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练习2
1 2 3 4 5 6 7 8 9 1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选题(每个4分,共100分)
1、商代,蚕、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卜辞,且在青铜器纹饰中有头圆眼突出、身屈曲做蠕动状的蚕纹,玉饰中有雕琢得形态逼真的玉蚕。这反映出,当时( )
A.成熟的文字已形成 B.青铜铸造技艺的高超
C.蚕桑事业较为发达 D.统治者对农事的重视
2、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就有了国家性的典礼,像祭天、祭山川等。仪礼有严格规则,有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的秩序。这反映了( )
A.分封制度的由来 B.家国一体的实质
C.儒法之争的根源 D.道德形成的过程
3、考古学家在发掘距今五六千年的山西夏县西阴村仰留文化遗址时,发现了用某种利器切割之后剩余的大半个茧壳和一个纺轮。这说明我国( )
A.仰韶人首创丝织技术 B.养蚕缫丝历史悠久
C.丝织业分工相当细密 D.丝织技术世界领先
4、《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皆有等衰”主要是因为( )
A.分封制的实行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秩序 B.宗法制以血缘的亲疏来确定继承标准
C.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导致权力分配不均 D.礼乐制度的实行形成了尊卑长幼关系
5、据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上记载,周恭王时(公元前922-前900年)格伯用四匹马换三十亩田:周厉王时(公元前877-前841年)章氏用八邑去向鬲换田,又有良氏用五邑换田,结果都顺利成交。这表明当时( )
A.小农经济产生 B.土地交易已经出现
C.井田制度瓦解 D.周王室的税收增加
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两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土地私有调动农民积极性 B.扩充军队以增强战斗力
C.增加户口数量和政府赋税 D.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7、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人物 时间 主要内容
商鞅 秦孝公时期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官员由君主任免
邹忌 齐威王时期 举贤人、修法律、鼓励臣下进谏
李悝 魏文侯时期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颁布《法经》
A.变法重视人才选拔与使用 B.变法侧重重建伦理和政治
C.变法旨在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 D.变法以实行土地私有制为中心
8、秦始皇每灭一国,都以其地设置郡县。郡县大体是根据自然区域而划分,一郡或两郡就是一个自然区域,多半以平原或盆地为中心,边缘则为山地或高地。这反映出秦( )
A.郡县同为地方最高级别行政单位 B.开创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先例
C.致力于边疆少数民地区交融开发 D.强化中央集权提高地方治理效率
9、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一制度( )
A.实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降低了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 D.有效制约了君主权力
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顾炎武在《郡县论》中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由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主张( )
A.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千秋 B.郡县制必然会取代分封制
C.国家不能全部施行郡县制 D.郡县制应该恢复为分封制
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语,常被认为是汉武帝或董仲舒之言。经学者考证,"罢黜百家"最早语出西汉儒者卫结,董仲舒仅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亦未言及"独尊儒术"。这表明( )
A."罢黜百家"是时人的共识 B.汉武帝尊崇儒术不是事实
C."独尊儒术"是后人的解释 D.儒学独尊地位并没有确立
12、汉初施行“约法省禁”,废秦时连坐法、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昭宣年间推动“平理刑狱”,废除了武帝时期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廷尉平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以上做法反映了( )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西汉重视官吏的考核和管理
C.历史反思推动政策调整 D.西汉君主历来重视法制改革
13、两汉时期涌现许多杰出人物如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立功绝域”的追求。他们的英雄故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这反映两汉时期( )
A.开放的对外政策逐渐成熟 B.鉴往知令的思想反映在历史巨著里
C.复杂的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家国情怀的意识熔铸于时代人物中
14、西汉桑弘羊认为:“楚之云梦、齐之孟诸,有国之富而霸王之资也。……今山川海泽之原,非独云梦、孟诸也。鼓铸煮盐,其势必深居幽谷,奸猾交通山海之际,恐生大奸。”故有人上疏:“愿募民自给费,因县官器,煮盐予用,以杜浮伪之路。”桑弘羊等人意在强调西汉政府应( )
A.盐业私营提高市场活跃程度 B.重本抑末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C.垄断战略资源加强中央集权 D.守外虚内以加强边疆地区统治
15、孔子曾经倡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门弟子子夏进而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命题;孟子也指出,东夷之人的舜和西夷之人的周文王,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国”。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
A.以德治国思想的新发展 B.“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C.文化认同已进至新境界 D.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16、《吕氏春秋》把儒、墨两家学术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墨子主张“兼相爱”“禁恶而劝爱”。儒、墨思想的差别缘于( )
A.生活态度的差异 B.学术观点的分歧
C.政治立场的不同 D.文化取向的迥异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7、战国百家学派的流传分布有其地域性的特点:儒、墨以鲁国为中心,儒家传播于晋、卫、齐,墨家传播于楚、秦;道家源于南方的楚、陈、宋;阴阳家则起于北方的燕、齐;法家以三晋为主;纵横家则多出于周、卫商业繁荣的地区。这反映出( )
A.“百家争鸣”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 B.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C.士人阶层得到进一步解放 D.“礼崩乐坏”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8、北魏孝文帝时,铸造太和(孝文帝年号)五铢钱并大力推行,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说明,当时( )
A.社会动荡妨碍经济发展 B.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减弱
