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
历史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0 分钟。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否则,将酌情扣分,书写与卷面扣分
最多不得超 1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
的空格内。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一路走到 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
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 )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有 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
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
藏和平解放( )
A.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B.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3.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周年,中央军委工作部组织拍摄《为了和平》的纪录片。
下面最合适作为纪录片主题曲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
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属于研究土地改革原始史料的是( )
A.回农村老家时听到关于土地改革的闲谈 B.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李有才板话》
C.市博物馆保存的农民分到田地的土地证 D.从互联网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相关资料
5.太原第一热电厂,始建于 1953年,是“一五计划”期间国家 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太原重工业发展的杰出代表。下列语句能够反映我国这一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的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
6.下表呈现了 1952年到 1956年我国主要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我国( )
时间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初步摆脱工业落后面貌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国家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7.1960年,中央大刀阔斧地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指标。1962年,全国县
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 44万个。与此同时,化肥、农用机械、农用电力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则保留下来,并
不断增长。这些措施( )
A.贯彻了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说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十分严重 D.促进了国民经济各领域高速发展
8.1980年,深圳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
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4年,深圳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票证制度。1987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材料反映了深圳人( )
A.艰苦创业的精神 B.对外开放的精神 C.敢为人先的精神 D.融入世界的精神
9.《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
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
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 )
A.背景 B.措施 C.特点 D.作用
10.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指标(表示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这
个比重越高,说明生活越贫穷)。下面是 1978—201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图,1978年到 2018年,城乡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 57.5%下降到 28.4%,这反映了中国( )
A.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B.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C.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集中统升调度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物
力财力支撑。这充分显示了( )
A.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B.科技创新的先进性
C.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D.独立自主的强大性
12.2013年至 2017年,全国新增造林面积 4.6亿亩,治理沙化土地 1.26亿亩;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可吸入颗
粒物平均浓度下降 22.7%;以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的绿色之路。这些反映出我国( )
A.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B.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C.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 16万亿元;政府先后为 900余
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脱贫。由此可知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
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 B.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
C.国内外投资环境优化 D.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4.《辉煌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北京 APEC、杭州 G20、达沃斯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更多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广泛认同。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第一引擎,成为全球经济治理
的重要力量。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 )
A.加快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 B.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努力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15.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下图中中国现代史各
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发生在①阶段,土地公有制在我国得以确立
B.三大改造发生在②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在③阶段,我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在④阶段,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
16.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制度保障】请根据下面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两项民主政治制度,并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特点。(3分)
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1949年 9月 21日与 申纪兰,女,山西省平顺县人。1954年她当选
各界贤达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 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同工同酬”写入《中
描述道:“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她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
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大袍 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我
的,还有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 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农民中间,才能更了解农
全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 民疾苦。”
次。”
(2)【工业建设】简述图一中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意义。根据图二归纳我国工业化的特点。(3分)
图一武汉长江大桥 图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3)【先锋模范】请分别从下面两组英雄模范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历史贡献。(4分)
一组 二组
图三黄继光 图四邱少云 图五王进喜 图六焦裕禄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党的重要会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简述该宪法颁布的意义。(4分)
材料二: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
是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 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
国。 不充分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的相同之处。(2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把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的理论成果(划线部分)补充完整。并概括这些
理论成果的共同之处。(4分)
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 6月,全国开展了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几千年
其意义重大。“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 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
说,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阶级的枷锁,获得土 变,亿万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
地、牲畜、农具和房屋……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 走上了合作经济的发展道路,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
个新世界。” 农村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 3卷》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21世纪国家围绕“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颁布的政策
时间 措施
2005年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 2006年 1月 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2007年 国家全面推行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
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 2020年
2017年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 2000万人。
2018年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 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3年 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文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异同点。(3分)
(2)材料二中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3分)
(3)材料三中国家从哪些方面推动了“三农”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出台和调整农业政
策的出发点。(4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 分)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主题一【大国崛起之路】
(1)一组同学搜集了一些历史照片。请你分别简述下面照片反应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并为这两张历史照
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5分)
图一开国大典 图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主题二【思想解放之路】
(2)二组同学在网上查阅了报刊。请分别阐述下面两分报刊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背景和作用。(4分)
图三《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图四《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主题三【对外开放之路】
(3)三组同学查阅了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文献资料。请结合具体史实论证下面的观点。(6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
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题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15 BADCB BACAD CCBD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
1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特点:一切权利属于人
民;民主的普遍性、广泛性;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等。(1分)
(2)意义: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便利了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等。(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
(3)示例:一组:黄继光是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
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邱少云是抗美援朝中的战
斗英雄,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
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二组:图三:王进喜:当大庆油田发生井喷的险情时,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
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
精神。图四:焦裕禄同志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改变兰考面貌,亲自带队进行调查研究,为抗灾防灾积累
了第一手资料。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体现了忠诚、爱
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精神,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7.(1)从制定过程看,宪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从宪法内容看:规定
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2分)意义: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1954年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并保障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及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1分)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分)
(2)相同之处:都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都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方向;都是中国共
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都从国情出发。(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
(3)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分)共同之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的理论成果;都结合中国的国情;都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等。(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
18.(1)共同之处:都符合广大农民的需要;都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
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等。(2分)
不同之处:改革后二者的土地性质不同,土改后土地依然是私有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变为公有
制;土地的所有者不同,土改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归国家所有。(2分)
(2)变化:废除人民公社化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统一经营、集中劳动,转变为分户经营;
由农民缺少自主权转变为拥有经营自主权;由吃大锅饭转变为自负盈亏等。(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
影响: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向专业化、
商品化、社会化发展等。(任意一点 1分)
(3)提高农民收入;教育;农民职业规划;确定农业丰收节;农村建设等。(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
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作为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改革和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
的发展;依据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解放农村生产力,维护广大农民的
根本利益等。(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5 分)
19.(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
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分)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
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
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2分)
主题: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分)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给国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与
社会问题;“两个凡是”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1分)
作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他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分)
邓小平南方谈话。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推进,我国改革受到了姓“社”姓“资”的困扰,不利于
我国经济的发展。(1分)
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
(3)第一阶段:“让世界进入中国”,如:从设四个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开放内
地等,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
二阶段:“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第三阶段:“中国开始改变世界了”,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
议,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发展,体现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发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