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家国同构下的中国古代政治
目 录
更多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惠州好老师
考情分析
知识建构
梳理预测
考点一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四 古代改革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五 古代盛世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政治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变革的推动作用;通过古代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史事,认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古代政治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揭示了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变化的特征;从命题趋势来看,中国古代政治中的秦、西汉、元、明、清几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多以综合性 较强的材料解析题、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古代选官制度
古代改革
古代盛世局面
考点一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嬗变
朝代 制度
夏朝 启即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秦朝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设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③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王位世袭
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2)分割相权,利于加强皇权。
宋朝 控兵权,分化事权,重文轻武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
元朝 ①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清朝 设军机处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
材料二 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命题角度】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建制”由谁首创?
(2)材料一中“?”处的官职名称?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4)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秦始皇(赢政)。
(2)丞相;明朝。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2023 南充)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刺史
2.(2023·江苏苏州)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3.(2023 青岛)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
4.(2023·湖北宜昌)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5.(2023·广东深圳)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
A.《梦溪笔谈》 B.《宋史·职官志》
C.《清明上河图》 D.《马可·波罗行纪》
6.(2023 潍坊)“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机构完善 B.皇权空前强化
C.文学日趋繁荣 D.文臣地位提高
7.(2023·广东深圳)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追求法律平等 B.加强思想禁锢
C.维护官员利益 D.强化君主专制
8.(2023 大庆)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其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特殊机构是( )
A.宣政院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9.(2023·江苏扬州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1)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2)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等等。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虽然发生种种“矫枉过正”,并且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中央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明时期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
1.【新考法】跨学科——书法中的历史
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D.“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新考法】跨学科——美术中的历史
如图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在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注解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是( )
注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可以见到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而皇上却笑逐颜开,甚是满意。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3.【新考法】跨学科——物理中的历史
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4.【新考法】新情境——传统文化的历史
宋朝时出现了《百家姓》,之后《百家姓》的开头随王朝的变化而变化。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帝权威的独尊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5.【新考法】 跨学科——戏曲中的历史
如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歌谣。该歌谣反映的是( )
废除丞相分相权,六部职权都归君。 五军都督听兵部,锦衣卫士监官民。
A.明朝的建立 B.朱元璋强化皇权
C.抵抗外来侵略 D.明朝巩固边疆
6.【新考法】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老师在讲授《明朝的政治》这一课题时,展示了下框材料。这说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是( )
明初袭元制,设左、右相,独掌中书,统领六部……日感威胁。故设皇太子预政,以架空中书省职能……此后,扩充六部,六部尚书直柄帝命……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
A.军机处的建立 B.八股取士的实行
C.明太祖废除宰相 D.边疆危机的加剧
7.【新考法】新跨学科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地理学科
如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
A.废分封,推行郡县 B.削相权,设立三省
C.收兵权,设置通判 D.设军机,强化君权
考点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嬗变
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巩固统治,西周天子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授予他们土地和人民,诸侯必须定期朝觐、交纳贡赋、服从周王调兵。
内容: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控制范围。
2.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3.秦朝:郡县制。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全国36郡(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下设县(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西汉:①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
②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名,监视地方。
5.北宋: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②各州府设置通判,监督并分知州的权力
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影响深远。
中央—中书省(山东、山西、河北等,称“腹里”)
地方—岭北、辽阳、河南、江西、湖广,10个行省
其他地区—吐蕃、畏兀儿
7.明朝:朱元璋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利。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影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材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命题角度】
观察分封制示意图思考,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分封有什么特点,其目的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宗亲、功臣、先代贵族。②王族是分封的主体。③防止先代贵族作乱,巩固西周统治。
1.(2023 广州)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2.(2023 呼和浩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3.(2023·广东中考)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4.(2023·广西)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5.(2023 赤峰)(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他推行的是( )
A.奴隶制 B.推恩令 C.禅让制 D.世袭制
6.(2023·山东烟台)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7.(2022·甘肃金昌)“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8.(2023 西藏)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9.(2023·河南)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1.【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
2.【新考法】 跨学科——数学中的历史
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用来研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
A.背景 B.措施 C.结果 D.影响
3.【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情境的历史
某同学梳理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辖时间轴,图中①处对应的措施应是( )
A.设军机处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设通判 D.设“三司”
4.【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元史》记载:“(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这一史料描述的是元朝( )
A.三省六部制 B.二府三司制
C.行省制度 D.内阁制度
5.【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涉及到元朝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6.【新考法】 跨学科——地图中的历史
