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材料所述的“制度”( )
A.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 B.让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
C.有利于农民集体劳作 D.使得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2.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根据80年代初山西太谷县乡镇企业的相关资料,整理绘制了如下数据统计表。你认为出现如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企业数量/个 从业人数/人 总产值/万元
3263 22000 7176.72
3950 26500 12000
4393 27900 14100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山西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C.山西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A.按劳分配 B.股份制改革
C.政企分开 D.多种所有制并存
4.1994年,重庆大江车辆总厂第一次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 一调配设备和人员、自负盈亏,被“逼向”市场。各分厂由此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大江厂的发展历程表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B.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C.政企分开是改革的被迫举措 D.资产重组扰乱了市场的规律
5.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
A.背景 B.性质 C.进程 D.作用
6.中国经济中的周期性变化并非是线性单调的趋势。通过下面的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曾几次出现了短暂的触底反弹后重新高速增长。出现第二个快速增长期(1990—1993年)的原因是( )
A.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7.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媒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C.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8.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这说明( )
A.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有利于发展经济
9.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
A.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10.有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也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城市的改革完全照搬了农村改革的模式
B.农村改革带动了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
C.农村和城市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
D.国有企业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11.前世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私有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1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该会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 )
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D.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9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3年 96995.3 8895.9
A.农村土地改革促进农业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调动农民积极性
C.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商品化 D.生产关系调整解放农村生产力
14.1978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要求从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科技管理干部、企事业的科技人员中选拔480多名留学人员。这一举措( )
A.推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C.旨在学习西方改革教育体制 D.适应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15.春联折射人们的生活。1974年,湖北农民彭立成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他家春联变成“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春联的变化折射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B.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影响
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 D.我国建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6.1978年至1982年的五年间,奖金在职工工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1978年全国职工发放的奖金总额为10.8亿元,而1984年则达到了185.8亿元。职工奖金的发放( )
A.扩大了包产到户 B.增强了企业活力
C.体现了平均分配 D.消除了贫困现象
17.我国工业经济形式在1978年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77.60%,集体工业占22.40%,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为28.50%,集体工业上升为38.30%,同时,城乡个体工业及其他类型的工业分别占18.90%和14.30%。出现以上变化是由于(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全面推行对外开放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18.谈到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时的状况,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材料突出反映了(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B.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C.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病所在 D.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19.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各级行政机关的意见,“除有法律规定者外,不得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制社、队执行,应该允许他们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该决议
A.加快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 B.推动了农村基层单位的变革
C.扩大了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实现了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
20.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21.1979年夏天,兰州市陈坪公社书记给区领导汇报工作说:“我们的东湾村出现了一个‘资本主义土围子’,女社员高学兰给队里说有病,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却在家里养了百十来只鸡……”(区领导)“这怎么行?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蹲在家里搞私有化,已经走到资本主义的路上去了。”该现象反映了( )
A.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 B.人民公社生产积极性强
C.包产到户推广阻力较大 D.乡镇企业缺乏法律支持
22.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下面历史示意图反映的是( )
A.对外开放形成了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管理体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所有制形式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所有制形式
23.1984年,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了石家庄造纸厂,成为“国企承包第一人”。他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制度,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使这家连年亏损的造纸厂在承包后当年便实现利润140万元,之后经济效益连年攀升,这家曾经的亏损企业也一度成为全国明星企业。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果突出 B.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企业活力
24.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最先实行“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哪个地方( )
A.河南安阳暴庄村 B.河南新乡刘庄村
C.安徽凤阳小岗村 D.河南漯河南街村
2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对下列两幅图片体现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26.下图是 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C.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27.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得到根根本解决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8.20世记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廷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
二、综合题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A阶段的农村政策及这一政策实施的法律依据。B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有何变化?
