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下表所示的是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单位:%)。其中,④代表的是( )
国家/年代 1880年 1900年 1913年 1928年 1938年
① 22.9 18.5 13.6 9.9 10.7
② 14.7 23.6 32.0 39.3 31.4
③ 8.5 13.2 14.8 11.6 12.7
④ 7.8 6.8 6.1 6.0 4.4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工业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革命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之前英国已经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
①海外市场的开拓 ②资本积累 ③科学革命的发展 ④圈地运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C.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 D.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
4.某学者认为,英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消费以独特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拓展了服务业的空间。这一时期生活质量的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该学者意在强调,工业革命时期的消费( )
A.导致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异变 B.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产业分布
C.满足了民众社会生活的需要 D.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5.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6.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B.民主政治发展完善
C.生活改善人口增长 D.阶级对立矛盾激化
7.马克垚指出,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A.导致空气污染降低生活质量 B.使英国信仰宗教的人数减少
C.推动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D.促进生产力得到了空前提高
8.自由主义是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但不同时期的“自由”侧重不同。18世纪的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论述了交换是人类的本能以此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并鼓励自由竞争。这体现了
A.政治自由主义 B.社会自由主义
C.经济自由主义 D.个人自由主义
9.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纽约、旧金山
10.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如下图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 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业革命” D.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普遍建立
11.下表为(1500—1913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国际元)统计表》。这反映出
①工业化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尤为突出
③500年间世界经济地区不均衡加剧
④殖民地多少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仪器制造工人詹姆斯·瓦特借鉴了约瑟夫·布莱克关于潜热的科学思想和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能量效率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改良了蒸汽机。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
A.社会生产需求推动技术革新 B.技术革新依赖于工匠经验积累
C.主要得益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D.科学与技术已有了初步的结合
13.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 B.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C.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4.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类理性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诞生了一批企业大王:铁路大王范·比尔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金融大王摩根及汽车大王福特等,与这种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 B.大垄断企业的出现 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重工业的发展
16.1901年,英国人威廉 斯蒂德曾说: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的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
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
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
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
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二、材料分析题
17.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然,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诸如丰富的煤铁资源、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政局、流动的社会结构、尊重市场价值的政府决策、健全的财政金融体制、便利的交通运输、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薄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而言,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第二版)
材料二 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从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和国内稳定的政局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大工厂制出现的诸多要素,并简述“大工厂制”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历程。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壮大起来。以商品经济为主的城市游离于传统自然经济,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支撑的封建主们所能提供的政治和经济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实力的增加使它们积极寻求生存空间的扩展,这必定会与封建主发生正面的冲突,封建主们由城市刚兴起时对城市起的积极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这时,城市中新兴的市民阶层便利用自己手中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联合日益强大的王权,反抗封建主的统治,继而成功摆脱了封建主的束缚与压迫,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城市兴起由于其符合封建主的利益,封建主们便积极支持城市的兴起并参与城市的建设,如汤普逊所说,“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
——摘编自孙柳《论西欧封建主促进城市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凡是能够提供完备齐全的生产性及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城市,那样的企业就投资省、效率高。这就导致工业趋向于集中,城市工业逐步扩大,并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化生产是与农业生产不同的,它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产系统。工业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面向市场、开放性的商品生产,不带有自给性。商品交换不断扩大,促进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集中。城市是人口集中、企业集中的地方,又是生产集中、消费集中、市场集中的地方。工厂集中并靠近城市,也就进一步接近主要市场商品,也便于运输向各地扩散。同时工业生产要求工人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精力用于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固定性极强的工作,而不能像农民那样有比较充分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为了满足工人的需要,由此城市便产生了服务业,后来逐步演化为所谓的第三产业。
——摘编自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简要指出“结果是革命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西欧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表现。
19.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技的发展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英国国王是该学会的保护人。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大陆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年11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意义。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史事