据图可知,当时管辖石家庄的行政机构是( )
A.河南江北行省 B.中书省
C.甘肃行省 D.陕西行省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阶段 内容
隋朝 确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朝 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明朝 僵化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禁锢了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清朝 废除 1905年,废除科举制。
材料 (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命题角度】
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归纳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科举制度。考试成绩。
科举制度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扩大官吏的来源,也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并且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读书风气的发展。
1.(2023 西宁)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白居易29岁雁塔题名后得意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题名赋诗得益于隋朝开创的( )
A.学在官府 B.科举制度 C.殿试制度 D.八股取士
2.(2023 金昌)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3.(2023·福建中考)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
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4.(2023·山东烟台)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延续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5.(2023·四川遂宁)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丞相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6.(2023 宜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 )
A.原因 B.形式 C.目的 D.危害
7.(2023·山东济宁中考)封建王朝或盛或衰,与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开皇三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诏……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开皇”所指的统治者,并简要说明其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材料三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设科取士……规定以入股文取士,以“四书”、“五经”为题,行文必须根据古人的思想来阐释,不许有自己的见解。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指出朱元璋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统治者变革选官制度的共同目的。
1.【新考法】 跨学科——传统文化-戏曲中的历史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下列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2.【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与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名落孙山”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均田制
3.【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
提示一:一举成名 提示二:十年寒窗 提示三:金榜题名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新情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
A.贵族政治由此结束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门第观念彻底消失 D.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5.【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如图反映的是某选拔人才制度在隋朝至两宋时期的演进概况。这一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
考点四 古代改革
1.商鞅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物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意义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439年,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人物 孝文帝(拓跋宏)
目的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措施 迁都 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 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
性质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民族交融 方式 战争、和亲、人口迁徙、改革
表现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意义 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王安石变法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原因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2)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导致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财政入不敷出; (3)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措施 经济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军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结果 收到一些成效,如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水利得到修建;但最终被废除
败因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比较:王安石变法
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 都取得了成功; 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并都巩固了国家统治
不同点 侧重点 侧重于富国强兵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 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应符合国情; *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材料 每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夺情况,他们为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命题角度】请结合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阐述恩格斯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原有的鲜卑习俗使其统治困难重重。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开始进行汉化改革,首先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政策,如穿汉服、说汉语等。从而推动了本民族的汉化,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023·黑龙江绥化)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2.(2023 安徽)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3.(2023·贵州贵阳中考)下图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4.(2023·湖南怀化中考)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是孝文帝改革中哪一项措施( )
A.改汉姓 B.穿汉服
C.通汉婚 D.用汉语
5.(2023 哈尔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6.(2023 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5:53:33;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1.【新考法】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但是,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几乎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B.出现了严重的弊端
C.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D.遭到了百姓的反对
2.【新考法】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钱”,但是“京师及诸州镇或铸或否,或有止用古钱,不行新铸”,“太和五铢钱”无法在全国范围正常流通,这个现象表明( )
A.中央集权仍需加强 B.汉化改革无法落实
C.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君主专制日渐衰落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0:41:14;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3.【新考法】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汉书 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这反映了变法( )
A.废井田,确立了土地国有制 B.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
C.废除了旧贵族的特权 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4.【新考法】 创设情境——新情境
如表是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我国北方鲜卑族改变姓氏的情况。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 )
鲜卑族改用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A.民族对抗 B.民族交融 C.社会安定 D.国家分裂
5.【新考法】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在中国古代史某一课的学习摘要。他摘录的内容是( )
时间:1069年(宋神宗时期) 主要措施: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结果: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新法最后被废除
A.北宋的建立 B.范仲淹的新政
C.王安石变法 D.重文轻武政策
6.【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包括( )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扭转了尚武轻文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考点五 古代盛世
材料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命题角度】
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参考答案】①以民为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②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很受唐太宗的赏识。