材料二: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进行这些农村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
30.一包瓜子,折射中国经济变革的伟大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7年,年广久跟着一位老人学会了炒瓜子。从此,他开始卖起了瓜子,但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这还是个有风险的生意。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通常只有到过春节时,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一两斤,平常根本吃不到。这就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年广久开始学会了把瓜子装成小包,藏在大衣兜里到人群中偷偷卖。“管理的人来了,我就走,人走了,我又来。”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九去世《新安晚报》2023年1月13日
材料二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年广久写给邓小平的信(节选)
敬爱的小平同志:您好! 我们是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者,今年年初,您在南巡中讲到了我们“傻子瓜子”,我们感到好温暖、好激动。您是对全国人民讲的,但对我们更是极大的鼓舞。光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傻子瓜子”就新建了13家分厂,生产了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傻子”,为顾客提供更多味美可口、价钱公道的瓜子…… 傻子:年广久 1992年12月30日
(1)材料一中“当时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哪一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这一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的主要贡献。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的哪一次会议提出的什么目标推动了中国经济变革的进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可得出,材料所述的“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是归集体所有,排除A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作,排除C项。故选B项。
2.A
【详解】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山西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排除B项;山西属于内陆城市,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央推进的,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1992年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题文中的“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C。
4.A
【详解】据题干“1994年,重庆大江车辆总厂第一次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自负盈亏……各分厂由此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可知,重庆大江车辆总厂的改革使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这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A项正确;题干材料介绍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不能说明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能体现政企分开是改革的被迫举措,也不能体现资产重组扰乱了市场的规律,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比方,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1988年海南福建,并开辟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因此题干信息,““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材料论述了改革开放的过程,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正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排除B项;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据题干“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众多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加速和外国接轨”,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但并非中共十四大召开形成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南方视察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讲话都是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B正确,ACD项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B。
9.D
【详解】据题干“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中的信息可知,土地的使用权归农户,作物收成除了定额上交国家,剩下的归农户所有。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产资料(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劳比例分到农户经营),按照合同规定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其经营收入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金外,全部归于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D项正确;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与土地的所用权归国家集体不符,排除A项;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都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的农副业生产,统一由社管理和经营,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这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由此,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
11.C
【详解】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就是要”松绑",即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项正确;公私合营是1953到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未提到推行私有制,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并未涉及废除国有制这一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据题干“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C项正确;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排除A项;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排除B项;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提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据表格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成效巨大。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因此,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项正确;土地改革在1952年完成,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完成,排除B项;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商品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出现的新的发展模式,不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选派留学人员,有利于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这正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选派留学人员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表明所选派的留学人员是前往西方国家留学,且选派留学人员,是为了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不是旨在学习西方改革教育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74年,还是人民公社体制,农民没有劳动积极性,因此,“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劳动积极性,成了“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农业,不是国有企业,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排除C项;十八大以后,我国提出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78年至1982年……奖金在职工工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结合所学的城市改革可知,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城市的改革方面,通过发放奖金等方式,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B项正确;包产到户属于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与材料反映的城市改革内容不符,排除A项;奖金发放体现的是多劳多得,不是平均分配,排除C项;奖金发放提高了职工收入,但消除贫困现象的说法过于宏大,不属于奖金发放以激励员工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B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属于对内改革,排除C项;我国公有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可知,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在眉睫,大锅饭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进行的,排除B项;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轻重工业比例,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允许社、队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发挥主动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决议在当时加快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农村基层单位的变革,故B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和扩大了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实现了”表述绝对化,故D项错误。综上答案A。
20.C
【详解】“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摸索,这一做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正确;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这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B错误;这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故D错误。
21.A
【详解】根据材料“1979年夏天”、“我们的东湾村出现了一个‘资本主义土围子’”、“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蹲在家里搞私有化,已经走到资本主义的路上去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979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已经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兰州市陈坪公社认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说明当时中国尚未完全突破公有制计划经济的束缚,传统发展理念仍需突破,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的时间是1958年到1978年,排除B项;“包产到户”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材料不能体现“‘包产到户’推广阻力较大”,排除C项;乡镇企业缺乏法律支持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根据示意图中“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示意图的描述指的是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材料图片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所有制形式,C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说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格局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描述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未改变管理体制,排除B项;材料内容描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84年”和“国企承包第一人”“率先在国有企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经济效益连年攀升,这家曾经的亏损企业也一度成为全国明星企业”等信息可知,材料描写的是1984年以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故可以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企业活力的佐证,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展开,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BC项。故选D项。
2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C项正确;AB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C项。
25.A
【详解】根据材料“四川金堂县贫困农分到了土地”“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两图的主题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项正确;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不符,排除B项;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时期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26.B
【详解】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1992年,C项是1965年,D项是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7.C
【详解】考查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题思路:根据“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信息可知,邓小平认识到了片面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此后的中共十四大三中全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C正确;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错误;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错误;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卢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错误。综上故选C。
28.C
【详解】根据题干“20世纪80年底,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项正确;互助组是50年代初期农业合作形式,排除A项;农业合作社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的形式,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9.(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
(2)农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详解】(1)法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阶段1950年至1952年在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阶段是三大改造时期,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变为集体所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阶段1953年至1956年我国实行了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变化:根据材料三“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是农产品产量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增加。据所学可知,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作用: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可知,我国进行这些农村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30.(1)计划经济体制。问题:物质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个体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束缚(体制僵化,经济活动缺乏活力)。
(2)变化: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
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意思接近即可)
(4)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或答“中共十四大”);目标: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解】(1)体制:根据材料一“1967年,年广久跟着一位老人学会了炒瓜子。从此,他开始卖起了瓜子,但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这还是个有风险的生意。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通常只有到过春节时,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一两斤,平常根本吃不到。”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当时的经济体制"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问题:根据材料一“这就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年广久开始学会了把瓜子装成小包,藏在大衣兜里到人群中偷偷卖。管理的人来了,我就走,人走了,我又来。”可知,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物质匮乏、个体经济生产活动受到严重束缚等。
(2)变化:根据材料二“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可得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根据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可得出,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
原因:根据材料二“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和所学可得出,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贡献:根据材料二“13家分厂,生产了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可知,民营经济的贡献有: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税收;根据材料二“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傻子’,为顾客提供更多味美可口、价钱公道的瓜子……。”可知,民营经济的贡献有: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
(4)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是1992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目标:据所学知识可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