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研究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 )
①反映当地先民的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②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
③说明当时人们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④提供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据此可知,大豆种植在美国的扩大( )
A. 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 B. 优化了农作物的品种
C. 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 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3. 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国丞相家族墓地)出土的菱纹琦裞衣(赠送给死者的衣服)里有织入呈竖排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字体多为篆、隶,是目前已知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时期( )
A. 尚未实现文字的统一 B. 官营纺织业技艺高超
C.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 诸侯王僭越朝廷礼制
4.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唐初,市内的商业活动仍然是密封式的,也是定时进行的。中、晚唐时,长安城内出现了冲破法令禁止的夜市,有的近市之地,出现了类似旅店式的场所,以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这说明当时( )
A. 经济活动挣脱了法律的束缚 B.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C. 新的经济形势冲击管理制度 D. 政府对商业活动已无力监管
6.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 )
A. 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B. 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C. 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D. 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7.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 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 B. 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 满足了民族工业市场需求 D. 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化特点
8. “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 从条约口岸传播来的新潮流,导致妇女解放、家庭权威松弛以及城市生活的改观,将会在新的环境下增强社会把人口吸引到现代化部门的能力。”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
A.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 近代工业起步,妇女解放,城市化进程加快
C. 西方思想在中国城乡影响力的不平衡性 D. 近代的发展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奠定基础
9. 1898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其中自建铁路达5754公里。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
A. 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的要求 B. 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 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 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
10.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 )
A. 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 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 D. 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11.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讲到了“丕”(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和它的作用:“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烝耳。知之者可以人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悉可以禳天灾。”这一记载( )
A. 说明烝能有效防止大疫发生 B. 系统总结了中医临床诊疗的规律
C. 抨击了民间的鬼神迷信思想 D. 丰富了中国古代疫病治疗的手段
12. 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B. 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C. 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D. 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13. 有学者认为,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下列史实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是( )
A. 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琉球
B. 中国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入欧洲
C.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D. 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制度多以唐制为蓝本
14. 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因此东亚各国的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典型,其成功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列属于两国类似儒家文化背景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科学技术 ③勤俭节约 ④高效作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 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 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 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16. 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
A. 汪达尔人的迁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 汪达尔人的迁徙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C. 汪达尔人迁徙使罗马古文物遭严重破坏
D. 汪达尔人的迁徙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17.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A. 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 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 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 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18.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这说明
A. 丝绸之路丰富了商路各国人民生活
B. 宋代我国人口增长得益于高产作物引进
C. “丝绸”之路实际是“瓷器”之路
D.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中国通往美洲的商路
19. 拉丁美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保护,或自己组织私人武装,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这说明(  )
A. 封建庄园主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
B. 庄园经济移植到拉丁美洲后发生了质变
C. 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D. 考迪罗势力的膨胀催生了封建大庄园制
20. 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 )
A. 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 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 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21. 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这些做法( )
A. 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埋下了民族仇杀的根源
C. 推动了近代文明的传播 D. 助长了拿破仑军事独裁
22. 自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发布《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首次提出“工业遗产”概念开始,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从工业建筑单体发展到建筑群体以及工业保护区,保护对象从静态物质工业遗产实体扩展到动态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管理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发展到国家政府机构。材料强调( )
A. 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日趋完善 B. 国家保护工业遗产有必要性
C. 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 D. 工业遗产保护受到广泛关注
23.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经蒙古国乌兰巴托,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历史上形成的国际贸易路线。2015年由湖北省牵头为“万里茶道”申遗,2017年,中、蒙、俄三国代表就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达成共识。这体现了中国( )
A. “一带一路”的精神深入人心 B. 主导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作用
C. 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D.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4. 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和汉长安城,作为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其南城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城墙曲折如北斗七星,所以汉长安城有“斗城”之称,这是强调城郭与宇宙同构,与天地呼应,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著名的“长安九市”则在城市的西北角上,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汉长安城80%以上的面积都是宫殿区,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与南北主轴线的道路两边,城内的宫殿、贵族的府邸、宫署等建筑基本占到全城大小的三分之二、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长安城郊有大型的游猎场、角马场和园林建筑,提供给皇室和贵族享用的。
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内部修建了密集发达的道路、高架水渠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三个港口用来运送物资,手工业市场遍布整个罗马城内和城郊,城内的市场和仓库超过了320个;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建筑沿着道路呈现辐射状分布,皇帝的府邸和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广场外侧,这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韩俊英《秩序与反秩序之美——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形态比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原因。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一后,铺设有以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军队能迅速地派往长城,修筑了以咸阳为起点的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元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的历史意义。
26.
