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阿拉伯文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直接用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并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代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上的信息给后人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C项正确;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使用的文字,由于用图形表示事物而得名,因此A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A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因此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B项;公元5世纪前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语文学语言,公元6世纪开始便有古阿拉伯语的文献,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扩张,阿拉伯语成为东起印度河,西到直布罗陀,南到南非,北至里海这一广大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排除D项。故选C项。
2. 如图是上海博物馆馆藏“商鞅方升”,青铜质地,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容积202.15毫升,重0.69千克,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七十五字铭文。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据此判断该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
A. 反映青铜铸造技术进入高潮 B. 见证秦统一全国局面
C. 奠定中华文明经济秩序基础 D. 印证秦统一文字的举措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商鞅方升’”、“标准计量器”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文物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所统一的计量器。商鞅变法中对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商鞅方升”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奠定了中华文明经济秩序基础,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计量器的统一,而不是强调青铜铸造技术进入高潮,排除A项;从题干可知,该文物为公元前344年颁布的标准计量器,秦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前221年,因此,该文物并无法见证秦统一全国的局面,排除B项;“商鞅方升”反映的是经济上的措施,与统一文字的举措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 秦时期出现的公文印章,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汉魏时期的碑文拓片技术,很像后来的雕刻印刷;秦汉时期在布料上印染图案的技术也很像是雕版印刷术。这说明( )
A. 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 毕昇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是有社会需要和物质基础
D.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印章、拓碑和印花有渊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秦时期出现的公文印章........雕刻版;汉魏时期的碑文拓片.......雕刻印刷;秦汉时期在布料上印染图案........雕版印刷术。"结合所学可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印章、拓碑和印花有渊源,D项正确;中国虽然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但题干材料叙述的是雕版印刷术发展历程,排除A项;题干材料突出的是“秦时期”、“汉魏时期”、“秦汉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的渊源,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而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先进,所以说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4.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汉朝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排除C项;618年建立唐朝,排除D项。故选B项。
5. 和平交流是我国对外关系的主流,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下列史实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文天祥抗元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符合“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D项正确;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不符合题干,排除A项;文天祥抗元反映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蒙古族之间的战争,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符合,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交往,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
6.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皇帝是道光帝。“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意思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所以这里说的“土地”是指香港岛,答案选B。
7.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使这腐朽的天地迎来了一缕清风……”“这缕清风”的作用是 ( )
A.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B. 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C. 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D. 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由此可知,“这缕清风”的作用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A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还是人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还是皇帝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8.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指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号召人们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由此可见,他们旨在( )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 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的束缚 D.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理性,反对封建迷信,说明要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的束缚,C项正确;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要求,排除A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 下图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辛亥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B. 五四运动范围的扩大
C.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D.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从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国内来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发展实业的浪潮,A项正确;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年7月至192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集中彰显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伟大精神的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以下体现伟大抗战精神的是( )
A.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 独立自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艰苦奋斗
D.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勤俭节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B项正确;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独立自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勤俭节约与抗战精神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 如表是抗战时期的一些家书,这些家书共同说明抗战胜利离不开( )
复旦大学学生韩雅兰 儿要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而奋斗……也要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
中共党员王孝慈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
越南华侨符克 在抗敌时期,除捐助战费外,生活要力求简单。国家亡了我们就做人家的奴隶了
A. 中国军队英勇战斗 B. 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 海外华侨积极参战 D. 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题干中的家书分别来自大学生、共产党员、华侨,这说明抗战胜利离不开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B项正确;题干家书与军队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的家书不仅来自华侨,还有大学生、共产党员,排除C项;题干中的家书说明抗战胜利离不开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不是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段话的是(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的胜利依靠力量是人民,是党领导人民多年奋斗的结果,反映着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解放战争的战胜是人民的胜利。选项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 太原重型机械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1953年到1957年,太原重型机械厂生产总值完成7352万元,利润完成1687万元,上缴利润完成1546万元,五年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4.6倍。这表明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建设
