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学期宜兴市初中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场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和考试证号填写、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作答单项选择题,必须把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非选择题,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这次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邮票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
3.1949年底,“人民”逐渐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人民解放军”“人民币”“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4.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据此可知( )
A.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B.新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C.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 D.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5.这是一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现代化战争,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都是这场战争中的典型战役。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是( )
A.邓世昌 B.张自忠 C.黄继光 D.雷锋
6.下图为1954年发行的一张宣传画,几个少先队员围在收音机旁,听广播里志愿军叔叔讲战斗故事。这些故事( )
A.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B.描述了开国大典的场景
C.介绍了解放西藏的英雄事迹 D.宣传了土地改革的主要成就
7.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分田到户大包干
8.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抗美援朝 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土地改革 D.和平解放西藏
9.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10.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该会议( )
A.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1.“这一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 )
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 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
13.第三套人民币一分钱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14.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线索,下列时间轴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期建设的4段发展历程。对这4段发展历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阶段,国家工业化建设初步基础奠定
B.b阶段,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c阶段,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
D.d阶段,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5.下图呈现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总社发给北京第一食品生产合作社的入社批准书”。这份批准书可以作为研究三大改造的( )
A.口述史料 B.间接史料 C.音像史料 D.实物史料
16.1953年,毛泽东指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有鉴于此,国家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 )
A.自负盈亏 B.互助合作 C.按劳分配 D.赎买政策
17.1954年春,广州郊区农村以22个常年互助组、5个临时互助组为基础,吸收了一批单干农民,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反映了( )
A.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18.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由此可知我国( )
A.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C.进入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国民经济已经调整到位
19.下图反映出的1950—197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
A.快速上升 B.曲折发展 C.缓降缓起 D.持续下滑
20.据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仅1978年1月至11月,经香港出国和到港考察的人员就有529批,人数达3213人,在众多的出国考察团中以谷牧为首的西欧五国考察团最受世界瞩目。这些考察学习( )
A.预示着中国的重大决策正在酝酿 B.推动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C.表明中国外交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D.践行了对外开放的外交策略
21.1979年8月,邓小平视察天津时说:“搞四化,搞合资经营,在过去帽子是很大的。什么‘洋奴哲学’‘卖国主义’都可以扣上。现在……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邓小平意在强调( )
A.否定阶级斗争学说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推广合资经营企业 D.摆脱传统思想束缚
22.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等责任制的确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3.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某同学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三个标题,分别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和“经济特区的代表”,他要介绍的是( )
A.上海浦东 B.海南 C.深圳 D.杭州
24.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我国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6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8分,第26题10分,第27题8分,共26分。
25.(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总结了“五四”以来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大纲,并于10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公布。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
——摘编自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材料二 198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3倍。农民家庭的年纯收入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政策原因。(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调整的看法。(2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开放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92年,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摘编自《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1984年5月)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2分)列举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弊端采取的具体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2分)
27.(8分)习近平指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6月11日,张东荪在《时务新报》中指出:“我们的罢工和同时期外国的罢工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他们的罢工,是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争斗……有的为了工作时间,有的为了工作待遇。我们的,为的是不愿再受到一二卖国贼的支配,是争回民主国民的资格。”
——摘编自张德旺《道路和选择》
材料二 大庆石油工人发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铸就了铁人精神。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特区的建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形成了上世纪80年代“百万劳工下深圳”的打工热潮。外来务工者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准备打饭的蛇口工业区玩具厂工人 沙井工厂流水线的工人领到第一笔工资
——摘编自深圳市档案馆《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档案》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时期中国的工人运动和同时期西方工人运动的区别。(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人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积极意义。东北地区是学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干部群众精神风貌的典型地区,请说明理由。(3分)
(3)材料三的图片中,工人们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体现了新时期的精神风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劳动人民群体的认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