1.(2023 郴州)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2.(2023 钢城区)《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时,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材料反映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2023 甘孜州)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举措体现了这一观念的是( )
A.兴建皇家宫殿 B.创立科举制度
C.减免农民租税 D.加强军备建设
4.(2023 恩施州)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2023·江苏泰州)下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2023·湖南岳阳)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2023·湖南怀化)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景象。下列盛世出现在唐朝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新考法】 跨学科——唐诗中的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是古代社会稳定的两项重要条件。据统计:“公元25年至公元57年(刘秀去世),中原地区人口增长约1000万,粮食价格常年趋于稳定。”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楚汉之争 B.光武中兴 C.三足鼎立 D.重农抑商
3.【新考法】 新情境——结合历史情境考查汉文帝的统治措施
汉书中有“朕(汉文帝)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记载。这体现了汉文帝( )
A.重视农业发展 B.减轻兵役负担
C.注意以德化民 D.提倡勤俭节约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0:55:43;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4.【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历史情境
如图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
第八章 求谏与纳谏 第一节“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一)鼓励极言规谏 (二)直谏者首推魏征 第二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列年代尺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
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
B.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
C.741年是唐朝的转折点
D.627﹣741年间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6.【新考法】 新情境——热点材料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今年广受好评的“盛唐密盒”节目,让唐朝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出现在游客面前,幽默的问答互动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两位名臣生活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新考法】 新情境——唐诗中的历史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专题01 家国同构下的中国古代政治
目 录
考情分析
知识建构
梳理预测
考点一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四 古代改革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五 古代盛世
【核心提炼·考点梳理】
【学科素养·探究提升】
【中考演练·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能够通过中国古代的政治成就,了解生产力发展对政治、变革的推动作用;通过古代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史事,认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古代政治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揭示了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变化的特征;从命题趋势来看,中国古代政治中的秦、西汉、元、明、清几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多以综合性 较强的材料解析题、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古代选官制度
古代改革
古代盛世局面
考点一 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嬗变
朝代 制度
夏朝 启即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秦朝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②设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③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王位世袭
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2)分割相权,利于加强皇权。
宋朝 控兵权,分化事权,重文轻武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
元朝 ①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清朝 设军机处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
材料二 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命题角度】
(1)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建制”由谁首创?
(2)材料一中“?”处的官职名称?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
(4)结合以上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秦始皇(赢政)。
(2)丞相;明朝。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2023 南充)秦实现统一后,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刺史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A项正确;太尉主要负责军事,排除B项;丞相负责行政,排除C项;刺史是西汉汉武帝时设立的,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2.(2023·江苏苏州)下图书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这最有可能是( )
A.作者柳公权出现笔误 B.为体现书法艺术特色
C.为了避唐太宗的名讳 D.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笔”“唐 柳公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民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国有“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按朝廷规定,是名字带“世”“民”字的人,都要避讳,必须把名字改了,因此此书法作品避讳的是唐太宗的名讳,C项正确;A项与事实不符,排除A项;书法特色与缺笔无关,排除B项;地方对文物保护不力无法通过此书法作品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 青岛)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懈。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故B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实行的,排除A;闭关锁国是清朝实行的,排除C;题干材料反映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不是文化专制,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重文轻武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4.(2023·湖北宜昌)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广东深圳)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
A.《梦溪笔谈》 B.《宋史·职官志》
C.《清明上河图》 D.《马可·波罗行纪》
【答案】B
【解析】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史 职官志》是研究宋代职官制度的案头必备参考书,B项正确;《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科学著作,排除A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商贸往来,排除C项;《马可 波罗行纪》描述元朝大都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 潍坊)“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帮助皇帝处理文件)。”这反映了明朝( )
A.中央机构完善 B.皇权空前强化
C.文学日趋繁荣 D.文臣地位提高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建立了内阁制度,阁权强大时负责票拟奏章,但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内阁制度的建立使皇权进一步强化,B是正确的选项;题目内容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完善、文学日趋繁荣、文臣地位提高,排除AC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7.(2023·广东深圳)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追求法律平等 B.加强思想禁锢
C.维护官员利益 D.强化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从“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可知,朱元璋在明朝的刑法之外,又制定了《大诰》,且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D项正确;从题干所给材料中,并无法体现出明朝追求法律平等、维护官员利益,排除AC项;明朝加强对人们思想禁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八股取士,《大诰》具有法律性质,与加强思想禁锢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故选D项。
8.(2023 大庆)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其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特殊机构是( )
A.宣政院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相关史实,“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特殊机构是军机处,D项正确;宣政院设立于元朝,排除A项;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排除B项;南书房设立于康熙帝时期,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军机处的相关史实。
9.(2023·江苏扬州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1)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2)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等等。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虽然发生种种“矫枉过正”,并且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中央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明时期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