A. 与三大改造密切相关
B. 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
C. 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突出成就
D. 在全国同类工业企业中遥遥领先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太原重型机械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1953年到1957年,太原重型机械厂生产总值完成7352万元,利润完成1687万元,上缴利润完成1546万元,五年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4.6倍。”可知,这表明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建设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突出成就。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4. 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走集体化道路。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来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B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一五计划相关,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C项;“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5. 1980年,河南省务农的劳动力为237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6.67%。1985年务农的劳动力为 2571万人,所占比重为88.87%;1990年务农的劳动力为2833万人,所占比重为84.34%。这反映出
A. 家庭联产承包已经失去了活力 B. 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C. 河南省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 D. 人民公社化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的“1980年,河南省务农的劳动力为2378万人。1985年务农的劳动力为 2571万人。1990年务农的劳动力为2833万人。”反映出外出务工人员的增长,这是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故B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已经失去了活力的说法错误,排除A;河南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在题干数据中不能体现,排除C;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80年之前已经结束,排除D。故选B。
16. 观察表所示中国军费数据的变化,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年份 军费(人民币) GDP中军费占比
1978 167亿元 4.6%
1985 191亿元 2.1%
1990 290亿元 1.5%
2009 4805亿元 1.4%
2019 11898亿元 1.3%
表(注: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一项指标)
A. 国家注重国防建设 B. 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C. 军费投入比例失调 D. 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看出,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的军费迅速增长,但在GDP中的占比却逐渐下降,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体现了我国富国与强军的统一。D项正确;国家注重国防建设、国家经济飞速增长说法片面,排除AB项;军费投入比例失调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7. 1971年10月4日,在经过了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治愈疟疾的锁钥。由此可知( )
A. 志向远大是成功的前提 B. 良好教育是成功的基石
C. 大公无私是成功的条件 D.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可知,这体现了坚持不懈的可贵,因此,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D项正确;“190次”、“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这体现的是坚持,无法体现出志向远大、良好教育、大公无私,排除ABC项。故选D项。
18.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A.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 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这对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起了推动作用,同年 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合作、 改造体现的是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集中力量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企改革要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9.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个事例说明了( )
A. 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C. 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和教皇之间的利益关系
D. 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可知,这个事例说明了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和教皇之间相互利用,二者存在利用关系,C项正确;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与题干的“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材料和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无关,排除B项;罗马教皇不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是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排除D项。故选C项。
20. 1793年、1794年、1796年,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并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材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 B. 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
C. 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 D. 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拿破仑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为此召开多次会议,持续多年时间才制定了《拿破仑法典》,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C项正确;“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宣传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因此“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 “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内燃机的出现
C.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计算机的问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改良蒸汽机的运用和蒸汽机车的运用,煤成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驶过铁轨”指的是煤为蒸汽机车提供动力,C项正确;工厂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的管理方式,与材料所述运输煤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B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 美国独立战争电影《爱国者》、拉美殖民地电影《拉美独立战争》、印度电影《起义》《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传)为上述电影拟定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 争取民族解放斗争
C. 非暴力与民族复兴 D. 亚非拉的独立之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属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B项正确;题干所述“美国独立战争”可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但其余事件均不能,排除A项;题干所述印度电影《非暴力不合作》可以非暴力和民族复兴,其余均不是,排除C项;美国所处位置为北美洲,不属于拉丁美洲,故美国独立战争不属于“亚非拉的独立之路”,排除D项。故选B项。
23. 拂去岁月的尘埃,二战时期反法西斯经典漫画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一幅题为《胜利》的漫画(如图)在当时蜚声于欧洲。这种联合局面开始于
A.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 巴黎和会召开
C.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联合国的成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故A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召开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了1919年,故B不符合题意;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在1944年,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之中,故C不符合题意;联合国的成立是在1945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掌握,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4.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 世界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世贸组织成立
