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学案
(专题 风云变幻——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
1.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2.20世纪初,在欧洲人中兴起了一股“道家热”。他们发现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有积极作用。当时一篇文章写道:“战前德国青年在山林中散步时大半带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在却带一本老子的《道德经》。”欧洲“道家热”的兴起( )
A.缘于一战带来巨大灾难 B.缓和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成为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
3.1937年9月,政治漫画家大卫·洛(David Low)发表《进化新知》(见图)。其寓意( )
政治协会毕林普放授的数动性发现:
A.欧洲强权政治色彩淡化 B.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微弱
C.战后德国负担日益沉重 D.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
4.某一时期,俄国“成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军事工业委员会,联合资本家进行军需生产。又成立了由政府高级官员和工业巨头共同组成的国防、燃料、粮食和运输四个专门会议,没收了德国在俄国的企业,并规定把处于前线地区的企业向东部搬迁”。材料所示时期的俄国( )
A.统制经济以应对世界大战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恢复国民经济 D.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26年英国政府所公布的《贝尔福报告》称:英国(本土居民)与自治领(居民)虽然同为国王的臣民并作为英联邦成员自由连结为一体,但在英帝国内无论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这反映出,一战后的英国( )
A.接受了民族自决原则 B.殖民统治走向衰落
C.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 D.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6.如图所示为1915年美国漫画家创作的作品。该漫画( )
A.质疑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B.抨击美国对德绥靖政策
C.批评美国的战时外交政策
D.主张增加对英援助力度
7.1934年9月15日,以英法为首的30个“国联”成员国邀请苏联加入“国联”,并得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国的支持。9月18日, “国联”以38票对3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苏联加入“国联”的提案,并让苏联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这反映出( )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力量的逐渐壮大 B.近代欧洲外交的功利主义特征
C.经济危机缓和了欧洲意识形态对立 D.苏联的外交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8.1937年10月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措辞强硬的“隔离”演说,指出“世界上无法无天的瘟疫看来确实正在蔓延”,要求对法西斯侵略国像病人一样“隔离起来”。但遭到了《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有影响力的报刊的猛烈抨击。这说明当时美国( )
A.孤立主义在政治中依然存在 B.“中立”的政策已经宣告破产
C.恢复发展生产仍是首要任务 D.未意识到法西斯侵略的危害
9.某西方学者在其著作中说:英国“担心在德国失败后俄国将控制欧洲许多地方,只有想让苏俄代替德国的人才有资格谴责绥靖分子”如果必然要爆发战争,则必须把苏联也卷进去,否则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毫无损伤,而英德两国陷于崩溃,苏联就会统治欧洲”。该观点( )
A.肯定了英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 B.点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C.揭示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出发点 D.谴责了苏联对德国妥协的态度
10.1943年8月,美英在原子能研究领域进行全面合作达成协议,明确规定没有双方同意,不得与第三方交流任何有关原子能的情报。1944年6月,美英就控制钍和铀矿资源达成协议,双方成立“联合开发托拉斯”,到1945年已控制全世界97%的铀矿石和65%的钍矿。美英这一系列举措( )
A.彻底摧毁了法西斯国家的武器发展 B.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的关键
C.隐含战后遏制苏联实力发展的企图 D.使得垄断资本主义扩展到军事领域
11.1941年1月,罗斯福宣称“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个人自由”,“贫困的人不是自由的人,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正是创造独裁国家的原料”。由此可见罗斯福( )
A.致力追求社会平等自由 B.鼓励民众发财致富
C.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 D.决定改革挽救危机
12.1945年,一名尼日利亚士兵西奥·阿约拉在从印度寄回国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们所有在海外服役的士兵即将带着新思想返回家园。” “我们已得知我们是在为什么而战,是为‘自由’而战。除了自由,别无他求。”材料表明( )
A.殖民扩张激发了非洲抗争意识 B.一战推动了非洲的独立
C.反法西斯战争推动了思想解放 D.二战催生了亚洲的觉醒
13.从1952年起,美国政府年均投入600万美元用于海外图书馆项目,在亚非拉国家设立的图书馆中收藏着大量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民主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图书、期刊、小册子等,这些图书馆免费向当地社会各阶层读者开放。美国此举意在( )
A.支持落后国家文化事业 B.转移冷战对抗的中心
C.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 D.应对政治多极化挑战
14.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该漫画表明( )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
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
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15.1956年6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称“否决权的存在已让联合国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因此美国在过去10年同美洲、欧洲和亚洲的42个国家签订了同盟条约。”这反映了美国( )
A.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B.推动了多极力量的增长
C.谋求世界霸权地位 D.分化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
16.下图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幅时事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史事( )
A.标志着美国霸权主义衰落 B.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C.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重创 D.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