【答案】(1)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以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
(2)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④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解析】(1)政治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以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根据材料一“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
(2)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可知,在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加强了统治,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从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来谈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如,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1.【新考法】跨学科——书法中的历史
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D.“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知识,要求具备识别解读历史图片的能力。
【解答】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皇帝的玉玺,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图二、三分别是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印,也就是三公九卿的一部分。图四是郡的官员的印,反映了郡县制。这组图,可以看作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象征,B项正确;题干材料所给的信息与文字、货币、度量衡没有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随葬品,排除C项;题干材料所示的印信,与焚书坑儒、文化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新考法】跨学科——美术中的历史
如图漫画体现的政治制度在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注解指出这一政治制度是( )
注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可以见到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经常争得面红耳赤,而皇上却笑逐颜开,甚是满意。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D
【分析】本题以在唐太宗时进一步完善的政治制度漫画为切入点,考查三省六部制。
【解答】由漫画中“中书省长官、门下省长官、尚书省长官”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朝,在唐太宗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三省六部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新考法】跨学科——物理中的历史
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指针偏向了文官,这说明文官的权力远远超过了武将,这反映了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秦朝设置御史大夫是为了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分化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皇权,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新考法】新情境——传统文化的历史
宋朝时出现了《百家姓》,之后《百家姓》的开头随王朝的变化而变化。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帝权威的独尊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结合君主专制的含义及表现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之后《百家姓》的开头随王朝的变化而变化”可知,百家姓排第一位的始终是国姓,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和皇权至上,B项正确;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等级制度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材料主旨是强调皇帝权威,排除C项;文化专制是封建政府对文化进行严格控制,材料不能体现“文化专制”,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强化,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新考法】 跨学科——戏曲中的历史
如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歌谣。该歌谣反映的是( )
废除丞相分相权,六部职权都归君。 五军都督听兵部,锦衣卫士监官民。
A.明朝的建立 B.朱元璋强化皇权
C.抵抗外来侵略 D.明朝巩固边疆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为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朱元璋强化皇权,不是明朝建立、抵抗外来侵略、明朝巩固边疆,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朱元璋强化皇权。
6.【新考法】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老师在讲授《明朝的政治》这一课题时,展示了下框材料。这说明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是( )
明初袭元制,设左、右相,独掌中书,统领六部……日感威胁。故设皇太子预政,以架空中书省职能……此后,扩充六部,六部尚书直柄帝命……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
A.军机处的建立 B.八股取士的实行
C.明太祖废除宰相 D.边疆危机的加剧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强化皇权,重点掌握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史实。
【解答】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皇权。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材料“故设皇太子预政,以架空中书省职能……此后,扩充六部,六部尚书直柄帝命……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正是对这一知识的反映,C项正确;军机处建立于清朝雍正帝时,排除A项;八股取士是明朝对科举制的改革,目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朝中枢机制的改革,与边疆危机无关,排除D项。
7.【新考法】新跨学科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地理学科
如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
A.废分封,推行郡县 B.削相权,设立三省
C.收兵权,设置通判 D.设军机,强化君权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军机处,识记军机处相关知识。
【解答】A.根据地图可知,①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带,这里应该是秦朝都城咸阳,所以①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废分封,推行郡县,排除A项。
B.削相权,设立三省反映的史实是隋朝的三省六部制,隋朝都城是长安,长安在洛阳以西,排除B项。
C.②处位于河南东部,这里应该是开封,所以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北宋收兵权,设置通判,排除C项。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都城在北京,即图中③处,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是在北京,D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识图能力,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先根据
考点二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嬗变
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巩固统治,西周天子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授予他们土地和人民,诸侯必须定期朝觐、交纳贡赋、服从周王调兵。
内容: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控制范围。
2.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3.秦朝:郡县制。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全国36郡(行政长官为郡守),郡下设县(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西汉:①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王国问题
②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名,监视地方。
5.北宋: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②各州府设置通判,监督并分知州的权力
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元朝: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影响深远。
中央—中书省(山东、山西、河北等,称“腹里”)
地方—岭北、辽阳、河南、江西、湖广,10个行省
其他地区—吐蕃、畏兀儿
7.明朝:朱元璋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利。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影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材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命题角度】
观察分封制示意图思考,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分封有什么特点,其目的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②王族是分封的主体。
③防止先代贵族作乱,巩固西周统治。
1.(2023 广州)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及所学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周公旨在强调分封制对维护周朝统治的重要性,B项正确;周朝是奴隶社会,不可能废除奴隶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不是郡县制,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与西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3 呼和浩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不是夏朝的“家天下”、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大一统”,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3.(2023·广东中考)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可知,秦朝时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对地方官吏的职责具有明确的规定,秦朝通过强化对地方的治理,最终强化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秦朝强化地方治理,未涉及南方土地开发,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秦朝强化地方治理,未体现社会矛盾缓和,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秦朝强化地方治理,未阐释中央机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广西)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结合所学可知,地方官员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可以加强中央集权,与文化交流、思想统治、经济开发关联不大,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加强了文化的交流,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开放,秦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实行了焚书坑儒,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2023 赤峰)(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他推行的是( )
