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焦作市博爱一中高二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 B. 多元共生 C. 交融发展 D. 崇拜神灵
2.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 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 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 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3.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
A. 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4. 1918年至1919年,一些人提出了“撷精取粹”“熔于一炉”的中西融合主张,对此,陈独秀坚持“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鲁迅和胡适等人也非常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当时( )
A. 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B.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 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这一规定( )
A. 巩固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推动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地方回民势力十分强大
6. 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上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时间 口号
20世纪50年代末 “赶英超美”“大跃进万岁”
20世纪60年代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
20世纪80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以来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影响 B. 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 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D.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7.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已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出现了“和解潮”。这表明中国( )
A. 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智慧和影响力 B. 彻底化解了西亚地区的矛盾
C.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优越性 D. 借助西亚地区与美国角力
8. 公元前5000年,迁往美索不达米童地区的大部分外来人是闪米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闪米特语系,包括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和腓尼基语。这表明( )
A 古代文明多元一体 B. 世界语系一脉相承
C. 西亚文化呈交融特征 D. 闪米特人发明了文字
9. 杨志玖在《马可·波罗在中国》中说“《马可·波罗行记》对十五世纪以来的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著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曾熟读此书,并在其所读拉丁文《马可·波罗行记》中加了45处的标记,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富庶极为艳羡。”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B. 马可·波罗的游记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
C. 《马可·波罗游记》最早是用中文写作的
D. 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的
10. 《大国崛起》:“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 两派的政治权利均分
D. 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11.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上述方式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是在(  )
A.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工业革命完成后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12.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 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 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 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13.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A. 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B. 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 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 D. 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1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 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 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D. 民主与专制独裁较量
15.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 汉朝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B.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 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 D.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6.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 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17. 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A. 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 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 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 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18.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 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 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 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 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19. 1775年,英国工人的工资达到了每天1克白银的水平,其棉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这使企业主们尽可能的减少工人数量,转而寻求其他的生产方式。据材料可知,英国
A. 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迅速 B. 棉纺织业技术创新动力增强
C. 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D. 价格革命有力推动英国发展
20.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A. 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 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 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21.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 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 B. 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 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22.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 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 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 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 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23. 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 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 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 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 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24.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城市形成之初,城市所在领地的领主往往在城市中享有一系列经济特权,但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也开始对封建领主进行斗争,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变领主课税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在西欧的国家中,城市市民通常是王权反对封建割据的天然同盟军,为王权战胜封建领主、建立统一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自治力量一般来自于行会。在很多城市,当行会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就进入政府,由行会成员担任政府要职,参与城市决策和管理。最有名的当属佛罗伦萨,其行会政府使城市实现了自治。然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在行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商业贵族和大商人、大金融家,他们逐渐控制了行会政府,并且使自治政府变为其个人或小集团的工具,成为新的领主对城市进行控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6. 历法是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向全社会推行的基础性时间制度,近代以来传统历法的权威性不断遭遇挑战,从而出现新的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中首详各省节气时刻及昼夜长短诸例,天之道也;次列八卦方位二十四山、九宫紫白诸局,地之道也;中列十二月七十二候等类,时之道也;内复备人事之趋避(包括“御用六十七事”及“民用三十七事”)、吉凶之向背,人之道也。……顺之者昌,违之者殃。