B. 中外科技与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电影艺术的发展
C. 两极格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 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得,正确选项应为“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小历史事件”,其中历史事件和小历史事件应为包含关系。历史事实为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D项正确;A项历史事实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与世贸组织成立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交流,从而促进了后来世贸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B项应为“电影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且丰富了近代科学文化,也不是包含关系,排除B项;C项“北太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与“华沙条约组织成立”间应是并列关系,两者都是两极格局中美苏双方采取的措施及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5. 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
A. 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 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 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可知,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在不同领域展开了合作,说明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合作,并不是全球治理体系,排除A项;广泛开展合作,并不能说明经济差距在缩小,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50分)
26. 中华民族不仅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能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之美】
文学之美】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材料三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 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 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哈姆雷特》
【建筑之美】
【盛世之美】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 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换役。 重视“以德化民”,提倡 节俭治国。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 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 如流。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省刑罚,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重用贤能。进行一系列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 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 修经籍。
(1)请按朝代顺序排列以上文物,并仿照示例选取其一进行简单介绍(示例除外)。
示例:④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唐朝陶器的典范,其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这件乐俑包含浓郁的异域情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也体现出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
(2)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观点。阅读材料二,指出李白的诗有何特点。材料三作品出现于什么时期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图1曾经是一条古代商路的起点,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图2城市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谁在位时期
(4)分别写出以上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并据材料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答案】(1)顺序:②①④⑤③。
介绍:①《北魏帝王出御图》是中国古代宫廷绘画的一个代表作,它位于故宫博物馆内,创作于北魏时期。该图描绘的是北魏帝王出征西域的情景,图开头是北魏永泰帝(公元386-534)发奖状,赐封勇士出征西域,以镇压少数民族叛乱。在图的右侧是许多骑马的军士,他们手持枪棒,铠甲,脸上充满了斗志,装备精良,行军前进。图的底部是一片草原,也是战士们出征的方向。
②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③金奔巴瓶,也称为金瓶,是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而特意颁发的。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象牙签五支,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使用。
⑤明代青花扁壶,中国传统青花制陶器的精品之作。明代青花扁壶是一种具有独特造型和装饰风格的瓷器。它的造型为圆形,腹部宽半圆,口稍窄,无耳,足部腹平,边缘略有线头。在装饰上受西亚地区金属器皿的影响,如锦纹、卷枝纹等外域风格在其纹饰中有所体现,但更多的是与中国传统纹饰融为一体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纹饰。
(2)观点:为政以德或仁。
特点:昂扬进取、超凡脱俗、飘逸洒脱、浓郁浪漫等。
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名称:丝绸之路。人物:伯里克利。
(4)名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共同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仁政治国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顺序: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北魏帝王出御图》创作于北魏时期,②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③金奔巴瓶是清政府时期的,④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是唐朝陶器的典范,⑤明代青花扁壶是明朝的,因此,排序为②①④⑤③。
介绍: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位可知,①《北魏帝王出御图》是中国古代宫廷绘画的一个代表作,它位于故宫博物馆内,创作于北魏时期。该图描绘的是北魏帝王出征西域的情景,图开头是北魏永泰帝(公元386-534)发奖状,赐封勇士出征西域,以镇压少数民族叛乱。在图的右侧是许多骑马的军士,他们手持枪棒,铠甲,脸上充满了斗志,装备精良,行军前进。图的底部是一片草原,也是战士们出征的方向。②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③金奔巴瓶,也称为金瓶,是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而特意颁发的。瓶口内插有签筒,筒内放置如意头象牙签五支,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使用。⑤明代青花扁壶,中国传统青花制陶器的精品之作。明代青花扁壶是一种具有独特造型和装饰风格的瓷器。它的造型为圆形,腹部宽半圆,口稍窄,无耳,足部腹平,边缘略有线头。在装饰上受西亚地区金属器皿的影响,如锦纹、卷枝纹等外域风格在其纹饰中有所体现,但更多的是与中国传统纹饰融为一体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纹饰。
【小问2详解】
观点:根据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观点是为政以德,思想核心是仁。
特点:根据材料二的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具有昂扬进取、超凡脱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浓郁浪漫等特点。
时期:根据材料三《哈姆雷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其最负盛名的剧本之一。
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三《哈姆雷特》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小问3详解】
起点:根据材料“西汉时期的长安成”和结合所学知识,狭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或洛阳,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人物:根据图2雅典卫城遗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在位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小问4详解】
名称:根据材料“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可知,讲述的是“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根据材料“唐太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的盛世局面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唐玄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前期的盛世局面是“开元盛世”。
共同原因:根据材料可知,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仁政治国等,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7. 某校九年级一班历史社团以“春联见证历史沧桑”为活动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追根溯源】
春联,起源于规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挂桃符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才逐渐有人在桃符上书写一些吉祥的话语,再修饰对仗,渲染新年喜庆气氛,慢慢形成春联的雏形。五代时,后蜀最后一个皇帝孟祖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便是我国有史书记载的第一幅春联。北宋政治家、文豪工安石的《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到宋代,仍有不少人把春联称作“桃符”。到了明代,桃符才正式改称春联。经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和实践,春联在明代获得空前的普及。此后,春联便沿袭成为所有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文化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任务二【感受历史】
序号 春联内容 春联来源 历史分析