A.奴隶制 B.推恩令 C.禅让制 D.世袭制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B项正确;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A项;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期以传贤为宗旨的首领位子传递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C项;世袭制是指帝位、爵位等职位父死子继,代代相传,不符题意,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6.(2023·山东烟台)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实行推恩令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A项;高祖刘邦和吕雉对西汉的治理,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秦始皇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甘肃金昌)“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权的信息,排除AB项;东汉中期以后以后,继位的皇帝多年幼,掌握大权的太后重用亲戚,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为亲自执政,依赖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现象,这样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 西藏)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元朝开始,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结合所学知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排除B;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影响。
9.(2023·河南)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 D.开发江南地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可知,描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元朝设立了行省制,C项正确;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排除A项;方便信息传递与行省制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开发江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B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秦朝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与地方无关,排除C;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
2.【新考法】 跨学科——数学中的历史
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用来研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
A.背景 B.措施 C.结果 D.影响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重点掌握汉武帝的推恩令。
【解答】A.根据“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可知,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王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该图可以用来研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背景,A符合题意。
B.“推恩令”的措施是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排除B。
C.“推恩令”的结果是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排除C。
D.“推恩令”的影响是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排除D。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情境的历史
某同学梳理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辖时间轴,图中①处对应的措施应是( )
A.设军机处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设通判 D.设“三司”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辖的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时间轴。
【解答】军机处是清朝时雍正帝为加强君权设置的的机构,排除A项;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完善,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在各州府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故C项正确;
明朝在地方上设“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加强对地方管辖的相关史实。
4.【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元史》记载:“(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这一史料描述的是元朝( )
A.三省六部制 B.二府三司制
C.行省制度 D.内阁制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行省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排除A。B.二府三司制是宋朝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排除B。C.据材料:“(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元朝时期开创的行省制度,故C正确。D.明朝时期设立内阁制度,加强了君权,排除D。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行省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涉及到元朝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解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涉及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涉及到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故材料涉及到的元朝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行省制度。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都维护了统治的稳固,其中的秦朝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影响最大,至今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还在沿用县制和省制,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同学们要好好的识记和理解。
6.【新考法】 跨学科——地图中的历史
据图可知,当时管辖石家庄的行政机构是( )
A.河南江北行省 B.中书省
C.甘肃行省 D.陕西行省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重点掌握中书省的管辖范围。
【解答】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故元朝时期管辖石家庄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B符合题意;ACD不可能管辖河北地区,排除ACD。故选B。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5:25:49;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朝代 发展阶段 内容
隋朝 确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朝 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明朝 僵化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禁锢了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清朝 废除 1905年,废除科举制。
材料 (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命题角度】
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归纳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科举制度。考试成绩。
科举制度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扩大官吏的来源,也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并且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读书风气的发展。
1.(2023 西宁)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白居易29岁雁塔题名后得意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题名赋诗得益于隋朝开创的( )
A.学在官府 B.科举制度 C.殿试制度 D.八股取士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B项正确;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殿试是武则天创立的,排除C项;八股取士开始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3 金昌)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答案】B
【解答】据题干“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可知,这说明科举制在选拔官员时注重真才实学。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科举制在选拔官员时注重真才实学,不能说明科举制在选拔官员时依据家世门第、重视道德品质、看重身份资历,排除ACD。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科举制在选拔官员时注重真才实学。
3.(2023·福建中考)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