古希腊 天文学家喜帕恰斯以通过地中海罗德岛的经线为基准
2世纪 托勒密以通过非洲大陆西北大洋中的加那利群岛的经线为基准
1573年 西班牙规定,所有经度都以通过本国托莱多市的经线为基准向西度量
1634年 法国以通过加那利群岛的经线为基准
1767年 英国以通过伦敦郊外格林威治的经线为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
1840年 英国铁路实行统一的格林威治时间,即“伦敦标准时”
1847年 英国铁路沿线城市均采用“伦敦标准时”
1871年 国际地理学会决定,各国海图以格林威治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1883年 国际大地测量会议决定:经度和时间制度的统一将会给航海、商业、通信、科学带来巨大效益;各国应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
1883年 美国铁路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基准时间
1884年 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在世界范围内,每个太阳日都始于本初子午线的平均午夜时刻
1884年 全美人口一万以上的城市,85%采用标准时
——摘编自韩卿、关增建《国际子午线会议之述评》等
材料介绍了学者对国际子午线会议的述评。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解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在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较少,比重偏低,且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在逐渐减少,所以④代表的是法国,B项正确;英国作为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制造业实力强大,但一战后受到战争的打击,制造业的相对份额逐渐减少,所以①为英国,排除A项;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呈不断上升趋势,经济实力强大,制造业的相对份额逐渐增加,所以②为美国,排除C项;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制造业的相对份额逐渐增加,所以③为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依据材料“工业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革命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之前英国已经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可以看出海外市场,资本积累,科学革命的发展和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①②③④D项正确;其余三项表述均不完善,排除A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以前至20世纪初(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不断发展,提高了对劳动力的要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普及,C项正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文主义思潮与教育普及无关,排除A项;无产阶级斗争的目标是政治权力,不是受教育,排除B项;福利制度主要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消费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拓展了服务业的空间,实际上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异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相关世界产业分布的信息,无法说明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产业分布,排除B项;“满足了”之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数据反映出工矿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这表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地位日益重要。他们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在这种形势下,1832年议会改革,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BD时间不符。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题干“1851年增加到52%,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可知,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说明工业革命使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A项正确;城市化与工业革命有关,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增加,而不是英国人口增加,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材料“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体现的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的发展,使生产力发展产生质的飞越,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8.C
【详解】依据材料“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并鼓励自由竞争”可知,材料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自由竞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自然主义思想,不是政治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以及个人自由主义,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从变化趋势来看,两个城市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快速增长,反映的是城市化现象。从时间上看,应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联系,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最有可能的是英国,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与日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排除AB项;1800年纽约人口大大超过旧金山,1800年旧金山是俄国的哨所,1846年美国占有。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1800年以后世界贸易总额出现了飞速发展,而此时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可知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故选A;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都是在1800年以前,排除BC;根据贸易总额的增长变化无法说明垄断组织的建立,排除D。
11.A
【详解】由图表可知,1700-1820年间德国、英国和美国的人均GDP增长迅速,这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①项符合题意;图中1870-1913年间西方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尤为明显,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力尤为突出,故②项符合题意;图中1500年所示国家人均GDP大体相当,到1913年德国、英国和美国的人均GDP远超中国和日本,可知500年间世界经济地区不均衡加剧,故③项符合题意;表格没有涉及殖民地的状况,无法得出殖民地多少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往往使宗主国的经济发展背上沉重负担,故④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的组合是①②③,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材料“仪器制造工人詹姆斯·瓦特借鉴了约瑟夫·布莱克关于潜热的科学思想和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能量效率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改良了蒸汽机。”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受到了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这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已经存在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情况,D项正确;“社会生产需求推动技术革新”属于工业革命开展的原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与工匠经验积累密切相关,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的系列生产与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C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未涵盖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未涵盖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欧洲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选项正确;对“理性”歌颂和浪漫主义文学不符,A选项错误;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充满激情,揭露现实黑暗,讴歌爱情和理想,没有歌颂资产阶级革命和当时的社会制度,BC两选项错误。
15.B
【详解】试题解析:材料中的企业大王都属于各个领域的垄断资本家,它的出现与垄断组织的形成直接相关,故选B。ACD与此无关。
16.C
【详解】从材料来看,英国人所用的基本上是美国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这个特殊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时期,美国产品具有很大市场占有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美国此时已经独立;B选项错误,我们没有从材料中看出英国商品的海外状况,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错误,这与史实不符。