①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网络搜索 这是1912年春节,某地农村的春联,为什么民国已经建立了,农村还有这样的春联
② 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图书文献 “和”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列举两例这一时期国共合作的史实。
③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网络搜索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联合抗战。举两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拼命抗日”的史实。
④ 抗战胜利一元复始 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教学资料 试分析这幅春联出现的时代背景。
⑤ 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采访专人 “庆新生”指哪一事件 有着怎样伟大意义
⑥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商家春联 这类春联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比较常见。 表达了人们希望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这与 哪次会议的什么政策有关
⑦ 平安幸福小康日 欢乐和谐中国年 央视春晚 随着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哪一内涵发生了变化
(1)简要概括一下我国春联的发展过程。由材料可知,我国包括春联在内的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春联内容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请在以上春联中任选四项,回答相关的历史分析的问题
(3)结合自身及时代特征,请你试着写一幅春联。
【答案】(1)春联起源于周代桃符,隋唐以后形成雏形,五代时出现了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宋代仍有不少人把春联称作桃符,到明代,春联正式形成,经过明太祖的倡导,已成为中国春节的重要文化习俗,传承至今;特点:连续性、传承性、发展性等
(2)①因为辛亥革命后,反封建不彻底,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②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③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国共双方经过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人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⑤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⑥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能基本符合春联要求符合春联要求,讲究修饰对仗;符合春联要求,讲究修饰对仗,并能较好地反映特定时期的个人期冀或社会、历史的变迁
【解析】
【小问1详解】
发展过程:根据材料“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挂桃符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五代时,后蜀最后一个皇帝孟祖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便是我国有史书记载的第一幅春联。北宋政治家、文豪工安石的《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到宋代,仍有不少人把春联称作‘桃符’。到了明代,桃符才正式改称春联。”可知,春联起源于周代桃符,隋唐以后形成雏形,五代时出现了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宋代仍有不少人把春联称作桃符,到明代,春联正式形成,经过明太祖的倡导,已成为中国春节的重要文化习俗,传承至今。
特点:从春联发展的过程来看,春联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传承性、发展性、创新性等。
【小问2详解】
分析:根据“这是1912年春节,某地农村的春联,为什么民国已经建立了,农村还有这样的春联 ”,结合“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和所学知识可知,①因为辛亥革命后,反封建不彻底,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②根据春联内容“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史实是建立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③根据春联内容“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拼命抗日”的史实主要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④根据春联内容“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国共双方经过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人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⑤根据对联“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对联体现的是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⑥从对联内容“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能基本符合春联要求符合春联要求,讲究修饰对仗。
【小问3详解】
对联: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春联要求,讲究修饰对仗,并能较好地反映特定时期的个人期冀或社会、历史的变迁。例如:上联:人民幸福为宗旨;下联:时代进步共荣光。2024年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阿拉伯文字
2. 如图是上海博物馆馆藏“商鞅方升”,青铜质地,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容积202.15毫升,重0.69千克,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七十五字铭文。记载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颁布标准计量器,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据此判断该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
A. 反映青铜铸造技术进入高潮 B. 见证秦统一全国的局面
C. 奠定中华文明经济秩序基础 D. 印证秦统一文字的举措
3. 秦时期出现的公文印章,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汉魏时期的碑文拓片技术,很像后来的雕刻印刷;秦汉时期在布料上印染图案的技术也很像是雕版印刷术。这说明( )
A. 中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 毕昇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是有社会需要和物质基础
D. 雕版印刷术发明与印章、拓碑和印花有渊源
4.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汉朝 D. 唐朝
5. 和平交流是我国对外关系的主流,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下列史实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文天祥抗元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6.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7.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使这腐朽的天地迎来了一缕清风……”“这缕清风”的作用是 ( )
A.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B. 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C. 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D. 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8.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指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号召人们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由此可见,他们旨在( )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 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束缚 D.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9. 下图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辛亥革命创造的有利条件 B. 五四运动范围的扩大
C. 《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 D.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集中彰显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伟大精神的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以下体现伟大抗战精神的是( )
A.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 独立自主、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艰苦奋斗
D.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勤俭节约
11. 如表是抗战时期的一些家书,这些家书共同说明抗战胜利离不开( )
复旦大学学生韩雅兰 儿要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而奋斗……也要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
中共党员王孝慈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
越南华侨符克 在抗敌时期,除捐助战费外,生活要力求简单。国家亡了我们就做人家的奴隶了
A. 中国军队英勇战斗 B. 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 海外华侨积极参战 D. 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12. 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段话的是( )
A.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13. 太原重型机械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1953年到1957年,太原重型机械厂生产总值完成7352万元,利润完成1687万元,上缴利润完成1546万元,五年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4.6倍。这表明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建设
A. 与三大改造密切相关
B. 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
C. 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突出成就
D. 在全国同类工业企业中遥遥领先