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科举考试考八股文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排除B项;北宋分化事权、重文轻武解决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排除C项;科举制弱化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山东烟台)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延续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儒童”“县府级考试”“中央礼部考试”等信息可知是科举制,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私学的兴起,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排除B项;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与材料强调科举制流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四川遂宁)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丞相制
C. 科举制 D. 内阁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可知,材料与我国古代科举制有关。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分封制在秦朝郡县制实行后被废除,排除A项;丞相制是中央官职,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内阁制在明朝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 宜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此观点重在说明八股取士的( )
A.原因 B.形式 C.目的 D.危害
【答案】D
【解答】A.材料未涉及明朝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的原因,排除A。
B.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的形式,排除B。
C.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的目的,八股取士有利于统治者禁锢文人的思想,排除C。
D.据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可知,顾炎武认为八股取士比“焚书坑儒”的危害更大,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7.(2023·山东济宁中考)封建王朝或盛或衰,与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据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拔擢公孙弘反映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
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开皇三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诏……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开皇”所指的统治者,并简要说明其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材料三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设科取士……规定以入股文取士,以“四书”、“五经”为题,行文必须根据古人的思想来阐释,不许有自己的见解。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指出朱元璋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统治者变革选官制度的共同目的。
【答案】(1)思想:尊崇儒术。
(2)统治者:隋文帝;变化:由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到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3)弊端: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文化发展。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1.【新考法】 跨学科——传统文化-戏曲中的历史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下列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权力具有世袭的特征,排除A。
B.郡县制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不得世袭,排除B。
C.根据材料“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科举取士的相关信息,故C正确。
D.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科举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成语是汉语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与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名落孙山”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均田制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识记科举制相关知识。
【解答】A.分封制是西周制度,有利于周王朝的统治,不符题意,排除A项。
B.根据材料“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名落孙山”结合所学可知,这与我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有关,隋炀帝时确立,打破了门第限制,有利于选拔人才和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
C.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不符题意,排除C项。
D.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科举制相关知识。
3.【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中的历史
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
提示一:一举成名 提示二:十年寒窗 提示三:金榜题名
A.禅让制 B.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的科举制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隋炀帝时材料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建立。科举取士以考试成绩为选拔依据,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巩固了统治,参加科举的士子们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即称“金榜题名”,D项正确;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的科举制度。
4.【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新情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
A.贵族政治由此结束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门第观念彻底消失 D.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答案】B
【分析】本题以钱穆关于科举制度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科举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由钱穆先生所说的“穷苦子弟、十年寒窗、登上第”材料可以看出平民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地位,故B正确;ACD选项太绝对,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科举制度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5.【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如图反映的是某选拔人才制度在隋朝至两宋时期的演进概况。这一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图示。
【解答】根据隋朝“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根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举行,只限无官位的平民参加”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完善科举制度;根据宋朝“制度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世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故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于完善,C项正确;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都是选官制度,但与“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考点四 古代改革
1.商鞅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物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意义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439年,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人物 孝文帝(拓跋宏)
目的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措施 迁都 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 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
性质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民族交融 方式 战争、和亲、人口迁徙、改革
表现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意义 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王安石变法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原因 (1)北宋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2)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导致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财政入不敷出; (3)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措施 经济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军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结果 收到一些成效,如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水利得到修建;但最终被废除
败因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比较:王安石变法
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 都取得了成功; 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并都巩固了国家统治
