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5 B D A C B 6—10 B B C D B
11—15 D C D A A 16—20 D C B C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宪法诞生之前,它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分)
(2)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分)
22.(1)占农村人口大多数的贫农、雇农占有的土地很少,这对当时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1分)
(2)不同:口述历史认为地主和富农的全部财产都被没收,而文献记载的是地主部分资产被没收,富农的财产不得侵犯(1分);重要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分)
(3)研究方法:口述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要谨慎使用。在使用时,应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比对,让历史更加接近真实。(1分,言之有理即可)
23.(1)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全国人民齐心协力。(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三大改造(1分);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精神:艰苦创业精神;“铁人”:王进喜。(2分)
24.(1)探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经济现象: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1分)
(2)弊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压抑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分);转型:逐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3)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1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5.(1)关系: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分)
(2)原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3分)
(3)经验: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
2.闭卷考试,独立答题。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949年《人民日报》刊发《首都十月一日之夜》一文,文中记载了记者对在现场观看典礼市民的采访,受访的市民说这是“万年不遇的大喜事”。“大喜事”是指中国人民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实现了民族独立
D.完成了统一大业 C.实现了全境解放
2.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有 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3.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 381 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B.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奋斗精神 D.执政为民奉献精神
4.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从初期的蔑视逐渐转变为忌惮,并多有污蔑之词。主要原因在于当时
A.中美关系开始恶化 B.美国扶植亲美政权
C.美国朝鲜战场失败 D.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5.下表是“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取的信息是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25 51.68 19.2 3 2 3.7 1.1
A.农、轻、重各产业均衡发展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6.2023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自主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于
A.北京 B.长春 C.上海 D.南京
7.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它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8.“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价值2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几乎没有损失。……使资本家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改造。”材料中的“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是因为
A.建立农业互助组 B.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实行了赎买政策 D.制定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提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10.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1.“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等史实说明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呈现出的特点是
A.在改革中开放 B.在学习中创新 C.在传承中发展 D.在曲折中前进
12.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表明
A.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得以加强 B.八字方针已经开始实施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国企改革已经取得成效
13.近代以来,与我党密切相关的觉醒有三次:第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第三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觉醒贡献是
A.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从此向前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B.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此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D.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4.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这些考察有利于
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B.加快沿海城市开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深化全方位的外交
15.观察“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处可以填的一个代表城市是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A.上海 B.深圳 C.盐城 D.重庆
E.16.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17.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这次重要会议:“十二大同七大比,同七大起的作用一样,七大是把革命引向胜利,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指的是十二大提出
A.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国梦宏伟蓝图
18.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2012-2021年空白处应该填写
A.阶级斗争,上山下乡 B.迎新时代,筑中国梦
C.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D.加入世贸,港澳回归
19.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全球性挑战的日益严峻,现有国际机制暴露出重大缺陷。为此中国提出的“方案”是
A.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B.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描绘中国梦宏伟蓝图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继2020年、2021年连续出台《郑州市生态环境系统万人助万企十条措施》后,郑州市又发布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郑州。材料体现
A.绿色的发展理念 B.共享的发展理念
C.开放的发展理念 D.协调的发展理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梁思成、费孝通、吴晗等参加了新政协全体会议,大会采纳了张奚若关于新中国国名由“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议。 --材料摘自《清华校史连载之十一: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材料二是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摘编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的全称是什么 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该事件对世界形势有什么影响 (3 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
项目 占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和富农 不到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 14%
材料二、至今,76 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 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
--《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第二章 土地的没收和征收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反映的现状对当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1分)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在土地改革的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次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4分)
(3)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 (1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二
料三,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大庆人……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
--摘编自《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示场景与哪次重大社会变革有关 这次社会变革有何历史意义 (3 分)
(3)材料三中的“奇迹”体现了“大庆人”的什么精神 “大庆人”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2分)
24.(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图二表明我国出现了哪种经济现象 (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种“僵化的模式”的弊端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型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分)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材料三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编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一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一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