14. 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5. 1980年,河南省务农的劳动力为237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6.67%。1985年务农的劳动力为 2571万人,所占比重为88.87%;1990年务农的劳动力为2833万人,所占比重为84.34%。这反映出
A. 家庭联产承包已经失去了活力 B. 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C. 河南省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 D. 人民公社化束缚了生产力发展
16. 观察表所示中国军费数据的变化,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年份 军费(人民币) GDP中军费占比
1978 167亿元 4.6%
1985 191亿元 2.1%
1990 290亿元 1.5%
2009 4805亿元 1.4%
2019 11898亿元 1.3%
表(注: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一项指标)
A. 国家注重国防建设 B. 国家经济飞速增长
C. 军费投入比例失调 D. 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17. 1971年10月4日,在经过了190次失败的磨砺之后,屠呦呦课题组全体成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第191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惊人的100%,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找到了治愈疟疾的锁钥。由此可知( )
A. 志向远大是成功的前提 B. 良好教育是成功的基石
C. 大公无私是成功的条件 D. 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
18.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汇应是
A. 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B. 生产技术 科学管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稳定 企业 国企改革
D.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召开中共十四大
19.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即拉温娜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个事例说明了( )
A. 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
B.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C. 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和教皇之间的利益关系
D. 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20. 1793年、1794年、1796年,起草者先后将三种文本交立法机构讨论,均未获通过。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于1801年1月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并正式公布实行,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材料反映了《拿破仑法典》( )
A. 成为欧洲国家的立法蓝本 B. 保留封建色彩,具有保守性
C. 制定过程的规范和严谨性 D. 重视平等性和契约精神
21. “14克左右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 工厂制度确立 B. 内燃机的出现
C.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计算机的问世
22. 美国独立战争电影《爱国者》、拉美殖民地电影《拉美独立战争》、印度电影《起义》《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传)为上述电影拟定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 争取民族解放斗争
C. 非暴力与民族复兴 D. 亚非拉的独立之路
23. 拂去岁月的尘埃,二战时期反法西斯经典漫画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一幅题为《胜利》的漫画(如图)在当时蜚声于欧洲。这种联合局面开始于
A.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 巴黎和会召开
C.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联合国的成立
24.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 世界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世贸组织成立
B. 中外科技与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电影艺术的发展
C. 两极格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 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25. 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
A. 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 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潮流
C. 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50分)
26. 中华民族不仅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能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之美】
【文学之美】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材料三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 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 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哈姆雷特》
【建筑之美】
【盛世之美】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 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换役。 重视“以德化民”,提倡 节俭治国。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 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 如流。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省刑罚,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重用贤能。进行一系列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 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 修经籍。
(1)请按朝代顺序排列以上文物,并仿照示例选取其一进行简单介绍(示例除外)。
示例:④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唐朝陶器的典范,其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这件乐俑包含浓郁的异域情调,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也体现出各民族间交往的空前盛况。
(2)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观点。阅读材料二,指出李白的诗有何特点。材料三作品出现于什么时期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图1曾经是一条古代商路的起点,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图2城市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谁在位时期
(4)分别写出以上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并据材料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7. 某校九年级一班历史社团以“春联见证历史沧桑”为活动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追根溯源】
春联,起源于规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挂桃符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才逐渐有人在桃符上书写一些吉祥的话语,再修饰对仗,渲染新年喜庆气氛,慢慢形成春联的雏形。五代时,后蜀最后一个皇帝孟祖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这便是我国有史书记载的第一幅春联。北宋政治家、文豪工安石的《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到宋代,仍有不少人把春联称作“桃符”。到了明代,桃符才正式改称春联。经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和实践,春联在明代获得空前的普及。此后,春联便沿袭成为所有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文化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任务二【感受历史】
序号 春联内容 春联来源 历史分析
①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网络搜索 这是1912年春节,某地农村的春联,为什么民国已经建立了,农村还有这样的春联
② 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图书文献 “和”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列举两例这一时期国共合作的史实。
③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网络搜索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联合抗战。举两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拼命抗日”的史实。
④ 抗战胜利一元复始 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教学资料 试分析这幅春联出现的时代背景。
⑤ 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生 采访专人 “庆新生”指哪一事件 有着怎样伟大意义
⑥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商家春联 这类春联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比较常见。 表达了人们希望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这与 哪次会议的什么政策有关
⑦ 平安幸福小康日 欢乐和谐中国年 央视春晚 随着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哪一内涵发生了变化
(1)简要概括一下我国春联的发展过程。由材料可知,我国包括春联在内的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2)春联内容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请在以上春联中任选四项,回答相关的历史分析的问题
(3)结合自身及时代特征,请你试着写一幅春联。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山东省乐陵市、宁津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