17.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糖、镍、水果等失去了主要的出口地,燃料供应大幅减少,开始出现频繁停电的情况,近一半的工业处于瘫痪或减少生产的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挤压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
C.美国长期的封锁与制裁 D.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
1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
A.遏制政策的终结 B.反对欧洲共同体成立
C.全球战略的调整 D.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
19.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而事隔43年之后,法国政府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法国“一出” “一进”,主要基于( )
A.美国对外政策调整 B.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的变化
C.北约组织战略转型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20.1973年在石油危机爆发之际,访问东京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田中首相说:“不要屈服于阿拉伯国家的无理恫吓。”田中反问道:“那么,美国能给日本保证石油的稳定供应么?”基辛格答道:“眼下谁也做不到这一点。”田中说:“这样说来,日本只好作出自己的反应了。”这反映出(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美日同盟关系的破裂 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1.下表是二战后世界科技政策范式转变分析表(部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1945—1975年 1975—1990年 1990年至今
科技政策范式 为国防而科学 为工业而科学 为民生而科学
政策模式 高度集中军事国防 集中式工业经济 社会创新和民生科技
核心目标 国防 工业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A.社会生活的需求 B.新科技革命的开展
C.国际格局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22.下图为二战后初期的一幅时政漫画,画中最下方文字为:“世界人民不想再受战争之苦。”——约瑟夫·斯大林。左侧戴礼帽美国男子左手托鸡蛋盒,右手递送步枪上裹着的文件是《北大西洋公约》,这幅漫画主要折射出当时( )
A.雅尔塔体系遭到重大挫折
B.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
C.美苏冷战局势达到了高潮
D.国家利益影响政治宣传
二、材料分析题
23.《凡尔赛和约》将德国作为一战的唯一责任方,有学者认为发动一战的罪责应由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四国承担;也有学者认为罪责应由各参战大国共同承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
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材料三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摘自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四 德皇威廉二世曾这样阐述其“世界政策”:“德国要推行的世界政策将为商船船队和海军的发展所支持,德国的未来是在海上的,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关于一战罪责的争论,上述四则材料可以各自用来论证各方观点,请将对应的材料序号填人表格中,并简要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针对“谁挑起了一战”这一问题的各方争论,请择其一,谈谈你的认识。(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专题 风云变幻——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答案
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材料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提出的主张,是想建立以大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从而达到美国霸权目的,美国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D项正确;威尔逊的主张意在建立美国一战后的霸权地位,排除A项;威尔逊的想法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排除B项;一战后,美国的霸权没有实现,美国的霸权地位是在二战后确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欧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初,德国兴起了“道家热”的思潮,结合所学可知,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从侧面折射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家亟需休养生息,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道家思想对德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
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世界)。根据材料“维和失败时期”“体面对待开明德国失败时期”“面斥强盗行径失败时期”和所学知识可知,国联的主要宗旨为维护和平、裁减军备和实施委任统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在实际情况中,国联未能起到实现裁军和制止侵略的作用,表明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微弱,B项正确;此时欧洲强权政治色彩并未淡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微弱,未体现战后德国负担日益沉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微弱,未涉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上半叶俄国。结合所学,一战时期,沙俄采取没收德国企业,前线企业东迁、加强对经济的管控、保障军工生产等举措满足战时需要,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与“联合资本家进行军需生产”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苏联没有发生大规模长期的战争,与“把处于前线地区的企业向东部搬迁”不符,排除C项、D项。
5.B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英国)。根据材料“在英帝国内无论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可知,1926年英国通过《贝尔福报告》,宣称自治领与英国本土在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均为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这赋予了英国殖民地以较广泛的自治权利,反映了英国殖民统治走向了衰落,B项正确;民族自决强调由本民族决定本民族的事务,一战后英国的自治领所拥有的权力依然是由英国政府所赋予的,排除A项;《贝尔福报告》的主旨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而非促进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这一举措并不能真正地维护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