——据清代缪之晋《大清时宪书笺释》(雍正元年)
材料二 民国历书以授时为主,旨破除一切迷信。凡旧历书中之所谓方位、临值、宜忌等项,悉数删除,而以天文图说代之。
吾国近数年来讲求新政,亦仿用七日休息之例,而每过七日谓之“星期”而休息一日,而星期以次各日则谓之星期一、星期二等日,夫所以遇七日休息者,盖欲与世界大同,……而与环球各国亦不至彼此参差。
——据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二年历书》
材料三 采用阳历的好处:“可以增进人民国家观念。”“历本一日不统一,时间经济之进行,即有一日之妨碍。”
——据于长缨《阴阳历在经济上之价值》(192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历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政府改旧历行新历的背景及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视角谈谈你对民国历法改革的认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而以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洲之中国”时期,从秦至清约2000年间,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的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围绕“亚洲之中国”这一主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2023—2024学年焦作市博爱一中高二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出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这说明,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 B. 多元共生 C. 交融发展 D. 崇拜神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这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发展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地区文明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各地区文化的不同情况,即多元性,没有体现他们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自然的崇拜,非神灵崇拜,排除D项。故选B项。
2.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 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 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 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中国)。据材料“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逐渐融合吸收,渐趋本土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本土化,与封建礼教受到冲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佛教的本土化,未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得到传播,非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故选C项。
3.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
A. 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的朱泾镇和盛泽镇都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市镇。根据材料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可知,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镇兴盛,C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并没涉及交通便利的信息,排除B项;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 1918年至1919年,一些人提出了“撷精取粹”“熔于一炉”的中西融合主张,对此,陈独秀坚持“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鲁迅和胡适等人也非常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当时( )
A. 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固 B.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 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919年(中国)。据材料“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此胡适的思想反对调和,主张矫枉过正,采取激进的文化态度,宣传新思想,抨击旧思想,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使得中国人找新的救国道路,与材料主旨“反对调和折衷”,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而“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袁世凯复辟帝制在191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但清真寺所有的土地,在当地回民同意下,得酌予保留。”这一规定( )
A. 巩固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推动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D. 反映了地方回民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本应没收的清真寺的土地经回民同意后可以保留,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中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建立后,与抗日无关,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回民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6. 口号是一种文化符号,传达出不同的历史内涵。解读上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流行口号的变化,其体现了我国
时间 口号
20世纪50年代末 “赶英超美”“大跃进万岁”
20世纪60年代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抓革命,促生产”
20世纪80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 “依法治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以来 “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主流思想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B. 工作重心历经多次变化
C. 改革开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D.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主流口号的变化,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片面,口号的变化与国内形势也是息息相关的,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说法片面,材料所述口号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1世纪,不仅仅体现了改革开放,排除。
7.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已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出现了“和解潮”。这表明中国( )
A. 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智慧和影响力 B. 彻底化解了西亚地区的矛盾
C.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优越性 D. 借助西亚地区与美国角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2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推动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展现了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智慧和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地区安全水平,A项正确;西亚地区的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复杂性意味着该地区的矛盾不可能被一蹴而就地解决,“成功化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外交成就而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和解更多是基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考虑,并非为了与美国抗衡,排除D项。故选A项。
8. 公元前5000年,迁往美索不达米童地区的大部分外来人是闪米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闪米特语系,包括阿卡德语、阿拉米语、希伯来语和腓尼基语。这表明( )
A. 古代文明多元一体 B. 世界语系一脉相承
C. 西亚文化呈交融特征 D. 闪米特人发明了文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000年(亚洲)。根据材料可知,闪米特人是迁移来的外来民族,带来了他们的语言闪米特语,故闪米特人文化必同当地西亚文化交融,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元文化的发展,非多元,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分支发展,非一脉相承,排除B项。材料主旨“西亚文化呈交融特征”,而“闪米特人发明了文字”的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 杨志玖在《马可·波罗在中国》中说“《马可·波罗行记》对十五世纪以来的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著名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曾熟读此书,并在其所读拉丁文《马可·波罗行记》中加了45处的标记,他对中国和印度的文明富庶极为艳羡。”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是完全真实可信的
