司对抗战起到的作用进行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A项是对重庆人民做的具体的事件进行阐述,属于史实,是不加任何解释、定义的阐述一个历史事件,排除A项;国泰戏院上演历史剧《屈原》和张澜被推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主席都属于历史史实,是客观描述,没有对事件的认识和评判,排除CD项。故选B项。
10.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000 35343 38728 40712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答案】C
【详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它把个人付出与收入挂钩,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农村生产力,故C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2年,“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是21世纪初期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BD。故选C项。
11.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市场上拥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各地的商品,说明阿拉伯帝国与海外市场联系加强,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辽阔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人口分布情况,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结论,排除C项;港口众多在材料没有体现,只是强调贸易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12.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
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
【答案】D
【详解】从题干材料中的“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流行,雕塑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从“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到“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雕塑的使用范围的确扩大了,不再仅仅作装饰用,更是让人欣赏,但这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AC两项;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宗教压迫,但宗教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排除B项。故选D项。
13.下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新发明关联示意图。其中空白框中应为(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诺贝尔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B项正确;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改良型蒸汽机,本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汽车,诺贝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现代炸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
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
【答案】A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而“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是交战上方的动机,故排除BCD,A项正确。故选A项。
15.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苏联党内进行了激烈争论,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化的发展资金,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外,还要通过扩大工、农产品的价格差来收取。后来,又不加限制地扩大这种价格差。这表明苏联工业化( )
A.资金充足 B.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
C.发展迅猛 D.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面对工业化时资金来源成为棘手的问题,最后接受斯大林的建议从农民和农业榨取资金,以发展工业化,可见,牺牲农业为工业,不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在此利益受损,B项正确,排除D项;苏联工业化缺少资金,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工业化发展的态势,排除C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资产阶级的贪婪、残酷和工人阶级的贫苦、无助,使恩格斯深受触动,促使他决心为工人阶级积极探索一条解放的道路。他……根据英国宪章运动和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现状的调查,提出工人阶级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调查研究促使恩格斯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
B.恩格斯在思想上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后,英国宪章运动兴起。( )
C.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巴黎相识,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 )
材料二 【毛泽东在湖南】
我这回到湖南,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农会会员激增到二百万,能直接领导的群众增加到一千万。在湖南农民全数中,差不多组织了一半。(农会)在四个月中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农民中有富农、中农、贫农三种。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摘编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调查结论。(2分)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影响。(2分)
材料三 【习近平在宁德】
习近平是1988年6月到(福建省)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工作的。7月初到8月初,习书记把宁德下辖9个县市全部跑遍了。其间,他听工作汇报不提倡念稿子,要求干部们了解多少就说多少;喜欢看县志(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说光靠跑了解不够,不看县志就不了解这个县的过去和现在,就难以深入认识县情;同时,每到一处,他既走访一些企业,也走访一些村庄和农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9个县跑下来,习书记作了一次全面总结,形成的文章后来收录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形成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摆脱贫困》这本书,与他现在(2017年)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一脉相承之处。
——据田玉珏、薛伟江、李政《习近平在宁德》
(3)材料三体现了习近平怎样的调查研究风格?(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调研形成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所产生的深远影响。(3分)
(4)综上,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答案】(1)①正确。 ②错误。 ③没有涉及。 (3分)
(2)只有农民阶级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2分)为他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2分)
(3)理论联系实际的调查研究风格。(2分)为以他为核心形成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3分)
(4)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群众路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资产阶级的贪婪、残酷和工人阶级的贫苦、无助,使恩格斯深受触动,促使他决心为工人阶级积极探索一条解放的道路。他……根据英国宪章运动和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现状的调查,提出工人阶级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可知,这体现出,恩格斯通过调查研究认识到社会革命的必要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故正确。
2、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他……根据英国宪章运动和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现状的调查,提出工人阶级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可知,这体现出,恩格斯研究英国宪章运动,这推动了他在思想上向共产主义转变。故错误。
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材料叙述了恩格斯的实践和思想转变,没有涉及他和马克思的关系。故没有涉及。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可知,这体现出,结论是,只有农民阶级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这为他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说光靠跑了解不够,不看县志就不了解这个县的过去和现在,就难以深入认识县情;同时,每到一处,他既走访一些企业,也走访一些村庄和农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可知,这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调查研究风格;这为以他为核心形成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小问4详解】
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群众路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7.(15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某班历史老师以“生活·采风”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古代和风】
(1)上述材料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______(A.文献材料;B.实物材料;C.口述材料。在答题卡上只填字母番号)。(1分)我们从中可以获取人们生活哪些方面的信息?(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任务二 近代疾风】
19世纪末年,一个兴旺但并非富裕的城市家庭不出家门就可发现许多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的“迹象”,暖气、热水或蒸汽供暖系统取代了壁炉和老一辈用的更为原始的中心取暖系统。19世纪后期自来水管也慢慢地进入住宅。19世纪60年代末期冷藏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诸如此类的技术革新,给所有家庭成员带来了舒适和闲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公众和舆论普遍认为,不洁的空气是导致结核病的一个原因。1863年的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洁空气引起的疾病而失去两个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摘编自梅雪芹著《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分)
任务三 现代新风】
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体育大事记》等,整理并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3)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2分)
A.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提倡国民体育”。(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发展,健身已成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 )
(4)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原因。(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答案】(1)B (1分)娱乐方面、社会生活方面 (4分)
(2)便利了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环境污染。(4分)
(3)①.错误 ②.正确 (2分)