材料一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10世纪末,在穆斯林地区人造纸张已成功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 世纪中,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后来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或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近现代兴起的电影、电视剧都多多少少带有传统戏曲的色彩。
——摘编自吴秀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等
材料二 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对本土文化的排异性,又必须寻求一定的依托物,作为中国话剧立足之点。同时,它还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丧失其独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糅杂混合”的过渡形态,整个近代前期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这一时期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却犹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扎下根来。
——摘编自贾志刚《中国近代戏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不同于古代戏曲之处。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传播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研究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 )
①反映当地先民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②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
③说明当时人们已成为食物生产者④提供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可知,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反映当地先民的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①正确;根据材料“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可知,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③正确;根据材料“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可知,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提供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材料无法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②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19世纪末,大豆根瘤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据此可知,大豆种植在美国的扩大( )
A. 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 B. 优化了农作物的品种
C. 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 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美国)。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等信息可知,科技的进步使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生态功能逐渐被发现,进而促进了大都在北美地区的普及,D项正确;大豆种植在美国的扩大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大豆种植在美国不断扩大,未涉及农作物品种优化,排除B项;大豆种植在美国的扩大缘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3. 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国丞相家族墓地)出土的菱纹琦裞衣(赠送给死者的衣服)里有织入呈竖排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字体多为篆、隶,是目前已知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时期( )
A. 尚未实现文字的统一 B. 官营纺织业技艺高超
C.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D. 诸侯王僭越朝廷礼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菱纹琦裞衣上织有篆、隶体的文字,据所学可知,这在当时是比较难得,说明织法高超,而菱纹琦裞衣出自西汉长沙国丞相家族墓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菱纹琦裞衣是由当时最能代表手工业水平的官营手工业提供的,B项正确;秦朝时期实现了文字的统一,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王悟越朝廷礼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项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排除A项;公元前15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5. 唐初,市内的商业活动仍然是密封式的,也是定时进行的。中、晚唐时,长安城内出现了冲破法令禁止的夜市,有的近市之地,出现了类似旅店式的场所,以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这说明当时( )
A. 经济活动挣脱了法律的束缚 B.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C. 新的经济形势冲击管理制度 D. 政府对商业活动已无力监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中后期,出现夜市,冲击唐初关于市内商业活动的规定,据此可知,C项表述符合题意,C项正确;夜市的出现,在一定层度上打破当时法令禁止夜市的规定,但是经济活动有很多内容,不能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挣脱了法律的束缚,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内容,材料体现的是中、晚唐时随着商业的发展,长安城内出现了冲破法令禁止的夜市,这种现象不是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结果,排除B项;D项表述不符史实,只能说随着商业的发展,政府对市的管理力度减小或者说不再实行直接监管,排除D项。故选C项。
6.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 )
A. 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B. 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C. 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D. 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危机都威胁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冲击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题干中并非所有危机都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因此并非所有大危机都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排除B项;“滞胀”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逐渐得到贯彻,排除C项。故选D项。
7.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 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 B. 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 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 D. 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化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外商云集,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符合外国人口味的蔬菜(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D项正确;蔬菜种植的扩大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需求,与稻粮产量增加无关,排除A项;仅凭上海一地,蔬菜生产一个方面的情况不能断定产业转型已经实现,排除B项;材料中的蔬菜种植主要供给上海市民,与满足民族工业需求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 “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 从条约口岸传播来的新潮流,导致妇女解放、家庭权威松弛以及城市生活的改观,将会在新的环境下增强社会把人口吸引到现代化部门的能力。”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
A.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 近代工业起步,妇女解放,城市化进程加快
C. 西方思想在中国城乡影响力的不平衡性 D. 近代的发展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政治的逐渐转型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推动力”可以看出近代的发展属于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思想解放、妇女解放等方面,为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排除A项;近代工业起步,妇女解放,城市化进程加快只是材料内容的一个部分,不是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现代化进程,无法说明西方思想在中国城乡影响力的不平衡性,排除C项。故选D项。
9. 1898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其中自建铁路达5754公里。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
A. 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要求 B. 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 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 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可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干线,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故选B;材料主旨是清廷主张修建自己的铁路,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列强入侵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0.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 )