B. 马可·波罗的游记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
C. 《马可·波罗游记》最早是用中文写作的
D. 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哥伦布曾熟读此书,并在其所读拉丁文《马可·波罗行记》中加了45处的标记”可知,哥伦布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是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的,选项D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因此其作品不是中文书写,排除C。
10. 《大国崛起》:“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C. 两派的政治权利均分
D 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89年”、“半个多世纪后”,由此可判断是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进入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故答案选B项。由前面分析判断A、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故C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1.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上述方式加强对世界的控制是在(  )
A.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工业革命完成后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加强了对殖民地的影响和控制,B项正确;早期的殖民扩张以掠夺殖民地财富为主,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 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 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 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可知,体现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B项正确;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表述有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3. 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和斯大林只用半张纸上的百分比协议就决定了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等国家的命运,以致连丘吉尔当时都担心这种做法会受到指责而想把这张纸条烧毁。这反映出
A. 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B. 英国反对大国干涉巴尔干事务
C. 英苏共同维护巴尔干地区和平 D. 丘吉尔的行为违背了英国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英国和苏联通过召开会议决定了其他小国和弱国的命运,说明雅尔塔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故选A;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英国的反对态度,排除B;英苏是决定了其他国家的命运,但并不是为了维护巴尔干地区的和平,排除C;丘吉尔的行为维护了英国利益,排除D。
1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 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 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D. 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共和国”,意思是凡不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不能参政,且不合法,其实质就是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而中共、民盟等则坚持民主,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D项正确;材料中既体现了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独裁,又体现了中共、民盟等坚持民主的主张,以偏概全,排除A项;这场争论有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但不是实质,排除B项;当时各方均一定程度上坚持三民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 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B.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 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 D.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权力分配与先秦时期“世袭社会”相似,但“选举社会”趋势已出现,主要依据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正向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演变,B项正确;汉朝的察举制度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不同,不能说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排除AD两项;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僚制度即三省六部制,各部门分工明确,规范运作,服务皇权,不能说明权力分配的标准具有“选举”特征,排除AC两项。
16.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 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 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并拥有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B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分封制的对象主要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C错误;周朝存在时间是前1046年—前256年,D排除。故选B。
17. 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
A. 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B. 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 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D. 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正确;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与蠲免政策的宗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贪腐信息,而是强调蠲免政策旨在稳定地方社会秩序,排除C项;蠲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不等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8.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 )
A. 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 B. 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
C. 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 D. 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编撰历书、开凿运河和管理灌溉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这说明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B材料没有涉及楔形文字的形成,排除B项;C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排除C项;D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9. 1775年,英国工人的工资达到了每天1克白银的水平,其棉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这使企业主们尽可能的减少工人数量,转而寻求其他的生产方式。据材料可知,英国
A. 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迅速 B. 棉纺织业技术创新动力增强
C. 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D. 价格革命有力推动英国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棉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为了降低成本,英国加紧了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价格革命是16—17世纪由于美洲廉价金银流入欧洲而引起的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
20.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A. 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 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 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家长作为全家核心”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皆低于正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尊卑,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对“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的总结而非原因,故均排除;D项是关于使用材料和设计结构的说明,与原因无关,故排除。
21. 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俗称“黑死病”的大瘟疫,整个欧洲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教士,还是连一些国王和天主教的大主教都未能幸免。面对死亡,很多人祈求上帝庇佑,但无济于事。后来民众尝试采取改善卫生条件等措施,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浩劫