不同点 侧重点 侧重于富国强兵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 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应符合国情; *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材料 每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夺情况,他们为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命题角度】请结合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阐述恩格斯的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原有的鲜卑习俗使其统治困难重重。为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开始进行汉化改革,首先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政策,如穿汉服、说汉语等。从而推动了本民族的汉化,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023·黑龙江绥化)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是( )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王安石变法 D. 戊戌变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北魏,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朝,排除C项;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 安徽)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商鞅、韩非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也就是顺应时势的发展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法令。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意思是法律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国家就能治理好;治理方式因时制宜,就能收到实际效果。所以二者都强调立法与治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因势而变,故B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排除A;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排除C;尊卑有序为儒家学说,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商鞅、韩非都主张因势而变。
3.(2023·贵州贵阳中考)下图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手抄报内容“鲜卑族;494年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该鲜卑姓为汉姓”可知,手抄报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C项正确;齐国管仲改革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生育水平,排除A项;秦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授田于百姓;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排除B项;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湖南怀化中考)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是孝文帝改革中哪一项措施( )
A.改汉姓 B.穿汉服
C.通汉婚 D.用汉语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俗之语言”即鲜卑语,这段材料表明孝文帝禁止官员在朝廷上说“北语”,属于语言方面的汉化改革,即学习说汉语,D项正确;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3 哈尔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答】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各民族间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故C正确;北魏统一的是黄河流域,而南方还有南朝的存在,并未统一全国,排除A;材料中并未提及君主专制,而是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未体现北魏实力的增强,排除D。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6.(2023 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可知,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举行祭典由按照北土旧俗到按照华夏礼制,这一变化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交融,也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故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说法太绝对,表述错误,排除A项;北魏只是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北,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举行祭典的变化,没有反映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排除D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5:53:33;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1.【新考法】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但是,司马光任宰相后,新法几乎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B.出现了严重的弊端
C.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D.遭到了百姓的反对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故C正确;王安石变法未继续实行,不能说明其能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排除A;王安石变法“出现的弊端、遭到百姓的反对”都不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排除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2.【新考法】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钱”,但是“京师及诸州镇或铸或否,或有止用古钱,不行新铸”,“太和五铢钱”无法在全国范围正常流通,这个现象表明( )
A.中央集权仍需加强 B.汉化改革无法落实
C.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君主专制日渐衰落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钱’……无法在全国范围正常流通”可知,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钱”没有在全国顺利流通,京师及诸州镇对货币不太认可,说明北魏孝文帝到达中原后仍需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A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汉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排除B项;通过“太和五铢钱”无法看出阶级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铸造“太和五铢钱”是为了在经济方面加强管理,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0:41:14;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3.【新考法】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汉书 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这反映了变法( )
A.废井田,确立了土地国有制 B.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
C.废除了旧贵族的特权 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影响。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通过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经济发展;奖励耕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由此可见,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项正确;商鞅变法废井田,确立的是土地私有制,不是土地国有制,排除A项;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度,废除旧贵族的特权,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C;材料未涉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排除D项。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影响等知识。
4.【新考法】 创设情境——新情境
如表是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我国北方鲜卑族改变姓氏的情况。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我国北方地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 )
鲜卑族改用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A.民族对抗 B.民族交融 C.社会安定 D.国家分裂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融合,学生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A.题干涉及的是鲜卑族改汉姓,未体现民族对抗信息,故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涉及的是鲜卑族改汉姓,这是民族交融对汉族文化认同的表现,故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当时北方地区战乱不断,故C错误;D.根据题干“鲜卑族改用汉姓”可知未涉及国家分裂信息,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以民族融合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认识。
5.【新考法】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在中国古代史某一课的学习摘要。他摘录的内容是( )
时间:1069年(宋神宗时期) 主要措施: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结果: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新法最后被废除
A.北宋的建立 B.范仲淹的新政
C.王安石变法 D.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学习摘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举措包括募役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变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据题干学习摘要的内容可知,小华同学摘录的内容是王安石变法,C项正确;北宋建立于960年,排除A项;范仲淹的新政实施于1043年,排除C项;重文轻武政策与题干学习摘要内容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图片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
6.【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包括( )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扭转了尚武轻文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的限定信息“相似点”和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过渡,有利于我国民族的融合,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是都促进了经济发展,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民族融合,故②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而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C项。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③都扭转了尚武轻文不是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等知识。
考点五 古代盛世
材料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命题角度】
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参考答案】①以民为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②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很受唐太宗的赏识。