17.(1)观点:英国最早率先工业革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背景: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劳动分工的细化;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等。
中国:19世纪中叶晚清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工厂制度。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了。
【详解】(1)观点: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有其他种种条件”,得出英国最早率先工业革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因:依据材料“浓厚的科学技术传统、科学的薄记制度、进取上进的新教精神、健全的专利制度等”,得出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英国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从国内政局稳定分析,得出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背景:依据材料“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得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依据材料“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得出劳动分工的细化;依据材料“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得出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等。
中国:从洋务运动的推动分析,得出
观点:原因:国内稳定的政局,19世纪中叶晚清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工厂制度。从近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分析,得出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了。
18.(1)原因:封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封建主早期对城市的支持;新兴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并与封建主斗争取得自治;王权的大力支持。(任答3点)
含义:推动了西欧社会转型(凡答案涉及当时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具体因素也可酌情)。
(2)表现: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和功能扩大;人口、资金等资源聚集;工业发展,市场扩大;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兴起。(任答3点)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中世纪西欧。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由材料一“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壮大起来”可知,封建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一“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支撑的封建主们所能提供的政治和经济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可知,西欧封建主早期对城市的支持;由材料一“城市中新兴的市民阶层便利用自己手中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联合日益强大的王权,反抗封建主的统治”可知,新兴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并与封建主斗争取得自治;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城市兴起中得到王权的支持。
第二小问,关于“结果是革命的”含义,这句话实际上强调的是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影响,据所学可知,随着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在发展,资产阶级逐步形成,这些会加速社会的转型。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西欧。关于近代西欧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表现,由材料二“凡是能够提供完备齐全的生产性及生活服务性基础设施的城市,那样的企业就投资省、效率高”可知,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由材料二“由此城市便产生了服务业,后来逐步演化为所谓的第三产业。”可知,城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兴起;由材料“这就导致工业趋向于集中,城市工业逐步扩大,并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知,城市规模和功能扩大;由材料“商品交换不断扩大,促进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集中”可知,;工业发展,市场扩大。
19.(1)立法保障;科学研究学会的建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大学教育改革,重视科技教育;英国专业技术人员留学与技术移民(培养引进技术人才,重视国际交流)。
(2)过程:从计划经济下的传统举国体制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意义:有利于革除传统体制的弊端;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
原因:据材料一“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可知,立法保障,专利法的颁布有利于英国科技发展;据材料一“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可知,科学研究学会的建立有利于英国科技发展;据材料一“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可知,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据材料一“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可知,大学教育改革有利于英国科技发展;据材料一“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大陆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可知,英国专业技术人员留学和技术移民推动了英国科技发展,体现了英国培养引进技术人才,重视国际交流。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演变过程: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和“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可知,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从计划经济下的传统举国体制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意义:根据材料“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革除传统体制的弊端,同时新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直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示例:论题:人类社会的需求推动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阐述:15世纪起,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多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业贸易和早期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步拓展。频繁的航行,迫切需要在海上精准定位。这一需要推动了欧洲多国纷纷进行确定经线基准的探索。从1573年至1767年,西班牙、法国、英国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经线基准,1871年国际地理学会采用了英国的标准,以格林威治经线为标准,确立为本初子午线。英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经济活动遍布世界各地,不同时间标准不利于其经济活动开展。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工厂制度、火车和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式通讯手段的出现。这些变革,使得人们出现统一不同地区时间标准的需求,以便于生产、生活的正常有序进行。为此,1840年起,英国铁路开始以格林威治时间为标准,统一时间,之后在国内推广。后美国采用格林威治时间为标准时,世界逐渐产生了统一的时间标准。经度和时间标准的统一,促进了世界的经济、交通和科学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制定国际时空标准的推动力。
(注: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如:国际标准制定体现了综合国力;国际标准制定折射出国际竞争;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了世界交往)
【详解】表格中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不同时期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规则的制定与划分标准的变化,说明人类社会的需求推动了国际标准的制定。阐述时,结合不同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概括说明。如15世纪起,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多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业贸易和早期殖民扩张,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并逐步拓展。频繁的航行,迫切需要在海上精准定位。这一需要推动了欧洲多国纷纷进行确定经线基准的探索。其他内容也可结合所学进行概括,如标准时间与工业革命及全球联系加强有关等,最后总结得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制定国际时空标准的推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