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左传》记载,公元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公元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 )
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 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
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
2.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
A.分封体制有所发展 B.鲁国建立起地区霸权
C.民族交融走向深入 D.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
3.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为霸主们竞相揭起的旗帜,孔子常发“复周”之论;战国时《尚书·大禹谟》托名夏禹“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反映出当时社会( )
A.向往政治统一与稳定 B.处于专制集权萌芽阶段
C.宗法分封体制趋于崩溃 D.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4.董仲舒将春秋时期的国家分为华夏之国、大夷之国和小夷之国(其他“蛮夷”国家)三类。作为“大夷”之国的秦、楚、吴、越,一方面仰慕华夏文化,力图进入“华夏”之列;另一方面与“小夷”互动,不断增强影响。材料表明“大夷”( )
A.通过改革变法实现富强 B.成为“华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文明发展水平后来居上 D.在中华民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5.平王东迁后,认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时人却称颂“齐、晋亦唯天所授”,吴、越也“唯天所授”等。这表明当时( )
A.天命观念开始发生改变 B.周王室统治合法性受到质疑
C.争霸战争导致礼崩乐坏 D.多个政治权力中心同步出现
6.下面是关于春秋时期“出奔”(出亡、逃亡)现象的一些记载。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记载 出处
“九月,夫槩王归,自立也,以与王战而败,奔楚,为堂谿氏” 《左传·定公五年》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九》
“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 《左传·昭公三年》
A.宗法分封制遭到了冲击 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D.社会转型推动了人才流动
7.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则其利金银,雍(州)则其利玉石。若荆、若青、若冀、若并等州,或利齿革,或利林漆,或利蒲鱼,或利布帛,各因其土地之宜,以发其精华特达之品,迁地弗良”。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统一的中原市场尚未形成 B.诸侯割据阻碍了经济交流
C.社会经济呈现地域性特征 D.民营手工业技术进步迅速
8.春秋时期,一般诸侯国的国都周围不过九百丈,卿大夫的都邑只有国都的1/3甚至更小,一般的邑住户不过千室。战国时期,“千丈之城、万家之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已到处存在。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统一趋势的加强 B.兼并战争的结果
C.民族迁徙的频繁 D.城市经济的发展
9.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10.《荀子·王制》说:“四海之内若一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长途贩运贸易日益兴盛 B.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各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 D.百姓生活水平世界领先
11.下表是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的记述。这些记述反映出,当时( )
文献 记述
《吴越春秋》 “子胥到昭关,关吏欲执之。伍员因诈曰:‘上所以索我者,美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去取之。’关吏因舍之”。
《墨子·号令》 “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其有符传者,善舍官府……吏、卒、民无符节而擅自入里巷、官府,吏、三老、守闾者失苛止,皆断”。
A.社会秩序极不稳定 B.重视道路交通管理
C.区域间的联系缺乏 D.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1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的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冶铁遗址中发现了不少残陶范,能辨出器形者就有锄、镰、斧、刀、削、戈、箭杆、环、带钩等十多种。从这些陶范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用陶范铸器采取了一范一器、一范两器、一范多器等诸种方法,打破之前以一范一器为主导的模式。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 )
A.民营手工业较发达 B.范铸技术得到了改进
C.铁制农具开始出现 D.工匠精神受世人推崇
13.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 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的政治 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14.孔子曰:“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这体现了孔子( )
A.注重协调与缓和阶级关系 B.恢复等级秩序的诉求
C.意图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 D.主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15.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然而,他又高扬“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反对以出身贵贱作为判别人才的标准。这表明孔子( )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 B.重视教育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C.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 D.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16.在先秦儒家的圣王叙事中,天命所归是共同特征。孟子说,尧禅让于舜是因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商汤“无敌于天下”是因为“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这种叙事反映出,先秦儒家( )
A.倡导“天人合一”理念 B.凸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C.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 D.统一了政治评价的标准
17.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
A.表明宗法礼乐制度已瓦解 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18.下表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论述。这反映出( )
论述 出处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荀子·君道》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荀子·强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
A.调和思想界的争论 B.寻求合理的治国途径
C.糅合儒法两家思想 D.削弱法家的社会地位
19.庄子提出:“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荀子则提出:“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这反映了两者都认为“礼”( )
A.属于外在制约 B.有违于道义
C.导致社会失序 D.缺乏可行性
20.战国时期,荀子主张“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墨子主张“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他们的思想主张( )
A.倾向于重构社会秩序 B.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C.推动中央集权的建立 D.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
21.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下表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 )
技击观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
健身观 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
意境观 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抱拳礼 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
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 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 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
22.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 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 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23.“生民”一词,在先秦时保留最多的是儒家典籍,而在同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韩非那里,“生民”政治思想对于构建他的政治思想体系是无所帮助,甚至和他的政治理念相冲突。两者对待“生民”态度的分歧( )
A.体现了文化间的对立 B.反映出思想家所属阶层的不同
C.源于政治选择的差异 D.表明先秦诸子学说具有多样性
24.战国中前期,以儒、墨为主的学者,常取法先王,祖述尧、舜、禹、汤、义、武、周公,却又“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争辩不休,竟使先王的历史变得相互矛盾,面目全非。这反映了( )
A.古代先王之事并不真实 B.两派借助先王宣传学术
C.诸子百家思想走向融合 D.儒墨学派斗争十分激烈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战国时代,随着古代的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崩溃,各国纷纷进行田制改革,实现国家授田制。各国当时的授田标准基本上是“一夫百亩”。李悝所制定的“每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孟子所倡导的“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和荀子所谓的“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等都印证了这一标准。这一百亩是国家制定征税数量的标准亩积,并非实授亩积。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差别很大,都按每夫百亩授予是行不通的。授田制的目的是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课之以税。战国时代授田农民的经济负担主要有三项: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力役之征,其余的还有房屋税、桑蚕税、牲畜税、关税、市税等。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地对国有土地再分配的运动,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到战国末期,国家对土地只有行政管理权,农民上交国家的产品只具有赋税性质而不再具有地租性质,租税开始分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授田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国时期的授田制改革。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考古发现的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项目 东方六国 秦国
铜陶器物 群演变 连续性 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墓葬等级序列 多阶层、小间隔 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格落差巨大
都城形态 分内外城,外城有居民区、工商业区 城内多数面积为宫殿、宗庙、官署
城址等级序列 国都以下逐级递减 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货币 形态和铭文多样化 统一的“半两”钱
——梁云《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7.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戴礼记·五帝德》
材料二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馀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下》
材料三 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儒、墨、法家)中记述的禹的形象。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
参考答案
1——24:DDADB ACDDC BBCBB BDBAA ADCB
25.(1)背景:社会转型的加剧;宗族土地所有制的瓦解;耕作技术的提升;各国变法的推行。
(2)简评: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助推了租税开始分离;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6.(示例)论题: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阐述:战国中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将集权统治确立为政治方向,影响了器物群的演变。分封体制下,各级贵族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但秦国墓葬只强调君主的地位,而淡化其他等级。秦国以国都为中心,缺乏中小城市,国都又强化政治功能,体现集权统治的趋向。货币统一本质上也是中央集权的体现。
总之,战国时代的秦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均呈现集权化趋势,这一趋势成为秦成功统一六国的原因,也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7.(1)形象: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法纪的形象。
(2)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在社会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
(3)价值:三则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不足之处: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巩固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