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四中联片教研九年级历史
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2分)历史学家要精确掌握中华大地上远古人类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列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 )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C.《史记》 D.原始人狩猎想象图
2.(2分) 实物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面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可共同印证( )
A.半坡居民的生产 B.炎黄传说的可信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原始农业的兴起
3.(2分) 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陕西省简称“秦”。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
A.行省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4.(2分)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工具的制造突出表现为( )
A.打制石器 B.青铜铸造 C.磨制石器 D.铁器冶炼
5.(2分)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6.(2分)“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关于秦朝“大一统制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立丞相等官职
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2分)(2分)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作为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罗马帝国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尝试与中国的联系。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 )
A.洛阳 B.长安 C.玉门关 D.楼兰
8.(2分)420﹣589 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 称为( )
A.五代十国 B.北朝 C.南朝 D.十六国
9.(2分)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D.武则天设立殿试
10.(2分)在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强烈反对,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措施是( )
A.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C.保甲法 D.农田水利法
11.(2分)由司马光主持编写,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年历史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离骚》 D.《农政全书》
12.(2分)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
C.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13.(2分)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最高的是(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4.(2分)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该岛屿是(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15.(2分)到1926年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日,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人,到11月增加20万人左右。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护国战争的节节胜利 B.中共一大党纲的落实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6.(2分)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
17.(2分)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2分)1992年初,中央给予上海扩大5类项目的审批权,同时给予上海5个方面配套资金的筹措权。同年3月,国务院批准海南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建设洋浦开发区,批准东北地区的黑河、满洲里等为开放城市。这些举措反映出( )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19.(2分)下图中的年代尺中“ ▲”处应该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拿破仑帝国
20.(2分)“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该“公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九国公约》
二、材料分析题(共20 分)
21.(6分)(6分)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文帝打破了这种举士方法,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大业年间,科举制正式确立起来。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士子云集,达上万人。这样就提高了考生对皇帝的忠诚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的结党营私。
(1)(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的是什么?“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2分)材料二中涉及的是武则天创立的哪一制度?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写出两点)
(3)(2分)你对今天的考试制度有什么好的建议?
22.(7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
材料一: 翻开这张泛黄的老报纸——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当年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仿佛重现于眼前。它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被誉为“新中国开国第一档案”,是新中国超级“红色国宝”、国家一级文物。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2分)材料一中的“历史盛况和恢宏场景”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2)(2分)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
(3)(3分)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拟一个主题。
23.(7分)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所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以及对历史运动本质和时代发展方向的深刻把握。
——摘自孙代尧《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的历史逻辑》,《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西学东渐大潮中传入中国。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 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开创性的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适应当时的需要,创造新理论,解决新问题。将中国共产党人自主探索的革命道路从经验上升为理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哲学奠基。
——摘编自孙代尧《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的历史逻辑》(《历史研究》2023年第1期)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 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 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 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
——摘编自龚云《“第二个结合”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研究》2023年第5期)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什么?
(2)(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什么新理论?
(3)(3分)根据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
1-5 ADCBC 6-10 DBCBA 11-15 ADBCB 16-20 ACABD
21.(1)门第;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2)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考试的严格性,提高了考生对皇帝的忠诚度,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的结党营私。
(3)建议:要以法律的形式防止作弊,要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22.(1)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
(2)事件:抗美援朝。
(3)(4)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3.(1)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创造的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等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表述)
(3)影响: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