6.C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时期的美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5年”和所学可知,一战期间,美国试图在英国和德国之间保持平衡中立,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美国难以置身事外,说明的是该漫画批评美国的战时外交政策,C项正确;材料是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非英国,排除A项;材料批判的是美国的中立政策,非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排除B项;材料显示重心明显偏向英国一方,因此材料并未主张增加对英援助力度,排除D项。
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4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1934年苏联得到英法等大量西欧国家的支持,加入国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德、日等法西斯势力逐渐膨胀,英法邀请苏联加入国联意在借助苏联力量遏制法西斯势力,苏联加入国联也意图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西欧诸国与苏联的外交选择都是出于当下利益的考量,展现了一定的功利主义特征,B项正确;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阵营的建立,排除A项;苏联加入国联主要是应对德国法西斯的冲击,而非经济危机,排除C项; “显著改善”的说法过于夸大,由于反共思想的存在,苏联仍受英法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斥,排除D项。
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10月5日(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措辞强硬的“隔离”演说,即主张对待法西斯应该强硬起来,但遭到当时有影响力的报刊的猛烈抨击,说明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依然有很大影响,A项正确;“中立”政策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排除B项;此时美国经济已基本从大危机中恢复过来,排除C项;材料表明至少美国总统已意识到法西斯的危害了,故而发表“隔离”演说,排除D项。故选A项。
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只有想让苏俄代替德国的人才有资格谴责绥靖分子”“必须把苏联也卷进去,否则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毫无损伤”等信息可知,英国的绥靖政策出发点之一是防范苏联,维护自身利益,把苏联拖入战争,C项正确;材料只是揭示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并没有肯定它,排除A项;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而非绥靖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谴责了苏联对德,国妥协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20世纪40年代的美英。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在研究原子弹出于打击法西斯势力以赢取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在为战后布局,特别是针对苏联发展核武器,美英达成了保密协议,因此,隐含着遏制苏联的企图,C项正确;“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的关键应该是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非使用原子弹的结果,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涉及垄断资本主义,更未提及垄断资本主义扩展到军事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
11.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41年美国。据材料可知,罗斯福认为饥饿和失业会扰乱社会秩序,危及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为了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着手完善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罗斯福主张政府构建安全保障,C项正确;材料中罗斯福的政策主张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非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等自由,排除A项;结合所学,罗斯福主张政府更多承担起社会保障的责任,而非鼓励民众发财致富,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就开始实施,D
12.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日利亚士兵之所以出现在印度就是为了抗击法西斯国家。根据“我们已得知我们是在为什么而战,是为‘自由’而战。除了自由,别无他求。”可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名士兵明了了战争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体现了二战推动了非洲人民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二战,而非殖民扩张和一战对非洲的影响,排除A、B项;亚洲觉醒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题意时间不符,D
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美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初期,为了适应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对抗的需要,美国启动了宣扬美国精神与价值观的海外图书馆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亚非拉中间地带,即争夺对外战略空间,C项正确;美国发展海外图书馆项目是出于与苏联冷战的需要,而非支持落后国家文化事业,排除A项;冷战对抗的中心在欧洲,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还未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14.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据材料漫画信息可知,相扑选手代表日本,身穿星条旗的汤姆大叔代表美国,美国和日本正在角力,反映了此时期美国和日本的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快速崛起,两者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日本快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但两者的关系并没有“持续恶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漫画反映的是美日之间的关系,不能整体扩到到整体的“国际竞争”,且出现漫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快速发展对美国利益的威胁,而非科技革命,排除B项;材料只能反映美日之间的竞争和日本对美国利益的威胁,没有涉及国际贸易体系,排除D项。
15.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美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认为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大国一致原则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步伐,因此美国通过签订同盟条约的方式来谋求世界霸权地位,C项正确;据材料“否决权的存在已让联合国无法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可知,美国认为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大国一致原则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步伐,不是坚持大国一致原则,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企图,未体现多极力量,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 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据材料“美国在过去10年同美洲、欧洲和亚洲的42个国家签订了同盟条约”可知,此时没有分化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排除