A. 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 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 D. 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和元朝的这些道路交通建设都属于规模浩大的大型工程,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A项;这些工程都在国内,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元朝没有速亡,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讲到了“丕”(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和它的作用:“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烝耳。知之者可以人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悉可以禳天灾。”这一记载( )
A. 说明烝能有效防止大疫发生 B. 系统总结了中医临床诊疗的规律
C. 抨击了民间的鬼神迷信思想 D. 丰富了中国古代疫病治疗的手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疫病与医学成就。根据材料“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烝耳”可知,蒸实际上是当时一种治病的偏方或法术,所以葛洪记载的是通过烝这种偏方或法术进行疫病的治疗,说明丰富了中国古代疫病治疗的手段,D项正确;“烝能有效防止大疫发生”以及“系统总结了中医临床诊疗的规律”,说法过于夸张,也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A项和B项;葛洪的记载肯定了“禁咒之法”对于治病祛灾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二战后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曾推出1947年“全球流感规划”、1952年“全球流感监测网络”、1955年“全球消灭疟疾计划”、1967年“全球根除天花计划”等计划项目,但全球合作整体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B. 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C. 世界卫生组织的影响力有限 D. 冷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1967年(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多个全球防疫方案的整体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制约了全球合作,D项正确;全球防疫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与“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卫生防疫”不符,排除A项;未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客观而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世界卫生组织未发挥应有作用是现象而非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有学者认为,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下列史实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是( )
A. 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琉球
B. 中国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入欧洲
C.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D. 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制度多以唐制为蓝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第一个千年指的是公元元年到公元999年,中国文化影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据所学,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发生于645年,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D项正确;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中国文化影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不是欧洲,排除B项;天竺国是我国对古代印度的称谓,位于南亚,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在近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因此东亚各国的现代化道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以新加坡和韩国较为典型,其成功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列属于两国类似儒家文化背景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科学技术 ③勤俭节约 ④高效作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结合所学可知,新加坡和韩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强调教化的作用,强调勤俭节约,①③正确,B项正确;儒家思想并不重视科学技术,②错误,儒家思想并不强调高效作风,④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 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 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 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中国)。据材料“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逐渐融合吸收,渐趋本土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本土化,与封建礼教受到冲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佛教的本土化,未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得到传播,非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故选C项。
16. 汪达尔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达尔军政领袖盖萨里克审时度势,率8万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为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的打击最为严重,切断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由此可以推知
A. 汪达尔人的迁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 汪达尔人的迁徙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
C. 汪达尔人的迁徙使罗马古文物遭严重破坏
D. 汪达尔人的迁徙体现出其对外扩张的本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由于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导致迦太基的陷落,因此严重打击了西罗马,切断了其在非洲的财政来源,削弱了西罗马帝国的力量,故B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是罗慕路斯的被废而非汪达尔人的迁徙,A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及有关罗马文物是否被破坏,C项错误;题干所指意识是汪达尔人的迁徙,但迁徙不一定就是对外扩张,D项错误。
17.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A. 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 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 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 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等信息来看,说明郭嵩焘主张通过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国际法的规定,来处理保护本国公民在外权利等相关事宜,说明郭嵩焘的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华工权益的结果,排除A项;郭嵩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并非表明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排除D项。
【点睛】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主张开放;反对视西方诸国为“夷狄”,主张把它们当作一个个独立的文明国家来看待。针对封建士大夫的“虚骄”习气,郭嵩焘认为:中国除“取法”西洋外,别无他法。为了帮助人们打开眼界,了解、取法西方,郭嵩焘还把出使英国途中的见闻,参以自己的感想,逐日详记下来,写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在郭嵩焘的思想中,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
18.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这说明
A. 丝绸之路丰富了商路各国人民生活
B. 宋代我国人口增长得益于高产作物引进
C. “丝绸”之路实际是“瓷器”之路
D.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中国通往美洲的商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中国瓷器运往世界各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到中国,”这些都丰富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的生活,A项正确;高产农作物引进是在明朝后期,排除B项;唐宋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排除C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陆路到达欧洲,海陆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排除D项。故选A项。
19. 拉丁美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保护,或自己组织私人武装,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这说明(  )
A. 封建庄园主成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
B. 庄园经济移植到拉丁美洲后发生了质变