(4)为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4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上述材料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实物材料。从材料“一群人在跳舞,其中三人手挽手在轻快舒展地跳着舞”、“唐朝戴帷帽骑马仕女俑。被认为是展示了唐代女子骑马休闲出行的‘标配’装束”、“宋代蹴鞠铜镜。铜镜背面的纹饰,呈现了青年男女在花园里踢球的情景”可知,我们从中可以获取人们在娱乐方面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60年代末期冷藏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诸如此类的技术革新,给所有家庭成员带来了舒适和闲暇”、“1863年的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洁空气引起的疾病而失去两个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联系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在1949年9月2日到30日召开的,是为筹备新中国做的准备会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的,故A错误。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发展,健身已成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是正确的。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原因是为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
时间 政策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0年 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3年 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
说明:相似点:(1)从背景看,两者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势力嚣张;苏俄经过七年战争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2)从内容看,两者都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3)从特点看,两者都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4)从作用看,两者都缓和了矛盾,恢复了经济,巩固了统治。不同点:(1)从目的看,美国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苏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从性质看,美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苏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分)
【详解】开放性设问,围绕两个示例论述观点,可从异同点比较分析,也可从两者联系分析,注意史论结合。如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说明:相似点:(1)从背景看,两者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势力嚣张;苏俄经过七年战争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2)从内容看,两者都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3)从特点看,两者都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4)从作用看,两者都缓和了矛盾,恢复了经济,巩固了统治。不同点:(1)从目的看,美国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苏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从性质看,美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苏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1(重庆专用)
(开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2.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3.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这表明魏碑艺术( )
魏碑《张猛龙碑》(拓片)
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 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
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
4.下图是《清朝疆域图(1820年)》。据图可知( )
清朝疆域图(1820年)
A.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B.清朝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突出
C.台湾、西藏、新疆等是中国领土 D.我国开始受到来自英、美的威胁
5.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写道:“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以下可以作为其佐证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6.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
7.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以下他在抗战时期育才学校的办学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引进著名的专业人士作为教师 B.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才能因材施教
C.千方百计抢救被埋没的人才幼苗 D.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
8.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9.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重庆人民开展献金、献机活动 B.民生公司抗战运输立下卓著功勋
C.国泰戏院上演历史剧《屈原》 D.张澜被推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10.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30000 35343 38728 40712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1.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
12.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
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
13.下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新发明关联示意图。其中空白框中应为(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诺贝尔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
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 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
15.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苏联党内进行了激烈争论,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化的发展资金,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外,还要通过扩大工、农产品的价格差来收取。后来,又不加限制地扩大这种价格差。这表明苏联工业化( )
A.资金充足 B.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
C.发展迅猛 D.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在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这里,资产阶级的贪婪、残酷和工人阶级的贫苦、无助,使恩格斯深受触动,促使他决心为工人阶级积极探索一条解放的道路。他……根据英国宪章运动和对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现状的调查,提出工人阶级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认为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分裂的根源,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3分)
A.调查研究促使恩格斯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
B.恩格斯在思想上完成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后,英国宪章运动兴起。( )
C.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巴黎相识,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 )
材料二 【毛泽东在湖南】
我这回到湖南,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况。(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农会会员激增到二百万,能直接领导的群众增加到一千万。在湖南农民全数中,差不多组织了一半。(农会)在四个月中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其结果,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农民中有富农、中农、贫农三种。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摘编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农民运动的调查结论。(2分)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影响。(2分)
材料三 【习近平在宁德】
习近平是1988年6月到(福建省)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工作的。7月初到8月初,习书记把宁德下辖9个县市全部跑遍了。其间,他听工作汇报不提倡念稿子,要求干部们了解多少就说多少;喜欢看县志(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说光靠跑了解不够,不看县志就不了解这个县的过去和现在,就难以深入认识县情;同时,每到一处,他既走访一些企业,也走访一些村庄和农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9个县跑下来,习书记作了一次全面总结,形成的文章后来收录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形成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摆脱贫困》这本书,与他现在(2017年)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一脉相承之处。
——据田玉珏、薛伟江、李政《习近平在宁德》
(3)材料三体现了习近平怎样的调查研究风格?(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调研形成的发展思路和执政理念所产生的深远影响。(3分)
(4)综上,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
17.(15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某班历史老师以“生活·采风”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古代和风】
(1)上述材料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______(A.文献材料;B.实物材料;C.口述材料。在答题卡上只填字母番号)。(1分)我们从中可以获取人们生活哪些方面的信息?(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任务二 近代疾风】
19世纪末年,一个兴旺但并非富裕的城市家庭不出家门就可发现许多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的“迹象”,暖气、热水或蒸汽供暖系统取代了壁炉和老一辈用的更为原始的中心取暖系统。19世纪后期自来水管也慢慢地进入住宅。19世纪60年代末期冷藏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诸如此类的技术革新,给所有家庭成员带来了舒适和闲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公众和舆论普遍认为,不洁的空气是导致结核病的一个原因。1863年的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直接由不洁空气引起的疾病而失去两个孩子”。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摘编自梅雪芹著《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分)
任务三 现代新风】
老师指导同学们根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体育大事记》等,整理并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3)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2分)
A.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提倡国民体育”。(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发展,健身已成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 )
(4)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的原因。(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
时间 政策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0年 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3年 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1(重庆专用)(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