1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根据漫画内容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多个势力意图将美元从第一的宝座拉下,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从而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D项正确;美元霸主的地位虽然受到冲击,但不能说明美国霸权主义衰落,排除A项;漫画内容仅能体现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并不能体现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排除B项;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并不意味着会重创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
17.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古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经济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动导致苏联经济严重困难,B项正确;1994年北美自贸区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如果能造成经济困难,那应该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造成了,因此并不能解释20世纪90年代初古巴的经济困难,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古巴解决经济困难,排除D项。故选B项。
1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美国。根据材料“承认美国力量的有限性”“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表明当时美国不愿对“世界的安全和发展”单独承担责任,而希望西方大国“共同承担责任”,这反映美国战略在经济衰退背景下全球战略的收缩,C项正确;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对苏联、中国等的“遏制”政策的终结,只是“遏制”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排除A项;美国对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持支持态度,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国只是打算减少对北约的义务,并没有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排除D项。故选C项。
1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6年至2009年(法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演变以及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使得法国根据其国家利益决定“一出”“一进”北约,B项正确;法国“一出”“一进”主要基于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外政策调整”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法国“一出”“一进”主要基于国际格局和安全形势的变化,“北约组织战略转型”属于次要因素,排除C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但这不是法国“一出”“一进”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
2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3年(美国、日本)。根据材料“这样说来,日本只好作出自己的反应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不再一味地追随美国,而是有了自己的主张,这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A项正确;仅从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首相的对话,无法得出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的结论,排除B项;这时期美日同盟关系并没有破裂,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追求和努力,排除D项。故选A项。
21.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1975年、1975—1990年、1990年至今三个阶段的科技政策范式、政策模式和核心目标各有不同,主要和当时美苏冷战、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等国际格局演变有着密切关系,C项正确;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格局的演变,“社会生活的需求”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开展起来,但不属于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美苏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22.D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初期(世界)。据材料漫画,体现美国一方面推行马歇尔计划,一方面与西欧国家缔结《北大西洋公约》,而约瑟夫·斯大林在宣传和平,战后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可见国家利益影响政治宣传,D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雅尔塔体系在二战后逐渐形成,排除A项;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排除B项;美苏冷战局势达到了高潮指的是第一次柏林危机,排除23.(1)
(2)【示例】认识:我赞成“罪责皆有论”。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的战争,它们均应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
论述:19世纪下半叶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飞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新一轮殖民扩张,最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就加剧了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以英德矛盾为首。
英国、德国基于自身利益,各自协调旧矛盾以寻找盟友,逐渐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这种同盟体系加剧了两大对立集团间的竞争,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全面恶化和战争的爆发。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后,两大军事集团相继投入战争。
结论:对参战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因此,均应对一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专题 风云变幻——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 综合训练(含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