A. 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 B. 使得人们更加向往来世的享受
C. 直接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黑死病”使整个欧洲,无论是世俗社会还是教会,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贵族都未能幸免,祈求上帝庇佑,也无济于事。这说明这场浩劫冲击了教会的权威和等级制度,故A正确;“黑死病”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现世的享受,故B错误;“黑死病”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直接原因,故C错误;“黑死病”不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复兴的标志,故D错误。
22.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 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 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 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 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答案】A
【解析】
【详解】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
23. 如图为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 )
A. 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
B. 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改变
C. 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D. 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以来的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来源较广,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这种移民格局推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白人移民的主导地位变化,排除B项;移民并未解决美国的内在矛盾,排除C项;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种族歧视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4.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 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战给西方文明带来重大打击,欧洲优势地位开始丧失,所以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故选C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是造成西方衰落的原因,故排除A项;经济大危机发生于192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城市形成之初,城市所在领地的领主往往在城市中享有一系列经济特权,但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也开始对封建领主进行斗争,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改变领主课税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在西欧的国家中,城市市民通常是王权反对封建割据的天然同盟军,为王权战胜封建领主、建立统一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自治力量一般来自于行会。在很多城市,当行会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就进入政府,由行会成员担任政府要职,参与城市决策和管理。最有名的当属佛罗伦萨,其行会政府使城市实现了自治。然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在行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商业贵族和大商人、大金融家,他们逐渐控制了行会政府,并且使自治政府变为其个人或小集团的工具,成为新的领主对城市进行控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市民对抗领主的斗争;得到王权的支持;行会力量的推动。
(2)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
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一“,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也开始对封建领主进行斗争”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市民对抗领主的斗争;根据“城市市民通常是王权反对封建割据的天然同盟军”可知得到王权的支持;根据“城市的自治力量一般来自于行会。在很多城市,当行会力量强大起来之后,就进入政府,由行会成员担任政府要职”可知行会力量的推动。
【小问2详解】
内容:根据“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可知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根据“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
积极作用:根据“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和“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可知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市民在支持王权的过程中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26. 历法是国家通过行政权力向全社会推行的基础性时间制度,近代以来传统历法的权威性不断遭遇挑战,从而出现新的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中首详各省节气时刻及昼夜长短诸例,天之道也;次列八卦方位二十四山、九宫紫白诸局,地之道也;中列十二月七十二候等类,时之道也;内复备人事之趋避(包括“御用六十七事”及“民用三十七事”)、吉凶之向背,人之道也。……顺之者昌,违之者殃。
——据清代缪之晋《大清时宪书笺释》(雍正元年)
材料二 民国历书以授时为主,旨破除一切迷信。凡旧历书中之所谓方位、临值、宜忌等项,悉数删除,而以天文图说代之。
吾国近数年来讲求新政,亦仿用七日休息之例,而每过七日谓之“星期”而休息一日,而星期以次各日则谓之星期一、星期二等日,夫所以遇七日休息者,盖欲与世界大同,……而与环球各国亦不至彼此参差。
——据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二年历书》
材料三 采用阳历的好处:“可以增进人民国家观念。”“历本一日不统一,时间经济之进行,即有一日之妨碍。”
——据于长缨《阴阳历在经济上之价值》(192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历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政府改旧历行新历的背景及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视角谈谈你对民国历法改革的认识。
【答案】(1)特点: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服务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维护政治统治;具有迷信色彩。
(2)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西方科学和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目的:破除迷信,传播科学;维护共和体制:与世界接轨。
(3)认识:民国的历法改革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历法改革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特点:据材料“历中首详各省节气时刻及昼夜长短诸例,天之道也”“次列八卦方位二十四山、九宫紫白诸局,地之道也”可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据材料“民用三十七事”可知,服务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据材料“中列十二月七十二候等类,时之道也;内复备人事之趋避、吉凶之向背,人之道也”可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据材料“顺之者昌,违之者殃”“御用六十七事”可知,维护政治统治,且具有迷信色彩。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据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二年历书》”及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据材料“吾国近数年来讲求新政,亦仿用七日休息之例”可知,西方科学和文化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历法不适应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目的:据材料“旨破除一切迷信”可知,破除迷信,传播科;据材料“盖欲与世界大同,……而与环球各国亦不至彼此参差”及所学知识可知,维护共和体制,与世界接轨。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认识:据材料“可以增进人民国家观念”可知,民国的历法改革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结合清代、民国政府立法的变化及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历法改革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而以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洲之中国”时期,从秦至清约2000年间,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的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围绕“亚洲之中国”这一主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产生深远影响。
阐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向亚洲国家辐射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
综上,中华文化的辐射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解析】
【详解】本题是阐释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根据材料信息,这一时期“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可知材料主旨是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围绕这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亚洲国家的具体史实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