1.(2023 郴州)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汉时期的盛世局面,重点掌握文景之治。
【解答】根据所学和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可知,这是说,汉初吸收秦朝速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项正确;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光武中兴,与题意不符,排除B;隋朝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盛世局面,被称为“开皇之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
2.(2023 钢城区)《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时,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材料反映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结合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作答。
【解答】《资治通鉴》记载内容的意思是唐太宗执政后,天下安定太平,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流民都有了土地,回归乡里。……全国都可以不关家门,也没盗贼。出门在外的旅人也不需要带粮食,在路途中就可以买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光武帝时期,排除B项;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排除D项。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023 甘孜州)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举措体现了这一观念的是( )
A.兴建皇家宫殿 B.创立科举制度
C.减免农民租税 D.加强军备建设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船和水的关系,反映了他重视君民关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太宗重视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减免农民租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C正确;兴建皇家宫殿必然要消耗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与题意不符,排除A;科举制是隋炀帝正式创立的,排除B;加强军备建设,扩大军队人数,也会增加农民负担,排除D。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体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举措是减免农民租税。
4.(2023 恩施州)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封建盛世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唐玄宗统治前期”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D项正确;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排除A;光武中兴是东汉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汉光武帝,排除B;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创者是唐太宗,均与唐玄宗无关,排除C。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
5.(2023·江苏泰州)下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详解】据题干“《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结合所学可知,②处的时间是754年,是我国的唐朝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到达鼎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初年,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湖南岳阳)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前最唐朝最繁荣的时期开元盛世,D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排除A项;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排除B项;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湖南怀化)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景象。下列盛世出现在唐朝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C
【详解】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新考法】 跨学科——唐诗中的历史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D
【分析】考查开元盛世。
【解答】A.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盛世,排除A项。
B.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的成就,排除B项。
C.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取得的成就,排除C项。
D.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掌握历史上的盛世局面。
2.【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是古代社会稳定的两项重要条件。据统计:“公元25年至公元57年(刘秀去世),中原地区人口增长约1000万,粮食价格常年趋于稳定。”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楚汉之争 B.光武中兴 C.三足鼎立 D.重农抑商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公元25年至公元57年(刘秀去世),中原地区人口增长约1000万,粮食价格常年趋于稳定。”材料体现的是刘秀统治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B正确;楚汉之争与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的战争有关,排除A;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排除C;重农抑商与题干无关,排除D。
故选:B。
3.【新考法】 新情境——结合历史情境考查汉文帝的统治措施
汉书中有“朕(汉文帝)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的记载。这体现了汉文帝( )
A.重视农业发展 B.减轻兵役负担
C.注意以德化民 D.提倡勤俭节约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文帝的统治措施,注意对题干文字材料的解读。
【解答】根据“朕(汉文帝)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可知,汉文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A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减轻兵役负担,排除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注意以德化民,排除C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提倡勤俭节约,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文帝的统治措施。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3/13 10:55:43;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4.【新考法】 新情境——创设历史情境
如图目录节选自一本人物传记,他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
第八章 求谏与纳谏 第一节“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一)鼓励极言规谏 (二)直谏者首推魏征 第二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B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鼓励极言规谏”“直谏者首推魏征”等信息可推断题干中人物传记中的人物是唐太宗。依所学可知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B项正确。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的治世,排除A项。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治世,排除C项。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的治世,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5.【新考法】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根据下列年代尺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
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
B.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
C.741年是唐朝的转折点
D.627﹣741年间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开元年间”是指713年至741年。故D符合题意;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排除A;“贞观之治”后,唐朝第三个皇帝是唐高宗,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改国号为周。649﹣713年是武则天的专权时期说法错误,排除B;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755﹣763年的安史之乱,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开元盛世出现的时间。
6.【新考法】 新情境——热点材料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今年广受好评的“盛唐密盒”节目,让唐朝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出现在游客面前,幽默的问答互动让观众忍俊不禁。这两位名臣生活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重点掌握贞观年间的贤相。
【解答】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B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排除A项;开元年间的贤相有姚崇和宋璟,排除C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新考法】 新情境——唐诗中的历史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及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两句描写唐玄宗开元时期农业生产繁荣,国富民丰的情景,符合材料中唐玄宗在位时期的景象。B项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与题干材料“唐玄宗在位前期盛世景象”的描述不符,排除A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述了唐玄宗统治中后期严重的阶级矛盾。与题干材料“唐玄宗在位前期盛世景象”的描述不符,排除C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 其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与“唐玄宗在位前期盛世景象”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开元盛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更多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惠州好老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 家国同构下的中国古代政治(讲练)(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