C. 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D. 考迪罗势力的膨胀催生了封建大庄园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考迪罗的存在与庄园经济的需求有关,还与动荡的局势有关,拉美独立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说明拉丁美洲特有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现实相适应,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介绍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力军,排除A项;拉丁美洲庄园经济与欧洲庄园经济一致,都是封建经济,排除B项;封建大庄园制出现时间比考迪罗势力早,排除D项。故选C项。
20. 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 )
A. 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 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 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也随之得到传播,所以这种“被迫”迁徙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这种迁徙并没有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也没有导致蒙古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分裂与衰落,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 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这些做法( )
A. 推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埋下了民族仇杀的根源
C. 推动了近代文明的传播 D. 助长了拿破仑军事独裁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拿破仑在武力征服意大利和德意志地区后,在行政上采取集权统治,宣扬公民权利平等,努力实现市场的统一”,可以看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文明的扩展,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仇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意大利和德意志的影响,未涉及对其军事独裁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2. 自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发布《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首次提出“工业遗产”概念开始,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从工业建筑单体发展到建筑群体以及工业保护区,保护对象从静态物质工业遗产实体扩展到动态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管理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发展到国家政府机构。材料强调( )
A. 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日趋完善 B. 国家保护工业遗产有必要性
C. 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 D. 工业遗产保护受到广泛关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从工业建筑单体发展到建筑群体以及工业保护区,保护对象从静态物质工业遗产实体扩展到动态工业遗产场所精神,工业遗产管理主体从民间自发群体发展到国家政府机构。”可知,工业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对象、管理主体都在增大,体现出工业遗产保护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项正确;材料未具体涉及工业遗产保护体制,排除A项;材料未论证国家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排除B项;多方协调保护工业遗产价值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3.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经蒙古国乌兰巴托,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历史上形成的国际贸易路线。2015年由湖北省牵头为“万里茶道”申遗,2017年,中、蒙、俄三国代表就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达成共识。这体现了中国( )
A. “一带一路”的精神深入人心 B. 主导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作用
C. 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D.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主动为“万里茶道”申遗,并且联合沿线国家共同商议申遗工作,体现了中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C项正确;申遗工作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与“一带一路”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D两项;主导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作用“主导”说法错误,排除B项。故选C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4. 帝国时期的罗马城和汉长安城,作为屹立在东西方的两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其南城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城墙曲折如北斗七星,所以汉长安城有“斗城”之称,这是强调城郭与宇宙同构,与天地呼应,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著名的“长安九市”则在城市的西北角上,分成东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汉长安城80%以上的面积都是宫殿区,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与南北主轴线的道路两边,城内的宫殿、贵族的府邸、宫署等建筑基本占到全城大小的三分之二、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长安城郊有大型的游猎场、角马场和园林建筑,提供给皇室和贵族享用的。
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内部修建了密集发达的道路、高架水渠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三个港口用来运送物资,手工业市场遍布整个罗马城内和城郊,城内的市场和仓库超过了320个;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看似杂乱无章,却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有序。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罗马城以广场为中心,建筑沿着道路呈现辐射状分布,皇帝的府邸和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广场外侧,这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即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地心说”体系,罗马城的建设就是围绕这个体系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韩俊英《秩序与反秩序之美——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形态比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案】(1)异:汉代长安城城墙呈方形,古罗马城墙呈圆形;汉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城内各个功能区基本有明确的布局,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汉代长安城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汉长安城政治中心与行政中心相邻,围绕皇帝分布,古罗马城心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分离;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氛围浓厚,突显政治功能,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汉长安城却中轴对称,方正有序,而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同:城市外廓形制都不规则:都兼具政治管理、商业贸易、军事防卫、居民生产生活等功能,城市功能多样化。
(2)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汉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古罗马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中国)、古罗马(西方)。关于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异同,第一小问,异,由材料“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可知,汉代长安城城墙呈方形,古罗马城墙呈圆形;由材料“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可知,汉代长安城实行坊市制度,城内各个功能区基本有明确的布局,由材料“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交融”可知,古罗马城城市功能区没有明确界限;由材料“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可知,汉代长安城城内几乎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和大型的活动场所,古罗马城提供了大量的供市民生活和娱乐的空间;由材料“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而官署的位置也是紧靠宫殿分布。”、“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可知,汉长安城政治中心与行政中心相邻,围绕皇帝分布,古罗马城心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由材料“城市内部的政治气息并不十分浓厚”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氛围浓厚,突显政治功能,古罗马城内部政治气息淡薄;据所学可知,汉长安城中轴对称,方正有序,而古罗马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种不规则的反秩序。