C.政府币制改革不得民心 D.北方商品经济受到冲击
19、北魏孝文帝对鲜卑人与汉人的联姻极为重视,这除了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也因为孝文帝把联姻作为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扩大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使鲜卑族的文化取向逐渐与汉族相洽,渐至于文化共享。这段论述旨在说明,北魏孝文帝的联姻政策( )
A.展现了汉文化的包容性 B.消除了"夷夏"不平等的观念
C.革除了北魏的落后风俗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
20、把握历史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必备能力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D.中外交流与经济繁荣
21、“江南……至于元嘉末(424年—453年),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鄠、杜(北方)之间,不能比也。”这反映了( )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明显 B.江南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地区经济情况急剧衰退 D.江南基本上已经消弭了战乱
22、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这反映了东晋( )
A.实行士族政治 B.出现分裂割据 C.外戚宦官专权 D.皇权相权制衡
23、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4、唐天册万岁二年(696年),考功员外李迥秀知贡举,对传统士族清河崔氏的应举者说:“清河崔郎……出身处可量,岂必要须进士?”将其“再三慰谕而遣之,闻者大噱(笑)焉”。这反映了当时( )
A.科举考试已经成为最主要入仕途径 B.科举制冲击了重视门第的传统观念
C.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剧烈变动 D.思想观念与政治制度变革相互影响
2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作品注重意境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详解】材料反映了蚕、桑等字常见于商代卜辞中,蚕纹和玉蚕常见于青铜器纹饰和玉饰中,这说明蚕桑事业在商代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侧面说明当时蚕桑事业较为发达,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蚕、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商代卜辞中,无法说明成熟文字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商代的卜辞、青铜器纹饰和玉饰的情况,青铜铸造技艺高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蚕桑事业在商代占有重要地位,没有体现统治者对农事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殷周以来的仪礼由家庭祭祀转向国家性的典礼,并且形成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反映的是当时对家国一体政治格局的构建,B项正确;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儒家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材料与道德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B【详解】根据材料中“距今五六千年的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部文化遗址”“大半个革壳和一个纺轮”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这说明我国养蚕缫丝历史悠久,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仰韶人会养蚕缫丝,不能说明“仰韶人首创丝织技术”,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丝织业分工情况,C项排除;材料未与其他国家作对比,不能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D项排除。故选B项。
4.B【详解】“皆有等衰”指的是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待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西周建立后实行了以血缘的亲疏来确定继承标准的宗法制,B项正确;是通过宗法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秩序,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只涉及王位传承,和权力分配不均无关,排除C项;“皆有等衰”就是礼乐制度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B【详解】材料反映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私田”和土地买卖的情况,故选B项;小农经济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井田制的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土地买卖是否向周王室交税,排除D项。故选B项。
6.C【详解】材料“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体现额是秦民子弟分家立户,这是典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态,户口数的增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项正确;“废井田,开阡陌封疆”与承认土地私有有关,排除A项;材料与扩充军队无关,排除B项;D项与什伍连坐法有关,排除。故选C项。
7.A【详解】根据材料中商鞅“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邹忌“举贤人”、李悝“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等信息可知,三者变法均重视人才选拔和使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伦理道德,B项排除;商鞅、邹忌、李悝变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并非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私有制,D项排除。故选A项。
8.D【详解】材料显示秦推行郡县制,且尊重自然界限划分行政区域,故选择D项;A项秦朝时郡县不同级,排除A项;B项“开创”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B【详解】皇帝通过听取官员集团的讨论结果进行最后的裁定,这样有利于集思广益,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B项正确;这一制度要由皇帝进行最后的裁定,属于君主专制,并不是实现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排除A项;这一制度有利于提升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皇帝进行最后的裁定说明并不是在制约君主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0.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柳宗元和顾炎武都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C【详解】材料“‘罢黜百家’最早语出西汉儒者卫结”“汉武帝亦未言及‘独尊儒术’”体现的是“独尊儒术”并非是汉武帝或者董仲舒之言,属于后人的解释,C项正确;"罢黜百家"并非是时人的共识,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是历史史实,排除B项;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2.C【详解】文景时期“约法省禁”是基于对秦朝刑罚苛严、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思,昭宣年间的“平理刑狱”是基于对汉武帝末年法律烦苛、矛盾尖锐的反思,两者均反映历史反思推动政策调整,C项正确;汉初主要受黄老思想影响,儒家学说尚未成为主流思想,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能反映“西汉君主历来重视法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3.D【详解】材料中的时代人物在各自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都展现了昂扬进取、不屈牛志的时代精神,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意识,D项正确;材料中的人物在史学、军事、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材料并未反映对外政策成熟,民族关系缓和,所以排除A、C两项,B项只符合司马迁,其他都不符合,排除B项。故选D项。
