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故宫博物馆进行了陈列改革,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这次改革( )
A.凸显了故宫文物丰富性
B.增强了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确立了故宫的教育功能
D.实现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2.下图为钱学森大学时代的一份考卷(部分),老师原本给满分,但卷子发下来后,钱学森却发现,一道答题中“Ns”漏写了一个“s”,他主动向老师报告了这个情况,老师扣掉了4分。由此反映出钱学森治学态度( )
A.勤奋善学 B.严谨细致 C.敢于创新 D.敬业守信
3.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来影响那些不必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产值不大的、品种繁多的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以满足人们多样的生活需要。这反映了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 B.努力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C.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探索 D.尝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4.1962年,某省在压缩重工业的基础上对轻工业和手工业大力充实,积极增加轻化工业和小商品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迅速增加日用工业品自给比重。这种做法
A.贯彻了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B.全盘否定了“大跃进”运动
C.致使社会主义革命进入低潮 D.偏离了工业强国建设路线
5.1964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此后,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该建设主要是为了( )
A.改变传统工业布局 B.接受苏联经济援助
C.应对严峻安全形势 D.实现各地均衡发展
6.下图是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七个省份历年投资占全国总投资比重的折线图,图中投资占比出现两次高潮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推动 B.八字方针的调整
C.三线建设的进行 D.周恩来整顿经济
7.毛泽东在1958年6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原子弹,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10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据此,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是()
A.增强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C.军事力量上超越美苏 D.打开外交僵局
8.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大豆过江》,画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
A.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B.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
C.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 D.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9.1972年,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战略政策的调整
B.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C.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推动
D.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10.如图所示是漫画《吊高球》,漫画的主题是( )
A.台湾回归,民族复兴 B.另起炉灶,中美敌对
C.剑拔弩张,中苏交恶 D.以民促官,中美破冰
11.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54万,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实践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集中力量发展基础教育
C.重新构建了国民教育体系 D.社会主要矛盾基本解决
1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庆祝新中国成立 B.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
C.庆祝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D.庆祝新中国外交的成就
13.2020年4月2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纪念我国取得某项研究50周年云展览(如图)。“某项研究”的成果应该是
A.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 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 D.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14.如图是《中共八大史》,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根据国家三线建设规划,1964年国家计委批准唐山铁道学院陆续迁往四川,并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内迁是三线建设时期高校内迁的缩影,这主要是为了( )
A.培养科技人才 B.应对紧张形势
C.改善工业布局 D.增强国防力量
16.“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发表这个报告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C.开国大典即将举行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二、材料分析题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
材料二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现状之下,我们认定民主的革命固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于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益的。因此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我们应该号召全国工人、农人在本党旗帜之下去加入此种战争。
——中共二大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1922年)
材料三 党必须为国家民主生活的更加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更加完善而斗争。党必须从各方面巩固工人和农民的兄弟联盟,巩固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巩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关系。帝国主义和反革命残余分子是要破坏我国人民的事业的,因此,党必须提高革命警惕性,同危害我国独立和安全的势力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进行严肃的斗争。
——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1956年)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大会规定中共成立后的任务及其直接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一句话概括中共二大提及的中国“现状”,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中共针对此种“现状”所采取的斗争举措及其成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949.10.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49.10.4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5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6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9.10.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10.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7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9.10.16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9.10.2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1.23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1.18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材料二“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发展还需要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快治理改革,多边开发机构要增加发展资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19.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启发下,群众自发集资创办了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全国人大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职责,随即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互助互济的集体医疗站。1959年,卫生部正式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后这一制度逐步走向普及化。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积极开展各种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等工作。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关注,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摘编自钟雪生《中国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等文
(1)根据材料概括该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三、论述题
20.运用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阅读示例,完成下列要求。
示例:双百方针
(1)背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在思想文化领域,需要发扬民主,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内容: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3)影响:“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特别是文学艺术界思想活跃,创作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柳青的《创业史》等;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4)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与战国的百家争鸣有着本质不同。前者强调科学研究、学术思想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则侧重于政治主张.