第二小问,同,由材料“汉长安城的城墙呈不规整的方形”、“古罗马的城墙是不规则的圆形”可知,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的相同点之一是城市外廓形制都不规则:由材料“城墙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汉代长安城内部政治中心位于皇帝的宫殿区内”、“其闾里分布在城北,与商业区分开”、“修建城墙的目的主要也是军事防御。”、“古罗马城还有公共浴场、公共剧院、角斗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它们与商业区、居民区”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长安城与古罗马城:都兼具政治管理、商业贸易、军事防卫、居民生产生活等功能,城市功能多样化。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中国)、古罗马(西方)。关于两城在城市布局上存在差异的原因,由材料“这样的布局应该是受到了西方宇宙观的影响”可知,罗马城的布局受西方宇宙观思想的影响,由材料“折射出汉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礼制要求”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长安城的布局受当时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和皇权至上观念的影响;据所学可知,汉朝长安城宫殿位于城中心位置这是因为汉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皇权至上,古罗马城市布局商业区、居民区与公共区域交融,这是因为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强调公民权利。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一后,铺设有以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军队能迅速地派往长城,修筑了以咸阳为起点的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
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元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背景:秦统一;北击匈奴;征服南方越族地区,治理西南夷。
(2)功能:便利日常出行;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物资调配。
意义:加强边疆管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第一小问举措,据材料一“铺设有以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和“为了与匈奴作战时军队能迅速地派往长城,修筑了以咸阳为起点的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可知,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据材料一“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可知,统一车轨。第二小问背景,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全国道路网的修建的背景可以从秦朝统一奠定基础,巩固边疆地区的需要,如针对北方匈奴和南方越族地区、西南夷。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功能,据材料二“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可知,元朝驿道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同时也便利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物资调配。第二小问意义,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构建的遍布全国的驿道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且有利于物资调配等,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6.
材料一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10世纪末,在穆斯林地区人造纸张已成功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 世纪中,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后来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或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答案】(1)特点: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伊斯兰宗教色彩浓厚。
成因: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帝国境内很多地区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保留着优秀的文化遗产;帝国境内经济交流频繁、商业繁荣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的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并保留古代文化遗产。
(2)贡献:阿拉伯商人从事中介贸易,商业贸易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推动了欧亚非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西亚。特点:据材料“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结合所学得出阿拉伯人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创造性;结合所学,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它对阿拉伯人的思想、价值、道德、法律、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阿拉伯文化伊斯兰宗教色彩浓厚。
成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疆域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疆域广阔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境内很多地区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保留着优秀的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等信息可知,帝国境内经济交流频繁、商业繁荣为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位置角度看,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的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并保留古代文化遗产。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西亚。贡献:据材料“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运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得出阿拉伯商人从事中介贸易,商业贸易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据材料“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得出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据材料“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得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据材料“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出推动了欧亚非和中国文化的发展。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也常涂上一层“历史传说”的保护色。在长期的表演、传唱过程中,古典戏曲弘扬正气、褒奖忠义、鞭挞丑恶,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近现代兴起的电影、电视剧都多多少少带有传统戏曲的色彩。
——摘编自吴秀明《中国古典戏曲的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等
材料二 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在其初期既要面对本土文化的排异性,又必须寻求一定的依托物,作为中国话剧立足之点。同时,它还要防止被民族文化所融化,丧失其独立的品性。因此,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糅杂混合”的过渡形态,整个近代前期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因此,这一时期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却犹如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扎下根来。
——摘编自贾志刚《中国近代戏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不同于古代戏曲之处。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前期文明戏的传播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答案】(1)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剧种、剧目繁多;逐渐摆脱神学色彩,变得世俗化;多借历史反映现实,教化作用突出;扎根民间,受众范围广。(答出四点即可)
(2)不同之处:受众范围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难以扎根中国大地;传播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答出三点即可)
(3)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 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可知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根据材料“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可知剧种、剧目繁多;根据材料“那时所谓的戏剧多发生在祭祀仪式上,具有明显的神学宗教色彩。秦汉以后,历经漫长积累,到了宋元之际戏曲才得成型口而成熟的戏曲则要从元杂剧算起”可知逐渐摆脱神学色彩,变得世俗化;根据材料“当时的戏曲作家为避文祸,多借历史传说故事反映现实”可知多借历史反映现实,教化作用突出;根据材料“戏曲作家和表演家始终扎根于民间,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广泛的观众对象,影响极其深远”可知扎根民间,受众范围广。
【小问2详解】
不同之处:根据材料“近代,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在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文明戏”可知受众范围小;集中在一些通商口岸;根据材料“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很难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可知难以扎根中国大地;结合近代戏曲的本质可知传播近代西方价值观念。
【小问3详解】
时代特征:结合中国近代史通商口岸相关史实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文明戏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可知西方文明的冲击;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特征可知近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根据材料“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可知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