1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桑弘羊认为现在越之具区(太湖) , 楚之云梦(泽) , 宋之钜野(湖) , 齐之孟诸(泽) ,都有使国家富强而称霸的资源。有人上疏说希望招募百姓,自己带着生活费用,由国家供给生产工具,来煮盐,再由国家收购,以杜绝浮虚诈伪的道路;故可知桑弘羊等人意在强调西汉政府应垄断战略资源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主张盐业官营,而不是盐业私营,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待商业和农业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守外虚内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第1页,共4页
答案第2页,共4页
15.C【详解】材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得志行乎中国”体现的是春秋时期的华夏认同观念加强,说明的是文化认同已进至新境界,C项正确;材料与以德治国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大一统”思想无关,排除B项;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6.C【详解】儒、墨两家的“爱”的内涵不同,主要原因是两者政治立场的不同导致的,C项正确;生活态度、学术观点、文化取向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D【详解】根据材料“战国百家学派的流传分布有其地域性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地域性的特点,体现当时诸侯争霸,政治局面混乱,“礼崩乐坏”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故D项正确;选项A与材料的地域性的特点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域性的“差异”,而不是“差距”,排除B项;“士人阶层得到进一步解放”与材料地域性的特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8.D【详解】根据材料“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可知,北魏的太和五铢钱流通不畅,说明当时北方商品经济受到冲击,D项正确;北魏统一了北方,A项中的“社会动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北方商品经济受到冲击,“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减弱”“政府币制改革不得民心”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
19.D【详解】根据“作为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了解、扩大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可知通过联姻使得鲜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从而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D项正确;孝文帝的联姻政策是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并不仅仅是展现汉文化的包容,排除A项;“消除了”和“革除了”的说法都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C项。故选D项。
20.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民族间相互交融,区域经济得到开发,C项正确;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是唐朝的主流特征,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并未停滞,排除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流较少,排除D项。故选C项。
21.B【详解】材料反映了南朝元嘉年间,江南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些现象说明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B项正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唐朝中后期逐渐南移,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反映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排除C项;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但并没有彻底消弭战乱,排除D项。故选B项。
22.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南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立下建立的,所以东晋实行士族政治,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出现了材料中的“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A项正确;分裂割据反映的是地方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外戚宦官专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皇权相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
23.B【详解】唐前期军事布局为“内重外轻”;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军事布局变为“内轻外重”,边镇节度使军事实力增强,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B项正确;天宝年间的军事布局为“内轻外重”,排除A项;C项“遏制了”表达绝对,排除;“内轻外重”的军事布局带来分裂割据的隐患,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4.B【详解】材料中李迥秀以出身高贵为理由,劝退崔氏应举,这反映了传统的士族门第观念仍有一定影响,而“闻者大噱”则表明当时社会对于士族门第出身这样的观念是不以为然的,B项正确;材料仅是表明新旧观念的冲突,并不体现入仕途径的不同,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明社会观念是如何影响制度变革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5.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A项正确;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排除B项;材料与诗歌创作繁荣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注重意境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第3页,共4页
答案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