仿照示例,从经济史方面任选一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解析。 (要求:概念的选择须从经济史方面入手;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对要素的解析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将满清帝后的生活资料及享用服饰与农民的生活用品采取对比陈设的形式,以突出阶级压迫和物质生活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剥削阶级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对比,可以凸显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政权的正当性、人民性、正义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需要巩固人民政权的情况下,增强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陈列形式突出阶级性,与文物丰富性无关,排除A项;故宫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但差异是教育的倾向性不同,不能说确立故宫的教育功能,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博物馆管理并未实现现代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钱学森却发现,一道答题中‘Ns’漏写了一个‘s’,他主动向老师报告了这个情况,老师扣掉了4分。”可知钱学森为人诚实、治学严谨,B项正确;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3.C
【详解】由“应当在适当的范围内,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可知,中共八大对市场经济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次积极的经济探索,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的时间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1962年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调整的是国民经济结构问题,主张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这一时期某省压缩重工业,充实轻工业和手工业,增加日用工业品的比重,体现了该省贯彻调整八字方针,A正确;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并未全盘否定“大跃进”运动,排除B;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是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排除C;国民经济调整与“工业强国”之间并不矛盾,排除D。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做出重大决策,展开三线建设,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进行三线建设,所以三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严峻的安全形势,C项正确;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工业布局的改变,但这是三线建设的影响,并非其目的,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排除B项;三线建设加强了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备战、备荒,并非为了实现各地均衡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材料中的省份均为中西部地区,投资占比较多的年份为60-7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三线建设有关。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带动了此时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增加,C项正确;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1978年作出,排除A项;60年代初期提出八字方针,主要目的纠“左”,排除B项;周恩来整顿经济在7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由材料“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结合所学,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主要是增强国防力量, 维护民族独立,故A符合题意;我国研制“两弹一星”有利于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但尚无实力打破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故B不符合题意;当时我国整体军事实力弱于美苏,故C不符合题意;当时美国依然是外交孤立中国,中苏关系也有逐渐恶化的迹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浮夸风盛行,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材料《大豆过江》正是“大跃进”中浮夸风的表现,故D正确;材料是对该试验田大豆作物的夸张,没有体现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故排除A;材料主要夸大该试验田大豆的体型,不能反映出南方大豆高产丰收,故排除B;从1953年至1957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此经济建设的重心是工业,故排除C。故选择D。
9.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是美国的盟友,在外交政策上一直追随美国,美国与中国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日本与中国建交,故B项正确;A项,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未出现明显调整,排除;C项,中、美、苏并未形成三角关系,排除;D项,经济贸易并非中日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
10.D
【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给出的漫画中三人所代表的分别是周恩来、蒋介石和尼克松,图中的周恩来和尼克松在打高吊乒乓球,而蒋介石在中间拿着拍子无法接触到球,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需求,中美之间出现了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两国关系的缓和。漫画《吊高球》反映的是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需求。D项正确;此时台湾还没有回归,排除A项;此时中美关系破冰走向缓和,而非敌对,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是中美关系,不是中苏交恶,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全国教育系统教师达到254万,超过了建国前知识分子的总数,数百万职工参加了业余学校学习,扫除文盲78. 4万人等,表明新中国实践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新中国集中力量发展“基础”教育,B项错误;新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直到1965年才基本建立起来,C项错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得到基本解决,D项错误。
12.B
【详解】根据条幅中的“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江青”及人民欢呼的场景等信息可知,这是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B项正确;A、C、D三项与条幅人物不符,排除。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2020年正好是50周年,故A正确;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在1984年,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分别是在1975年和1981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是在2003年,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1954年,故B选项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没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故D选项错误。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严峻,与美国和苏联都关系紧张。因此为了国防安全,我国开始进行三线建设,唐山铁道学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实行的搬迁,所以主要是为了应对紧张局势,B项正确;唐山铁道学院搬迁与培养人才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项;唐山铁道学院不属于工业企业,和改善工业布局无关,排除C项;一个学院的搬迁并不一定能够增强国防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由材料可知,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观点出自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阶级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这一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A选项正确;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出自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是1966年,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是在1949年进行,而材料内容发生于1957年,故C选项错误;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是在1953年,而材料所述内容的背景是三大改革基本完成,故D选项错误。
17.(1)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结果:1922年至1923年,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2)现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用简称“半半社会”或“两半社会”)
举措:参加国民党一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革命。
成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3)任务: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工农联盟;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与安全。(抓住“民主”、“统一战线”、“国家独立”三个点)
背景:政治层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经济层面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抓住“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改造”两个点)
【解析】(1)任务:根据材料“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得出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根据材料“联合第三国际”得出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结合所学中共成立后的行动得出1922年至1923年,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2)现状:根据材料“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之下”并结合所学得出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举措:根据材料“我们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并结合所学得出参加国民党一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国民革命。成果:结合所学国民国民的作用得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3)任务:根据材料“党必须为国家民主生活的更加发展和民主制度的更加完善而斗争”得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据材料“党必须从各方面巩固工人和农民的兄弟联盟,巩固一切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得出发展统一战线,巩固工农联盟;根据材料“党必须提高革命警惕性,同危害我国独立和安全的势力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分子进行严肃的斗争”得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与安全。背景:结合所学从政治层面得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结合所学从经济层面得出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8.(1)特点:“一边倒”。原因:两大阵营逐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含义:“一个时代结束了”指的是中美敌对关系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尼克松表达他个人对周恩来的歉意。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
【详解】(1)特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此时和我国建交的都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即可概括出此时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一边倒”。这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在国际上两大阵营已经形成,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要选边站。所以其原因可表述为:两大阵营逐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含义:材料二是尼克松对其访华时的情形的回忆,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时代结束了”指的是中美敌对关系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说明了美国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表达尼克松他个人对周恩来的歉意,再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当时中美国关系得到改善的具体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材料三说明了新时期中国以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外交政策规定的目标,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列举出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变化有: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
19.(1)特点: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动组织实施;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强调公益性质;受合作化等运动的深刻影响等。
(2)意义: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今天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启发下,群众自发集资创办了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全国人大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职责,随即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互助互济的集体医疗站”得出:受合作化等运动的深刻影响、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动组织实施、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材料信息“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积极开展各种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等工作”概括得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强调公益性质等。
(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关注,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得出:为国际社会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今天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等角度补充。
20.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 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 ---5分) 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 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 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目示例内容可知,本题要求学生提出观点,论述该观点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带来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概念的关系。设问要求学生从经济史方面任选历史概念,如可论述苏联(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现代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八字方针,西方的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内容。概念清晰、论证全面科学、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问题的要素化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