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青龙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控八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道题,共计24分)
1.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到了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京剧艺术发展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五四宪法颁布
2. 李光耀曾在回忆录中说:“朝鲜战争前我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这说明抗美援朝( )
A. 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B. 营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C. 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D.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3. 如果把“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事件放在一起拟一个专题进行复习,这个专题名称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B.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4. 1953-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由134万吨增到535万吨,煤产量由6649万吨增到1.3亿吨,棉产量由130万吨增到164万吨。这反映出( )
A. “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B.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 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发展均衡
5.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1949年 B. 1951年 C. 1953年 D. 1956年
6.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B. 确定党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C.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题13图 B点到C点经济发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8.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 海南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酝酿改革,下列属于此次改革的特点的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一大二公”
C.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D. 组成农村生产合作社
10.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此主要强调了( )
A.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 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11.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 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都是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C. 都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D. 都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
12.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战略布局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3. 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5. 某班同学开展新中国史宣讲活动,请你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建设·新世界】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至少答出三点);
【开创·新局面】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材料二中“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什么说“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肩负·新使命】
材料三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在天津考生领取答案
(3)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青龙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控八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道题,共计24分)
1.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到了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京剧艺术发展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五四宪法颁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京剧演员梅兰芳在旧社会没有地位,而1949年却能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开国大典就证明了这一点,B项正确;梅兰芳是京剧演员,他是京剧演员的个体,他能成为政协委员,那么反映的是人民当家作主,与京剧艺术发展无关,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排除C项;五四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 李光耀曾在回忆录中说:“朝鲜战争前我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这说明抗美援朝( )
A. 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B. 营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C. 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D. 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朝鲜战争前我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接连获胜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材料表明这场战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欧洲人对华人态度的改变,没有体现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实力、营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排除AB项;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但并不能抵御帝国主义对其它地区的侵略扩张,且C项说法与题干“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 如果把“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事件放在一起拟一个专题进行复习,这个专题的名称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新中国政权的建立 B.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获得大团结,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三者都是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B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C项;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社会主义的探索,排除D项。故选B项。
4. 1953-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由134万吨增到535万吨,煤产量由6649万吨增到1.3亿吨,棉产量由130万吨增到164万吨。这反映出( )
A. “一五”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B.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 建国初期轻重工业发展均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3-1957年期间,我国的钢产量、煤产量和棉产量都有显著增长。这一时期正好是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些产量的增长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的突出成就,A项正确;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是在195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我国并没有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虽然我国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有了显著发展,但与世界上的工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排除C项;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轻重工业的发展并不均衡,重工业的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1949年 B. 1951年 C. 1953年 D. 1956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公有经济在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商品销售等各方面均超过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1949年未开始三大改造,排除A项;1951年未开始三大改造,排除B项;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
6.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B.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C.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并指出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已经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排除B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造成三年经济困难,这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排除D项。故选A项。
7.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题13图 B点到C点经济发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统计图可知,B点到C点经济发展下降是指1957—1960年经济发展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B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不是造成1957—1960年经济发展下降的原因,排除A项;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造成1957—1960年经济发展下降的原因,排除C项;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题干统计图中的B点到C点这段时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 海南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据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项正确;1984年10月国企改革开始实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酝酿改革,下列属于此次改革的特点的是( )
A.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一大二公”
C.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D. 组成农村生产合作社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可知属于此次改革的特点的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C项正确;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相关,与题干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酝酿改革”不符,排除A项;“一大二公”,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与题干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酝酿改革”不符,排除B项;组成农村生产合作社,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关,与题干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酝酿改革”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此主要强调了( )
A.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B. 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 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D. 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在此主要强调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向外学习的重要性,取他人之长,即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而未涉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排除A项;材料强调学习别的民族、国家的长处,而未涉及赶超先进国家,排除C项;材料强调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未涉及国有企业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A. 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都是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C. 都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 D. 都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国情,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实际国情相符,所以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都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C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没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项;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排除B项;农村包围城市与“左”的错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战略布局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了我国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法律不因贪腐的官员身份特殊而免于追究法律责任,表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排除B项; 材料不能体现“全面依法治国”,排除C项。故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3. 图史链接,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图2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哪些伟大的精神?
材料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答案】(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抗美援朝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爱国精神。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得出反映了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土地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小问2详解】
根据图2信息得出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结合所学抗美援朝的史实得出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锻造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爱国精神等。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得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现象:“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原因:“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趋势: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地位下降。事件:三大改造。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本国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现象:根据材料信息“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我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增长最快,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为5年,时间最短,说明“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因此工业发展迅速。
【小问2详解】
趋势:观察表格可知,1952—1956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占比分别由19.1%、1.5%、0.7%上升到32.2%、53.4%、7.3%,说明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952—1956年,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占比分别由71.8%、6.9%下降为7.1%、趋于零,说明私有制经济地位下降。事件:根据表格时间信息“1952年”“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小问3详解】
原则:本问为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一反映的“一五”计划、材料二三大改造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本国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等。
15. 某班同学开展新中国史宣讲活动,请你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建设·新世界】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为“建设一个新世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至少答出三点);
【开创·新局面】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材料二中“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什么说“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肩负·新使命】
材料三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在天津考生领取答案
(3)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答案】(1)措施: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
(2)重大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法: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来报效祖国,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
【小问2详解】
重大举措: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将经济发展,因此材料二中“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因此说“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主要特点: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可知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小问3详解】
内涵:结合所学可知,2013年,习近平主席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做法: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等。 如: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来报效祖国,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