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单选题
1.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该事件(  )
A.表明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形成 B.反映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证明郑国成为此时最强大国家 D.说明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2.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部分会盟摘录
时间 内容
公元前721年 鲁与戎会于潜,后与戎在唐结盟
公元前656年 齐桓公率宋、陈、卫等国与楚国订立“召陵之盟”
公元前482年 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国欲争中原霸主之位
据此可知,当时(  )
A.新兴地主势力壮大   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分封制度趋向完善 D.政治权力下移明显
3.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等号召组织同盟,合力对抗他们认定的所谓“夷狄”国家。这一做法反映出(  )
A.周王室地位的提升 B.周边少数民族威胁增强
C.华夏认同观念发展 D.诸侯对分封秩序的维护
4.《左传》中,楚人引《诗》之例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诗》数量多,来源丰富。另据《国语》所载,楚国贵族教育所用之文献包括《春秋》《诗》以及《世》《令》《语》《训典》等。据此推知,楚国(  )
A.依靠教育和文化争夺霸权 B.对华夏文化的接受与认可
C.尊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 D.确立儒学为主流意识形态
5.据学者考证,春秋末年,陈国司徒辕颇向封疆内所有的田地征取赋纳。辕颇遭到拥有一定数量田地的国人驱逐,逃亡到郑国。这一考证可以说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 B.贵族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制度的变动 D.诸侯权威遭到卿大夫挑战
6.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7.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8.下表为古代地理著作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运河开凿的相关记载。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运河的开凿服务于(  )
著作 记载
《水经注》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原,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
《图经》 昔吴王阖闾伐楚,以伍相带兵,因开此溪,以通漕运
A.农业生产 B.商业交往 C.国家战略 D.社会变革
9.春秋管子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商君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上述思想(  )
A.适应了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 B.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
C.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 D.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
10.有史学家提出:东方文化较高诸邦,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其意在说明(  )
A.东方文化相对更为先进 B.东方六国守旧势力强大
C.商鞅变法成功的可能性 D.不同文明间应交流互鉴
11.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3.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14.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质疑了祭祀功用
C.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否定了君权神授
15.《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  )
A.加强君主集权     B.恢复周礼
C.宣扬礼法并用 D.发展私学
16.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17.有学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荀以下评骘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据此可知,诸子学说的兴起(  )
A.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目的性 B.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到来
C.彰显了各学派风格的特性 D.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18.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19.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20.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
诗篇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21.子路问君子于孔子,(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两则对话体现了孔子(  )
A.身教重于言行的思想 B.渴望重建人伦秩序的规范
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D.主张以礼法思想进行治国
22.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老子曰:“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两人的主张都强调(  )
A.维护奴隶主统治 B.健全礼与道的体系
C.重视自身的修养 D.恢复宗法分封体制
23.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
A.天人合一的观念 B.主张义利并重
C.对人与物的关爱 D.民本思想倾向
24.墨子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孟子强调“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说明二者的相同追求是(  )
A.社会和谐 B.天下大同 C.亲亲尊尊 D.以民为本
二、材料分析题
25.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被秦孝公封于商(今陕西商洛),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即五马分尸)。
——《史记商君列传》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分析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这一时期“七雄”争霸,相互倾轧,战争频繁。孟子认为,只有天下“定于一”,社会才能稳定,生产才能发展,百姓才能乐业。而要天下“定于一”,只有统治者实行“仁政”“不嗜杀人”才能实现。可见,孟子反对诸侯为了私利互相侵夺,期望尽快结束混战的局面。孟子继承了前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民者,君之本也”的思想,重申“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观点,并首次提出“民贵君轻”的著名论断。孟子这一思想和主张,明显是对君主独断专行的限制,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参政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民意。孟子主张建立“恒产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私有制之建立而辩护的人。孟子理想中的“恒产制”是为政者按其爵位等级和官序封给不同数量的土地,如给农民每户“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要求“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使“黎民不饥不寒”。他批评为政者设关卡、颁禁令以阻碍商贸业发展,“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焉,将以为暴”。孟子还主张加强市场管理,反对“垄断”,保证公平交换,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商贸业的发展。
——摘编自宋绍光《论孟子游说中的应时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孟子针对战国中期的社会状况提出的主要应时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孟子这些应时思想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4:DDCBC CBCCC ACCAB AABCC CCDA
25.(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守旧贵族的反对秦孝公去世使变法失去了政治支柱
26.(1)思想:力主天下“定于一”,反对诸侯割据;主张尊重民意(或“民贵君轻”);主张建立“恒产制”,维护私有制;主张废除关卡、禁令,促进商贸业发展。
(2)意义: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发展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利益;对后世的义利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